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战争亲历纪实《战边关》第三十一章(接上文):头条专栏1984年9月4日,军区胡伯华副司令员要来视察,当日只有师长、黎副师长、刘副政委和我留在指挥所。

战争亲历纪实《战边关》第三十一章 (接上文):头条专栏 1984年9月4日,军区胡伯华副司令员要来视察,当日只有师长、黎副师长、刘副政委和我留在指挥所。我们同胡副司令都不熟悉,但之前希望通过如实向首长反应在争取「 ”用炮权”的问题上,能得到副司令员的支持有过商量。 清早,胡副司令及随员如期而至。经对溶洞指挥所视察后围坐在「 ”作战室”台桌前开始座谈汇报,师机关只有陈代明科长参加并由他作记录。黎副师长、刘副政委依次汇报了战场的当前情况,尔后俩位对师本级无权掌控自己的火炮发射权都提了些意见和建议。胡副司令员听汇报中还不时插话,明显表现出对限制师主动反炮击不理解?说「 ”三不主动”并不是要被动地限制用炮呀,我可以不主动先打炮,但敌人都先打了、还造成我阵地上出现伤亡,我为什么不能及时还击呢?防御本身就被动,再不给反炮击权那坚守阵地的官兵不是就更要被动挨打了吗?说他们志愿军「 ”抗美援朝”时期那么困难,战场炮弹经常供应不上,也没有限制过用炮呀。(编者注:1950年,胡伯华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志愿军团长、副师长。) 32师师指挥所曼棍洞现景 老实说我们听闻胡副司令员插话中就己经心潮起伏,感觉副司令很体恤下情,熟知战场残酷也难得通情达理。相信当时师长同我们的感受都会一样,都对副司令员的理解和插话表示由衷地感激!也寄予莫大的期望。 后由刘师长发言,讲到刚开始执行三不主动指示时,军和军区都曾明确师每日掌握200发的用炮权。现在变成无论是炮击敌人目标还是还击越军炮击,每次都要向军和军区报告,特别大口径炮的使用更受控制。受此严令限制致使我师当前在用炮问题上很是被动,阵地官兵不理解,反应已经很强烈了,甚至质疑国家是不是没有炮弹打,造不出炮弹?胡副司令员插话说:不知道你们在用炮问题上还这样的艰难!并再次讲:炮兵火力是阵地防御作战的重要支撑和坚强后盾,防御作战本身就处于被动地位,如果再没有及时和适当的炮兵火力支撑,防御作战就将更为被动。刘师长可能见副司令员如此的体恤与理解下情,继续汇报中在请求对师放宽用炮权限、至少能给师里有「 ”边打边报”的主动权时,激动地讲到「 ”前方战士流的是血,不是水”!师长说完话后出现片刻停顿。当时感觉师长是在为能减少阵地被动挨打,能争取得到用炮的主动权,减少阵地官兵伤亡,终于说出了「 ”战士们流的是血、不是水”而又言犹未尽中的激动,是为牺牲的官兵们在呐喊!应该说当时胡副司令员及在座各位对师长的情态是理解的,都不以为然而没有格外的反应,认为师长是从战场实际出发和因关爱战场基层官兵而激动,发出了由衷的肺腑之言! 胡副司令员听完汇报表示:关于用炮问题我看可以适当放宽,等回去一定向张司令员和黄副司令员回报,给你们必要的用炮权,至少应该给你们边打边报告的权利,具体待同军区领导们统一意见后答复你们。最后讲 ... 的指示要执行好,但也不是不让打炮,而是不要乱打炮,看准了就要打,打就要打好、打准,集中力量给敌人以歼灭性打击。我们是大国和有威望的军队,不要跟着敌人小规模的炮击转,要有原则。对于伤亡要有正确的看法,有的伤亡不可避免,有的可以避免,要尽可能避免非战斗减员,处理好作战和部队建设的关系,锻炼部队,培养干部。 令人惋惜的是,这次谈话,却不知道为何出去时变了味道。不久后有消息称:一个师长,怎么能在战场上有情绪呢?再后来,据说已上报提升师长为副军长的任职报告也被不知什么原因被撤回。小道消息传来,也让我等当时知情者们愕然?刘师长的「 ”军旅前程”或因战场在用炮问题上受阻,知者实实为之惋惜叫屈!10月中旬,同师长到96团3营阵地视察途中,我对此事有过提及。师长回我话说:不管它,也管不了,随它去吧! 好在,军区答复由师每天掌握的用炮权变成「 ”紧急情况时”可以边打边报。当然何为「 ”紧急情况”?实则难以界定和掌握,所以实际上松动有限。9月15日,军区首长关于战场的用炮问题仍然强调:不搞准敌人目标不打,打不准不打,敌不进攻不打,不要和敌人炮兵对着打,不要天天打,搞准敌方目标时集中火力予以歼灭性打击,一次打的目标也不要过多等。当时理解上级「 ”三不主动”的意图是想要将老山战场在舆论中的「 ”热度”降下来。我在阵中日记中写下「 ”看来欲主动制敌于反扑进攻之前,将紧张压向敌方是不可能了,只有以静待动打政治战,这是对我坚守部队耐心与毅力的磨练”。 综上所述不难看到:从8月中旬至10月中旬,老山战场贯彻总部「 ”三不主动”的指示达两个多月之久,这无疑是「 ”把握国际政治斗争大局”的需要!但作为前方阵地防御作战部队而言又确实是在艰难中度过,付出的代价也是沉甸甸的! 鉴于上述战场背景,师分析当前战场情势认为:总的看敌「 ”7·12”大反扑遭重创失败后的创伤未愈,再要组织较大规模的反扑也需些时日准备。同时,就目前越军实力与我军比较、包括作战能力等在内,量敌方也未必能在老山战场夺回些许阵地还其颜面。为此敌转为守势防御,保持与我持久的对峙胶着状态可能性大,以「 ”哀兵姿态”与我「 ”打政治仗”争取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特。同时也不排除正在积蓄力量,窥测时机,待我疲惫后再行反扑,但至少近月内敌人不会有团及以上规模的进攻行动。 对此,师在加强阵地建设的同时,号召开展「 ”冷枪、冷炮”的 ... 敌立功活动,积极歼敌,集小胜为大胜。继已经完成两个连轮换外,有计划地再调整部分前沿阵地坚守连队,让更多连队到前沿阵地得到锻炼。经军批准,将于国庆节前轮换调整完毕。 【应读者之需,《战边关》一书予以加印,如有需要者请私信留言】
本文标签:抗美援朝陆军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