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善心筑就万灵寺

善心筑就万灵寺明朝年间,路孔镇有个大财主,姓赵,人称赵百万,四里八乡的人都晓得他有钱,具体有好多钱,也没人说得清楚,只晓得半个路孔场都是他的。赵百万虽然有钱,但是有个最大的心病,那就是只有姑娘没得儿子,百万家产没得传香火的根根。赵百万为了有个儿子,一连娶了五个婆娘,但是个个婆娘的肚皮都是大旱时节望天——田的水不涨(长)。他又带着几个婆娘四处烧香拜佛,找看相的、跳大神的、看风水的……,反正能搞的名堂都搞了,五个婆娘的肚皮还是外孙打灯笼——照舅(旧),一点响动都没得。赵百万对这件事很伤心。晓得赵百万心事的人也在私底下传言,说赵百万肯定做了伤天害理的事情,老天才惩罚他,让他赵家断根。这些传言偶尔传进赵百万的耳朵,虽然他气得捶胸顿脚,但是也没办法堵住大家的嘴巴。后来,赵百万也不晓得从哪里听说,要多行善事,多积阴德,所以凡是遇到路孔场有啥子修桥铺路、舍粥施饭的事,他都要拿钱参加。这样一来,附近的老百姓很快又把他称为赵大善人。这一年,路孔场来了一位和尚。这个和尚大约五十来岁,高高瘦瘦的,穿一身灰衣,下巴上留着一小撮灰白的山羊胡。和尚来到路孔场后,每天除了化缘吃饭,就是躲在树荫下、竹荫下念经、睡瞌睡。赵大善人因为经常求神拜佛,所以素来对和尚、道士都很恭敬。他发现和尚没得地方睡觉,就让人把河对面的一间空闲的茅草屋打扫干净,让给和尚落脚。还安排管事的,一日三餐给和尚送吃的。和尚对于赵大善人的举动,一点也不觉得意外,简单地道了谢,就住了进去。有了落脚的地方,也不消再到处化缘,和尚的生活也就和在庙里差不多:吃饭、念经、睡瞌睡。也不晓得和尚自己刻的,还是找人刻的,反正过了几天,赵大善人亲自过来看望和尚的时候,就看到和尚的茅草屋里,供着一个小小的石观音。那观音像雕刻得栩栩如生,就像活的一样。赵大善人忍不住敬了柱香,磕了三个响头,看得和尚暗暗点头。“大师,敢问法号该怎样称呼?”赵大善人向和尚行了个礼,客气地问。“阿弥陀佛,老和尚真敖。”和尚也还了一礼,“老和尚还要多谢施主的善心,让我佛有遮风挡雨的地方。”“大师不嫌简陋,我就放心了。”赵大善人看和尚谈吐不像一般的和尚,心头多了点敬重,“敢问大师从何处来?”“阿弥陀佛,老和尚云游四方,从来的地方来。”真敖笑着说,“施主是个大善人。”“呵呵呵呵,不敢当,不敢当。”赵大善人听了很高兴,“我一向礼佛。”“请问施主,这座山该如何称呼?”真敖问。赵大善人一听和尚问起这座山,有点自豪,“这也是我的家业之一,叫做万灵山。山下这条河,叫做濑婆溪。码头上的船,半数也是我的家业。”“阿弥陀佛!”真敖又宣一声佛号行个礼,“老和尚有个请求,不晓得施主能不能满足老和尚一个愿望?”“大师客气,有啥话尽管说。”赵大善人不晓得真敖有啥请求,“只要我赵某能办到的事,一定尽力办。”“老和尚这些天在路孔场走了几圈,觉得这里山灵水秀,到处都是灵气,这万灵山更是灵光四散,所以老和尚想在这里修建一座寺庙,不晓得赵施主同意不同意?”真敖说。赵大善人一听,原来和尚想在这里长住,开口就要一块地,心里有点不高兴,但人家既然说出来了,想必也是早看准了地,所以他想了想说,“不晓得大师看中了哪一块地?”