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保甲制度

  保甲制度(拼音:bǎo jiǎ zhì dù),(英语:Baojia Zhidu),中国南京国民 ... 时期为维护其反动统治而施行的县以下基层行政组织制度。沿袭宋代以后封建旧制。

发展

  1932年开始在豫鄂皖三省红军革命根据地周围地区施行。先后扩大到陕西 、江苏 、甘肃 、宁夏、湖南、绥远、福建、浙江、山东、江西、四川等省及北平(今北京)、南京市。1937 年2月由行政院公布修正《保甲条例》,推行全国。

五院

内容

  保甲编组以户为单位,设户长;10户为甲,设甲长;10甲为保,设保长。户长须一律签名加盟于保甲规约,并联合甲内户长共具联保连坐切结,声明如有“为匪通匪纵匪”情事,联保各户,实行连坐。保甲长受区保长指挥监督,负责维持保甲内安宁秩序。联保主任受区长指挥监督,负维持各保安宁秩序总责,但各保应办事务仍由各该保长负责。保甲组织的基本工作是实施管、教、养、卫。“管”包括清查户口,查验 ... ,实行连坐切结等;“教”包括办理保学,训练壮丁等;“养”包括创立所谓合作社,测量土地等 ;“卫” 包括设立地方团练,实行巡查、警戒等。1939 年9月规定,保长兼任保国民学校校长和壮丁队队长,进一步强化保甲制度。

废止

  1949年随着南京国民 ... 在大陆的统治结束而被废止。

“保甲制度621651” 6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保甲制度的更多相关文章

  1. ... 一降再降自己的工资水平:你们要1000元,我只要500元

    文/李思慎我国国家工作人员的工资制度,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供给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 新中国的第一:第一条自主修建的铁路

    新中国的第一,带你了解新中国70年的发展成就。

  3. 首发老照片:摄影师钱嗣杰镜头中的 ... 锋

    人民网·中国...新闻取得著名新闻摄影家钱嗣杰受权,首次公开发布部分华老生前珍贵照片,以此表达深切的缅怀之情。1977年4月......在列车上。1977年5月1日......在中山公园参加联欢活动。1977年8月4日,......接见出席全国农田基本建设会议等专业会议的代表和...文体工作者。1978年12月28日,......出席中国...第十一届中央...会第三次全体会议。1979年10月......在飞机上。1979年11月4日......在威尼斯游览水城。1980年5月11日......在新疆天

  4. 曾是全国第一趟进京的「 ”慢车”与共和国同龄的列车

    吉林至北京的Z118/Z117次列车从1949年开行至今已连续行驶了70年它与共和国同龄有一个很亲切的名字叫做「”群众号”资料图:1950年吉林至北京列车外貌。1949年由于此前战争频繁作为主要交通运输工具的铁路遭到严重破坏为了恢复交通运输更好地服务群众「”群众号”诞生了「”群众号”的前身是一列破旧的旅客列车经整修后「”换新颜”车厢全列为木板「”硬座”没有卧铺和餐车铁路部门想方设法为群众提供最好的

  5. 开凿红旗渠时,经费紧张的林县人只花钱买了这三样东西

    据保守统计,这条引水渠的开凿经费至少需要7000万,而当时林县县委的全部家当只有300万元。因此,杨贵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林县一定要自力更生,绝不能再给国家添负担。杨贵经过讨论,最后杨贵决定,把这全县仅有的三百万全都用在刀刃上,只准买三样东西:水泥,钢钎和...。经过仔细考量,杨贵决定,用县里的储备粮给大家进行补贴。杨贵坚信,凭着工人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林县全体百姓的支持,一定能把浊漳河水带回林县来。

  6. 港口与城市发展:江苏与山东前三岛之争的历史

    导语:前三岛位于山东和江苏交界海域,由车牛山岛、达山岛和平岛三个岛组成,面积约0.32平方公里。

  7. 老照片:劈山夺水—60年代河南林县人们修建人工天河红旗渠

    林州(原林县)处于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据史料记载,从明朝正统元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共514个春秋,林县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有时大旱连年,河干井涸,庄稼颗粒不收。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干旱严重到"人相食",在这514年里人相食5次。民国初,桑耳庄村300多户人家,常年到4公里外的黄崖泉担水吃。由于山高坡陡,曾跌死跌伤多人。

  8. 国旗故事③:3000幅图案中, ... 为什么说五星红旗「 ”很好”

    1949年,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70年来,那抹鲜艳的红色,在每一位中国人的血液中澎湃激荡,演绎成最浓厚、最炽热的爱国深情。无论是经历炮火硝烟的革命前辈,还是筚路蓝缕的祖国建设者,无论是兢兢业业的普通劳动者还是勇立时代潮头的先模人物,每一位中国人,都对五星红旗有一份特殊的情愫。

