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佛陀故事会:佛陀开示法门无高下 对症下药

佛陀开示的各种修行 ... ,没有高下,只要与你契机就好。对症、能治愈疾病的药,就是最好的药。(图片来源:资料图) 为了弘扬宇宙人生的真谛,佛陀率领着一千二百五十名比丘,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印度大地上不停地游化。原野苍茫,道路漫长,烈日炎炎,热风吹拂。这些光头赤脚的出家人艰苦跋涉,默默行进着。他们神态安祥而又坚毅,使得他们的群体愈发显得庄严而且圣洁。 当他们行进到一条小河边时,与一支庞大的商队相遇了。商队众多的大象将原本清澈的小河搅得浑浊不堪,好像那流淌着的不再是河水,而是泥浆。 涉过小河之后,比丘们进入了一片茂密的丛林。天色将晚,佛陀决定就在树林中过夜。侍者阿难第一个反对。理由是这里没有水源,比丘们无法洗涤一天的征尘,更不能解除口干舌燥的焦渴。 佛陀说:“我们不是刚刚经过了一条小河么?” “可是,那条小河被商队的大象践踏成了泥河,水质被污染了,无法再使用了啊!” 佛陀不再说什么,而是拿出瓦钵,让阿难去舀一钵水回来。阿难刚想表示异议,佛陀摆摆手,催他快去。 阿难捧着钵走了半截,又折了回来。佛陀问他怎么啦?他说:“既然是用钵舀,您一定是口渴了。而那河水已经变得污浊了,饮用之后会生病的。所以,我还是到前面远方的那条大河去给您取佛陀说:“可是,远水不解近渴啊!” “但那也不能喝不清洁的水呀!” 佛陀不与他争论,问道:“你走到小河边了吗?” 阿难说没有。佛陀说:“你没有走到河边,怎么知道河水污染了呢?” 阿难回答得理直气壮:“那会儿,您也亲眼看到了啊!” “可是,那会儿不是现在呀。”佛陀像是在咬文嚼字。 阿难无奈,只好再次向河边走去。唉一一谁叫人家是佛陀呢?那就去白跑一趟吧!等我舀回一钵浊水,看你怎么说! 然而,令阿难惊诧万分的是,刚刚还浑浊不堪的小河,已经恢复了原来的清澈!河水清泠泠,亮晶晶,甘醇甜美,让人直想痛痛快快地开怀畅饮…… 他感到不可思议,佛陀并没有到小河边,更看不到河水,他老人家怎么知道水质变清了?莫非,他是用天眼神通观察到了? 佛陀笑着说:“我就是闭着眼睛,也知道那条小河已经恢复了原来的清澈与纯净。因为,它的河水是流动的。这就像众生的心性,虽然可能暂时被污染了,但只要我们的心是灵动的,就能得到净化,回到本来面目。” 阿难有所醒悟:“噢,正是因为如此,所有的人,哪怕是十恶不赦的人,都能觉悟,都能得道成佛。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这个道理。” “对。这河水的由清变浊、由浊变清,说明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处在一刻不停的变化中。连佛法也是一样。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用灵明不昧心,去感知事物的变异,把握它的迁化。这样,我们才能契入宇宙的真谛。” 傍晚,佛陀像往常一样,在树林中徐徐经行。当他走到那条小河边时,忽然听到了一阵争论声。原来,有几个年轻比丘围坐在沙滩上的一株大树下,热烈讨论着什么。他们太专心了,没有察觉到佛陀的到来,继续争执着: “我还是认为,‘白骨观’在佛陀教授的修行 ... 中最为重要。” “不对,不对!”一位文质彬彬的比丘说道:“你大概不知道,‘安般之法’,也就是数息观,是佛陀亲口传授给罗侯罗的!罗侯罗是谁?他是佛陀的亲儿子呀!佛陀教授给他的,肯定是最高明、最迅捷、最有效的修行 ... !” (数息观又称作“安般法”,是梵语“安那般那”的简称。它与白骨观,是原始佛教两种最主要的修行 ... ,被称为“二甘露门”。)“佛陀是在什么季节、何种情况下,将安般法传授给罗侯罗的呢?” “……” 佛陀听到比丘们将他的教法当成了理论学说来研究,有些哭笑不得。他故意加重了脚步声。比丘们见到佛陀到来,纷纷站立起来。 佛陀微笑着示意他们依旧坐下,自己也坐在了松软的沙滩上,对弟子们说道:“我无意中听见了你们的讨论。你们要明白,我所教给你们的,是体验真理的 ... ,而不是真理本身,更不是一种学问。你们看到天上的月亮了吗?” 佛陀的手指,指向了遥远的西方天边。 比丘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到了一弯浅浅淡淡的、不易察觉的弦月。 “我的教法,如同指向月亮的手指,目的是为了让你们更顺利、更快捷地找到月亮。而手指本身,并非明月。你若是仅仅研究手指的粗细、长短、颜色,永远都找不到天空中的月亮。”佛陀停顿了片刻,拍拍那个说安般法最妙的比丘的肩头,徐徐说道:“各种修行 ... ,没有高下,只要与你契机就好。比如,淫欲重的人,应该多多修习白骨观;而容易散乱、妄想的人,就要以数息观为禅修的 ... 了。这就像是草药,不管贵贱,对症的药,能治愈疾病的药,就是最好的药。” 一位名叫阿利陀的比丘感动得匍匐在地,抱着佛陀的脚说:“世尊,您说的太妙了,我一定牢牢铭记您的教导,将佛法当作我的灵魂,终生执持不舍。” 佛陀大摇其头:“佛法恰似一艘载着你的木筏,我们渡河需要木筏,但它绝对不是彼岸。一个有智慧的人到达对岸之后,是不会扛着木筏到处跑的。所以,我演说的佛法,就像舟筏,是帮助你们超越生死的河流、到达觉悟的彼岸的。你一定不要执著它,不能死死抱着它不放,要懂得及时脱离它、舍弃它。” 智慧链接: 我们见惯了造神与盲目崇拜,我们也见惯了神灵们的垮台。世界上惟有佛陀说过,他的言教,他所传授的佛法,仅仅是觉悟真理的工具,而不是真理本身,所以要理智地对待,不应执著或崇拜。这是真正觉者的无私的胸怀。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佛陀故事会:佛陀开示法门无高下 对症下药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铁扇公主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为何不是牛精?