没想到他的心思却被真敖看透了,真敖也不强求,当下作了个揖:“阿弥陀佛,赵施主既然有难处,老和尚就另寻地方吧!多谢赵施主恩惠,让老和尚这段日子有了安居之所,也让我佛免受颠沛之苦!”赵大善人见真敖看穿了自己的心思,主动放弃,也就顺水推舟,“大师客气。”这天晚上,赵大善人做了个梦,梦见一位老太婆抱着一个小男孩,从他家大门走出去,他和家人跟在后面追,眼看着老太婆慢腾腾地过了大荣桥,上了万灵山,他们就是追不上。老太婆来到真敖住的茅草屋前,就像回自己家一样,大模大样地开门进去。等赵大善人一家人追进去,里面却只有老和尚供着的那尊观音像,老和尚也不见踪影。赵大善人的家人里里外外找了个遍,也没看到一个人影。等他们走出茅草屋,才发现茅草屋已经不是在原地,而是在万灵山顶上,老和尚正在茅草屋前坐着念经。“大师,请问刚才是不是有个老婆婆抱着个小男孩来到这里?”赵大善人问。“阿弥陀佛。”老和尚抬头看他一眼,又闭上眼睛,“像从虚起,境由心生。施主只管问问自己的心,就能找到答案。”赵大善人低头看看自己的心,什么也没发现,再问和尚,和尚却像聋子、哑巴一样,再也不闻不问不答。赵大善人只好生气地带着家人往回走。走着走着,赵大善人就醒了,这时候,外面的鸡也叫了。赵大善人想起梦中的情景,这才晓得和尚是个高僧。他再也睡不着,翻身爬起来,脸也不洗,急冲冲地来到和尚住的茅草房。到了一看,和尚正盘腿坐在观音像面前念经。“大师,打扰了!”赵大善人先拜了观音,然后起身对和尚说,“昨天多有得罪,还望大师谅解。”“阿弥陀佛。”真敖望着他,“赵施主是有心人。”“大师是得道高僧,还望指点迷津。”赵大善人诚心诚意地说。真敖仔细地看了看赵大善人,才慢慢地说:“佛缘因果,善行福报,修行得缘分。赵施主,你命中当有一子承欢。”赵大善人晓得和尚在点化自己,赶紧给和尚跪礼:“多谢大师指点!菩萨莲台来到我万灵山,是我赵某人的福分,也是路孔百姓的福分。”回到家后,赵百万马上找来工匠,让他们听从真敖指挥,修建寺庙。一个月后,一座气势恢弘的寺庙在万灵山顶拔地而起,寺庙正中供着的菩萨,就是真敖当初在茅草屋中供奉的那尊观音像。三个月后,赵大善人带着自己的全家来到寺庙还愿。在真敖的禅房里,赵大善人高兴地说:“多谢大师指点,多谢观世音菩萨恩典,让我赵家有了香火!”“阿弥陀佛,赵施主广行善事,该当福报!”真敖说,“不是菩萨指点,老和尚也不晓得这段因果。”原来,真敖来到路孔后,有一天在万灵山上一棵大树下念经。这时,一位身穿粗蓝布衣裳的的老太婆从真敖身边经过,一边走一边自言自语,“六孔相连,万灵之源。”真敖很奇怪,就想问一声,哪晓得一抬头,老太婆平白无故就不见了。真敖的脑壳里灵光一闪,晓得遇到了神仙,急忙朝着老太婆消失的方向跪拜。三叩九拜之后,真敖的瞌睡也醒了,这才晓得念经念着念着就睡着了。但是梦中的事情,还历历在目。他站在山上仔细一看,发现路孔灵气缭绕,灵气最浓的还是自己站着的万灵山,这才决定在这里修建寺庙。真敖给寺庙取名“万灵寺”,因为赵百万老年得子的消息流传很广,所以万灵寺一年四季香火旺盛。(唐旭)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善心筑就万灵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清末蒙古兵为何「 ”不能打了”?乾隆:一座喇嘛庙,胜养兵十万

