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清朝的文状元名单

清朝一共进行科考112科,以下是清朝状元的列表:

顺治三年(1646年):傅以渐(1609年-1665年,山东东昌府聊城县人)

顺治四年(1647年):吕宫(1603年-1664年,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

顺治六年(1649年):刘子壮(1609年-1653年,湖北黄州府黄冈县人)

顺治九年(1652年)满榜状元:麻勒吉(?-1689年,满洲正黄旗人)

顺治九年(1652年)汉榜状元:邹忠倚(1623年-1654年,江苏常州府无锡县人)

顺治十二年(1655年)满榜状元:图尔宸(?-?,满洲正白旗人)

顺治十五年(1658年):孙承恩(1619年-1659年,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

顺治十六年(1659年):徐元文(1634年-1691年,江苏苏州府昆山县人)

顺治十八年(1661年):马世俊(1609年-1666年,江苏镇江府溧阳县人)

康熙三年(1664年):严我斯(1629年-?,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今湖州市)人)

康熙六年(1667年):缪彤(1627年-1697年,江苏苏州府吴县人)

康熙九年(1670年):蔡启僔(1619年-1683年,浙江湖州府德清县人)

康熙十二年(1673年):韩菼(1637年-1704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人)

康熙十五年(1676年):彭定求(1645年-1719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市)人)

康熙十八年(1679年):归允肃(1642年-1689年,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蔡升元(1652年-1722年,浙江湖州府德清县人)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陆肯堂(1650年-1696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沈廷文(?-?,浙江嘉兴府秀水县人)

康熙三十年(1691年):戴有祺(?-1711年,江苏金山卫(今上海金山区)人)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胡任与(?-1704年,江苏江宁府上元县(今南京市)人)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李蟠(?-?,江苏徐州人)。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汪绎(1671年-1706年,江苏苏州府常熟人)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王式丹(1645年-1718年,江苏扬州府宝应县人)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王云锦(1657年-1727年,江苏常州府无锡县人)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赵熊诏(1663年-1721年,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王世琛(1680年-1729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恩科:王敬铭(1668年-1721年,江苏太仓州嘉定县(今属上海市)人)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徐陶璋(1674年-1738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祖籍昆山)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汪应铨(?-?,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

康熙六十年(1721年):邓中岳(?-?,山东东昌聊城人)

雍正元年(1723年)恩科:于振(?-?,江苏镇江府金坛县人)

雍正二年(1724年):陈德华(1696年-1779年,直隶安州(今河北安新)人)

雍正五年(1727年):彭启丰(1701年-1784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

雍正八年(1730年):周澍(1684年-?,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

雍正十一年(1733年):陈倓(1695年-1739年,江苏扬州府仪征县人)

乾隆元年(1736年):金德瑛 (1701年-1762年,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

乾隆二年(1737年):于敏中(1714年-1779年,江苏镇江府金坛县人)

乾隆四年(1739年):庄有恭(1713年-1767年,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人)

乾隆七年(1742年):金甡(1702年-1782年,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

乾隆十年(1745年):钱维城(1720年-1772年,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人)

乾隆十三年(1748年):梁国治 (1723年-1786年,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中塘(今属上虞)人)

乾隆十六年(1751年):吴鸿(1725年-1763年,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

乾隆十七年(1752年)恩科:秦大士(1715年-1777年,江苏江宁府江宁县人)

乾隆十九年(1754年):庄培因(1723年-1759年,江苏常州府阳湖县人)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蔡以台 (?-?,浙江嘉兴府嘉善县人)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毕沅(1730年-1797年,江苏太仓州镇洋县人)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恩科:王杰(1725年-1805年,陕西同州府韩城县人)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秦大成(1720年-1779年,江苏太仓州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人)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张书勋 (?-?,江苏苏州府吴县人)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陈初哲(1736年-1787年,江苏苏州府元和县人)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恩科:黄轩(?-?,安徽徽州府休宁县人)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金榜(1735年-1801年,安徽徽州府歙县人)

