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周敦颐如何成为理学鼻祖:收了两个好学生

湖南人的地域人格,从古到今都与中原地区有些区别,用近代学者钱基博的话说,“民气多流于倔强,能别于中原人物以独立。” >春秋时,楚人讨伐随国,也就是今天以出土编钟著名的湖北随县,随国国君一脸委屈地申辩:“我无罪!”楚国国君的一句话,震惊了当时整个文明世界:“我蛮夷也”。言下之意,我就不讲道理。司马迁也说楚人“其俗剽轻,易发怒”,在以斯文敦厚、温润如玉为价值观的传统中国,楚人就是这么任性的。 >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人物萧条,无怪乎唐代湖南人刘蜕中进士,被说成是破天荒。光看历代贬谪的名人排行榜,就知道湖南想成为人文渊薮,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更令人称奇的是,在以民风彪悍著称的湖南,居然出了一位以淳和厚重著称的理学宗师周敦颐,从他出生到今年,恰巧是1001年。 >公元1017年。宋朝开国已近一个甲子,从皇帝到大臣,无一不对干戈百年的唐末五代倍加警惕,重文轻武的国策根基已深,国运将隆,未来会在历史上留下厚重身影的文曲星们,正在陆续到来的路上,范仲淹、欧阳修、苏洵、司马光、王安石……天才总是成群地来,身影密集到令人惊诧。 >这一年,周敦颐在湖南道州出生,这棵生长在几近蛮荒之地的独苗,能于一片寂然中长成参天大树,谁也没有想到。 >周敦颐父亲兄弟五人,伯父周识高中榜眼,父亲周辅成赐进士出身,叔父周伯高也曾举进士,虽然兄弟三人官职最高不过县令,但是在北宋前期,周氏家族既非世代簪缨,能出这么多的人才实属难得。 >可惜周敦颐幼年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带着他投奔舅父、龙图阁学士郑向。大概在及冠之年,舅父郑向上奏,将按例荫补给儿子的官位,转给了周敦颐,他就此进入仕途。 >宋代想要做官,不外乎三种途径,一是荫补,一定级别的官员,都有权获得让子弟做官的“指标”,荫补人数众多,但是一般只能屈沉下僚,很少有登阁拜相的;二是科举,宋代最重科举,科举出身被视为正途;三是军功,在重文轻武的宋代,军功出身而跻身高层领导人的也很罕见。 >同时代的司马光、王安石都以科举出身,道德文章在年轻时就已经逐渐闻名。周敦颐以荫补入官,起步虽早,在仕途上却说不上有多快,他在诗文上的造诣,也并不比同时代的那些巨擘高出许多。 >周敦颐大多数时间都在江西、湖南等地做地方官,相比科举出生的一些书呆子而言,周敦颐或许因为家庭熏陶的缘故,对公务吏治颇为擅长,他二十四岁任洪州分宁主薄,就凭借过人的才干,将一桩久悬未决的诉讼平息下来,震惊了不少同僚,这也是他仕途的起点, >如果仅仅是擅长公务,大宋王朝不乏名垂青史的名臣,如果仅仅是诗文俱佳,“文起八代之衰”的八大家里,宋朝就占了六个名额,周敦颐凭什么成为一代宗师? >这要从一段独特的家庭教师经历说起。 >三十岁那年,周敦颐的上司程珦前来视察,与周敦颐一番谈话之后,很是称许,因而将自己的两个儿子交给他来教育,这哥俩,一个叫程颢,一个叫程颐。 >程颢和程颐问学于周敦颐,到底学了些什么?没有很系统的记载。但是周敦颐的教学 ... 应当与传统的私塾不同,比如,他曾经让程颢程颐兄弟“探寻孔颜乐处。” >《论语》有一段话,是孔子评价颜回的: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生活清贫,颜回仍然不改其乐,颜回到底乐的是什么? >周敦颐让一对十多岁的少年,寻求这样的终极发问,与其说是教学,不如说是思维引导和心灵引导,无怪乎程颢后来回忆说: >自再见周茂叔之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 >儒家教学,向来有“经师”和“人师”之分,前者注重知识教育,后者注重人格教育,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儒家宗师,通常都是两者并重的,而且从精神层面来说,“人师”比“经师”更难得,因为知识性教育容易见效果,只要读书多,年深月久,自然就会有收获,人格教育则需要更高的智慧和阅历,教师本人还得有深厚的道德修养,这是非常难得的。 >周敦颐毫无疑问是一位出色的“人师”,他的学术修养,仅见于留存至今的《太极图说》与《通书》,前者两百多字,后者不到三千字,在印刷术日渐发达,学问大家作品卷帙浩繁的北宋中期,周敦颐留下来的作品实在少得可怜,如果光看著作厚度,他在众多名家当中,是不怎么显山露水的。 >即便周敦颐擅长启发式教育,这段教学过程也不会太长,二程成年之后,基本上在中原活动,周敦颐则继续在南方担任地方官,他最后的职务,是提点广南东路刑狱。 >北宋熙宁六年,周敦颐病逝于江西,此时神宗皇帝正在王安石指导下,轰轰烈烈开展变法工作,举国上下都牵涉其中,这位五十七岁的病休官员之死,没有引起任何波澜。反倒是二程哥俩名声日隆,在学界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周敦颐本人,成为能与王安石、苏轼一较高下的海内学霸。 >二程在世时,自创门派,似乎也没有特别突出周敦颐的功劳贡献,所以周敦颐一直籍籍无名,直到南宋时期,朱熹等人重新梳理学术源流,祖述二程,千方百计地将周敦颐也发掘了出来,建立了一个半虚构半写实的学术脉络,周敦颐才渐渐回到学术的主流视野中,成为理学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 >这种追认祖师爷的做法,在学术传承中并不少见,从此以后,一提理学,必定要从周敦颐说起,他也因此成为公认的理学鼻祖。 当时人胡宏是这么评价的:“周子启程氏兄弟以不传之妙,一回万古之光明,如日丽天,将为百世之利泽,如水行地。其功盖在孔孟之间矣。” 一段偶然的家庭教师生涯,可能是周敦颐一生最幸运的收获了。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周敦颐如何成为理学鼻祖:收了两个好学生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2.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3. 赵匡胤攻打南唐之前,曾给过李煜3次体面投降的机会,都被拒绝

