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在俄罗斯联邦旗下,有一个特殊的共和国叫卡尔梅克共和国,这个「”卡尔梅克”是我国新疆蒙古居民的方言发音方式,意思是「”留下来的”。这个邦国的主体居民,都来源我我国西部地区,而且他们现在所说的语言,也是故乡的方言。这背后,又隐藏着一段什么样的故事呢?卡尔梅克共和国地理位置清朝乾隆36年,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为了摆脱沙俄的压迫,在伏尔加河举义东归,一路上历尽千辛万险,破釜沉舟,以牺牲万余人的代价终于来到

在俄罗斯联邦旗下,有一个特殊的共和国叫卡尔梅克共和国,这个「 ”卡尔梅克”是我国新疆蒙古居民的方言发音方式,意思是「 ”留下来的”。这个邦国的主体居民,都来源我我国西部地区,而且他们现在所说的语言,也是故乡的方言。这背后,又隐藏着一段什么样的故事呢? 卡尔梅克共和国地理位置 清朝乾隆36年,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为了摆脱沙俄的压迫,在伏尔加河举义东归,一路上历尽千辛万险,破釜沉舟,以牺牲万余人的代价终于来到了我国新疆伊犁河畔,拜托了沙俄的追捕,受到乾隆皇帝的接纳,完成了东归的壮举。 土尔扈特部东归可以说是乾隆时期最大的正能量事件,为我国如今的民族多样性和巩固中华统一做出了卓越贡献。但是,虽然土尔扈特部虽然完成了东归的壮举,但是却有一部分人留在了俄罗斯伏尔加河畔。 土尔扈特部东归纪念石像 土尔扈特部属于漠西蒙古的一部分,由于在明末清初准噶尔部的崛起,土尔扈特部的牧场受到准格尔部的侵袭和骚扰,甚至两个部落之间数次发生大规模战争,准噶尔部到了康熙时期已经可以和大清王朝相抗衡。 土尔扈特部渐渐不是准噶尔部的对手,所以在公元1628年,土尔扈特部决定西迁,避开强大的准噶尔。在和鄂尔勒克汗的带领下,土尔扈特部翻山越岭,来到了今天的伏尔加河下游,定居了下来。 伏尔加河风景 蒙古族人天生强悍,很快便在里海之滨建立了新的汗国,在最繁盛的时期,曾经发展成为近七万帐的强大部落,但是由于后来沙俄的崛起,对周边小国不断打压,而且沙俄曾经受到蒙古族的欺压,此刻崛起之后更是纠结了哥萨克人不断蚕食土尔扈特部人的牧场和领地。 由于沙俄在崛起的过程中不断对外用兵,土尔扈特部也成为了沙俄的兵力来源之一,在沙俄和土耳其的战争中,土尔扈特部被征用的青年男子达到了数万人,有很大一批人更是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留下的尽是些羸弱的妇女儿童,土尔扈特部人口因此而骤减。 展现土尔扈特人日常生活的油画 年轻的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不堪沙俄的压迫,于是在1767年就决定了一定要东归故土,摆脱沙俄的压迫。当时,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十分欣赏渥巴锡的才能,但是又对渥巴锡有所提防,所以便想方设法的削弱土尔扈特部的势力,这更加剧了渥巴锡和叶卡捷琳娜二世之间的矛盾。 终于在1771年,渥巴锡召集全体蒙古族战士进行东归总动员,但是由于遇到上了暖冬,伏尔加河迟迟不结冰,导致滞留在左岸的土尔扈特部族人不得不滞留在沙俄,渥巴锡只能率领右岸的三万余户居民和左岸的族人挥泪告别,踏上了东归的征程。 土尔扈特部东归路线 渥巴锡率领的族人历经千辛万险终于回归了祖国的怀抱,但是留下的土尔扈特部族人却没有摆脱得了沙俄的压迫。 由于渥巴锡率领大部分人离开了伏尔加河畔,导致土尔扈特部势力大减,沙俄更是对土尔扈特部族人施加更大的压迫,大量的哥萨克人迁入了土尔扈特部的领地。土尔扈特部本来全部信仰藏传佛教,但是在沙俄的统治下,竟然强迫他们信仰东正教。有一部分人奋起反抗,但是遭到了沙俄的镇压,死伤惨重,幸存下来的人便改称「 ”卡尔梅克人”(「 ”卡尔梅克”即为留下来的意思)。 在苏联时期,苏联大搞集体化,由于蒙古人视马匹为生命,所以卡尔梅克人坚决不同意马匹上交,为了阻止苏联强行征收马匹,卡尔梅克人还曾经组织过骑兵进行反击,甚至还被苏联冠以「 ”通德叛国”的罪名,将卡尔梅克人大批居民迁往条件恶劣的西伯利亚,后来德国战败,苏联作为战胜国,卡尔梅克人才得重新回到里海平原。 现代卡尔梅克人 1958年,从西伯利亚回归的卡尔梅克人建立了卡尔梅克共和国,隶属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 ... 共和国,成为苏联的一部分,苏联解体后,隶属于俄罗斯联邦。 由于遭受到了沙俄多年的压迫,所以,卡尔梅克人的文化语言等遭到了极大的摧残,如今的卡尔梅克人却十分重视文化的复兴,在共和国内兴建了大量的藏传佛教寺院,而且这些寺院也开设了免费的民族语言课程。在卡尔梅克共和国内,大部分的卡尔梅克人仍然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语言――和新疆塔城当地蒙古居民一致的卫拉特方言,而且他们也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祖先来源于中国。
本文标签:土尔扈特部历史渥巴锡准噶尔清朝历史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