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佛陀弟子大迦叶在王舍城西南的鸡足山入定50亿年等待弥勒佛

  大迦叶是佛陀十大弟子之首,尊者少欲知足、常修苦行,故被称为“头陀第一”。 尊者出生于摩竭陀国,生下来便具足三十二相,聪明颖悟,无人能敌。八岁起便依婆罗门教的规定学习五明、四吠陀,对逻辑学、语言学、天文、地理、数学、文学、绘画、雕塑、祭祀、歌舞无所不通,但却性格奇异,常离群索居,不喜合群玩耍。 长大成人后,父母多次催他择偶娶妻,他只是一味不睬,后来实在无奈,便随意指着一尊黄金铸成的美女像对父母说:“若没有这样的金色女子,我就终生不娶。”他本以为这样就可以终身不娶,不想父母真的为他找到了一位叫跋陀伽毗罗尼的迦毗罗女。这位女子生得与黄金女子一般无二,迦叶尊者无奈只好听命于父母。 新婚之夜,新娘愁眉不展,经再三询问,才知道这位女子对于嫁人毫无兴趣,只乐修行。尊者一听,喜出望外。两个人决定互不干扰,各修梵行,轮流睡眠:一人睡时,另一个经行或坐禅,就这样度过了十二年。父母相继谢世后,迦叶尊者自己除去须发、披上法衣,对跋陀伽毗罗尼说:“我出家修行,决心在世间寻找觉悟的圣者。如果找不到这样一位圣人,便自己独立思考,走独觉成佛的路。”遂将家产全部布施,离家而去。两人分手时,大地被他们的出离功德威力所震动。 佛陀察觉到大地的这次震动,知道那意味着有杰出的弟子要来找他。在未通知任何比丘的情况下,他独自上路,走了五里路去见未来的学生——这个慈悲的举动,后来一直被受赞颂。在王舍城与那烂陀之间的路上,佛陀坐在榕树下,等待未来的弟子到达。他并未像普通沙门一样坐在那里,而是展现出一切庄严的佛光。他放光照亮了方圆八十公尺,整片树林呈现一片光明。他示现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庄严相好。当迦叶尊者到达时,看见佛陀坐在那里,充满觉者之光,心想:“这一定就是我要寻找的老师!”他走向佛陀,匍匐在他的脚下,大声说道:“世尊!佛陀是我的老师,我是他的弟子!”这样重复说了三次,世尊说:“如是,迦叶,我是你的老师,你是我的弟子。”并为他开示五蕴之苦和四圣谛法,随后说:“善哉迦叶,快哉迦叶!你将以苦行第一著称于世,为佛教在人间的流传作出巨大的贡献,是故今后当称你为摩诃迦叶。”摩诃迦叶跟随世尊服侍左右,将自己珍贵的帛衣垫在世尊的足下,祈求世尊接受他的供养。世尊慈悲接受了帛衣,把自己的粪扫衣赐给摩诃迦叶,以激励他苦行。从此以后,尊者终生都坚持严格的苦行,甚至一直到老年,仍持守年轻时许下的誓愿。仅仅七天,他就证得了究竟的阿罗汉果,内心解脱一切烦恼。 尊者见世尊赞叹阿兰若法,于是长跪合掌请世尊慈悲垂示。世尊慈悲地教诲他:“比丘在阿兰若处修行,应远离我、法二执,身心清净,行头陀规范。此法有十二个要点:一者,阿兰若,就是远离家人的闲静处,寂静的山野、树林皆可。二者,常行乞食。三者,头陀比丘应不着于色,以平等心哀怜一切众生,不分贫富,依次乞食,不得有所选择。四者,只受一餐。五者,应节量食。六者,控制自己的饮食欲望。七者,应拾取别人抛弃的衣服,洗净后补穿用。八者,少欲知足,只备三衣一钵。九者,冢间住。十者,树下坐法。十一者,于树下坐时,不应对树生贪着。十二者,常坐不卧。要注意系心一处,不要散乱,再进一步深入思维,认识到五蕴本空,灭除诸相。