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周敦颐如何成为理学鼻祖:收了两个好学生

湖南人的地域人格,从古到今都与中原地区有些区别,用近代学者钱基博的话说,“民气多流于倔强,能别于中原人物以独立。” >春秋时,楚人讨伐随国,也就是今天以出土编钟著名的湖北随县,随国国君一脸委屈地申辩:“我无罪!”楚国国君的一句话,震惊了当时整个文明世界:“我蛮夷也”。言下之意,我就不讲道理。司马迁也说楚人“其俗剽轻,易发怒”,在以斯文敦厚、温润如玉为价值观的传统中国,楚人就是这么任性的。 >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人物萧条,无怪乎唐代湖南人刘蜕中进士,被说成是破天荒。光看历代贬谪的名人排行榜,就知道湖南想成为人文渊薮,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更令人称奇的是,在以民风彪悍著称的湖南,居然出了一位以淳和厚重著称的理学宗师周敦颐,从他出生到今年,恰巧是1001年。 >公元1017年。宋朝开国已近一个甲子,从皇帝到大臣,无一不对干戈百年的唐末五代倍加警惕,重文轻武的国策根基已深,国运将隆,未来会在历史上留下厚重身影的文曲星们,正在陆续到来的路上,范仲淹、欧阳修、苏洵、司马光、王安石……天才总是成群地来,身影密集到令人惊诧。 >这一年,周敦颐在湖南道州出生,这棵生长在几近蛮荒之地的独苗,能于一片寂然中长成参天大树,谁也没有想到。 >周敦颐父亲兄弟五人,伯父周识高中榜眼,父亲周辅成赐进士出身,叔父周伯高也曾举进士,虽然兄弟三人官职最高不过县令,但是在北宋前期,周氏家族既非世代簪缨,能出这么多的人才实属难得。 >可惜周敦颐幼年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带着他投奔舅父、龙图阁学士郑向。大概在及冠之年,舅父郑向上奏,将按例荫补给儿子的官位,转给了周敦颐,他就此进入仕途。 >宋代想要做官,不外乎三种途径,一是荫补,一定级别的官员,都有权获得让子弟做官的“指标”,荫补人数众多,但是一般只能屈沉下僚,很少有登阁拜相的;二是科举,宋代最重科举,科举出身被视为正途;三是军功,在重文轻武的宋代,军功出身而跻身高层领导人的也很罕见。 >同时代的司马光、王安石都以科举出身,道德文章在年轻时就已经逐渐闻名。周敦颐以荫补入官,起步虽早,在仕途上却说不上有多快,他在诗文上的造诣,也并不比同时代的那些巨擘高出许多。 >周敦颐大多数时间都在江西、湖南等地做地方官,相比科举出生的一些书呆子而言,周敦颐或许因为家庭熏陶的缘故,对公务吏治颇为擅长,他二十四岁任洪州分宁主薄,就凭借过人的才干,将一桩久悬未决的诉讼平息下来,震惊了不少同僚,这也是他仕途的起点, >如果仅仅是擅长公务,大宋王朝不乏名垂青史的名臣,如果仅仅是诗文俱佳,“文起八代之衰”的八大家里,宋朝就占了六个名额,周敦颐凭什么成为一代宗师? >这要从一段独特的家庭教师经历说起。 >三十岁那年,周敦颐的上司程珦前来视察,与周敦颐一番谈话之后,很是称许,因而将自己的两个儿子交给他来教育,这哥俩,一个叫程颢,一个叫程颐。 >程颢和程颐问学于周敦颐,到底学了些什么?没有很系统的记载。但是周敦颐的教学 ... 应当与传统的私塾不同,比如,他曾经让程颢程颐兄弟“探寻孔颜乐处。” >《论语》有一段话,是孔子评价颜回的: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生活清贫,颜回仍然不改其乐,颜回到底乐的是什么? >周敦颐让一对十多岁的少年,寻求这样的终极发问,与其说是教学,不如说是思维引导和心灵引导,无怪乎程颢后来回忆说: >自再见周茂叔之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 >儒家教学,向来有“经师”和“人师”之分,前者注重知识教育,后者注重人格教育,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儒家宗师,通常都是两者并重的,而且从精神层面来说,“人师”比“经师”更难得,因为知识性教育容易见效果,只要读书多,年深月久,自然就会有收获,人格教育则需要更高的智慧和阅历,教师本人还得有深厚的道德修养,这是非常难得的。 >周敦颐毫无疑问是一位出色的“人师”,他的学术修养,仅见于留存至今的《太极图说》与《通书》,前者两百多字,后者不到三千字,在印刷术日渐发达,学问大家作品卷帙浩繁的北宋中期,周敦颐留下来的作品实在少得可怜,如果光看著作厚度,他在众多名家当中,是不怎么显山露水的。 >即便周敦颐擅长启发式教育,这段教学过程也不会太长,二程成年之后,基本上在中原活动,周敦颐则继续在南方担任地方官,他最后的职务,是提点广南东路刑狱。 >北宋熙宁六年,周敦颐病逝于江西,此时神宗皇帝正在王安石指导下,轰轰烈烈开展变法工作,举国上下都牵涉其中,这位五十七岁的病休官员之死,没有引起任何波澜。反倒是二程哥俩名声日隆,在学界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周敦颐本人,成为能与王安石、苏轼一较高下的海内学霸。 >二程在世时,自创门派,似乎也没有特别突出周敦颐的功劳贡献,所以周敦颐一直籍籍无名,直到南宋时期,朱熹等人重新梳理学术源流,祖述二程,千方百计地将周敦颐也发掘了出来,建立了一个半虚构半写实的学术脉络,周敦颐才渐渐回到学术的主流视野中,成为理学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 >这种追认祖师爷的做法,在学术传承中并不少见,从此以后,一提理学,必定要从周敦颐说起,他也因此成为公认的理学鼻祖。 当时人胡宏是这么评价的:“周子启程氏兄弟以不传之妙,一回万古之光明,如日丽天,将为百世之利泽,如水行地。其功盖在孔孟之间矣。” 一段偶然的家庭教师生涯,可能是周敦颐一生最幸运的收获了。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周敦颐如何成为理学鼻祖:收了两个好学生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2.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3. 赵匡胤攻打南唐之前,曾给过李煜3次体面投降的机会,都被拒绝

