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太子朱标死后,秦、晋、燕王无不窥伺皇位,但朱元璋接受了学士刘三吾的建议,立皇孙朱允为皇太孙,以杜绝诸王对皇位的觊觎。不久,洪武二十八年,秦王死。洪武三十一年,晋王死。至此,朱棣的两个强大有力的对手消失了,他成为诸王中最年长者。这时的朱棣已经羽翼丰满。> >   晋王死后一个多月,朱元璋曾给朱棣一道敕谕:“朕诸子独汝才智,秦、晋已薨,系汝为长,攘外安内,非汝其谁?……”> >   可见,这时的朱元璋已经把朱棣看作维护朱家皇朝的一个支柱,对他寄予很大希望。然而,朱元璋毕竟精明过人,他也虑及燕王权势过大,对继任皇帝构成威胁,所以,朱元璋临死时告诫:“燕王不可不虑。”> >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十七日,朱元璋和大臣们议政之后,自觉十分疲倦,便躺在后宫的床上休息。没想到,他这一睡就再也没有醒过来,时年71岁。> >    朱元璋虽然死得很突然,却早已立下了遗嘱。遗嘱是这样写的:“我担当皇帝重任,乃上天意志。三十一年来,格外小心,不敢懈怠,希望能给老百姓带来好处。 无奈我出身寒微,不具备圣人那博大的才智,虽然做了些事情,但还有许多没考虑周到。我担心精力日渐衰微,很怕一些事情没有办妥。现在我就要离开人世,想起 经历过的,也没有什么感到遗憾的事了。皇太孙允,性情宽厚,处世聪敏,讲究孝道,众望所归,应当继承皇位,文武大臣要同心协力辅佐他。在封地的诸王,得 到我去世的消息,不必来京城,应当管好各自的封地。各王所属的文臣武将,都要听朝廷安排。”> >   明朝中央很早就有人认识到了分封藩王的弊 端。太祖治国严酷,威憾中外,太孙则以宽大仁慈得到人们的爱戴,唯独诸王仗着叔父的身份,常常不遵从太子命令。朱元璋在晚年对诸王势力膨胀、形成的尾大不 掉之势已有所察觉,所以,朱元璋死时,因恐诸王争权,遂在遗诏中禁止诸王至京奉丧。> >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十八日,21岁 的朱允继承了皇位,改次年为建文元年,史称建文帝。同年六月,户部侍郎卓敬密奏裁抑宗藩,建文帝虽未批复奏疏,但消息已泄露出去,燕、周、齐、湘、代、 岷等诸王即相互煽动,流言四起。在这种形势下,建文帝的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建议先进攻几个势力较弱的藩王周、齐、湘、代、岷。朱棣是要对付的主要目标, 因为周王是燕王的同母弟,削周是剪燕之手足。> >   于是,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七月至第二年六月的不到一年时间里,周、湘、齐、 代、岷五王先后被夺去爵位,废为庶民。其中周王迂云南,齐王锢京师,代王幽大同,岷王徙漳州,湘王则合室俱焚。建文帝对北平的控制也在削贬诸王的同时加 强。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十二月,命工部侍郎张为北平布政使,指挥佥事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他们还肩负着严密监视燕王行动的使命。建文元 年春,又以防边为名,派都督宋忠、徐凯、耿谳分别率兵屯驻开平、临清、山海关,而调北平原驻防军一一永清左右二卫于彰德(河南安阳)、顺德(河北邢台)。 刑部尚书暴昭、户部侍郎夏原吉等14人受命以采访使身份巡天下。> >   建文帝朱允心里明白,虽然自己的父亲是太子,当之无愧,可自己何德 何能,只不过因为爷爷的宠爱,就轻易接过了国家,这太不能服人了。况且那些叔叔们一个个手握重兵,他们的力量,保江山可以,推翻自己,再打一次江山,也不 是不可能。而这些人中,最危险的,就是燕王朱棣。> >   其实,早在朱元璋病故之时,朱棣便带领兵马,打算以祭奠父亲为名进入南京,乘机举事。但是建文帝命令只准燕王单骑入城。朱棣盛怒之下,返回北平。至建文帝次第削除诸藩的时候,朱棣起兵谋反的意图更加坚定了。> >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燕王想安安静静地过好日子,没事上战场打个仗过个瘾,已经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了,他的侄子不允许他在王爷的位置上再干下去了。> >   这个时候,姚广孝又来了,他也已经知道了削藩的事情,燕王再不动手,下一个倒霉的就是他了。于是道衍又拿出自己的那套说辞,劝说朱棣起兵。> >   朱棣很犹豫,说:“民心向彼,奈何?”(《明史》)姚广孝笑了笑,说道:“臣如天道,何论民心。”意思就是说,王爷您不用担心这个,您若是起兵,是符合天意的,不用担心民心所向的问题。> >    这个时候,道衍这类天文工作者的重要性就显出来了,古人往往将命运归结为天意,做什么事之前都要先问天,而星象就是天的语言。所以,像姚广孝这样能看懂 天体运动的,就往往很有价值。朱棣心里明白,如果再不有所行动,恐怕自己真的要失去一切,成为平民,多年的戎马,多年的富贵,让他的生存不能离开其中的任 何一样。> >   打定主意的朱棣并没有盲目开始行动,他明白,和朝廷比起来,自己不仅没有丝毫道义上的优势,就连军事力量都不值一提。为了扩 充军队,提高武装,姚广孝给朱棣出了不少主意,他要求朱棣马上召集人马,充实力量。什么流民、散兵游勇之类的,管他出身如何,先找过来再说。这样一来,朱 棣的军队,很快就人数充盈起来。> >   光有人还不行,打仗不能挥着木头棒子上阵,要有兵器。可是去哪找这么多兵器?只有自己锻造了,很快,朱棣发现,问题来了。> >   现在人人皆知皇帝要削藩,这个时候在家里锻造兵器,谁会不知道你想要干什么?皇帝马上就会派人来采取行动。为了掩人耳目,赢得足够的准备时间,姚广孝这个时候又发挥了他绝佳的聪明才智。> >    朱棣住的府邸是元宫旧址,非常深邃,姚广孝把练兵的地点安排在后苑,距离正门有相当的距离,这样就不会让练兵的声音传出去。然后,又挖了一个很大的地下 室,“缭以厚垣,密翎瓶缶,日夜铸军器,畜鹅鸭乱其声”(《明史纪事本末》)。墙壁很厚,屋子四周还排列上很多的大缸,这似乎有很好的隔音效果。> >   不过,再隔音,敲打金属的声音也不会完全被过滤掉,姚广孝想了一个绝招,他在地下室的地面部分办起了副业,养了很多的鹅和鸭,这两种家禽叫起来简直对人的耳朵是种折磨,就这样,任凭地下的声音再大,混在叫声中也不会被人发现。> >   事情进行得很顺利,没多久,朱棣就拥有了一支足以和朝廷抗衡的军队,且这支军队,兵丁彪悍,装备优良。朱棣看着姚广孝一手打造出来的成果,心里五味杂陈。