再发菩提心,即可回小向大,修菩萨十地。”迦叶尊者听完非常欢喜,立即付诸实践。他常常在寂静的深山中独自修行,他不顾雨淋日晒,勤苦不倦。或是露天 ... ,或是冢间观尸,昼夜正念修习无常、苦、空、无我、不净观,勇猛精进。迦叶尊者一生苦行,直至年老也未曾有丝毫懈怠。世尊劝言:“你今已老,粪扫衣重,可改穿坏色轻衣。”迦叶白世尊言:“世尊,修行苦行使我现在安宁快乐,也可为未来众生照亮前途作出表率。未来世众生想到我修行苦行,会这样想:‘过去有上座六神通,出家日久,梵行纯熟,为世尊所叹,为智慧梵行者之所奉事。他于长夜在寂静处修习,赞叹寂静处,赞叹粪扫衣、乞食法。’凡是知道我苦行的人,都会以清净心随喜,并将由此得到安乐。”世尊很高兴,赞赏他的头陀苦行说:“将来正法的毁灭,不在天魔外道的破坏,而正在僧团的腐化与崩溃!大迦叶的话说得很对,要弘扬佛法,让真理之光永照世间,则必先要巩固僧团。要巩固僧团,就必须过严肃的生活,我的正法,如大迦叶尊者就能负责住持!”并将坐垫让出一半来,当众对大迦叶说:“善哉!大迦叶过来,请坐在我的垫子上。”说着,大千世界为之震动。 有一次,天界之王在灵鹫山上向佛陀敬献金色波罗花,请佛说法,世尊拈花示众,微笑不语。当时座下所有的弟子都不明白,只有大迦叶微笑着,因为他了悟了佛陀的心。佛陀说:“正道大法是无法用眼睛看出来的,只有涅槃寂静的心才能领会。实在的法相其实是没有法相,这是一门微妙玄通的法门,不立文字,是用特殊的教法传授的,我就将这些嘱托给摩诃迦叶。”这就是以心传心,即所谓灵山会上正法眼藏付嘱的拈花微笑,也是禅宗最初的典故。 在佛陀八十岁于拘尸那迦示现涅槃时,尊者正在北方的铎叉那耆国领着五百比丘教化度众,他得知消息后非常伤心,星夜率比丘众来到拘尸那迦。佛陀的弟子们有的愁眉不展,有的伏地痛哭。众生失去了人天导师、失去了皈依,异常悲伤。尊者觉得有必要结集佛陀的教法,于是担起正法流传的重任,在佛陀灭度后的九十日,开始结集三藏,将世尊的法教流传于世。 结集三藏后的大约二三十年,大迦叶忽然想提早入灭。当时,大迦叶的年龄已超过百岁。他即刻走到阿难陀住的地方,付嘱佛陀所说的教法,让阿难陀继续传承下去,然后跃身虚空,到佛陀的八塔一一供养礼拜。回到王舍城,他前去向阿阇世王告辞,守卫说国王在睡觉,他就迳往离王舍城西南的鸡足山走去。当尊者到达此山时,三峰裂开,自然形成他的禅座。他即刻席地而坐,并且说道:“我今将以神通力来保持这个身体,用粪扫衣来盖覆它,等弥勒菩萨降生成佛,我再去拜见他,协助他教化众生!”说完后,鸡足三峰就合起来,隐藏了他的身体。 阿阇世王知道大迦叶尊者入灭的消息,悲伤无比!马上往见阿难陀尊者,要他同登鸡足山一看,当阿难陀尊者和阿阇世王到达鸡足山时,鸡足三峰自然裂开,他们看到大迦叶尊者端然的入灭尽定,身上还覆盖了美丽的天花。他两人供养礼拜退出后,山峰又自然地合起来。 大迦叶尊者以他一生严格的苦行,赢得了僧团的尊重,对佛法的流传有极大的功劳,是僧团之父。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佛陀弟子大迦叶在王舍城西南的鸡足山入定50亿年等待弥勒佛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铁扇公主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为何不是牛精?