乾隆四十年(1775年):吴锡龄 (?-1776年,安徽徽州府休宁县人)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戴衢亨(1755年-1811年,江西南安府大庾县人)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汪如洋(1755年-1794年,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钱棨(1734年-1799年,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人)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茹棻(1755年-1821年,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人)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史致光(?-1828年,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胡长龄(1758年-1814年,江苏通州(今南通)人)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石韫玉(1755年-1837年,江苏苏州府吴县人)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潘世恩(1770年-1854年,江苏苏州府吴县人)

乾隆六十年(1795年):王以衔(1761年-1823年,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人)

嘉庆元年(1796年):赵文楷(1761年-1801年,安徽安庆府太湖县人)

嘉庆四年(1799年):姚文田(1758年-1827年,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人)

嘉庆六年(1801年):顾皋(1763年-1832年,江苏常州府无锡县人)

嘉庆七年(1802年):吴廷琛(1773年-1844年,江苏苏州府吴县人)

嘉庆十年(1805年):彭浚(1769~1833年,湖南衡山县人)

嘉庆十三年(1808年):吴信中(?-?,祖籍安徽休宁,寄籍江苏苏州府吴县)

嘉庆十四年(1809年):洪莹(?-?,安徽徽州府歙县人)

嘉庆十六年(1811年):蒋立镛(1782年-1842年,湖北天门人)

嘉庆十九年(1814年):龙汝言(?-1838年,安徽安庆府桐城县人)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吴其浚(1789年-1847年,河南固始县人)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陈沆(1785年-1826年,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巴河人)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陈继昌(1791年-1849年,广西桂林府临桂县人)

道光二年(1822年):戴兰芬(1781年-1833年,祖籍安徽徽州府休宁县,寄籍安徽天长县)

道光三年(1823年):林召棠(1786年-1873年,广东吴川县人)

道光六年(1826年):朱昌颐(1784年-1855年,浙江嘉兴府海盐县人)

道光九年(1829年):李振钧(1794-1839年,安徽安庆府太湖县人)

道光十二年(1832年)恩科:吴钟骏(1798年-1853年,江苏苏州府吴县人)

道光十三年(1833年):汪鸣相(1794年-1840年,江西九江府彭泽县人)

道光十五年(1835年):刘绎(1798年-1879年,江西永丰人)

道光十六年(1836年):林鸿年(1805年-1885年,福建福州府侯官县人)

道光二十年(1840年):李承霖(1808年-1891年),江苏镇江府丹徒县人。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龙启瑞(1814年-1858年,广西桂林府临桂县人)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孙毓桂(山东济宁人)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萧锦忠(?-?,湖南长沙府茶陵人)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张之万(1811年-1897年,直隶南皮人)

道光三十年(1850年):陆增祥(1815年-1882年,江苏太仓人)。

咸丰二年(1852年):章鋆(1820年-1875年,浙江宁波府鄞县人)

咸丰三年(1853年):孙如仅(山东济宁州人)

咸丰六年(1856年):翁同龢(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

咸丰九年(1859年):孙家鼐(1827年-1909年,安徽寿州人)

咸丰十年(1860年):钟骏声(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

同治元年(1862年):徐郙(1836年-1908年,江苏太仓州嘉定县人(今属上海市))

同治二年(1863年):翁曾源(1834-1887年,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人)

同治四年(1865年):崇绮(?-1900年,原为蒙古正蓝旗人,后改为满洲镶黄旗)。

同治七年(1868年):洪钧(1839-1893年,江苏苏州府吴县人)

同治十年(1871年):梁耀枢(1832年-1888年,广东广州府东莞人,广东顺德杏坛人)

同治十三年(1874年):陆润庠(1841年-1915年,江苏苏州府元和县人)

光绪元年(1875年):张謇(江苏通州人)

光绪二年(1876年):曹鸿勋(1848年-1910年,山东潍县人)

光绪三年(1877年):王仁堪(1848年-1893年,福建福州府闽县人)

