大暑

节气 | 大暑:禅者为何不惧酷热

今天是7月23日,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大暑如约而至。古人如何以禅意来化解酷暑,现代人如何在大暑之后这段最热的日子里养生。小暑过后,熬着熬着,大暑又来了!

最近感觉暴脾气?原来是到大暑了

明天7月23日到了大暑节气,是一个听名字就能出一身大汗的日子。最近是不是越来越感觉烦躁,脾气也大,同时身边戾气重的事情似乎也多,连任达华都被扎了。这是因为夏季五行属火,在暑天,气温过高就容易使人精神紧张,心理、情绪波动起伏,烦躁不安。同时每个季节的最后18天归脾所主,脾最恶湿。这时正值中伏,地湿上蒸,阴阳不和更容易引起焦躁情绪,所以,大暑节气养生先养心。

节气养生|大暑进补,首选鸭肉

大暑临近,养生刻不容缓,可是该如何在如此燥热的天气下健康饮食呢?作为爱吃肉的你,对肉类的寒热性质有了解吗?中医认为牛、羊、鸡、狗肉都是热性,而鸭肉、兔肉、猪肉性寒凉。

大暑就该吃苦?夏天最后一个节气就该这么过

精彩时尚生活·尽享快乐健康老报君说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北京时间7月23日10时50分,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正式登场,迎来一年里最热的时候。专家提醒,高温和潮湿是大暑时节的主要气候特点,要想平安度过大暑,要学会这几个养生招。饮食把握三原则1多吃些燥湿健脾的食物大暑时节,除了炎热外,还会出现多雨或阴雨绵绵的天气,气候表现特点以潮湿闷热为主,所以从传统养生学的角度讲,特别要注意对「

大暑 | 掌握养生三要点,万病之源全趴下

《通纬·孝经援神契》记载:「”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今年大暑,恰好是「”三伏”之中伏,可谓热到极点。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大暑过后,萤火微明;天地像一个巨大的蒸笼,闷热而潮湿;时有雷雨大作,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大暑正值盛夏,雨水丰富,湿热交加,故

大暑后最热的这20天,去湿健胃是关键,四道养生汤助你安然度夏

今天是大暑节气,而昨天是中伏的第一天,所以这几天真是夏季里最难熬的日子,闷热的烧烤模式。这就是去除脾胃的寒气之后,胃口自然就恢复了。所以在大暑到来之时,花儿和朋友们分享几道极具特色的养生汤品食谱,护理好家人的肠胃,这样到了立秋贴秋膘之时,才能有个好胃口。这样一道养生汤,口感甘甜清爽,正适宜湿热的伏天饮用。

大暑 | 关闭过度耗散的出口,酷暑养生别忘补肾

大暑节气易耗散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肾主纳气,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吸入之气而调节呼吸的作用。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但临床上我们还会见到另外一种更加常见的情况,就是肾阴虚!肾阴虚是肾脏的阴液不足,又叫肾水不足、真阴不足,是由于肾阴亏损,滋养虚热内生所表现出来的证候。

今日大暑,养心养胃防中暑,记住4做4不做

大暑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而且今年大暑正值中伏,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此时气候炎热,酷暑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且暑气逼人,心气易于亏耗,尤其是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易出现中暑等病。因此,在这酷热难耐的季节,注意养生很重要。大暑养生,宜做这4件事清热大暑期间,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