  9. 硬着头皮跳火坑:这一制度后患无穷,但苏联高层实在别无选择

    「”十月革命”过后,局势对苏俄来说可谓是举步维艰,其中最鲜明的便是战争。原本一穷二白的苏俄手底下就没多少「”正规军”,连列宁都忍不住吐槽:这哪儿像军队?简直就是一窝土匪嘛!苏俄的军队正规化才刚刚开始,既要面对内部反对势力,又要应付国外干涉军。然而,假如把一个国家比作一个人,那么战争充其量只是一场重病,当时的苏俄面临着一个更棘手、更迫在眉睫的问题。1923年9月,负责管理和调配干部的卡冈诺维奇心里急

  10. 回眸八十年代的沙市国企时代(一)

    沙市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的江汉平原腹地,沙市原为湖北省省辖市,现为荆州市中心城区。1895年清...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对西方列强实行门户开放政策,地处长江边上的沙市开埠,至20世纪初期发展成湖北省第二大良港。沙市区南北最宽相距26千米,东西最长相距29.7千米,总面积492平方千米,人口61.04万。

随机推荐

  1. 黄卷青灯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huángjuànqīngdēng【解释】黄卷:古代书籍用黄低缮写,因指书籍;青灯:油灯发青色的灯光,指油灯。灯光映照着书籍。形容深夜苦读,或修行学佛的孤寂生活。【出处】宋·陆游《剑南诗篇·客愁》:“苍颜白发人衰境,黄卷青灯空心。”【例子】【相关】百度“黄卷青灯”

  2. 树上开花是什么意思?

    【拼音】shùshàngkāihuā【解释】“三十六计”之一。亦比喻将本求利,别有收获。【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树上开花”

  3. 说地谈天是什么意思?

    【拼音】shuōdìtántiān【解释】天上地下,无所不谈。形容话题广泛或巧于言辞。【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三回:“指挥说地谈天口,来诱翻江搅海人。”【例子】无【相关】百度“说地谈天”

  4. 峰回路转是什么意思?

    【拼音】fēnghuílùzhuǎn【解释】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出处】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三九·醉翁亭记》:“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让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例子】【相关】百度“峰回路转”

  5. 崔与之作品 崔与之的主要成就

    崔与之崔与之曾在淮东、四川抗金,平定广州摧锋军变,赈济灾民、巩固边防。崔与之作品>崔与之开岭南宋词之始。>崔与之所治儒学的“菊坡学派”被认定是岭南历史上的第一个学术流派。>崔与之的主要成就>崔与之历任地方的司法官员、知县、户部员外郎。在他的主持下,军民一心共同对敌,令致金兵不敢入侵扬州。

  6. 既然李自成不纳粮 他的军队到底靠什么存活呢

    不过我们也能从中发现一个问题,既然李自成不纳粮,那么他的军队靠什么存活呢?既不纳粮又不收税,李自成如何应对自己和军队的开支呢?虽然李自成通过免除赋税收获了民心,也让他的势力迅速崛起,但他通过夺取权贵的资产来供给军队做法最终也让他丢掉了江山。>>在这次行动中,李自成和他的军队共缴获了白银7000万两,这个数字放在当时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天文数字。李自成得到了金钱,但是他失去了之前他赖以生存的民心。

  7. 年结婚典礼仪式的流程

    新人想筹划一个完满的婚礼,首先要知道婚礼仪式流程是怎样的。下面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年结婚典礼仪式的流程,一起来看看吧!年结婚典礼仪式的流程一、新人到达酒店,准备迎候参宴来宾。年结婚典礼仪式的流程三、新人换服装,新娘补妆后稍作休息亟待仪式开始。

  8. 怎样“喝”才有营养

    对于“喝”,平时我们多数人只会想到喝茶、喝酒。因此我们应当研究“喝”的学问,做到喝得科学合理、喝得营养健康。所以,喝水也是有学问的。其次,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去喝水,如果感到口渴了再喝水,已有些迟了。喝咖啡咖啡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饮料之一,营养丰富。疲倦时喝一杯咖啡能使你精神振奋,饭后喝一杯咖啡有助消化,夏季酷热喝一杯凉咖啡可起解渴、防暑的作用。但大量喝咖啡也不利。

  9. 梦见别人订婚

    周公解梦梦见别人订婚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别人订婚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蒋介石的孙子,率全家回故乡祭祖,称门票太贵

    蒋介石的孙子,率全家回故乡祭祖,称门票太贵蒋介石一生妻妾和情人众多,但是亲生的儿子却只有一个,蒋经国则不同,他尽管只有一个妻子和一个情人,但是孩子却不少,儿子就有5个。蒋孝严与蒋经国,蒋介石一样都非常想故乡看一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个愿望是无法实现的,一直到了2000年,蒋孝严终于率全家人回故乡祭祖,实现了埋在心中多年的心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