    961年,南唐国主李璟去世,太子李煜即位,史称南唐后主。赵匡胤的下一个目标只能是南唐,这一点南唐后主李煜,即使再无能也看的很明白。于是,他与赵匡胤之间,玩了一次猫捉老鼠的游戏,这段历史细讲起来,颇有意思。其目的很明显,这就是给李煜准备的居所。赵匡胤让李从善给李煜写信,让李煜来汴京做礼贤斋的主人,并许诺了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太祖虑其难制,令从善谕旨于煜,使来朝,煜但奉方物为贡。

  4. 南宋.开禧通宝背「 ”利”折十铁母(极罕见)

    直径:40.5mm,美品南宋宁宗赵扩开禧年间所铸。开禧改元后,宁宗任用韩侂胄为平章军国事兼国用使,集军、政、财大权于一身,权位之高在左右丞相之上。

  5. 杨延平的妻子儿女是谁?如何评价杨延平?他厉害吗?

    但杨延平作为长子,所承担的责任,所担负的家族重任远远比作为六子的杨延昭多的多。在小说演义中,大郎杨延平有两位妻子。杨延平正妻,名为花解语,花家之女。而因为杨延平为杨家长子,所以花解语实际山也是下一代杨门女将的首领。上文所说周氏,是杨延平的次妻,原为北汉降将汾阳铁旗令公周审义之女。关于杨延平的儿子,在《金枪传》有个人物,为杨宗显。杨延平是杨家将中的人物,具备杨家将的典型特征。有人问大郎厉害吗?

  6. 以儒为帅 以文制武 北宋一朝文武地位的转换

    中央集权政归皇宋宋代重文轻武,可谓老生常谈。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马背之上夺天下,取代了后周恭帝柴宗训自称皇帝。宋朝虽然建立,但是宋太祖赵匡胤却并不放心,他是军人出身,兵变起家,亲眼目睹了军人干政、武将乱权的局面。因此,一上台后,赵匡胤就开始考虑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保赵宋天下。这里的集权就是改变五代时期武人权重的不正常现象,收回分散于各股势力中的军权、财权、事权于己一身,维护皇权地位不动摇。

  7. 岳家军二号人物,一生只服岳飞,生擒杨再兴,因拒绝陷害岳飞而死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站在武将顶峰的一颗将星,其一生不仅光彩夺目,更令人惋惜的是岳飞悲惨的结局。岳家军的二号人物张宪,虽然无法与岳飞相比,但放在任何一个时代,绝对算得上顶级名将。然而杨再兴却不是张宪的对手,一番对阵杨再兴不仅败给张宪,还被张宪生擒。岳家军北伐之前,张宪由于战功赫赫,已经正式成为岳飞帐下头号武将,岳家军中公认的二号人物。

  8. 从赵普的三策入手,来看看宋太祖是如何在制度上根除藩镇割据隐患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标签,诸如汉朝的「”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因此汉朝有着强汉之称。还有明朝的「”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加之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所以有着刚明之称。而每个朝代也着自己的尴尬的一面,诸如汉之和亲、宋之岁币、唐之藩镇割据、明之太监乱政等等。在这些朝代之中,唐朝应该是最憋屈的一个朝代,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日益严重,中央朝廷对于地方的统治已经开始崩溃,而皇

  9. 她是「 ”狸猫换太子”中恶毒皇后,可多少人知道她的真实故事?

