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胡适说董仲舒更像墨家信徒 因为他用墨家信仰改造了儒家思想

如果墨子和孔子在一个朋友圈,两个人看着对方的发言,能打起来。孔子说:「 ”君子就是要以义为最优先”,但他还说:「 ”义从哪来呢?从礼而来(礼以行义)”,而礼又是什么,大家就都很熟悉了。 墨子如果给他留言说:「 ”不对,一人有一种义,百人就有百种义,每个人的义都不同,各有各的道理,跟礼有什么关系(逮至人之众,不可胜计也。则其所谓义者,亦不可胜计)?” 就这一个问题,能打出人命来。何况还有别的。 孟子和墨子也不对付。孟子严肃批驳过墨子的一个核心观点,兼爱。 孟子说:「 ”怎么可以兼爱呢?这跟率领野兽来食人,使人变成野兽有什么区别?”他始终相信人的天性就是爱亲的不爱疏的,爱近的不爱远的,即爱有等差。 宗师辈如此,弟子辈也是如此。有一个人称巫马子的儒生问墨子:「 ”先生兼爱天下,也没见有什么好处。我是不可能兼爱的,我爱邻国超过爱远国,爱本国超过爱邻国,爱乡党超过爱国民,爱族人超过爱乡党,爱双亲超过爱族人,爱自己超过爱双亲,越亲越爱。所以我只能 ... 彼以我,不可能 ... 我以利。” 这段记录偏偏记录在墨家的著述中,见《墨子·耕柱》,因为墨子对巫马子的驳斥非常有力。他是这么说的,要是巫马子把自己刚说的这一套拿出去推广,只可能有两种结果,要么赞成、要么反对,赞成的人个个损人利己,这个「 ”人”当然也包括巫马子;反对的人自不用说,要治巫马子一个「 ”妖言惑众”。那岂不是全天下的人都要损巫马子来利自己,他可就要活不了了。 两派的口水仗打了不少,梁子越结越大,只好各自退圈,另外建群了。之后的发展轨迹也是大相径庭,一个走上层路线,另一个在基层建游侠组织,搞搞科学实验,并逐渐走向式微。这是件很遗憾的事,从一个普通人的立场出发,似乎墨子的兼爱、非攻更可爱一些,这简直就是两千多年前的人人平等的《人权宣言》,比法国和美国的同类思想早了近两千年。更何况从小玩的《轩辕剑》系列,也留下了不少对墨家黑科技的好感值。墨学怎么就式微了呢?其实细究起来,也不尽然。 两派命运的转捩点,当然只可能是在董仲舒时代。董仲舒献《天人三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历史课本上的常识。但课本没说的,是董仲舒的这套学问其实是混合体,里面还真有不少墨家学说的影子。要不然胡适也不可能这么说:「 ”儒教的大师董仲舒便是富于宗教心的方士,他的思想很像一个墨教信徒,尊信上帝,主张兼爱非攻。” 一个墨教信徒最后促成了独尊儒术的学术局面,是不是很有意思?我们先来看看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董仲舒首先定义了什么是道,很简单,就是通往理想政治的道路。关于什么是道,各派的观点各有不同,但关于什么是理想政治,大家的看法其实是类似的,大河有水小河满,人人有肉吃,有衣穿,有自由行,国富民强。这条道路虽然不能直接被认识到,但可以通过种种迹象来判明自己是稳步向前还是误入歧路。 这种用来辅助判定的迹象不是指示标志,而是天人感应的祥瑞和凶兆。董仲舒说自己仔细研究了《春秋》,找到了不少这种例子,周朝、燕国、宋国都有。分别来说一说。 周天子宣王想 ... 大臣杜伯,杜伯临死前发誓三年内必让乱 ... 人的周宣王尝到教训。一晃三年过去了,周宣王照例巡狩,正开心呢,突然空中风云变色,一辆白马素车从空中出现,车上的御者红衣红冠,手持红弓红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搭弓射箭,离弦之箭雨骤风急,直接洞穿周宣王的胸膛,白马素车随即消失。缓过神的随从们很久才反应过来,车上坐的不正是三年前被 ... 的杜伯吗。 燕国发生了类似的事。燕简公要 ... 大臣庄子仪,庄子仪也发了类似的誓言,三年后,燕简公出行,只见庄子仪手持红棒立于道中,待觑清来人正是燕简公,身形一动,倏忽而至其眼前,一棒就将其打死。 宋国的事特别一点。宋文公手下有一个叫作观辜的祭祀官。有一天,一个厉鬼附身在巫子身上,责问观辜:「 ”你怎么能胡作非为,不尊祭祀的成法呢?