    961年,南唐国主李璟去世,太子李煜即位,史称南唐后主。赵匡胤的下一个目标只能是南唐,这一点南唐后主李煜,即使再无能也看的很明白。于是,他与赵匡胤之间,玩了一次猫捉老鼠的游戏,这段历史细讲起来,颇有意思。其目的很明显,这就是给李煜准备的居所。赵匡胤让李从善给李煜写信,让李煜来汴京做礼贤斋的主人,并许诺了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太祖虑其难制,令从善谕旨于煜,使来朝,煜但奉方物为贡。

  4. 南宋.开禧通宝背「 ”利”折十铁母(极罕见)

    直径:40.5mm,美品南宋宁宗赵扩开禧年间所铸。开禧改元后,宁宗任用韩侂胄为平章军国事兼国用使,集军、政、财大权于一身,权位之高在左右丞相之上。

  5. 杨延平的妻子儿女是谁?如何评价杨延平?他厉害吗?

    但杨延平作为长子,所承担的责任,所担负的家族重任远远比作为六子的杨延昭多的多。在小说演义中,大郎杨延平有两位妻子。杨延平正妻,名为花解语,花家之女。而因为杨延平为杨家长子,所以花解语实际山也是下一代杨门女将的首领。上文所说周氏,是杨延平的次妻,原为北汉降将汾阳铁旗令公周审义之女。关于杨延平的儿子,在《金枪传》有个人物,为杨宗显。杨延平是杨家将中的人物,具备杨家将的典型特征。有人问大郎厉害吗?

  6. 以儒为帅 以文制武 北宋一朝文武地位的转换

    中央集权政归皇宋宋代重文轻武,可谓老生常谈。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马背之上夺天下,取代了后周恭帝柴宗训自称皇帝。宋朝虽然建立,但是宋太祖赵匡胤却并不放心,他是军人出身,兵变起家,亲眼目睹了军人干政、武将乱权的局面。因此,一上台后,赵匡胤就开始考虑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保赵宋天下。这里的集权就是改变五代时期武人权重的不正常现象,收回分散于各股势力中的军权、财权、事权于己一身,维护皇权地位不动摇。

  7. 岳家军二号人物,一生只服岳飞,生擒杨再兴,因拒绝陷害岳飞而死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站在武将顶峰的一颗将星,其一生不仅光彩夺目,更令人惋惜的是岳飞悲惨的结局。岳家军的二号人物张宪,虽然无法与岳飞相比,但放在任何一个时代,绝对算得上顶级名将。然而杨再兴却不是张宪的对手,一番对阵杨再兴不仅败给张宪,还被张宪生擒。岳家军北伐之前,张宪由于战功赫赫,已经正式成为岳飞帐下头号武将,岳家军中公认的二号人物。

  8. 从赵普的三策入手,来看看宋太祖是如何在制度上根除藩镇割据隐患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标签,诸如汉朝的「”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因此汉朝有着强汉之称。还有明朝的「”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加之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所以有着刚明之称。而每个朝代也着自己的尴尬的一面,诸如汉之和亲、宋之岁币、唐之藩镇割据、明之太监乱政等等。在这些朝代之中,唐朝应该是最憋屈的一个朝代,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日益严重,中央朝廷对于地方的统治已经开始崩溃,而皇

  9. 她是「 ”狸猫换太子”中恶毒皇后,可多少人知道她的真实故事?

