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刘歆,西汉末古文经学派的开创者,目录学家、天文学家。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沛(今江苏沛县)人。曾任黄门郎、中垒校尉。继承父业,总校群书,撰成《七略》,对中国目录学的建立有一定贡献。> >    刘歆是西汉皇室宗亲,其父刘向是当时的知名学者,博通经史,在天文学方面也很有造诣,在朝廷中做过官。少年时代的刘歆已精通了《诗经》、《尚书》等当时 被认为是最古老、最经典的书籍。当时的西汉皇帝是成帝,他听说刘歆小小年纪学识渊博,特意召见了他,让他做了黄门郎,这是刘歆走上天文学研究和进人政治舞 台的第一步。> >   河平年间(前28~前25年),皇帝令刘歆与其父一同负责整理、校订国家收藏的书籍。刘歆有机会接触到当时的各种书籍, 他更加如饥似渴地钻研,无论是史书、典章制度、政论文章,还是诗赋、科学著作等,他都认真研习,成为一位无所不通的大学问家。建平元年(前6年),刘歆的 父亲刘向去世了,皇帝任命刘歆为中垒校尉,统领校书工作,完成他父亲未竟的事业。> >   汉成帝死后,汉哀帝继承了皇位,西汉王朝的统治权逐 渐落入手中。王莽在汉哀帝面前盛赞刘歆才能卓著,品行高尚,推举他做了侍中大中大夫,此后又逐渐升为骑都尉、奉车光禄大夫,成为显赫人物。刘歆在校书 时发现了一本《春秋左氏传》,认为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书,建议国家设立专讲这本书的学官,同时提出另外三本书《毛诗》、《逸礼》、《古文尚书》也应专门设 立学官,当时各科讲学的博士都反对刘歆这一建议,刘歆就给主管学官的太常博士写了一封信,批评诸儒生抱残守缺,拒绝接受新的发现,以自己的偏见反对真理。 这封信在儒者中激起了轩然 ... ,当时著名儒者纷纷以各种形式攻击刘歆,指责他改乱旧有章法,诋毁西汉历代皇帝建立的制度。刘歆不得不采取退避的方式,主动 提出离开京城,到地方去做官吏。不久,汉哀帝死了,王莽已经完全掌握了朝政,王莽非常欣赏刘歆的学识,他向皇太后推荐刘歆,皇太后任命刘歆为右曹太中大 夫,很快又提升为中垒校尉、太史令、京兆尹,并封为红休侯。> >   始建国元年,王莽正式做了皇帝,刘歆被封为国师、承新公,是当时皇帝之下 权力最大的四辅之一。但是,刘歆此后为王莽做的事越来越少。到了地皇四年(23年),各地反王莽的起义势如烈火,王莽政权摇摇欲坠。王莽手下的另外两个重 臣劝刘歆与他们一同起来反对王莽,刘歆终于同意了劫持王莽,投奔南阳新建立的汉政权。计谋已定,遗憾的是,迷信占星术的刘歆,坚持要等到太白星出来再举 事。太白星就是金星,中国古代占星术认为它是一颗掌管战争的星,顺着它的光芒进兵就能打胜仗。刘歆的迷信害了他自己,为等太白星出来,他们不得不推迟行 动,结果延误了时机,机密泄漏,刘歆被迫 ... 。一个伟大的天文学家却成了占星术的牺牲品,演出了一场历史的悲剧。> >   刘歆对天文学有多方 面的贡献,他编制的三统历是根据太初历改编的,其中加入了许多新的内容。太初历是汉初天文学家邓平、落下闳等人编制的,从太初元年(前104年)一直沿用 到西汉末。刘歆系统地叙述了太初历的内容,又补充了很多原来简略的天文学知识,并仔细分析考证了上古以来的天文文献和天文记录,写成了《三统历谱》。《三 统历谱》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完整的天文著作,它的内容有编制历法的理论,有节气、朔望、月食以及五星等的常数和位置的推算 ... ,还有基本的恒星位置 数据,可以说,它含有了现代天文年历的基本内容,因而《三统历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的雏形。> >   三统历在中国天文学史上首次 提出了岁星(木星)超辰的计算 ... 。我国在春秋时代已经发现了岁星超辰问题,但是没有提出超辰计算法,刘歆分析了《左传》等史书中关于岁星位置的记载,提 出了岁星每144年超辰一次,数值虽然并不准确,但这是历史上第一个用科学态度探索岁星超辰规律的尝试,这一思想是十分宝贵的。> >   刘歆 还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提出接近正确的交食周期的天文学家。交食包括日食和月食,交食周期的最早记载出现在的《史记》中,但由于可能是某些数字的错乱, 现在很难确定它的周期值。刘歆坚信日、月食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自然现象,他通过分析各种书上的月食记载,提出了135个朔望月有23次交食的交食周期值。刘 还在《三统历谱》中对上古年代做了排列,远溯到上古,引经据典,数值虽然不太精密,但这种 ... 是他的独创。> >   刘歆除了对天文学有重大贡 献外,对于中国古代书籍的分类整理和史学研究都是功不可没的。西汉建国以后,国家逐渐搜集了一批图书,曾下令民间献书,汉成帝也曾派人到各郡国搜集 遗书,到西汉末,国家图书馆书籍堆积如山。刘向、刘歆父子受任统领校书,刘向死后,则由刘歆独立承担这项巨大的工作。刘歆经过艰苦的努力,完成了这项工 作,做成《七略》,包括《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其中《辑略》是诸书总论和分论,其他6略实 际上是把书籍分为6类。《七略》书已散失,班固作《汉书》有《艺文志》,共有书6略,就是采用了刘歆的分类法,大部分文字都是刘歆的原文,刘歆的这一工作 对中国古代目录学和文献学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   刘歆对经学和史学研究也有重要影响。汉武帝时官学有《易》、《书》、《诗》、《春 秋》五经,这五经都是秦以前的经典,后来五经逐渐增到14家,由14家博士官讲授。当时的经书都是用汉朝通行的隶书写的,叫今文经。今文经学多是用迷信、 繁琐且穿凿附会的内容解释经书,没有什么学术价值。当时还有一种用篆文写的经书,叫古文经书。讲古文经书的叫古文经学,它排斥迷信,语言简练,保持古朴的 传统。但由于今文经学盛行,古文经学没有立为官学。刘歆为古文经学立为官学作了积极的努力,终于在太学里立了《左氏春秋》、《毛诗》、《周礼》、《古文尚 书》4个古文经学博士。在史学方面,刘歆对《左氏春秋》作了大量研究,我们现代看到的《左传》就是经过刘歆整理校订的。