这是不讲政治的表现,说明你政治站位不高,四个意识树得不牢,理应受到惩罚。我最后问你,是你们国君不敬鬼神,还是你观辜 ... 受贿?”观辜非常硬气:「 ”我们国君还很年幼,他懂得什么。这都是我一人所为。”巫子再不听他废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抄起船桨就把观辜打了个稀巴烂。 董仲舒举了好多例子,跟汉武帝说:「 ”您看,我研究《春秋》好多年,得出一个结论,鬼神就在我们身边。如果不好好开车,把车开到了歧路岔路上,上天就会降下各种各样的灾祸予以警示,要是不听,就会有更多更大的灾祸袭来。” 听起来还挺有逻辑的,毕竟这是董仲舒苦思冥想,修补了若干逻辑漏洞提出的天人感应新说。而需要注意的是,他修补的可不是儒家思想,而是墨家思想。儒家是历来不爱讲鬼神之说的,而董仲舒举的这些例子,又的的确确是出自《春秋》。有人会问,《春秋》是儒家典籍,怎么会有这些鬼神论呢,我怎么没读到?其实董仲舒所举的《春秋》,不是孔子编定的鲁《春秋》,而是其他各国的《春秋》,可见各国的史书在当时都是叫这个名字,只是没有流传下来罢了。 那么董仲舒又是在哪里看到这些例子的呢?答案是《墨子·明鬼》。《墨子》里可是没少列举鬼神之说,目的是为了教导大家信奉鬼神,不要学三代以降的先人们胡作非为。但《墨子》里的这一套,大家是不太信的。因为如果真如他所说,鬼神的报应如此灵验,怎么礼崩乐坏的时候,没人真见过呢?这是一个很大的逻辑漏洞,而董仲舒研究了多年,要弥补的,正是这个漏洞。 董仲舒采用的办法,是把墨家的神道设教理论拿过来,将之玄虚化,使它很难在理论层面被驳倒。他的逻辑是百姓都追逐利益,就像水总是流向低处,必须有人用教化的堤坝来引导他们,唯一有资格兴教化的人,就是受命于天的天子,而天子的教化好不好,就直接反映在天道的反馈——祥瑞或灾殃上。这套逻辑几近无懈可击,观点介于儒家与墨家之间,是一次了不起的政治理论创新。 董仲舒把这个漏洞圆上,用有道明君、天人感应的理论代替了墨家的明鬼思想,汉武帝一看非常高兴,也就欣然接受了。因为他给了以前的黄老之说给不了的东西——合法性。但这种合法性是有毒丸条款的,那就是做的太过分,会被老天惩罚哦。其实这套逻辑,本来也来自墨子。墨子经常嘲讽儒家言必称尧舜禹三代,但他自己是最喜欢提明主的,而且对明主非常好,要求大家「 ”尚同”,简单的说就是凡是上面的指示要无条件听从,凡是上面的意见要无条件地贯彻执行,「 ”上之所是,必亦是之;上之所非,必亦非之”。 「 ”赏贤而罚暴”的鬼神论和「 ”尚同”思想,被董仲舒混合在了儒、法学说中,才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看到这里,是不是有人已经发现,墨家的学说也不像自己宣扬的那样兼爱,墨子本人又是推崇明主又是主张纳贤,还要大家像爱自己的老婆一样爱大家的老婆,那不是说不通吗?难道大家都平等,但其中有一些特别平等?他不主张天命,但偏偏推崇鬼神之说,难道我们所在的不是人间,是地下城? 他的兼爱表面看是人间大爱,但冯友兰先生一阵见血地指出:「 ”(兼爱)成了一种投资,一种为自己的社会保险”,哪里是什么大爱,是功利主义的助人以自助罢了,墨家学说在实践上的衰微,是这套互助组织的玩法不容于世了。表面看墨家学说式微了,但它的其中某些部分其实一直活着,只是不再是纯净物,而是混合物,所以不容易分辨。大可不必为它的式微而惋惜,就像根本不需要为它还留存着而高兴一样。 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只有两个,一是大家都认为「 ”君不惠,臣不忠,父不慈,子不孝”是乱世根源,怎么就渐渐走上了分歧颇大的不同道路,结果主张兼爱的渴求明主,比如墨子;满口礼义纲常的却主张民权,比如孟子。它们的混搭是逻辑问题还是别的问题?为什么不能自洽,最终被大卸八块,混合在了一起? 二是为什么非要把各门各派的武功秘籍中的这些部分拎出来,杂糅在一起,在里面填上一点私活,才能公行于世,为什么不可以是沿着某条理论道路,扬弃不足,阐释深入,与实践相结合?是这条路行不通,还是在此之前,就已经没有了这种宽松的实践土壤呢?