光绪六年(1880年):黄思永(1842年-1914年,祖籍安徽徽州府休宁县人,寄籍江苏江宁府江宁县(今南京市))

光绪九年(1883年):陈冕(1859年-1893年,祖籍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寄籍顺天府宛平县(今北京))

光绪十二年(1886年):赵以炯(1857年-1907年,贵州贵阳青岩镇人)

光绪十五年(1889年):张建勋(1848年-1913年,广西桂林府临桂县人)

光绪十六年(1890年):吴鲁(1845年-1912年,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

光绪十八年(1892年):刘福姚(?-?,祖籍江西庐陵,寄籍广西桂林)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骆成骧(四川省资中县人)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夏同和(麻哈州高枧(原名狮山)人)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王寿彭(山东潍县人)

光绪三十一年(1904年):刘春霖(直隶肃宁人)

清代武状元名单

朱彭寿〈旧典备征》对清代武鼎甲姓氏作了汇考,现据他的记载,将清代武科状元的科分、姓氏、籍贯、胪列于下: 顺治朝 (7人)

顺治三年丙戌科(1646年) 郭士衡 山东章邱。

顺治六年己丑科(1649年) 金抱一

顺治九年壬辰科(1652年) 王玉玺 浙江仁和。

顺治十二年乙未科(1655年) 于国柱

顺治十五年戊戌科(1658年) 刘 炎 浙江山阴。

顺治十七年庚子补行已亥科(1660年)林本直 江苏上元

顺治十八年辛丑科(1661年) 霍维鼐 山东济宁。

康熙朝 (21人)

康熙三年甲辰科(1664年) 吴三畏

康熙六年丁未科(1667年) 秦藩信 顺天宛平.

康熙九年庚戌科(1670年) 张英奇 直隶深州。

康熙十二年癸丑科(1673年) 郎天诈 浙江山阴。

康熙十五年丙辰科(1676年) 荀国梁

康熙十八年己未科(1679年) 罗 琪 浙江会稽。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科(1682年) 王继先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科(1685年) 徐宪武 直隶。

康熙二十七年戊辰科(1688年) 王应统

康熙三十年辛未科(1691年) 张文焕 甘肃宁夏。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科(1694年) 曹日纬 京卫。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1679年) 缴煜章 京卫。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1700年) 马会伯 甘肃宁夏。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1703年) 曹维城

康熙四十五年丙戊科(1706年) 杨 谦 江苏仪征。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科(1709年) 田 唆 直隶献县。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科(1712年) 李显光

康熙五十三年癸巳科(1713年) 李如柏 甘肃宁夏。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科(1715年) 赛 都 汉军正红。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科(1718鳞 封荣九

康熙六十年辛丑科(1721年) 林德镛

雍正朝(5人)

雍正元年癸卯科(1723年) 李 埃

雍正二年甲辰科(1724年) 曹国琼 汉军镶白。

雍正五年丁未科(1727年) 王元浩 山东胶州。

雍正八年庚戌科(1730年) 齐大勇 直隶昌黎。

雍正十一年癸丑科(1733年) 孙宗夏 陕西镇安。

乾隆朝 (27人)

乾隆元年丙辰科(1736年) 马负书 汉军镶黄。

乾隆二年丁已科(1737年) 哈攀龙 直隶任邱。

乾隆四年己未科(1739年) 朱秋魁 浙江金华。

乾隆七年主戊科(1742年) 贾廷诏

乾隆十年乙丑科(1745年) 董 孟 汉军正黄。

乾隆十三年戊辰科(1748年) 张兆潘 江苏泰兴。

乾隆十六年辛未科(1751年) 张大经 山西风台。

乾隆十七年壬申科(1752年) 哈廷梁 直隶献县。

乾隆十九年甲戊科(1754年) 顾 麟

乾隆二十二年]‘丑科(1757年) 李国梁 直隶丰润。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1760年) 马 全 山西阳曲。壬中科时已取中探花,名马琼,此科更名再中。

