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拓本鉴别 汉画拓本鉴别随着收藏队伍的不断壮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汉画拓本的收藏价值越来越得到藏家的认知。汉画拓本,就是将汉画像石上的汉画图像及汉画像石本身造型拓印在宣纸上。当然,有的汉画拓本在原石一经问世即有翻刻,而不是原石毁损后才有复制。由此看来汉画拓本的鉴别要看绘画、镌刻、拓印工艺,结合自己所具备的知识来判断其真伪,才能做到万无一失。汉画拓本的鉴别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它涉及面很广。
诗书画三种艺术的连带关系 诗书画三种艺术的连带关系要究明书和画的关联,我们可以举出左列几个观察:一、书法在中国很早时代就由实用工具演化而为纯粹的艺术。抑又言之,中国艺术的发展上,每倾向于人格表现,超脱自然而不屑为逼近自然。诗与书常常成为装饰画的必要辅助物,变本加厉,俨若画之与装潢。
陈巨来和元朱文 陈巨来和元朱文纪念现代篆刻大家陈巨来先生逝世25周年时光如梭,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笔者拜了三位老师。正因为当老师的不保守,才能让笔者容易地找到快捷方式,即把陈老师的元朱文章法,又把谢老师用的连冲带切刻法结合了起来,最后形成了破体元朱文的形式,很快掌握了属于自己风格的...。
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比较 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比较中国山水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审美情趣以及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所以,我们就以东方艺术的一个代表——中国山水画,与西方文化的一个支流同样也是影响巨大的——风景画进行比较,看看中西方艺术之间的差异以及各自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独立的山水画正式出现在魏晋南北朝之间。这些作品中的风景和早期的中国山水画同样的命运,只是作为人物的搭配。
晋唐的书画艺术及其行情 晋唐的书画艺术及其行情晋唐书画不论真赝,只要够得上年代,都是国宝,因而这类作品大多被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馆收藏,民间所藏凤毛麟角。特别是晋唐用的纸大多是麻纸,要完好保存十分困难,何况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处在动荡之中,毁于战火者不计其数。对民间收藏家来说,能有一件晋唐书画,那是很了不起的收藏,这在明清时期已是如此。宋以后,五代以上的书画也是帝王、大臣及大收藏家竞相寻觅的对象。唐及其以前的字画仍十分罕见。
抗战前平湖仿制海上画派作品点滴 抗战前平湖仿制海上画派作品点滴近年来,一些名家字画受到追捧,特别是清末民初海上名家的字画价格屡创新高,拍卖会上作品之多令人诧异。抗战爆发后,平湖最早沦陷,徐景澄、江氏兄弟均流寓上海,一度生活艰难,甚至到大街上画花蛋、手绘被面等聊以度日。
“都市水墨”人物画的现实关怀 “都市水墨”人物画的现实关怀随着文革美术意识形态与艺术审美高度统一的终结,以‘85新潮为标志的美学运动开启了人们关于中国美术面向现代性的思考。基于这场席卷评论界、实践界的讨论,20世纪末,中国画画坛上各种流派层出不穷,“新写实主义”、“新文人画”、“实验水墨”等,都以鲜明、激进的姿态在各自的领域进行着现代化的探索。就传统绘画而言,文人水墨画构建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系,使中国画独立于西方审美价值,但随
浅谈书法三要素 浅谈书法三要素书法的三要素是笔法、结构和章法。下面结合老年书法教学,谈谈我对书法三要素的认识。我认为如果提倡老年人写书法以“少字数”书法为主,解决章法问题就灵活得多了。“少字数”书法的字数以四个字左右为宜,首先在心理上就比大篇幅内容要轻松得多,减少了思想压力与体力负担。而“少字数”书法内容简单,字数少,有兴趣就挥写几幅,无兴趣就搁置一边。
《大戏考》入藏记 《大戏考》入藏记集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圆梦的过程,惦记了很久的一本书终于到手了,这情形太像生活中的某些场景了。那场拍卖会我没参加,那本《大戏考》拍了四百元。自此,《大戏考》上了我的议事日程,开始四处留意。说到这,需要转录刘曾复先生几段话来说明《大戏考》是怎样要紧的一本书:唱京剧必须有戏词。我得到的第十八版《大戏考》有三分之一是流行歌曲,有的还谱了曲。给《大戏考》题写书名的是民国书家杜就田。
摹刻妙手――刘玉 摹刻妙手――刘玉中国的绘画、书法是我国独具特色的艺术,并达到了艺术领域的极高水准,而有价值的书画收藏早已成为古今中外经久不衰的文化时尚。摹刻古书画上的印章讲究四妙,即神笔、奇艺、工、巧。1999年11月,刘玉参加了《公仆风采》全国书画巡展,他的篆刻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四十年来,先生仅为故宫博物院摹刻的印章就达4000多枚,后被评为副研究员。现在,就是再复杂的印章也难不倒他,堪称为当之无愧的摹刻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