胡适说董仲舒更像墨家信徒 因为他用墨家信仰改造了儒家思想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消失的神兵利器——古兵器「 ”戈”的整理考证(终章)

    西周武士复原图从商朝渔猎的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制的周朝,西周事实上完成了一个文化、心理、行为规范一致的共同体,也奠定了延续至今的中华文化的根基。出身殷商和宋国王室的孔子,开创儒学,为礼乐文化奔走终生,商、周文化正源之争,终于尘埃落定。有趣的是,与倡导农本的后世儒家不同,孔子本人的言论多显轻农思想。他从不介意爱徒子贡经商,却在背后嘲笑以务农为志愿的弟子樊迟。

  2. 孔祥熙是如何成为孔子75代孙的?

    南京......成立以后,孔祥熙历任实业...、财政...、行政院长、中央银行总裁和中国银行总裁等职。

  3. 书生出上联「 ”穿冬装摇夏扇糊涂春秋”,看神童纪昀如何有力反击

    要说清朝有名的神童,那不得不提纪昀了。纪昀,字晓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是清朝乾隆年间直隶献县人。

  4. 树欲静而风不止,下一句流传了2000多年,背后的故事令人心酸

    品读历史,解读优秀家庭文化。

  5. 名人启示录:老子原创《道德经》,为何孔子修订《六经》名声更响

    撰文:郭珣;图片:网络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是我国古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6. 批判孔子、干翻朱熹,76岁用剃刀自尽,大明第一狂人真不简单​

    我们大家都生过病,也都治过病。不知道大家寻思过没有,诊断与治疗的差别?诊断是摸清楚你得了什么病,治疗是对症下药。

  7. 了解一下,古代六位「 ”仁宗「 ”皇帝

    仁,在古代儒家学说中,被认为是道德规范的最高标准,也被认为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

  8. 王阳明一出山就把刁民横行的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可见心学的强大

    从贵州到江西,这一路王阳明足足行了一个多月。而我们的主角王阳明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接管了庐陵。不出所料,王阳明第一天上班,在县衙外面击鼓鸣冤的百姓便有黑压压的一大群。但实际上,他们对于王阳明的承诺丝毫不抱希望。做出承诺以后,王阳明派人把庐陵的各种税收单子调了出来,发现这里的杂税多如牛毛,而且大多来历不明。

  9. 读史明智:从《史记·鲁周公世家》入手,看西周姬姓诸侯的兴衰史

    提到春秋时期的鲁国,我们知道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但是不要忘了还有一位比孔子更早的牛人也是鲁国人,他就是鲁国的建立者周公旦。

  10. 历代王朝虽是以儒为政,但杂家才是整个古代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

    坊间五千年:来自四邻八坊、涵盖上下五千年的奇谈史趣及文化话题当代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自然都基于统一的国家制度框架,不过当中的具体执行者却来自五湖四海、他们也都各具其能、各安其职。

随机推荐

  1. 【聊复尔尔】的意思是什么?【聊复尔尔】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聊复尔尔」在《汉语大词典》第11818页第8卷662★「聊复尔尔」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聊复尔尔liáofùěrěr见「聊复尔耳」。

  2. 温婉自曝拍照这么好看的原因,简单一句话,却很少有人做到!

