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286 陈愿和大龙峒设教

台北市大稻埕教会的前身是枋隙教会,其更前身就是大龙峒教会,而大龙峒的设教最得力于陈愿长老。信主以后不仅自己信,并为祂作见証,更希望在大龙峒建礼拜堂。陈愿是其中之一,时46岁。陈愿娶李环为妻,李环于1879年自马偕领洗,1918年殁。有「大龙峒设教当初信徒名单」见于「大稻埕教会庆祝八十周年纪念志」。

史话212 德马太医生

德马太医生是英国长老教会驻台第2位医疗宣教师。德医生于1871年2月10日抵台,而于1878年1月8日离职返英,在台共7年。德医生受派驻府城医馆,先襄助马雅各医生,迄至1871年11月马医生离台,就负责馆务。他医术高明,逐渐建立官私各界之好评,甚至全台最高官道台之信任。在德医生之下习医者有苏甲寅。德医生回国后,苏甲寅先在府城(台南),后在嘉义开西药房,挂牌「得安堂」。

史话220 女皇饭店

1872年2月11日(礼拜一),李庥牧师、德马太医生及偕叡理牧师,自淡水步行南下。在田间小径上走了1、2小时到达坪顶,风景优美,处处有枞树林,也看见有竹林围绕的农家。但这还算是环岛旅行中所见到的最安适的一个,因此称它为「女皇饭店」。下榻的客栈,与中坜的客栈相比,简直是客殿。

史话221 南下到大社埔去

1872年3月11日,宣教师李庥、德马太及偕歆理,相偕从淡水出发,步行南下。14日,李庥牧师因疟疾发作只好乘轿。15日,再穿过乡村低地,到了大社,是内地的平埔社。21日,步行到内社(鲤鱼潭),同样是平埔社。24是礼拜日,早上在内社施洗30人,礼拜后回到大社,在大社15人受洗;晚上礼拜时有...参加。25日,出发前往埔社。22名受洗,并举行圣餐。4月2日,一行回到大社;翌日分手,李、德两人向南,而偕牧师偕一位向导向北上途。

史话226 山岗四社传道站

早期宣教师的报告里,常常提到「山岗传道站」或「山岗教会」,所指的就是木栅、岗仔林、柑仔林及拔马,均位于府城(台南)东方的山岗,而是平埔社村。关于各教会的起源及早期发展,谙阅《教会史话》第2辑今不赘。甘为霖牧师于1871年12月10日抵台,而在12月间就由府城信徒数名陪同巡视了山岗教会一周。顺便附志:马雅各第2次来台,就要求教士会准许他特别关照4山岗教会,而教士会准。其记录见于1884年2月20日第158次会议第2项。

史话228 厦门叶汉章牧师

不过1850年代,小刀会扰乱厦门地区,乱中叶家产业尽失,打马字牧师乃提供住屋下层来安顿叶家。1912年9日夏门中会成立50周年纪念会盛大理行。我读甘为霖牧师的报道,得悉叶汉章牧师曾来台访问并协助事工。1872年4月19日,甘为霖从台湾省府前往打狗找李庥牧师,然后相偕访问东港及竹仔脚教会,返打拘遇叶汉章自厦门来访。

史话285 奸犯冒称入教而起

,此所谓「三重埔教案」的起因为何?据「教务教案档」,就是有一奸犯冒称入教而起的。何况,经查询马偕,马偕明言庄宗德并无入教,是冒称教民也。最后陈星聚断结,谓:至庄宗德之犯奸,让犯既未入教,更与教民无涉,亦不得因庄宗德冒称入教而牵扯安分无过之教民诬为党羽以安教民,如此教民分清,即可彼此相安……。

史话096 台湾省之开埠

台湾省之开为通商口岸,分列于1858年中国与俄、美、英、法在天津订立各约中。台湾省既开埠,各国商船纷纷而来,德国、葡萄牙、丹麦、西班牙、比利时、意大利、奥大利、日本、秘鲁、巴西等国,自1861年起相继与中国订商约。于是台湾省一岛商埠,名为二口,实为四口,且深入艋舺内地。英国副领事郇和,驻淡水一段时间后,因与台湾省府之官员交涉不便,乃于1864年重设馆于府城,改淡水为办事处。

史话185 李豹之裔

夫妇养育6女1男。关于这一支裔,请见《教会史话》158东港何来发家系]。[请参见《教会史话》399李豹的后裔往唐山]六女李阿拿,适许漏,生有许罔带、许金龙及许东辉。以上李豹后裔的消息多得自何耀宗医师。耀宗内祖母就是李豹三女阿好,而外祖母是李豹五女怜悯。何耀宗医师自颜秀凤处得1张李豹的家族相片,相面有李豹夫妇、李阿好、李招治、李怜悯、李再恩及李阿拿,而缺长女及次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