乾隆二十六年辛巳科(1761年) 段飞龙 直隶永年。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科(1763年) 德 灏 满洲正黄

乾隆三十—年丙戌科(1766年) 白成龙

乾隆三十四年己丑科(1769年) 钱治平 顺天霸州。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1771年) 林大彪 浙江江山。

乾隆三十七年壬辰科(1772年) 李威光 广东长乐。

乾隆四十年乙未科(1775年) 玉懋赏 山东福山。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科(1778年) 邢敦行 直隶定州。

乾隆四十五年庚子科(1780年) 黄 瑞 浙江江山。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科(1781年) 刘 双 顺天大兴。

干险四十九年甲辰科(1784年) 刘荣庆 江苏泰州。

干险五十二年丁未科(1787年) 马兆瑞 山东临清。

干险五十四年己酉科(1789年) 刘国庆 江苏泰州。

乾隆五十五年庚戊科(1790年) 玉 福 汉军镶黄。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1793年) 徐殿飙 山东掖县,

乾隆六十年乙卯科(1795年) 邸飞虎

嘉庆朝 (12人)

嘉庆元年丙辰科(1796年)黄仁勇 广东海阳.

嘉庆四年己未科(1799年)李云龙 直隶阜城。

嘉庆六年辛酉科(1801年)姚大宁 广东南海。

嘉庆七年壬成科(1802年)李白玉 直隶蔓城。

嘉庆十年乙丑科(1805年)张联元 直隶献县。

嘉庆十三年戊辰科(1808年) 徐华清 山承临润。

嘉庆十四年己已科(1809年) 汪道诚 江西乐平.

嘉庆十六年辛未科(18U年) 马殿甲 河南邓州。

嘉庆十九年甲戌科(1814年) 丁殿宁 山东益都。

嘉庆二十二年丁丑科(1817年) 武凤来

嘉庆二十四年己卯科(1819年) 徐开业 以传胪未到除名,以榜眼秦钟英推升状元,陕西神木。

嘉庆二十五年庚辰科(1820年) 昌伊苏 满洲正黄。

道光朝 (15人)

道光二年壬午科(1822年) 张云亭 直隶清丰。

道光三年癸末科(1823年) 张从龙 山西临县。

道光六年丙戊科(1826年) 李相清 山西阳曲。

道光九年己丑科(1829年) 吴 钺 山东蓬莱。

道光十二年壬辰科(1832年) 李广金 山西灵邱。

道光十三年癸已科(1833年) 牛凤山 河南沿县。

道光十五年乙末科(1835年) 波启善 满洲正红。

道光十六年丙申科(1836年) 王 瑞 宜隶安肃。

道光十八年戊戌科(1838年) 郝光甲 宜隶任邱。

道光二十年庚子科(1840年) 赵云鹏 河南汝阳。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科(1841年)德庆 汉军镶白。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1844年)张殿华 直隶枣强。

道光二十五年乙巳科(1845年)吴德新 直隶东明。

道光二十七年丁末科(1847年)李信直 直隶晋州。

道光三十年庚戊科(1850年)彭阳春 四川华阳。

咸丰朝 (5人)

咸丰三年王子科(1852年) 田在田 山东锯野。

咸丰三年癸丑科(1853年) 温常勇 直隶天津。

咸丰六年丙辰科(1856年) 王世清 直隶南和.

