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雪中送炭的典故 历史上最早雪中送炭的人是谁?

  人们经常用“雪中送炭”来形容一个人遇到困难时,他人给予的最急需的帮助。那么,这个典故的由来是怎样的呢?是谁最先“雪中送炭”的呢?

  “雪中送炭”的由来,和中国中古时期气候的变化有密切联系。根据著名气候学家竺可桢先生研究,辽宋金王朝更迭的三百余年间,我国的气候经历了一个由温暖向寒冷、再向温暖的变化过程。而北宋时期正是气候向寒冷转变的时期。故而,虽然北宋都城开封在黄河之南,但到了冬天,仍多天寒地冻,风雪交加,一般贫苦百姓之家难免忍饥受冻。如乾德二年十二月,京师下大雪,宋太祖“设毡帷于讲武殿,衣紫貂裘帽以视事”,还觉得很冷。宋太宗淳化五年十一月,有天气“大寒”的记载。至和元年正月,“京师大寒,民多冻馁死者”。宋真宗咸平六年十一月,因为天气“苦寒”,真宗下令“诸路休役兵”。

  在寒冷的冬天,皇帝往往赏赐一些物品来帮助百姓御寒,从而出现了“雪中送炭”这样的幸事。据《宋史》载,宋太宗淳化四年,为表现京城祥和气氛和自己的仁君形象,故而在二月壬戌,太宗“赐京城高年帛,百岁者一人加赐涂金带”。碰巧这天雨雪交加,天气非常冷,因此,宋太宗立即宣布,派遣“中使”再赐京城“孤老贫穷人千钱米炭”。在这样寒冷的天气中,孤寡老人有了米炭,就等于有了生活的希望。于是从宋太宗开始,“雪中送炭”的故事就流传开来。而为了宣扬德政,宋朝历代君主中这样的举动并不少见,真宗、哲宗等朝都曾有过。冬季救寒更为迫切的是能够买到低价的柴炭。为此,宋廷常将官府的柴炭减价出卖,以惠贫民,“遇炭贵减价货之,即京师炭价常贱矣”。而“雪中送炭”也成为宋人对朋友过冬最好的馈赠,如范成大曾作《雪中送炭与龚养正》(注:其中有诗句“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借助“送乌薪”来表达对朋友的问候。高登也曾因“雪寒官冷家乏薪炭”而作文向朋友求救:“雪中送炭从来事,况尔羁躬觅蠧椽。”

  宋代是如何救助老幼孤贫等弱势群体的?

  老幼孤贫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渴望“雪中送炭”。那么,处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最高峰的宋代是如何救助这些弱势群体的呢?

  为了保证统治的稳定,宋朝 *** 针对老幼孤贫等弱势群体,设立了一系列救助机构,比如福田院、居养院等。福田院始建于北宋初年,以养京师“老疾孤穷丐者”,后来规模扩大,能够“日廪三百人”。而宋哲宗颁布“居养法”后,地方上也建立类似的机构,称为居养院,它也是专门“惠养鳏寡孤独”的济贫机构。养济院是南宋绍兴元年创立的,此后逐渐普及到各地,这些机构一般收养“老疾孤寡,贫乏不能自存及丐者等人”,每人每日支米1升、钱10文。除此之外,各地还有专门养病的机构,如安济坊,这是宋徽宗初年设置的,并规定各地凡境内有病卧无依之人,平民均有责任将其送入安济坊收治。南宋时期有类似的养病机构,如安乐庐、安乐寮等。这些机构的创立,避免了贫病之人疾病传染,有利于弱势群体的健康。而当孤老贫弱人员死亡后,宋朝还在各地设立了漏泽园即公共墓地,用以安葬他们,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宋末。

  宋代地方上士大夫、富民也自发行动起来,救助老幼孤贫等弱势群体。如义乌县徐文献,为地方右族。邻里有患病之人,则给药以济;负债不能偿者,则免其欠负;天气严寒,则为孤独贫困者提供饮食。一些士大夫还助婚济丧,帮助弱势人员。如北宋名臣赵抃,一生多有善行,在官时,为人嫁孤女二十余人,施棺给薪不知其数。

  而宋朝的佛、道寺观也积极参与救助弱势群体,在各种救济机构中,僧人往往是主要服务人员。如苏轼所创杭州安乐坊,即由僧人主持。各地所创居养院、安济坊、养济院等机构,大多有僧人参与具体服务。他们粥饭施舍也很普遍,如乾道元年,浙西灾伤,临安寺院设十二处粥场施粥。

 