第三节 叔侄争权,心理暗战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2.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

    皇帝做了个怪梦,翻试卷时,看到一考生名字,大喜:状元就是他了洪武年间的状元郎丁显真是走了狗屎运。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理想,据说,考官初拟的名次为一百多名,却因为朱元璋的一个怪梦,这位会元中的差生居然逆袭成状元。次年,他入京参加会试,也有幸考中了会元。不过,丁显的成绩在会元中并不出类拔萃,当年会试一共有考生472人,会元为建文帝时期名臣黄子澄,第二名为国子监生练子宁,第三名为浙江高考状元花纶。

  3.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4. 仁厚的朱标,威猛的朱棣,那朱元璋其他儿子都怎么样?

    说到朱标,自然要说说朱标的弟弟们,那些觊觎皇位已久的藩王们。

  5. 明太祖如何拼命打造拖垮帝国的藩王制度,后世帝王却怎么改不了?

    相关阅读: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1643年那场会议的多尔衮满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时刻——顺治帝四次恭迎的背后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成语「”乱七八糟”。听惯了以为就是个乱糟糟的成语,然而这个成语却深刻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历史认识的智慧!乱七指的就是西汉景帝时,七王之乱,弄得汉帝国差点分崩离析,又引出了一个「”清君侧”的好借口,居然为此...害了一位忠臣——晁错。当然,最后七王之乱平定,把个汉帝国给吓得不得

  6.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7.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8.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

    朱元璋要斩他,他跪求放了孙子,然而孙子说八个字,朱说:灭全家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在打下江山以后都会封赏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君臣。而且这些造反的人就是当初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臣,他们也受到了很多封赏,其中就有一个人叫费聚。在他学成以后,正好遇到朱元璋在为自己的队伍招兵买马,所以他就加入了朱元璋的队伍。朱元璋看在曾经和自己打天下的情分下,就同意了。

  9. 历史上的今天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为何不将皇位传给朱棣,而交给朱允炆?