咸丰九年己未科(1859年) 韩金甲 山东历城。

咸丰十年庚申科(1860年) 马鸿图 直隶抚宁。

同治朝 (6人)

同治元年壬戌科(1862年) 史天样 直隶邯郸。

同治二年癸亥科(1863年) 黄大元 直隶怀安。

同治四年乙丑科(1865年) 张蜀锦 宜隶广平。

同治七年戊辰科(1868年) 陈桂芬 浙江天台。

同治十年辛末科(1871年) 丁锦堂 福建上杭。

同治十三年甲戌科(1874年) 张风鸣 河南西平。

光绪朝 (11人)

光绪二年丙子科(1876年) 宋鸿图 福建侯官。

光绪三年丁丑科(1877年) 佟在棠 直隶天津。

光绪六年庚辰科(1880年) 黄培松 福建龙泉。

光绪九年癸未科(1883年) 杨廷弼 河南祥符。

光绪十二年丙戌科(1886年) 宋占魁 山东昌邑。

光绪十五年己丑科(1889年) 李梦说 山东阳谷。

光绪十六年庚寅科(1890年) 张宪周 山东珲城。

光绪十八年壬辰科(1892年) 卞 赓 江苏海州。

光绪二十年甲午科(1894年) 张鸿翥 江西鄱阳。

光结二十一年乙未科(1895年) 武国栋 直隶天津。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1899年) 张三甲 直隶开州。

以上从顺治三年至光绪二十四年共取中武状元109人。

清朝的文状元名单大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谁说正宫娘娘不吃香?这几位都是最受宠皇后

    北齐文宣帝皇后:李祖娥《北齐书·文宣李后传》描绘李祖娥是「”容德甚美”。清代鹅湖逸士的《老狐谈历代丽人记》中说「”高后李祖娥以秀慧而绝艳”,将李祖娥与西施、昭君、张嫣、张宝珠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五大美女”。鹅湖逸士认为李祖娥是「”不幸生于季世,又嫁高氏无礼之家,迭遭污辱,几至玉碎花残。”而后世却因此几乎忘记她的艳丽,其实李祖娥是「”秋波善睐,神光动人”,属于「”亘古所无,所谓横绝千古之丽也”

  4. 隋朝并非二世而亡,陏共有八位皇帝,有一位活得时间比 ... 长

    众所周知,秦朝和隋朝是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朝代,秦朝历秦始皇、秦二世,隋朝历隋文帝、隋炀帝,都只延续了两位君主,称之为「”二世而亡”。但是如果严格来说,秦朝和隋朝都不算是二世而亡,因为秦朝还有秦三世子婴,但子婴不称帝而称王,最后也是惨死项羽手中。至于隋朝,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隋三世”,从知名度上,隋三世没有秦三世高,但秦三世已经降为王,隋三世还是如假包换的皇帝,他就是隋恭帝杨侑。公元605年(大

  5. 真实「 ”余则成”:牛兰夫妇潜入上海,被捕后命运如何?

    作者:常辰哲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这对红色间谍,堪称现实版的「”余则成”夫妇。虽然看上去,这只是战争年代一个普通的间谍故事,因为在当时西方巡捕房和蒋氏大肆抓捕的背景下,无数革命者被捕遇害,他们的事情看上去似乎很普通。但是这起「”间谍案”,却几乎改变了历史走向。故事的开头很简单,也很偶然。1931年6月,新加坡,英国警察抓到了一个共产国际的联络员,约瑟夫。这个约瑟夫,是向马来西亚的同志转移经费的。

  6.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7. 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比「 ”安史之乱”更加严重

    唐朝中期曾爆发过一场险些导致大唐亡国的叛乱事件,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不过,就在「”安史之乱”结束二十年后,另一场后果更严重的叛乱事件又险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历史上将这次叛乱称为「”奉天之难”。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驾崩,时年37岁的皇太子李适继承皇位,是为唐德宗。唐德宗出生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阶段,可后来的「”安史之乱”却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8.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9.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10. 梁山一百零八好汉,谁可称为真正的英雄?不多,只有三位

    《水浒传》中的梁山一百零八好汉,一直以来都是被正面歌颂的对象,他们锄强扶弱,扶危济困,替天行道,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好汉之歌。孙二娘暗害过路头陀只能算好汉,而称不上英雄的,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武松。武松血洗都监府如果连武松这样的好汉都无法入选英雄之列,那梁山好汉中又有谁可称得上真正的英雄呢?真正的英雄,一定能够忍辱负重。林冲被发配沧州之际,林娘子前来送行,夫妻两人感情深厚,难分难舍。

