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青花瓷

从元青花瓷龙凤纹谈起

从元青花瓷龙凤纹谈起考察中国古代纹饰的传统,特别是秦汉以后,纹饰的典范往往肇始于织绣而延伸到其他材质,但是由于织绣类不易保存的属性,现在可供研究的纹饰多得益于金、银、铜、铁、玉石、陶瓷器物,特别是陶瓷器,可供研究的材料很多。以上9件青花瓷器纹饰构图法度严谨,描绘细致生动,其主题纹饰均是元代禁止民间私造的纹饰。据此推论,9件瓷器中饰有龙凤主题纹饰,不应是出自民间,而应为元代官府作坊烧造。

明代景德镇青花瓷器上的“高士图”

明代景德镇青花瓷器上的“高士图”“高士图”是以文人雅士情趣生活为题材的一种瓷器装饰的典型纹样。明代景德镇青花瓷器上的“高士图”之分期长达200多年历史的明代景德镇青花瓷器上的高士图,从其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时代特征等方面考虑,笔者将它划分为四个时期进行论述。正统朝着青花高士图极为少见。明代青花瓷器上“高士图”嬗变之思想及文化成因明初年,统治者致力于恢复汉家风尚,洪武年间追访宋制,重建画院。

论陶瓷上的中国画

论陶瓷上的中国画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的发明,在古代各种手工艺品占有独特的地位。而“陶瓷装饰”却更象姑娘穿上漂亮的外衣一样,在资深的高度造诣的基础上使瓷器锦上添花、更为精致。

漫话洪武青花瓷

漫话洪武青花瓷洪武时期的青花瓷,是近几十年来陶瓷研究的重点。洪武青花瓷的胎,总体感觉仍较厚重,尤其大盘,但与元代同类器型相比则轻薄得多。这种平切式底面施满釉的圈足在元代是不多见的,成为洪武青花瓷的典型。洪武青花瓷所绘回纹作为边饰,绘于盘碗内外沿,瓶、罐肩部或盘中心部位,起分割不同纹饰的作用。洪武莲花应当说比较接近真实。

民间青花瓷画

中国文人画以写意著称,其潇洒的笔法、简括的造型、阔达的精神,与民间青花瓷画具异曲同工的艺术效果。他认为,八大山人喜爱的动物有鱼、雁、鹰、小鸟、鹌鹑、鹤、麋鹿,甚至猫和鼠等,也是民间青花瓷中表现最多、最常见的形象,且造型、姿态、表情上两者都极为相似。总之,民间青花瓷器,无论其表现内容、艺术形式、笔墨技法,均以笔墨为基础,以感情为终结,颇具文人画的审美特征。

景德辉煌——明代陶瓷的艺术之美

景德辉煌——明代陶瓷的艺术之美明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之一,就是许多的城镇都发展成为不同的手工业中心。尽管如此,景德镇在全国的制瓷业中,还不能居于盟主的地位。但是就整个制瓷业来看,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它代表着明代中国的制瓷水平。除受宗教的影响之外,明代的陶瓷艺术还受到当时各种姐妹艺术的影响,如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丝绸生产发展的高峰,产生了许多新的品种。

光绪仿康熙青花瓷的鉴赏

器型上,尤其是青花瓷在光绪朝得到再次复兴,大量烧制,且多仿前朝器型,尤以仿康熙青花瓷最多。应属光绪年间仿康熙朝的民窑制品。在收藏投资这类瓷器时要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不要把光绪仿康熙青花瓷当作康熙本朝的来购买。器型光绪朝青花瓷的造型基本上以仿古瓷为主,尤其是以康熙、乾隆二朝青花瓷器为蓝本模仿的制品,由于刻意仿古,工艺考究,有意提高质量,所以造诣较高。

明天启景德镇青花瓷人物纹饰

人物纹饰题材分析天启时期景德镇青花瓷人物纹饰的内容有婴戏图、历史人物画、戏曲小说人物画、神话传说人物类、人物山水画等几类。究其原因,明末文人画家的影响、版画业的迅速发展、瓷器纹饰创作主体的转变,构成了天启时期青花瓷人物纹饰独特性的主要因素。天启时期景德镇青花瓷的生产,民间工匠成为选择青料、纹饰的主体,这一创作主体的转变使得平民的创作思想得有机会体现,而非一味追逐官窑所表达的荣华富贵的思想。

青花瓷画艺术探源

青花瓷画艺术探源中国青花绘画艺术源远流长,从唐代开始出现青花瓷,至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发展史。本文仅对青花瓷画艺术的渊源、传承关系及其影响问题试作粗浅探索。这种绘画风格和装饰手法直接被元明以后青花瓷器绘画艺术所继承。

“定制”还是“内销”

“定制”还是“内销”——论明代中前期青花瓷的主要消费群体青化瓷代表了明代瓷器...的最高水平,它所体现的审美内涵清新、崇高、庄重,和天空一样深邃的蓝色给人以空阔、辽远、超凡脱俗的精神体验。由于无法合理解释其中原因,三上次男的结论是“这类陶瓷器只能认为是应中东诸国的特殊要求而烧制的订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