    温婉作为时尚博主,每一次给大家晒出衣服的街拍照片时都特别好看,很多网友也都非常佩服她的拍照技术,所以都特别希望温婉能够教大家拍出这么漂亮的照片,也是在近日,温婉终于公布了自己的拍照秘诀,只是简单的一句话。

  3. 蒋干和庞统是什么关系?

    蒋干,字子翼,九江郡人。庞统,字士元,道号“凤雏先生”。蒋干庞统的相遇始于赤壁之战,当时的周瑜故意把蒋干锁到庞统的住所附近,使二人相遇。然后借着蒋干把庞统引荐给曹操之机,趁机献上“连环计”,使曹操的战船首尾相连,为后来火烧赤壁做准备。事实上,史料上并未记载蒋干庞统两人是...

  4. 陈霁岩治马贩子:虚晃烟雾攻心为上

    哪知陈霁岩令购马官不要急于购买,到时候他将亲自去挑马。明天就是缴马限期了,今天陈霁岩才带购马属吏们去了马市。陈霁岩一问价,又比去年高出不少。于是他们派人去找陈霁岩通融,愿降价出售。看看价钱合理了,陈霁岩才下令收马。>>陈霁岩虚发两颗烟幕弹,就制住了那些哄抬马价牟取暴利的马贩子。

  5. 盐梅相成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ánméixiāngchéng【解释】盐味与酸味相调和。比喻济世的贤臣。【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二:“窃意二老(太公、伯夷)受文王之养,平居暇日,同堂合席,念王室之如毁,固欲起而救乱;思冠冕裂,又恐因而阶乱,故水火相济,盐梅相成,各以一事自任。”【例子】无【相关】百度“盐梅相成”

  6. 历史痕迹: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

    汉族,谯郡铚县人。三国曹魏时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嵇康为曹魏宗室的女婿,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因得罪钟会,为其诬陷,而被司马昭处死,年仅39岁。由于当时时局动荡,司马氏权倾朝野。作为曹魏集团的人物,嵇康不愿与司马氏合作。他隐于竹林,喝酒赋诗。

  7. 放不下他的说说 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适应孤独-感人的情话

    人生不售返程票,失去的便永远不再得到。每个犹豫不决的时刻,请问问自己的心。每一个岔口的选择其实没有真正的好与坏,只要把人生看成是自己独一无二的创作,就不会频频回首。故而我们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别人,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8. 亲身经历感应事

    下午一点多时,我忽然接到家乡扬州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科医生的...,说我父亲突发大面积的心肌梗死,已经抢救过两次,情况非常危急,生命危在旦夕,要我赶快回去。医生的话好似晴天霹雳,慌乱中我赶到家,简单收拾了一下随身行李,特地带上我每天的日诵课本《普门品》和《地藏经》,就匆匆赶往飞机场,搭上了最近的一班回家的飞机。在此危急时刻,这两部经于我而言是定心丸、是护身符,有祂们一路相随,我的心会镇定安稳一些。

  9.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缘分来之不易,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相遇;感情不言离弃,不是所有的心都能相吸。等到失去了,一切都追悔莫及;只剩回忆时,所有都不能再继续。伪装不出的担心,是真诚;掩饰不住的思念,是感情。交人,要交真心;知情,要知感恩。爱你的人,不会远离;不爱你的人,终会失去。人心有真假,时间能见证;感情有冷暖,风雨能考验。再执着的人,也受不了漠然无视;再痴情的心,也经不起冷言冷语。做人,要有良心;对情,要还十分。

  10. 成语【鲜车怒马】意思解释 | 成语大全

    成语词典>>鲜车怒马的意思解释成语鲜车怒马发音:xiānchēnùmǎ释义:怒:气势强盛。崭新的车,肥壮的马。形容服用讲究,生活豪华。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