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扬州都督、河间元王李孝恭

武德初,以赵郡王任山南道招慰大使,招降巴蜀三十余州。李孝恭把萧铣用囚车送至京师。李渊竟下令斩萧铣于都市,时年三十九,称帝五年。武德七年,他又率兵击败江东辅公的反叛,平定江南,拜扬州大都督,江淮及岭南诸州都归他所统摄。隋灭乱起,李氏家族除李世民带兵横行天下外,宗室中只有李孝恭一人能独当一面,并立有击破梁国的大功。然而,李孝恭本性宽恕退让,没有骄矜自得之色,故而李渊、李世民都对他十分亲待。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融

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回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对于促进我们今天的文化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唐朝所在的历史时期,有日本学者总结为存在一个汉字文化圈。这反映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唐朝的行政、文化,对于周边地区都有十分强烈的影响。这从一个侧面证实,唐朝各地特别是商业发达的地区,确实生活着许多老外。唐代的长安,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文化中心,还是时尚中心。

大唐太尉检校中书令同中书门下三品扬州大都督监修国史赵国公长孙公

唐高宗即位,册封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长孙无忌的父亲去世较早,他与妹妹一同在舅父高士廉家中长大。李世民仍犹豫不决,与灵州都督李靖商议,征求行军总管李世绩的意见,二人都表示不愿意于。李世民得知,立即与长孙无忌等商量,又派长孙无忌秘密召回房玄龄、杜如晦,共同谋划了玄武门兵变。这一年,唐太宗在文武大臣的陪护下,亲至长安西郊祭祀,起驾返回时,特令长孙无忌与司空裴寂二人升用金辂以示宠幸。

李世民如何处理君臣关系

看看李世民如何处理与尉迟恭、房玄龄这些心腹大臣的关系,其中的微妙,大可玩味。事情闹大了,李世民很不高兴,宴会在不愉快的气氛中提前结束。李世民听了,立即召房玄龄入宫议事。在君主政治时代,李世民的举动合乎君人南面之术,是君主操控臣下的基本伎俩,是常用手段,恩威并施,胡萝卜加大棒。李世民要给房玄龄充分的信任充分的权力,房玄龄要对得起皇上的信任;皇上要展示的是胸怀,臣下要表现的是忠诚和适度的谦卑。

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尉迟恭

>尉迟恭与秦琼为中国两位传统门神。隋大业末,尉迟敬德从军于高阳,以武勇称,累授朝散大夫。武德三年,唐太宗征讨刘武周,刘武周令尉迟敬德与宋金刚在介休抵御。尉迟敬德与寻相举城投降。双方对峙于夏县。同时还让吕崇茂暗中除掉尉迟敬德,尉迟敬德闻讯后,将吕崇茂杀死。李世民闻讯后,即派兵部尚书殷开山、总管秦叔宝等在美良川截击尉迟敬德军,尉迟敬德豪无准备,被唐军斩首2000余级,大败而归。

一代鸣名相梁国公-狄仁杰

一时间,狄仁杰成为世人推崇的神探。譬如,唐高宗要到汾阳宫去视察,当地的长官为了讨好皇上,决定新开一条御道,但在狄仁杰的坚决反对之下,御道修建计划被迫中止。他认为狄仁杰将来一定会成为自己被立为皇嗣的最大障碍。因此,他就指示酷吏来俊臣诬告狄仁杰等人谋反,并随即将狄仁杰逮捕下狱。最后,狄仁杰的儿子将上诉材料转到了武则天的手中。譬如,武则天常称狄仁杰为“国老”,而很少直呼其名。对狄仁杰可谓优渥

中国唯一的“让皇帝”

皇帝不做,让给弟弟,这种皇帝被称为“让皇帝”。唐朝的李宪就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让皇帝”。李宪为唐睿宗长子。睿宗李旦第一次登基时,李宪被立为皇太子。时隔不久,武则天称帝,睿宗被迫下台,李宪随之退出了皇太子之位。其卒年63岁,被玄宗追封为“让皇帝”,以天子之规格葬之。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和他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修建凌烟阁来陈列由阎立本所画的二十四位功臣的,并时常前往怀旧。凌烟阁二十四元勋像就是例子。这二十四位功臣的均面北而立,以示为臣之礼。贞观十四年,暴病身亡。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在进攻刘黑闼时,得病身亡,是凌烟阁功臣中最先去世的一个。

文成公主,入藏的“陪嫁”

就这样,十几岁的文成公主,主动应征,作了松赞干布的正印夫人。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四十年,始终备受尊崇。据《吐蕃王朝世袭明鉴》等书记载,文成公主进藏时,礼仪极为隆重、队伍非常庞大。偏偏文成公主可以大量携带到青藏高原,这本身就是朝廷的恩宠与信任。身后备受藏族人民尊崇的文成公主唐太宗李世民驾崩,太子嗣位为唐高宗。大唐王朝与吐蕃的关系,在文成公主联络的基础上,至此已到了水***融的顶峰。

唐中宗,为何容忍老婆“红杏出墙”?

唐中宗李显,是那个时代最没出息,也最窝囊的皇帝。先作为亲王,后作为皇帝,他名下的老婆一大群,老婆们“红杏出墙”,他根本就没兴趣,也没力气深究。为了报恩,李显红嘴白牙地许过愿。换句话,就是“为所欲为”,包括性生活。唐中宗又从衰老的武则天手里接过了皇权,该践诺了吧。韦皇后和上官婉儿给皇上戴绿帽子,随即招致朝臣的弹劾。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沆瀣一气,准备联手鸩杀皇帝,自己控制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