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军衔是军人地位和荣誉的象征。1955年1月14日和15日,中央...召开座谈会专门就授予元帅、大将、上将军衔人员等问题进行研究,会上经过大家讨论,取得了一致意见,认为...理应授予大元帅军衔。最终,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级别的只有朱德、彭德怀等10人。

本文摘自:《中老年时报》2015年11月13日第07版,作者:王冬,原题:共和国缔造者放弃授衔内幕 核心提示:总干部部的具体意见是:"须评定军衔又授予的"有王维舟、冯白驹、周保中;"只评定军衔不授予的"有滕代远、 ... 、 ... 、邓子恢、张鼎丞、王世泰;"授予预备役军衔的"有程子华、蔡树藩、谭启龙、何长工、张际春、姬鹏飞等。此外,对于兼任军队职务的地方干部,凡兼任分区政委(地委书记)以上职务者,对其军衔采取评而不授的办法。 军衔是军人地位和荣誉的象征。军衔评定既不是纯粹的“论资排辈”,也不是简单的“论功行赏”,必须坚持公道合理、实事求是的原则。 为了推动评衔工作顺利进行, ... 主动提出不授大元帅军衔,以身作则,为全军官兵树立了标杆、作出了榜样。在他的带动下,一大批共和国缔造者放弃评衔,使评衔工作中的许多矛盾得以顺利解决。 ... 坚辞不授衔 在中国人民 ... 首次授予军衔等级设置上,我军曾参照苏联等国的做法,专门设立了“大元帅”这一军衔。1955年2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 会第六次会议讨论通过《中国人民 ... 军官服役条例》,规定了军官军衔为4等14级,其中,第一等为元帅,下分两个级别: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至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军衔以立法的形式被确定下来。 ... ,是中国 ... 、中国人民 ...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按照(条例)规定,符合中国人民 ... 大元帅军衔标准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 ... 。 1955年1月14日和15日,中央 ... 召开座谈会专门就授予元帅、大将、上将军衔人员等问题进行研究,会上经过大家讨论,取得了一致意见,认为 ... 理应授予大元帅军衔。 ... 得知后,当即表示拒绝。为此,全国人大 ... 会专门开会进行讨论,由最高立法机构议决此事。会上,包括不少民主人士在内的 ... 会 ... 们纷纷发言,认为 ... 在领导全国武装力量进行的革命战争中,居功至伟,应该授予大元帅军衔。主持会议的 ... ... ,知道 ... 不愿授衔的态度,表示他个人对此“不能作结论”。 ... 无奈地表示:“你们不是经常见毛主席吗,你们见面后当面去说服他,争取他的同意,这次会议不作决定。”随后,许多同志纷纷劝说 ... 接受大元帅军衔,并向他讲述苏联斯大林被授予大元帅军衔的情况,但是 ... 却一口回绝:“苏联有的,我们不一定非要照搬。”最终大家都没能说服他。 一次,彭德怀、罗荣桓等到中 ... 向 ... 等汇报评衔工作进展情况。 ... 听完汇报说:“你们搞评衔,是很大的工作,也是很不好搞的工作,我这个大元帅就不要了,让我穿上大元帅的制服,多不舒服啊!到群众中去讲话、活动,多不方便啊!依我看呀,现在在地方工作的,都不评军衔为好。”他问 ... :“你在部队里搞过,你也是元帅。” ... 当即表示:“不要评了。”他又问周恩来、 ... :“你们的元帅军衔,还要不要评啊!”他们俩都摆手说:“不要评了,不要评了。” ... 又转身问过去长期在军队担任领导工作、后来到地方工作的邓子恢、张鼎丞等同志,他们也都表示不要评了。 最终,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级别的只有朱德、彭德怀等10人。因为 ... 坚决不授大元帅军衔,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就成了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空衔。 周恩来、 ... 、 ... 主动放弃元帅军衔 《中国人民 ... 军官服役条例》规定,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因而,在最初拟订的方案中,除了朱德等最后授衔的10位元帅以外,周恩来、 ... 、 ... 也在元帅人选之列。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军衔苏联军衔历史元帅军衔军事历史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