  宋代对于老幼孤残等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成就远过前代。从 *** 到民间士大夫、富民、僧道,形成了多层次的救助体系。在救济手段上,通过机构建设和立法,社会救济事业被纳入到制度化轨道。从生、老、病、死各方面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救助,民间救助也更为活跃。这一社会救济体系自宋朝确立以后,元明清三代都沿袭其主要部分,开创了中国近世社会救助的基本格局。

雪中送炭的典故 历史上最早雪中送炭的人是谁?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2. 征宋伐明,女真人为何这么能打?你肯定想不到

    二是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再次崛起,这次闹得动静更大,一举颠覆了大明王朝。他们真的很"能打"吗?完颜是女真各部的王姓,起初女真分为数十个部落,结构是较为松散的。辽宋自澶渊之盟起,已维持了百年和平,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两国武备废弛。辽朝以天祚帝被俘宣告灭亡。女真各部也完成了统一,羽翼逐渐丰满。此时的明朝可说是内有党争民乱,外有女真觊觎,可谓内忧外患。

  3. 赵匡胤攻打南唐之前,曾给过李煜3次体面投降的机会,都被拒绝

    961年,南唐国主李璟去世,太子李煜即位,史称南唐后主。赵匡胤的下一个目标只能是南唐,这一点南唐后主李煜,即使再无能也看的很明白。于是,他与赵匡胤之间,玩了一次猫捉老鼠的游戏,这段历史细讲起来,颇有意思。其目的很明显,这就是给李煜准备的居所。赵匡胤让李从善给李煜写信,让李煜来汴京做礼贤斋的主人,并许诺了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太祖虑其难制,令从善谕旨于煜,使来朝,煜但奉方物为贡。

  4. 南宋.开禧通宝背「 ”利”折十铁母(极罕见)

    直径:40.5mm,美品南宋宁宗赵扩开禧年间所铸。开禧改元后,宁宗任用韩侂胄为平章军国事兼国用使,集军、政、财大权于一身,权位之高在左右丞相之上。

  5. 杨延平的妻子儿女是谁?如何评价杨延平?他厉害吗?

    但杨延平作为长子,所承担的责任,所担负的家族重任远远比作为六子的杨延昭多的多。在小说演义中,大郎杨延平有两位妻子。杨延平正妻,名为花解语,花家之女。而因为杨延平为杨家长子,所以花解语实际山也是下一代杨门女将的首领。上文所说周氏,是杨延平的次妻,原为北汉降将汾阳铁旗令公周审义之女。关于杨延平的儿子,在《金枪传》有个人物,为杨宗显。杨延平是杨家将中的人物,具备杨家将的典型特征。有人问大郎厉害吗?

  6. 以儒为帅 以文制武 北宋一朝文武地位的转换

    中央集权政归皇宋宋代重文轻武,可谓老生常谈。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马背之上夺天下,取代了后周恭帝柴宗训自称皇帝。宋朝虽然建立,但是宋太祖赵匡胤却并不放心,他是军人出身,兵变起家,亲眼目睹了军人干政、武将乱权的局面。因此,一上台后,赵匡胤就开始考虑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保赵宋天下。这里的集权就是改变五代时期武人权重的不正常现象,收回分散于各股势力中的军权、财权、事权于己一身,维护皇权地位不动摇。

  7. 岳家军二号人物,一生只服岳飞,生擒杨再兴,因拒绝陷害岳飞而死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站在武将顶峰的一颗将星,其一生不仅光彩夺目,更令人惋惜的是岳飞悲惨的结局。岳家军的二号人物张宪,虽然无法与岳飞相比,但放在任何一个时代,绝对算得上顶级名将。然而杨再兴却不是张宪的对手,一番对阵杨再兴不仅败给张宪,还被张宪生擒。岳家军北伐之前,张宪由于战功赫赫,已经正式成为岳飞帐下头号武将,岳家军中公认的二号人物。

  8. 从赵普的三策入手,来看看宋太祖是如何在制度上根除藩镇割据隐患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标签,诸如汉朝的「”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因此汉朝有着强汉之称。还有明朝的「”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加之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所以有着刚明之称。而每个朝代也着自己的尴尬的一面,诸如汉之和亲、宋之岁币、唐之藩镇割据、明之太监乱政等等。在这些朝代之中,唐朝应该是最憋屈的一个朝代,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日益严重,中央朝廷对于地方的统治已经开始崩溃,而皇

  9. 她是「 ”狸猫换太子”中恶毒皇后,可多少人知道她的真实故事?