    西游里的妖魔鬼怪有不少,最后能活下来的却不多。除了九头虫、黑熊精外,最有名的就是牛魔王、铁扇公主和红孩儿一家三口了。然而,铁扇公主前身是谁,她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是牛魔王之子,为何不是牛精等问题,西游中并没有交待。

  9.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10.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随机推荐

  1. 简短的浪漫话语

    17、如果不爱你,不会为你守着誓言,如果不爱你,不会承受一切的罪恶感,如果不爱你,不会因你而绽放幸福的光彩。生活里因为有了爱,所以我身边幸福弥漫。

  2. 塔罗占卜你目前的职场危机是什么

    你最近的工作顺利吗?接下来的工作会碰到什么问题呢?你的内心有没忐忑不安?闲话少说,选张塔罗牌,就来和海百合看下你未知的职场危机吧!A:宝剑5情况不妙你该认真检讨下你自己的人际关系了,在他人眼前你过于强势,频繁让同事以为你的举动带有侵略性。或者,不懂说话,和上司交代业绩的态度不被认可。人总是要往前走的,不管你是否愿意,时光总会推着你向前行,因此打起精神来,认真对自己后面的职场之路做出选择吧!

  3. 一粥一饭 - 公案100

    一粥一饭仰山禅师问师父沩山禅师:「和尚您圆寂之后,如果有人问师父的道法是什么,我该如何回答?」沩山说:「一粥一饭。」这个禅语的主题是日常生活。为什么说一粥一饭呢?沩山禅师是个智者,处理种种事、应对种种人,都出自一粥一饭的平常生活、平常心态,心中没有烦恼。如果现代人也用「一粥一饭」的态度过日子,会觉得格外充实;而在充实之中,淡泊、安宁、轻松、自在,仿佛无事一般。

  4. 曹操问此人:刘备才能如何?此人:刘备在中原只会添乱不会治理

    比如...吕布时,曹操问刘备:"兄弟,吕布该...不该...?虽曹操早就对刘备有了定论,是天下英雄。"裴潜回答的非常干脆:"刘备若在中原,那就是一祸害,只能生乱根本不会治理。至于他为何说,刘备在中原只会生乱,不会治理,其实如果细想,同样也非常准确的,比如刘备好容易拿到徐州,结果呢?曹操好像成了专门给刘备收拾烂摊子的一般。

  5. 梦见检到手机_周公解梦梦到检到手机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检到手机好不好

    梦见检到手机是什么意思梦见捡手机,有人想找你,最近可能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女人梦见检到手机,硬要强迫别人接受你的想法造成不良影响。孕妇梦见检到手机,尝试修复家庭关系!梦见捡到手机,朋友关系将会恶化。

  6. 关于致青春说说 有关于青春的短语心情大全-感人的情话

    对于男人来说,爱情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而且一步步打碎我们青春时的梦。

  7. 报复心理重的女性面相有何特征_看相大全

    报复心理重的女性面相有何特征人生在相处之间,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开心,不公平的事情发生,无论是在物质上,以及生活的人际交往中,稍有不慎,总会有一些隔阂以及摩擦,而会出现内心的一种不平衡的因素,心态不平衡,有的人内心会积成一种报复的心理,压制在心中而无法咽下这口气,觉得自己吃了很大的亏,而走出一些损害的事情,这个也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8. 梦见盖新房梦到盖新房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盖新房好不好

    梦见盖新房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盖新房的详细解说吧。意味着新生活的到来。病人梦见盖新房,身体不久会康复。犯人梦见盖新房,会很快获得自由。梦见墙倒梦到墙倒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墙倒好不好在职人员梦见自己盖房子,预示著自己的工作将会十分的顺利。未婚者梦见盖房子,意味着最近爱情运虽然不错,但是会遇到很大的波折。

  9. 為何童年我們認為經典的動畫如今畫質 下降如此嚴重呢?

    動畫在我們心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很多時候我們心中能夠真正銘記的只有的一個,00後的回憶很簡單,些許簡單的動畫便能夠讓我們開懷大笑。藍弧公司在當時乃是國內頂尖的3D動畫公司,而製作的動畫無一不是頂尖存在。藍弧公司打開了3D動畫的先河,在當時藍弧公司沒有足夠的資金,沒有足夠的技術,可是憑借藍弧公司的一腔熱血,攻克了無數的難題,最終取得了成功。很多時候我們都在想,究竟是什麽原因才能讓藍弧公司堅持下來。在當

  10. 想要养好两颗肾,3件事得尽力做好,不是吃药

    保健品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些所谓的保健品,由于蛋白质摄入过多给肾脏到来了负担。可见,不良的生活习惯往往会伤害肾脏。这是因为肾脏排泄功能下降,导致激素紊乱以及尿蛋白的流失。应该要及时补肾,或者及时就诊。在饮食方面,尽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适量摄入含蛋白质较丰富的食物。要记住,如果肾脏受到了伤害会导致人体的动态失衡,从而引发更加严重的疾病。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