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众所周知,中医用「”五脏六腑”来统称人体内脏器官,大家最为熟知的是五脏,分别为心、肝、脾、肺、肾。天地万物,都讲究「”阴阳”协调,五脏也不例外,一旦失调,轻者小病常来,重者危及生命。因此,中医理论尤为注重养五脏,比如「”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就是最好的说明,只有五脏调和,气血畅通,人才不容易生病,身体自然健康。那么,如何调养五脏呢?日常应该怎么养护?养生君今天为大家讲讲五脏调养

众所周知,中医用「 ”五脏六腑”来统称人体内脏器官,大家最为熟知的是五脏,分别为心、肝、脾、肺、肾。 天地万物,都讲究「 ”阴阳”协调,五脏也不例外,一旦失调,轻者小病常来,重者危及生命。 因此,中医理论尤为注重养五脏,比如「 ”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养肾”就是最好的说明,只有五脏调和,气血畅通,人才不容易生病,身体自然健康。 那么,如何调养五脏呢?日常应该怎么养护?养生君今天为大家讲讲五脏调养的特效穴位保健法,以及日常养护 ... 。 养心原则:养心安神 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脏,主血脉,藏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生命之主宰,「 ”君主之官”养生原则是养心安神。 有以下症状,就需要养心了: 心悸、胸闷、失眠、健忘、烦躁,面色苍白、萎黄不泽、面色发红、面色灰暗、唇青舌紫,两目无光、兴致索然等。 保健穴位:心俞穴、天泉穴 1)心俞 心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有散发心室之热的作用。 ... ... :请家人或朋友,用拇指 ... 50次。 2)天泉 天泉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臂内侧,腋前纹头下2寸,在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有清热除烦、散瘀通乳的作用。 ... ... :用食指 ... 天泉穴,每次每侧各50次。 日常养生建议: 补充清心安神的食物,尤其是具有养心作用的红色食物,避免辛辣厚味;平时有空多闭目养神,或者 ... ;精神上注意清心寡欲,少点烦恼,多点快乐。 养肝原则:清肝解郁 肝为主疏泄,肝主藏血,喜条达而恶抑郁,为「 ”将军之官”,养生原则为清肝解郁。 有以下症状,就需要养肝了: 情绪易激动、烦躁不宁、胸胁隐痛、视力急剧下降,面红耳赤者、面部青紫、指甲脆弱、有黄褐斑等。 保健穴位:肝俞穴、足三里穴 1)肝俞 肝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有疏肝利胆,理气明目的作用。 ... ... :请家人或朋友,用拇指 ... 50次。 2)足三里 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可疏肝理气。 ... ... :每天 ... 足三里每侧各50次。 日常养生建议: 饮食清淡,少吃辛辣、油腻或者高脂肪的食物;少喝酒,多喝水,以促进新陈代谢和排毒;保持心平气和、乐观开朗,避免发怒。 养脾原则:健脾除湿 脾主运化,脾主统血,喜燥恶湿,为「 ”仓禀之官”,养生原则是健脾除湿。 有以下症状,就需要养脾了: 腹胀、腹泻、倦怠、气短、韧带和肌肉松弛,面部水肿、面呈黄色,身体肥胖等。 保健穴位:脾俞穴、太白穴 1)脾俞 脾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在背阔肌,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利湿升清、健脾和胃的作用。 ... ... :请家人或朋友,用拇指 ... 50次。 2)太白 太白穴属足太阴脾经,位于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太白穴是健脾要穴,能调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虚,如先天脾虚、肝旺脾虚、心脾二虚、脾肺气虚、病后脾虚等,并有双向调节作用 ... ... :用拇指点压、按揉10分钟。 日常养生建议: 补充补脾易胃的食物,如小米、莲藕、南瓜、萝卜等;忌生冷食物,以免引起脾虚;注意运动锻炼,适当多晒太阳,不要久居潮湿的地方。 养肺原则:滋阴润肺 肺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不耐寒热,易于受邪,为「 ”相傅之官”,养生原则是滋阴润肺。 有以下症状,就需要养肺了: 呼吸急促、胸闷、咳嗽、喘息、语音低微;面部皮肤枯槁、面容憔悴苍白、面部皱纹增多,皮肤容易出现皮下红疹、皮癣;面有红斑、粉刺,面部毛孔粗,皮肤易过敏等。 保健穴位:肺俞穴、鱼际穴 1)肺俞 肺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有调补肺气,补虚清热的作用。 ... ... :请家人或朋友,用拇指 ... 50次。 2)鱼际 鱼际穴属手太阴肺经,位于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有清肺泄热,利咽止痛的作用。 ... ... :用拇指点压,每天5-10分钟。 日常养生建议: 饮食清淡,少吃辛辣 ... 的食物,多喝水,补充富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的食物;多做扩胸运动或者深呼吸;空气质量差时出门戴口罩,戒烟。 养肾原则:养肾补精 肾藏精,肾主纳气,肾主水,为「 ”作强之官”,养生原则是养生补精。 有以下症状,就需要养肾了: 面色黑、面部肌肤干裂、粗糙、眼睑过早松垂、腰膝酸软、水肿、尿频、记忆力减退、易感风寒、无故大量脱发等。 保健穴位:肾俞穴、涌泉穴 1)肾俞 肾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有外散肾脏之热的作用。 ... ... :请亲人或朋友,用拇指 ... 50次。 2)涌泉 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有散热生气的作用。 ... ... :晚上洗脚后,用拇指按压涌泉穴,每侧各60次。 日常养生建议: 补充滋阴益肾的食物,少吃生冷、辛辣食物;平常注意保暖,不要熬夜,节制性生活;加强身体的锻炼,增强体质,避免过度劳累。 #中医来了# 养生优品,点「 ”了解更多”↓↓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穴位养生健康养生健康脾胃虚弱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