随机推荐

  1. 梦见泥水坑

    周公解梦梦见泥水坑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泥水坑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梦见脸色梦到脸色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脸色好不好

    做梦梦见脸色好不好?梦见脸色发青,或是发黑,通常预示会生病。梦见疲劳劳累疲惫梦到疲劳劳累疲惫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疲劳劳累疲惫好不好梦见自己的孩子脸色蜡黄,预示自己可能会收入锐减,或发生其它不好的事情。商人梦见自己的脸色苍白,预示生意上可能会遭受挫折,利润大幅减少。老年人梦见自己脸色蜡黄,提醒你要格外注意身体,也许会不久于人世,或陷入大病。

  3. 染色衣物如何清洗

    染色衣物的清洗据说有奇招:有色织物依次用浓食盐水揉洗→水洗→10%氨水揉洗→洗涤剂洗;白色织物可在漂白液中浸泡l~2小时后用清水漂洗。桃汁污渍可用草酸溶液浸泡数分钟后用水洗去。若是陈迹:可将其浸泡在该溶液中过1-2个小时后,再刷洗、漂净;对桃汁迹:因其中含有高价铁,所以可用草酸溶液除之。

  4. 梦见湿风

    周公解梦梦见湿风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湿风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梦见逛商店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商人梦见逛商店,运势不佳,生意方面不要过分急进,小不忍则乱大谋,需要耐心的行事才行。办公族梦见逛商店,运势不佳工作状态不好,出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感觉有闹情绪的倾向。梦见市场,暗示会有好运气,得到意外的收入。但是梦见乘坐交通工具去市场,意味着会遇到灾难。梦见自己殴打别人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6. 日本首位获正式认定的原 ... “双重受害者”山口疆简介 他是在哪一年死的

    山口疆,日本人,先后经历广岛、长崎原...爆炸并幸存下来,是日本首位获正式认定的原...“双重受害者”。2010年1月4日去世,享年94岁。>1945年8月9日,29岁的山口返回长崎。虽然幸存,但山口从此丧失左耳听力,并罹患白血病、白内障等后遗症。>2006年8月,以山口等原...受害者为主人公的纪录片《双重被爆》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放映。山口也出现在联合国总部,呼吁废除核武器。山口被认定为长崎原...爆炸受害者。

  7. 诺贝尔文学奖解密50年前档案 胡适曾获提名

    文学奖50年前评奖档案>曾获文学奖提名>作者:罗皓菱>按照诺奖将被保密50年原则,到今年,截至1962年所有关于诺贝尔文学奖奖获得者的提名和选择信息已达到可以公开的时限。但目前诺贝尔奖官网只能找到1901年至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数据库,1951年至1961年的尚未发布出来。

  8. 顾态奉父诚心不欺

    顾态,是一位天性很孝顺的人。他的父亲娶妾,生了两个儿子,十分钟爱,顾先生以教书为职业,每年所得薪金,全数奉献给父亲。由于顾先生孝顺的榜样,所以他的儿子都有良好的品行,有一名叫际明的儿子,少年时就考中了进士,做到翰林的官位。

  9. qq伤感个性签名

    qq伤感个性签名一:记忆还停在那最初的最初,时刻却早已把咱们隔了个万水千山。

  10. 从歌女到皇后:她曾带来史上最豪华的嫁妆

    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位雄才大略的君王,他罢础百家、独尊儒术;他开启的大规模对匈奴的作战,使汉帝国的疆域扩展了一倍有余;亦是他,让丝绸之路有了起点和开端。因为以上种种的功绩,他统治的前期被历史学家称之为「”汉武盛世”。但更让后世津津乐道的是他的感情生活,我们今天所要介绍的就是他无比传奇的第二位皇后卫子夫。刘彻的第一任皇后是那位留下「”金屋藏娇”典故的陈皇后,但陈皇后婚后与刘彻日益不睦,且两人之间一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