    在民间,不少的地方都流传着「”狸猫换太子”的经典戏剧版本,有小说,有戏曲等不同的形式。不过,这里面的内容却相差不大。但历史的真实记载并非如此,可真是冤枉了刘皇后。狸猫换太子历史还原根据历史记载,一代贤君宋仁宗确实非刘后所生,而是宫人李氏所生。而这位李氏是跟随刘娥入宫,并为刘娥侍女。当时真宗非常宠爱美貌大方又懂得礼数的刘娥,想立她为皇后,可毕竟刘娥出身卑微,也无子嗣,就想出了「”借腹生子”的...,

  10. 争夺河西地区——夏州党项的立国之本

    唐末五代以来,由于吐蕃政权的崩溃以及漠北回鹘汗国的灭亡、回鹘部族西迁,在宋初河西地区形成了几个大的割据政权,即以凉州为中心的吐蕃六谷联盟,以甘州为中心的甘州回鹘政权,占据瓜、沙州的原归义军曹氏政权。河西地区,水草丰美,土地肥沃,且处于中西交通要道上。因此,自李继迁开始,夏州党项势力向西扩展的主要目的,是与甘州回鹘、凉州吐蕃争夺对河西地区的控制权,奠定疆域基础,为西夏立国准备条件。

随机推荐

  1. 油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油”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油嘴油舌——形容说话油滑轻浮。油渍麻花——形容油污斑斑的样子。油盐酱醋——①泛指烹调佐料。同“油头滑脸”。油头光棍——指浮浪子弟。油浇火燎——形容焦急。油煎火燎——形容痛苦或焦灼。油干灯尽——比喻很快就要死亡。同“油干灯草尽”。油壁香车——称妇女所乘油壁车。油头滑脑——形容人又轻浮,又狡滑。油头粉面——头上擦油,脸上搽粉。油然而生——自然地产生。

  2. 灵鹫山野狐绝望哀鸣 佛陀为弟子述说原委

    大约在半夜时分,佛陀前来探望大家。正在此时,王舍城外的灵鹫山方向,传来了野狐们阵阵的哀鸣声。野狐的哀鸣声在法堂里回荡,经久不散……“那你们是否知道,野狐因何而哀鸣呢?”

  3. 专家揭示饮食七个误区

    最新一期的美国《预防》杂志邀请专家,披露健康饮食中存在的七个误区。专家揭示饮食七个误区误区1:含有谷物的都是健康食品虽然大量研究都发现,富含谷物的食品能有效抵抗心脏病、癌症以及其他多种疾病。但专家们也表示,只有未经加工的谷物才富含纤维、维生素E和镁等营养物质。误区3:脱水蔬菜远比薯片好脱水蔬菜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从脱水胡萝卜到香菇、洋葱应有尽有。

  4. 鬼压床的科学解释是什么?睡眠瘫痪不挣扎的后果

    历史认知网导读:小编整理了相关“鬼压床的科学解释是什么?睡眠瘫痪不挣扎的后果”的详细内容,以方便你了解!鬼压床其实是睡眠瘫痪症不管你信不信,这事儿在很多人的身上都发生过,民间有一个通俗的叫法:鬼压床。但在医学上,可就没那么恐怖了,医生们定义它为睡眠瘫痪症。下面我们就站在科学的角度,详细地解释一下鬼压床这一现象。另一个非常有效的...就是在被鬼压床以后用力的蹬脚,不出几秒钟就会醒来。

  5. 25条触动心弦的伤感说说-感人的情话

    Morefrommysite30条悲伤的文艺短语-感人的情话触动心灵的说说-感人的情话25条精典短句子-感人的情话25则经典笑话心情短语-感人的情话安慰自己心情的说说: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总是能够变得-感人的情话强迫症的表现,别说没中哦!-感人的情话25条对付嘴贱的人话,很强悍!

  6. 约翰·科尔特兰简介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以领袖的身份组织了至少50次录音会议,并在许多其他专辑中以副手的身份出现,特别是与小号手迈尔斯戴维斯和钢琴家塞隆尼奥斯蒙克。

  7. 汉族中原古帝神话传说

      有巢氏又称“大巢氏”。相传,远古时代他发明了巢居,教民构木为巢,以防野兽侵袭。《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项峻始学篇》云:“上古穴处,有圣人教之巢居,号大巢氏。”《庄子·盗跖》:“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此说又见《...

  8. 重新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感人的情话

    .32.有些话,你不经意的说出口,我却很认真的难过33.世界上最疼痛的话是:我爱你,但是。世界上最甜蜜的话是:但是,我爱你。

  9. 结婚请帖怎么写 结婚请帖格式

    写结婚请帖的称谓,不同身份有不同用语。结婚请帖中,主人的姓名是写在“敬邀”之上还是“恭请”之上?上面不仅介绍了结婚请帖怎么写,还介绍了结婚请帖格式哦,现在你会写结婚请帖了没呢?

  10. 死字开头的诗句

    死上头来谁肯替。39、为邦要持重,死复议消兵。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