    在民间,不少的地方都流传着「”狸猫换太子”的经典戏剧版本,有小说,有戏曲等不同的形式。不过,这里面的内容却相差不大。但历史的真实记载并非如此,可真是冤枉了刘皇后。狸猫换太子历史还原根据历史记载,一代贤君宋仁宗确实非刘后所生,而是宫人李氏所生。而这位李氏是跟随刘娥入宫,并为刘娥侍女。当时真宗非常宠爱美貌大方又懂得礼数的刘娥,想立她为皇后,可毕竟刘娥出身卑微,也无子嗣,就想出了「”借腹生子”的...,

  10. 争夺河西地区——夏州党项的立国之本

    唐末五代以来,由于吐蕃政权的崩溃以及漠北回鹘汗国的灭亡、回鹘部族西迁,在宋初河西地区形成了几个大的割据政权,即以凉州为中心的吐蕃六谷联盟,以甘州为中心的甘州回鹘政权,占据瓜、沙州的原归义军曹氏政权。河西地区,水草丰美,土地肥沃,且处于中西交通要道上。因此,自李继迁开始,夏州党项势力向西扩展的主要目的,是与甘州回鹘、凉州吐蕃争夺对河西地区的控制权,奠定疆域基础,为西夏立国准备条件。

随机推荐

  1. 五千年还是一万年──中华文明史新探

    五千年还是一万年──中华文明史新探  中华文明史究竟有多长?传统的说法是上下五千年。但从70年代起,考古工作不断有新的发现,说明南北各地一些文明源头都在五千年以上。1997年8月,「海峡两岸史学家合撰中华民族史第四次学术研讨会」曾经提出「中华文明史可追溯到万年前」的论点...

  2. 民国四大才女 张爱玲排第四

    民国有四大美女、四大美男、四大公子,当然也会有四大才女。说起民国时期最有名的才女当属张爱玲了,其实张爱玲是我最喜欢的女作家之一,特别是读到关于她的自传的时候,每次越读到后面就越想哭,只是觉得这么一个有才的人,晚年生活怎么活的那么落寞,不过这只属于个人观点。那么就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下吧。民国四大才女1.吕碧城2.萧红3.石评梅4.张爱玲1.吕碧城身份:文学家,诗人,政论家,女权活动家,资本家。代表作:

  3. 如何除掉家具上烫痕-消除家具漆面水印烫痕

    装有热水、热汤的杯盘如果直接放在家具上,会留下一圈难看的白色烫痕。可以用浓茶水将抹布蘸湿,然后用抹布轻轻擦拭烫痕,反复几遍即可消除烫痕。消除家具漆面烫痕如不小心,木制家具的表面很可能会留下烫痕,不要慌乱,一般情况下,只要及时用抹布擦抹就可去除了。但是如果烫痕过深,你可以用碘酒轻轻抹在上面,或者把凡士林油涂在上面,隔日再用软布擦拭就可以消除烫痕了。

  4. 梦见死人动

    周公解梦梦见死人动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死人动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孕妇梦见狂风

    周公解梦孕妇梦见狂风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孕妇梦到狂风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熟能生巧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húnéngshēngqiǎo【解释】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出处】熟能生巧的故事【例子】要想掌握技术,只有勤学苦练,才能熟能生巧。【近义词】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反义词】半路出家【相关】百度“熟能生巧”

  7. 为什么四岁幼儿认字比较合适

    星期天,“幼儿教育咨询台”前围满了前来咨询的年轻父母。一位孩子的母亲问台后老师:“老师,我的孩子已经四岁了,他非常想认字,我们不知道这个年龄的孩子认字是不是合适,请您指教。”

  8. 古诗描写牡丹与芍药的词 | 历史新知网

    古诗描写牡丹与芍药的词一、牡丹《辛夷坞》王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赏牡丹》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思黯南墅赏牡丹》刘禹锡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9. 古陶瓷鉴定 ...

    古陶瓷鉴定...一般来说,从胎质、釉色可以判断古陶瓷的年代和窑口。这是因为当时采用沥釉...进行施釉的缘故。鉴定陶瓷,除了看其器皿的胎骨和釉色之外,纹饰的鉴定也很重要。中国古代陶瓷纹饰繁多,但按类别可分为人物、动物、植物和装饰四大类。例如我们最常见的云纹,元、明、清就有不同的“朵云”,只要细心研究,不难发现,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绘制...。陶瓷鉴定,造型是一个重要依据。

  10. 邓艾简介

    邓艾(197--264)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自幼丧父,家贫。建安十三年(208),曹操攻下荆州后,曾强行将当地人民北迁,邓艾及其母亲、族人便在这时被强迁到汝南(今河南上蔡)作屯田民因年幼,邓艾最初是当放牛娃。但他从小有大志向,决心通过奋斗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