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据保守统计,这条引水渠的开凿经费至少需要7000万,而当时林县县委的全部家当只有300万元。因此,杨贵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林县一定要自力更生,绝不能再给国家添负担。杨贵经过讨论,最后杨贵决定,把这全县仅有的三百万全都用在刀刃上,只准买三样东西:水泥,钢钎和...。经过仔细考量,杨贵决定,用县里的储备粮给大家进行补贴。杨贵坚信,凭着工人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林县全体百姓的支持,一定能把浊漳河水带回林县来。

1960年,林县准备修建一项水利工程——引浊漳河水入林县,缓解当地多年来的严重干旱缺水的情况。据保守统计,这条引水渠的开凿经费至少需要7000万,而当时林县县委的全部家当只有300万元。当时正值1960年初,新中国面临着建国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那时候大家都吃不饱肚子,相关部门无奈下令所有重大工程暂时停工,休养生息。因此,杨贵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林县一定要自力更生,绝不能再给国家添负担。 杨贵 经过讨论,最后杨贵决定,把这全县仅有的三百万全都用在刀刃上,只准买三样东西:水泥,钢钎和 ... 。这样一来,虽说最基本的施工材料能够保障,但是民工的粮食却依然没有着落。虽说老百姓愿意从家里自带干粮上工地,但正值灾年,每家的粮食都不够吃。经过仔细考量,杨贵决定,用县里的储备粮给大家进行补贴。 杨贵和林县百姓在一起 1960年的春节,林县县委的同志们都是在期盼和兴奋中渡过的。粮食和经费的问题暂时解决了,引水工程开工的日期也定在了1960年2月10日,每个人身上都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杨贵给大家算了一笔帐,从引水点侯壁段到坟头岭,全长7万多米,咱们就上7万人,一人承包1米,什么时候能修完? 下面马上有人接话道,老百姓盖5间房也不过个把月,一人挖1米,也就三四十个土方,两个月怎么也完工了。有稳重的同志说,最迟100天肯定能修完。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着,很快形成了共识。只要2月初能开工,咱们大干三个月,总干渠5月1日一定能通水! 林县百姓 1960年2月11日,正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天刚蒙蒙亮,林县就已经一片喧嚣。三万七千多人组成的修渠大军扛着工具,挑着行李,推着锅灶,浩浩荡荡地爬上了太行山,向着浊漳河的方向前进。 这就是当时拍摄的照片,队伍最前面的杨贵扛着锄头,穿着沾满灰尘的衣服,戴着安全帽,和普通工人们没什么两样。但是他昂首阔步地向前走着,脸上的表情比谁都自信。杨贵坚信,凭着工人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林县全体百姓的支持,一定能把浊漳河水带回林县来。 在杨贵的带领下,修建水渠的工作很快就热闹地开展起来。七十多公里长的渠道上到处是开山 ... 声和嘭嘭的锤声。有的山崖上根本没有路,修渠的工人们就鼓足勇气,侧身躺在突起的岩壁上,一个接一个爬过去。 红旗渠施工现场 没有住的地方,大家就天当被,地当床,随便搭个席棚就住下来。有的甚至住在岩石缝里,只能头朝里睡,不然一不小心就可能滚落山崖。虽说七十多公里的工地上,到处都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但是,很快,就有人来找杨贵告状了。谁呢?曾经在大山里出生入死为水渠进行测量的大学生吴祖太。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湖北卫视大揭秘”头条号!
本文标签:红旗渠杨贵时政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