    但到清末的时候,蒙古兵的战斗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降,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明百姓,要么负债累累,要么陷入破产的境地。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的后人对沦落到如此境地,而这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了蒙古。一则数据显示,清初时期的蒙古人口达到了两百多万人,而到了清末后只有一百七十多万人口,整整减少了近20%。

  2. 文殊、弥勒、观音、普贤等菩萨,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吗?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那么,文殊菩萨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吗?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是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壮大、流布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文殊一出生就会说话,像童天子一般;和释迦牟尼一样,也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释迦牟尼传教说法的四十五年中,文殊始终追随左右,成为释迦牟尼的得力助手。

  3. 唐武宗灭佛之谜:唐武宗对佛教有什么刻骨仇恨?

    不过也曾经出现过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这四次灭佛事件中,以唐武宗的灭佛影响最大,受到了后人的广泛关注。唐武宗灭佛原因何在?唐武宗原本也是喜欢佛教的,但即位数年后就对佛教怀有刻骨仇恨,这到底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武宗之所以下令灭佛,主要是与当时的宗教斗争有关。

  4. 大叔拿块「 ”木头”上节目,专家却很激动:佛教「 ”贡品”,至少百万

    自古中华多瑰宝,或许很多朋友会联想到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或是大唐金器,清代的玉器;当然,熟悉古董的朋友或许还会想到明代的「”木器”,这里要说的就是一种特殊的「”木头”。早在数年的某档鉴宝节目中,一位大叔就双手捧着块这样的「”木头”让专家鉴定,由于外貌显不出什么「”金贵”之处,也没经过任何雕琢,因此一出现就引起了诸多非议;但在场专家看到这块「”木头”后却显得很是激动,不仅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其估价更是达

  5. 中国人信奉儒释道,为何史上还有那么多「 ”灭佛”事件?佛得罪了谁

    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依照悉达多所悟到修行...,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佛教是非常古老的一种宗教,其历史长达两千五百多年。从汉代开始,佛教自丝绸之路传入中华,并一直经久不衰。由于,佛教的部分教义同封建皇帝的治

  6. 佛教兴盛的背后,说说明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历史

    在士大夫们的观点里,佛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对于普通民众有着教化的意义。本文将梳理明朝时期对于佛教的观点,探究佛教在明朝时期的位置。佛教的寺庙先来聊聊佛教,你知道多少?佛教并不是中国的,最初是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可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中国化了之后,佛教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的核心。当时,官员们是对佛教趋之若鹜,众多的士大夫信仰从西边传过来的佛教,工作的业余时间还会进行佛教的修行,可谓是佛教徒。

  7. 我们生活中很多流行用语其实都是源自佛教的用语

    1、「”世界”源于佛经,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

  8. 你读的佛经很多?看看鲁迅,你就自愧不如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9. 丰子恺道出弘一法师出家真相:他只是到了「 ”人生三层楼”的第三层

    可是弘一法师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他,算是绝情,也算是虔诚,依然选择抛弃了心中享乐的灵魂,大彻大悟,人活世间不过是卧不过七尺,食不过三餐。人们难以看破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哪怕是他的妻子对这个原因同样是充满了未知。丰子恺说的或许才是最接近的答案。

  10. 西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鸠摩罗什、克孜尔石窟、信仰之变)

    鸟兽以花果为食,不经意间用种子装扮了世界一、鸠摩罗什南北朝时的真谛法师、唐代的玄奘法师、北朝的鸠摩罗什被称为佛经三大翻译家。

随机推荐

  1. 爱新觉罗·颙琰眼光差,选的后人是平庸无才,甚至加速清朝灭亡

    时间证明,嘉庆帝的眼光和乾隆一样差,选的继承人一个比一个平庸。因为道光帝不仅没有挽救爱新觉罗的江山,还加速它的灭亡。>>在清代的所有皇帝之中,被称为昏君的没有,而道光帝在所有皇帝中是最为平也最无能的。>道光帝认为国民要富强,必须要节俭,要省吃俭用的过日子。>虽然道光帝节省的初衷是非常好的,但是慈爱必要的花费上面也不应该节省。道光帝刚继位的时候,当时张格尔发兵起义,清军出战多年,胜利归来后举办庆典。

