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李福泽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千金散尽,敢扯龙袍。

李福泽(1914—1996)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千金散尽,敢扯龙袍。 李福泽将军 初见李福泽将军便留下「 ”大老粗”印象:黝黑面孔,水泡眼,鹰钩鼻,目光犀利,衣着随意,行为不拘。是时,将军着黑色便装,绿色军裤,敞开领子,卷着裤腿,倚靠在破旧沙发上接受余采访。 边谈边抽烟,咳嗽阵阵未断; 边谈边脱鞋,双脚高高跷在沙发沿边。 时隔二十余年,仍记得其破袜露一洞,两脚趾挤出如生姜,一动一动在眼前晃荡。 没有寒暄,没有客套。 笔者只得直入主题:”首长是如何指挥塔山阻击战的?” 将军竟摆摆手回答:「 ”程子华同志、吴克华同志、莫文骅同志、胡奇才同志、欧阳文同志都写过塔山,他们都谈尽了,我没有什么好谈的了。” 由此打住,回绝果断。 将军散淡人生可见一斑。 汇文中学时的李福泽 李福泽将军看似「 ”大老粗”,其实为典型的「 ”富二代”。 将军山东昌邑市人,父亲是当地大富户,有房产二三百间,后到青岛发展,为青岛啤酒厂股东之一。 年少时,李福泽将军吃喝不愁,玩乐不拘,八岁读私塾,十六岁到北京插班读汇文中学,二十一岁到上海大厦大学(后更名为上海师范学院)攻读经济专业(又有记载,肄业后考入上海复旦大学政治经济系)。 李福泽将军在上海读大学将毕业时,「 ”芦沟桥事变”发生。将军发了一封电报回家,声称要出国留学,急需经费。其父于青岛立即给他汇去了一大笔钱,李福泽携款回山东老家,以家里四条破枪,组建起了「 ”山东八路军七支队”游击队,并自任队长,抗日打鬼子。 1937年,李福泽将军加入中国 ... ,历任 ... 昌邑县委 ... 部 ... ,鲁东游击队参谋长,鲁南第一区队区队长,八路军山东纵队团长,旅参谋长,师参谋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李福泽将军曾任鲁中军区警备第三旅旅长,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十一旅旅长,纵队参谋长,第四十一军参谋长。 胡奇才将军与笔者言,李福泽虽然是「 ”大知识分子”,但没有一点知识分子的酸气。 他作战勇敢,头脑灵活。右边别枪盒子,左边塞酒瓶子,打仗一得闲,总要掏出酒喝几口。 在东北战场上,胡奇才多次见林彪在四野指挥所吃黄豆。但他说,李福泽那时在四纵指挥所吃的比林彪要高级的多,有花生米、大白兔奶糖和酒。都是他父亲从上海、青岛给他邮寄过来的。 有时敌人快打到跟前了,他还不忘咪一口酒和嚼几粒花生
本文标签:林彪历史吴东峰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