    在民间,不少的地方都流传着「”狸猫换太子”的经典戏剧版本,有小说,有戏曲等不同的形式。不过,这里面的内容却相差不大。但历史的真实记载并非如此,可真是冤枉了刘皇后。狸猫换太子历史还原根据历史记载,一代贤君宋仁宗确实非刘后所生,而是宫人李氏所生。而这位李氏是跟随刘娥入宫,并为刘娥侍女。当时真宗非常宠爱美貌大方又懂得礼数的刘娥,想立她为皇后,可毕竟刘娥出身卑微,也无子嗣,就想出了「”借腹生子”的...,

  10. 争夺河西地区——夏州党项的立国之本

    唐末五代以来,由于吐蕃政权的崩溃以及漠北回鹘汗国的灭亡、回鹘部族西迁,在宋初河西地区形成了几个大的割据政权,即以凉州为中心的吐蕃六谷联盟,以甘州为中心的甘州回鹘政权,占据瓜、沙州的原归义军曹氏政权。河西地区,水草丰美,土地肥沃,且处于中西交通要道上。因此,自李继迁开始,夏州党项势力向西扩展的主要目的,是与甘州回鹘、凉州吐蕃争夺对河西地区的控制权,奠定疆域基础,为西夏立国准备条件。

随机推荐

  1. 【今日历史】1月24日大事记,历史新知发生了什么?

    1953年1月24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立66年前,1953年1月24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立。39年前,1980年1月24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先后批准了中美贸易协定,从而完成了使协定生效的立法程序。1992年1月24日,以色列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960年1月24日阿尔及利亚的法国人发动反对阿尔及利亚独立的暴动59年前,1960年1月24日,阿尔及利亚爆发了公开叛乱。

  2. 刘备死后,诸葛亮主政期间浪费了多少人才?两位名将,三大谋臣

    虽说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没有他在刘备死后力挽狂澜和苦心经营,蜀汉可能撑不到司马昭三路伐蜀就要亡国了,但是不得不说在知人善任上,诸葛亮不如刘备,两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对魏延和马谡的使用上,两人的眼光和判断截然不同。那么刘备死后,诸葛亮主政期间浪费了多少人才呢?两位名将,三大谋臣,我们来看一下。

  3. 【两台】的意思是什么?【两台】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两台liǎngtái1.指唐武则天时肃政台的左右两台。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职官·两台》。

  4. 李世民一生最爱的女人不是武则天而是她

    李世民一生最爱的女人不是武则天而是她  在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中,有两个最重要的女人,一个是他的母亲,而另一个则是他的结发妻子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在李世民还是秦王时便嫁给了他,一心一意向着李世民,贤良淑德,相夫教子。长孙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出名的贤德皇后,这从她的谥号为“文德...

  5. 机器人优先:机器人协助复杂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韦伯说,电钻需要在不到1毫米的距离内穿过神经之间,人工耳蜗植入是一项极其精细的手术。研究人员正在与外科机器人制造商和植入物制造商合作,开始其技术的商业开发这将使外科机器人平台发展成为一种医疗技术产品,医院可以为他们的外科部门购买,”韦伯说。

  6. 丢人现眼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diūrénxiànyǎn【解释】丢脸,出丑。【出处】杨朔《春子姑娘》:“你看我弄的婆家婆家不要,娘家娘家讨厌,丢人现眼的,哪有脸见她!”【例子】无【相关】百度“丢人现眼”

  7. 梦见爬窗

    周公解梦梦见爬窗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爬窗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净土宗十祖截流大师

    大师法名行策,字截流,俗姓蒋,父名全昌,是江苏宜兴有名的儒门老匠,与憨山老人德清法师为方外之交。康熙九年,大师迁居虞山普仁寺,兴办莲社,倡导净宗,出家在家的佛门弟子,都尊大师为修行导师。大师手著《莲藏集》、《净土法语》等书,印行于世,著名的《劝发真信文》就出自大师之手。大师在普仁寺13年,至康熙21年7月9日去世,寿55岁。

  9. 梦见被水浇头

    周公解梦梦见被水浇头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被水浇头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如日方升是什么意思?

    【拼音】rúrìfāngshēng【解释】如:象;方:刚。象太阳刚刚升起来。比喻光明的前程刚刚开始。【出处】《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例子】【近义词】日升月恒,旭日东升【反义词】江河日下,日暮途穷【相关】百度“如日方升”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