    太子的早逝,将朱元璋的部署全部打乱,他只能重新立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其实只有两个选择,燕王朱棣和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朱元璋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让他继承大统。

  10. 从「 ”胡惟庸案”,看大明初期政治情况与造成的改变

    胡惟庸是大明初期的一大政治转折点明立国初期,天下未定,南征北伐事务繁多,朱元璋不得不先沿袭元朝的政体,在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其下设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统领百官,掌握全国最高行政权。

随机推荐

  1. 梦见铜板

    周公解梦梦见铜板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铜板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错过这些大咖后悔了?给你个弥补遗憾的机会……

    来源:健康界正文共:555字预计阅读时间:2分钟2019年健康界第7届峰会致力于挖掘、解构大健康未来发展驱动力与核心要素联接力,以「”解构健康发展力”。为了诸位老师能够永久保留精彩内容,反复聆听学习最新知识,更为了诸位未能亲临现场的学者,也能学习到海量大咖演讲及嘉宾分享干货,我们特为大家...了...版2019博鳌·健康界峰会纪念U盘,整理了峰会30+场分论坛盛况、150+场演讲主题,大会精彩内容

  3. 惊心动魄造句

    惊心动魄造句一:一场惊心动魄的火灾过后,居然没有一个人受伤。(詹官瑜)三十:欢乐谷的“雪山飞龙”让人惊心动魄。

  4. 梦见去串门

    周公解梦梦见去串门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去串门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梦见“梦见港口、码头”是什么意思

    梦见港口——生意会出现空前的兴旺,若出国访问会扬名天下。·梦见离开港口——这是与世长辞的先兆,或所在地要发生变革。·梦见自己的船进了水,快要沉入海底时,突然到达了码头——这是祥瑞,在灾难中会得到陌生朋友的帮助。

  6. 双枪黄八妹抗日女英雄,曾把岗村推了一个大跟头

    然而在百姓心中,黄八妹却成了传奇女英雄。>>有一次她深入敌后执行任务,后来日军听到风声,前来带队抓捕,而黄八妹当时无法逃脱就乔装成一个女佣,设酒款待这些人,冈村无意中抓住了八妹的手,八妹顺势一推,就把冈村推了一个大跟头,其他的军官还以为是在开玩笑,就在众人欢笑之时,黄八妹拿出...,几声枪响过后,三四个军官应声倒地,这一下就炸开了锅。

  7. 梦见庄稼长的很茂盛

    周公解梦梦见庄稼长的很茂盛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庄稼长的很茂盛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后羿神下凡箭射九日的传说故事

    后羿神下凡箭射九日的传说故事  住在茅屋、吃着粗米饭、喝着野菜汤的帝尧,见人民遭受如此巨大灾难。心忧如焚。他先是按照祖传的宗教仪式,把一个HI女丑的女巫,用隆重的仪式,送到高山头上曝晒,以祈求天降甘霖。女巫被晒死了,十个太阳还是悬在天空,一丝几云彩也不见。  尧见此法不...

  9. 清凉解暑又好喝的汤,知道这些汤轻松过夏天

    中暑已经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近些年来,因为夏季温度的不断提升,人们中暑的几率越来越高,很多人没有重视这一点,当真正自己中暑的时候,又没有什么办法,最终难受的还是自己。每年的夏天,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好防暑的准备,为了预防中暑,夏天我们可以喝一些解暑汤,同时还可以起到开胃的作用,那么有哪些汤可以预防中暑呢?每天适当的喝一些,可以驱暑,且增加食欲。

  10. 優波笈多尊者弘化因緣(一)

    優波笈多尊者弘化於摩偷羅國那哆婆哆寺時,北天竺有一位在佛法中出家的行者,智慧多聞,通達三藏。當他聽說摩偷羅國有一位優波笈多比丘,善於化導,被尊稱為無相佛,曾被釋迦牟尼佛授記為教化第一,便即刻前往那哆婆哆寺,至優波笈多尊者處,說言:「世尊已涅槃,長老今作佛事,祈請您為我說法。」隨即說偈言:佛有大慈悲,已入於涅槃。這時優波笈多尊者思惟、觀察其心,得知他生死心切,今世已為最後身,將得聖果。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