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明末清初 黄花梨方角柜一对 [专家点评]明末清初黄花梨方角柜一对一对明末清初黄花梨方角柜,长54、宽40.3、高88.9公分。此对方角柜造型完美,四面皆为平镶装板,柜顶攒边打槽平镶面心板,下装二根穿带出梢支承。四条方材柜脚上以棕角榫与顶边接合,柜帮及背板皆攒边打槽平镶装板。柜身之四长方形合页,面叶,纽头与吊牌皆为白铜。柜内有一活动式格板。此柜通体用黄花梨造。此对造型精美品质优良的方角柜通体全素,其白铜附件为唯一的装饰。
[专家点评] 明末清初 尤通款犀角雕仙人槎杯 [专家点评]明末清初尤通款犀角雕仙人槎杯这件清代犀角仙人槎杯,高11.7厘米,宽8.7厘米,形如小舟,尤通根据犀角材料的自然形状设计巧制而成。这件作品使用的是非洲犀角,同时采用了加热...,使槎首的犀角裙边如同灵芝花瓣。由于这支犀角尾部形似船首,中部角彩微暗,尤通在船身上刻出树干与波纹,使多节的树干缠绕在船头。又沿船边轻轻雕出波浪纹,恰当地突出了仙人的形象,加深了人们观赏小船沐浴于阳光下,飘荡在银河中的想像。
[专家点评] 明末清初 梅村砚 [专家点评]明末清初梅村砚明末清初梅村砚(背面)这方明末梅村砚呈覆瓦形,长16厘米,宽0.9厘米,厚3.4厘米。与砚的形制非常贴切。砚身拱成,有似穹庐,象征天,而砚身端方又象征地。砚池也体现了同样的理念,其浅凹象征地,而琢成圆形又象征天。后捺“梅邨(村)”阴刻半通印。梅村砚...精良,外形端庄,棱廓线圆浑而富有韵味。诗、铭、印的镌刻均是典型的明末清初的双刀刻法。
[专家点评] 明末清初 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 [专家点评]明末清初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这只明末清初的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高117.1厘米,宽65.6厘米,深58.6厘米。搭脑两端翘出,两支扶手呈“S”形翘出,故称“四出头”。靠背亦呈“S”形,被横枨分成四部。最上部为透雕盘龙如意纹;下面是浮雕梅花山石图,十分精美;中间有一块透雕嵌板;最下部是传统的卷草纹亮脚,一对“S”形扶手下支撑着的联帮棍为弯曲成弧形。硬度座面,下为卷口,卷口上浮雕卷叶纹。底枨为步步高赶枨。
[网上展馆] 漳窑瓷器特展 明清时期漳州生产的瓷器中最早引起研究者注意的是一种被称作“漳窑”或“漳瓷”的米黄色釉小开片瓷器。“漳窑”瓷器内涵和特质相当丰富,是值得后人加以总结的一份珍贵文化遗产。编者拟就“漳窑”瓷器的发展轮廓与脉络,典型风貌与基本特征概述管见如次,不妥之处,尚祈教正。“漳窑”瓷器窑烧主要的是使用阶级龙窑;装烧工艺以匣钵、势圈方式为主,支钉为辅。
伦敦老牌古董商手里究竟有何等货色(下) 伦敦老牌古董商手里究竟有何等货色(下)17.明末清初黄花梨炕桌16.明末清初黄花梨半桌15.明末清初黄花梨圆角柜14.明末清初黄花梨条案18.明末清初黄花梨圈椅22.明末清初黄花梨条案一对21.明末清初黄花梨半桌20.明末清初黄花梨画案19.明末清初黄花梨圆角柜7.清乾隆青花铁红彩龙纹抱月瓶6.清乾隆青花胭脂红彩贲巴壶一对5.请乾隆粉彩鸡缸杯一对4.清乾隆胭脂红地粉彩瓶3.清乾隆天青釉桃式洗2.清
筒瓶与明末清初的景德镇瓷器 筒瓶与明末清初的景德镇瓷器在景德镇窑业史上,明末清初是一段特殊的时期。明末清初的景德镇瓷器,由于其新颖的画面,高超的技法,成熟的工艺,早已为西方藏家所热衷,并为西方学界所重。筒瓶,最早见于明代万历晚期,崇祯、顺治二朝十分流行,至清代康熙初悄然而止,该器型的出现与消失契合着明末清初景德镇“过渡期瓷器”的发展始末。因此,筒瓶作为明末清初的典型器应予以特别关注。
不应被忽视的明末清初瓷器 不应被忽视的明末清初瓷器以往我们习惯上将明末清初景德镇出产瓷器看作青花发色灰暗、瓷质粗糙的制品,认为天启朝瓷器与万历的风格接近,顺治的与康熙的相似,而崇祯一朝瓷器面貌介于天启和顺治之间,没有自身的艺术风格,因而忽略了一批青花发色青翠亮丽、质量上乘的民窑瓷的存在。实际上,大批风格独特的明末清初精品瓷器经过研究者的鉴别、类比,已获得重新认知。以上介绍的几件明末清初瓷器的口沿上都有毛口现象。
明末清初的古董商人(下) 明末清初的古董商人(下)另外,还有一类古董商人虽然鉴定水平极高,但在收藏界和同行之中的口碑极差,堪称是“不法商人”。另外,我们现在所读到的明末清初的许多书画著录著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中所记录的内容十之六七是有这些古董商人所提供的,他们在无意之中也扮演了文化传媒者的角色。现在有许多中外艺术史或文化史的学者专家,开始注意研究明末清初历史上的古董商人和“居间人”这一特殊的商人群体了。
明末清初的古董商人(中) 明末清初的古董商人(中)吴其贞,字公一,号寄谷。徽州休宁(或歙县)人,著名古董商。生卒年不详,约生活于明万历至清康熙年问。其经常往来苏州、杭州、徽州、扬州和北京等地,经商之余留心鉴赏,并著有《书画记》六卷。此外书中还记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鉴定家、古董商和装裱师的情况,对研究当时的鉴藏历史极具参考价值。古制一千文钱为一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