    西游里的妖魔鬼怪有不少,最后能活下来的却不多。除了九头虫、黑熊精外,最有名的就是牛魔王、铁扇公主和红孩儿一家三口了。然而,铁扇公主前身是谁,她的扇子从何而来,为何能灭火,红孩儿是牛魔王之子,为何不是牛精等问题,西游中并没有交待。

  9.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10.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随机推荐

  1. 梦见骑马 梦见骑马什么意思

    梦见骑马,预示著爱情或婚姻非常幸福。单身男女梦见骑马,会很快找到意中人。梦见策马而行,意味着事业发展遇到瓶颈。梦见骑马走在市区,是喜事将接二连三来到的吉梦,但是骑马登山的梦,表示生活发生困难。《周公解梦》见骑马,名利双收。《断梦秘书》梦大雨中骑马折花,大吉。《梦林玄解》梦己乘马入云。《断梦秘书》梦见乘白马,有丧事。《敦煌本梦书》梦见乘赤马,王文书大吉;一云口舌。《敦煌本梦书》梦见乘黑马,财散。

  2. 袁昌英简介 袁昌英和徐志摩

    袁昌英袁昌英是近代著名学者、作家和翻译家,被誉为珞珈三女杰之一、湖南留法女作家最露面的一位。袁昌英与徐志摩私交甚深,以至于张幼仪怀疑二人关系。袁昌英简介袁昌英(1894-1973),女,作家、教育家,湖南省醴陵人。1916、1926年两度出国,入英国爱丁堡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学习,获文学硕士学位。1928年回国后先后任上海中国公学、武汉大学教授;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戏剧有《孔雀东南飞》、《活诗人》

  3. 生日祝福语_生日祝福语送给老师的_生日语录

    在这教师的生日里,发个短信送贺词,谢谢您我尊敬的老师!生日祝福语送给老师的(篇二)1.我尊敬的老师,我的成功是您给予的支持,千言万语一声“谢谢”——您是我永远的老师,永远的朋友!生日祝福语送给老师的(篇三)1.曾经有一份真诚的关怀放在我的面前,可是我没有珍惜,如果上天能够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对您说:老师,谢谢您!

  4. 梦见在水里走

    周公解梦梦见在水里走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在水里走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向天而唾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 | 成语大全

    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受害的还是自己。

  6. 中国“复兴” ... 头列车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

    中国新的“复兴”动车组可以达到250英里/小时的最高速度。“11点15分”,但该国正在恢复轨道,因为下一代高速列车开始于星期一在北京-天津城际铁路上运送乘客,据新华社报道。“KDSPE”被称为“复兴”,这意味着“复兴”,预计新的高速列车将从9月21号开始在北京和上海之间运行,以35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据新华社报道,最高时速为400公里/小时 ,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列车。

  7. 幸福温馨的句子-感人的情话

    情人节,祝你情场得胜,情满天下。亲爱的,玫瑰情人节到了,愿我们就这样牵着彼此的手一直走下去。亲爱的,情人节快乐!

  8. 吴化文的情感生活如何?娶4老婆,大老婆是特务,小老婆我方卧底

    >好笑的是,后来吴化文娶的另外一个小老婆,也是一名特务还是我方卧底,此人名林世英,一个人有4个老婆,身边出现两个卧底老婆,这种事情纵观两党高层,绝对找不出第二个人,吴化文知道不知道?>>新中国建国后,吴化文因病退出军界,并在浙江买了一套大院子,带着3个老婆享尽齐人之福。

  9. 拨云撩雨的意思及成语故事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bōyúnliáoyǔ。

  10. 古代中国的十对英雄父子

    古代中国的十对英雄父子>3、蒙骜、蒙武、蒙恬>这祖孙三代的名头虽然比不上王翦、王贲响,但也堪称秦国的宿将了。古代中国的十对英雄父子>4、周勃、周亚夫>周勃之所以称为名将,大概完全是刘邦那句“安汉者必勃也”了,不过他确实没有辜负刘邦的信任。古代中国的十对英雄父子>7、陆逊、陆抗>陆逊,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