  2. 梦见去世的奶奶的衣服_周公解梦梦到去世的奶奶的衣服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去世的奶奶的衣服好不好

    做梦梦见去世的奶奶的衣服代表了什么?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详细解说。周公解梦小编推荐:梦见和已故的奶奶睡觉梦见已故的奶奶活着梦到去世的奶奶给自己买了一辆车梦到奶奶复活又死去男人梦见了死去的奶奶衣服是什么意思?这说明不见得一定要到餐厅去吃一顿,今年的母亲节可以选择户外与家人一起活动。这是提醒这两天让你忙碌的,往往是别人的事情。

  3. 一片沉寂

    b:“是的,有那么一次,当一个男人问,她们当中谁最老时。”

  4. 河南一老农病逝,儿女在旧物里翻开一「 ”废纸”,真实身份令人欣慰

    我国近代史上饱受战火的侵袭,发生过了许多战争,战争毫无疑问是残忍的,让百姓生活的苦不堪言,居无定所。因而很多国家都不愿发生战争,都追求和平,只有这样国家才能持续的发展。战争中无论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无可避免会有牺牲,同时战争中也会涌现出许多英雄。他们在战争中为国家无私奉献自己的力量。然而战争过后他们本可以享受国家提供的优厚待遇,却选择不麻烦祖国,一切都靠自己。在我国成立之后,很多地方都有许多土匪作

  5. 梦见专卖店

    周公解梦梦见专卖店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专卖店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乐尽哀生是什么意思?

    【拼音】lèjìnāishēng【解释】犹言乐极生悲。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出处】唐·张鷟《游仙窟》:“有同必异,自昔攸然;乐尽哀生,古来常事。”【例子】无【相关】百度“乐尽哀生”

  7. 缪斌是怎么被抓入狱的 他最后的下场是什么样的

    对此,缪斌更是得意之极。东京审判时,日本方面举出的辩护资料“木户日记”中也有缪斌工作的记录,此事立即引起各方面的关注。蒋介石还要依靠美国打内战,为了防止事情败露带来麻烦,便复电表示绝无此事,并立即下令逮捕了缪斌,准备尽快将其处决。缪斌在被捕的时候依然很自信,表现得非常从容。但缪斌仍然按自己的思路说。最后不得不匆匆终止审讯,宣布8日下午2时判决。

  8. 梦见好多人来拜年

    周公解梦梦见好多人来拜年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好多人来拜年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佛曰:尔来何为?(图文)

    天神献玉女于佛。这第二十六章就是说佛不被魔王所扰乱,还能把魔王化过来,成为佛的一个护法。坏,就是想要破坏佛修道的意志和愿力。所以佛言革囊众秽,是说人的身体就是一个皮革之囊。去,吾不用:所以佛说,你送这个给我,有什么用呢?佛这么一想,魔女自然就现出这么个样子来。佛为解说,即得须陀洹果:佛就为他说法,这天魔也就即刻证得初果——须陀洹。

  10. 太子丹为什么要一手策划荆轲刺秦?

    太子丹为什么要一手策划荆轲刺秦,燕国太子丹和秦始皇嬴政,他们两个原本都是在赵国做质子,两人小时候也经常有来往,可以说是很好的朋友,相互之间也会有很多共同语言。对太子丹的评价,历来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当初在易水河畔,太子丹派出一名刺客,如今却引来数万秦军,这是他不愿看到的。而太子丹在战争中的无能表现,更是不值一提。说太子丹是为了保存实力,卷土重来,只是后人为他开脱的借口。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