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涼府,說不盡的西夏印記

本網記者張振國自武威市區往西南方向約30km,武威市涼州區古城鎮,就是我要說到的“雲城”。這個位於祁連山下緩衝區的地方,與西夏王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史載:“大夏開國,涼為輔郡”,在西夏王朝190年的歷史歲月中,西涼府(今武威市)、興慶府(今銀川市)就是遊牧民族黨項人種在心田裡的兩朵玫瑰,一東一西悄悄地綻放著,搖曳著那個時代的瑰麗。在漫長的中國歷史挖掘中,說起西夏,就繞不過那塊揭開大夏國神秘面紗的

斬一首爵一級:秦軍升官發財很容易?背後其實另有規定

【核心提要】秦法規定:"官爵之遷與斬首之功相稱"、“斬一首爵一級”,斬殺敵人的首級越多,獲得的爵位越高。看到這裡,許多人心裡恐怕就要暗想:照此規定,在當時的秦國,普通人升官發財豈不是很容易?事實果真如此嗎?從戰國中後期到秦始皇統一中國,秦國的軍隊都被稱為“虎狼之師”,戰鬥力極強。而秦國軍隊的戰鬥力之所以極強,則與秦國“斬一首爵一級”的軍功爵製有關。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軍功爵製取消了西周以來形成的宗

您知道嗎?平陰有位提速中國歷史的大英雄

文|展恩華他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奴隸起義英雄,他率領起義軍轉戰泰山南北、黃河流域、中原大地,一路攻城拔寨,所向披靡,令各國諸侯聞風喪膽。他就是被荀子稱頌為“名聲若日月,與舜禹俱傳而不息”春秋末期農民起義領袖柳下蹠。柳下趾,展氏,名雄,亦稱之為柳展雄,咱平陰人。他是展柳先祖之一,被展氏家族稱為“二祖宗”(尊柳下惠為始祖)。又因其是造反的英雄豪傑,曾在泰山佔山為王,所以又稱“展大王”。古書(包括《莊子》

被許多人喊冤的袁崇煥到底該不該殺?不該殺,原來冤枉他了

提起來袁崇煥,有的人會感覺到可惜。袁崇煥被磔殺而死,那一年他47歲,袁崇煥被殺的時候,正當盛年的時候,這樣為國為民、朝氣蓬勃、舍生忘死、仁智勇廉的人,死於敵人之手尚且可惜,何況被自己的人殺害?袁崇煥死得非常慘烈,張岱《石匱書後集》記載:“遂於鎮撫司綁發西市,寸寸臠割之。割肉一塊,京師百姓,從劊子手爭取生瞰之。劊子亂撲,百姓以錢爭買其肉,頃刻立盡,開腔出其腸胃,百姓群起搶之。得其一節者,和燒酒生齧,

“不合時宜”成語典故中“時宜”具體指什麽你們知道嗎?

【出處】《漢書》蘇東坡中了進士做了官後,不為名譽所累,一心一意地為國家盡力。無論是朝廷在治理國家時存在的弊端,還是皇帝的錯誤,蘇東坡都直言不諱地指出來,常常惹得皇帝和官員們十分不開心。有一年正月十五,京城中的百姓家家都買燈,掛在門口,為節日增添了不少氣氛。許多賣燈的生意人一看生意這麽紅火,也趁機多做些花燈出售。誰料,宋仁宗頒下一道聖旨,壓低花燈的價格,宮中收購所有的花燈,這下可苦了這些小本經營的生

張魯佔據漢中,為何剛和曹操一交手,就選擇投降了?

初平二年(191年),劉焉任命張魯為督義司馬,與別部司馬張修帶兵同擊漢中太守蘇固。張修殺蘇固後,張魯又殺張修,奪其兵眾。並截斷斜谷道,在劉焉授意下,殺害朝廷使者。由此,在東漢末年,張魯聽命於劉焉,幫助其割據益州。興平元年(194年),劉焉死,其子劉璋代立。對於劉焉之子劉璋,張魯顯然不那麽惟命是從了,雙方兵戎相見,張魯勝多敗少,從而成功割據漢中。自公元194年開始,到了公元215年歸降曹操,張魯至少

雍正知道嶽鍾琪忠心,卻把他抓起來關了兩年,此舉有何深意

嶽鍾琪對雍正皇帝,對整個大清王朝真的稱得上是忠心耿耿。我們來看下面兩件事。其一,雍正五年,嶽鍾琪在擔任川陝總督的時候,一個瘋子在大街上大叫“嶽鍾琪造反了”。儘管是一個瘋子的胡言亂語,但是嶽鍾琪卻十分重視。不但把這件事認認真真向雍正匯報,而且還極為細致地查找這件事,害怕漏掉了任何蛛絲馬跡。其二,雍正六年,秀才曾靜寫信勸說嶽鍾琪造反。嶽鍾琪不但把曾靜抓捕,還立刻上報雍正,由此查出一樁呂留良案件,讓已經

民國初期的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錢的購買力?

作為民國時期的“硬通貨”,“大洋”在民國不同年月,購買力也有差異。若論“民國初期”,那值得說說的,就是北洋時代(1912—1927)。“北洋時代”的“一塊大洋”有多值錢?經典民國劇《大宅門》裡,就有生動呈現:作為老北京土豪的男主角白七爺“縱驢行凶”,放任自家毛驢吃了包子鋪八籠包子,氣的包子鋪老闆哇哇大哭。面不改色的白七爺,輕鬆一句“開眼吧小子,我這牲口就愛吃帶餡兒的”,接著甩出一塊大洋,果然叫包子

太后一頓飯,小民六年糧

問:請編輯說一說清朝宮廷的吃喝情況。清朝內務府下設“禦膳茶房”,負責管理宮廷飲食。從殘存的《禦膳茶房》檔案中,能看到乾隆、道光、光緒等皇帝及其後妃的膳食情況。此外,鄂爾泰、張廷玉等編纂的《國朝宮史》及《欽定大清會典》中,也留有很多相關材料。在清代,皇帝、後妃的每日食材是有定額的,稱為“分例”。其基本標準如下:(1)皇帝的每日分例:盤肉22斤、湯肉5斤、豬油1斤、羊2隻、雞5隻、鴨3隻。白菜、菠菜、

有趣的歷史冷知識

有趣的歷史冷知識每天一個歷史冷知識,增長您的知識!大家都知道東漢有一個叫蔡倫的人發明的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他總結以往的造紙經驗,革新造紙工藝,製成“蔡侯紙”,漢和帝下令推廣其造紙法。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蔡倫是當時東漢王宮裡的一個太監,十分受皇后(竇皇后)的寵愛。而蔡倫是因為權利鬥爭失敗自殺身亡的。在鄧太后死後,安帝繼位。蔡倫因為當初受竇後指使參與迫害安帝祖母宋貴人、剝奪劉慶的皇位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