刘歆简介:西汉末古文经学派的开创者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杨广兴建大运河入手,分析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中华文化的起源地一般认为在黄河流域,在东汉末年孙权建业称帝之前,江东往往被称作蛮荒之地,那时中国的经济中心也一直在中原一代。

  2. 一个兵卒为何要劝说刘邦定都长安

    娄敬在历史上出现得着实奇怪,出场也堪称意外。他可谓乱世奇才,却生卒年不详。

  3.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4.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5. 一辈子都在抗击匈奴的汉武帝,为什么最后将江山托付给一个匈奴人

    汉武帝而金日磾当时不过是一个匈奴战俘,一次偶然相遇中,将两个地位悬殊的男人联系在了一起。让疑惑的是,这个匈奴人究竟有多大的才能,让汉武帝如此重用,打了一辈子匈奴的刘彻最后把江山交给一个匈奴人来辅佐,在这背后是不是又另有玄机?古代骑兵一手策划匈奴征讨之战的汉武帝,他深知骑兵是战胜匈奴的关键,而马匹就是骑兵的重中之重,想要战胜敌人,就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6.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7.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8. 鸿门宴上出现的三个「 ”二百五”让刘邦360度无死角完美逃脱

    《鸿门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大意是: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原本是想做局...了他,即历史出名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可是项羽这边出了个头号「”二百五”,非上去客串「”英雄救美”,最后刘邦在张良、樊哙的掩护下成功逃跑的故事。#我要上头条##月薪万元---新作者扶植计划开启##历史冷知识#头号人物项伯最出名的「”二百五”到底是谁呢?那就是项伯。项伯和项梁虽然都是项羽的叔叔,可是智商绝对不在一个leve

  9.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10. 大臣睡懒觉不想上早朝,朱元璋怒斥:回家种地去,爱睡几时睡几时

    所谓「”朝仪”,指的是皇上上朝时,大臣们必须遵守的各种礼仪。比如大臣们什么时候进宫、什么时候整队、在大殿上应按照什么样的顺序站位,行什么样的礼仪、口中呼唤什么样的敬语等等,都是非常有讲究的。类似这样的日常上朝礼仪就是「”常朝仪”,也叫「”朝礼”,而在重大节日或是需要接待远道而来的外国使节、各地诸侯的时候,大臣们还要遵循「”大朝仪”,也叫「”朝贺之礼”。顾名思义,「”大朝仪”的规格要比「”常朝仪”高

随机推荐

  1. 农村婚礼答谢词_结婚誓词,婚礼致辞,结婚证婚词,婚礼贺词

    有用农村婚礼答谢词一:尊敬的各位父老乡亲,朋友们:大家好!农村婚礼答谢词二:各位先生女士、邻居亲友们:大家好!农村婚礼答谢词三:各位亲朋好友,各位邻里乡党,大家中午好!感谢你们不辞万里、跋山涉水来参加这场新人婚礼。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二位新人及他们的家人对各位来宾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这对情侣的结合来之不易,在爱情的轨道上你追我赶长达十一年。

  2. 梦见心爱姑娘

    周公解梦梦见心爱姑娘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心爱姑娘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梦见市场梦到市场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市场好不好

    梦见市场,暗示会有好运气,得到意外的收入。但是梦见乘坐交通工具去市场,意味着会遇到灾难。梦见市场或集市上熙来攘往,一派繁荣景象,表示生活安适、富裕。梦见市场里腐烂变质的蔬菜或肉类,表示事业上的失败。《周公解梦》见市中无人,主凶。《周公解梦》梦从市中出,夫妻人市。《梦林玄解》梦见面粉厂梦到面粉厂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面粉厂好不好梦过市中人多而忙碌,吉。《敦煌本梦书》梦见身入市,富贵。

  4. 佛教故事:大慈悲!为救野鸡 不惜割舍自己耳朵

    智舜禅师的德行,证实了这句话。>扬善止恶,慈悲救度。>为了救护生灵,不惜割舍自己的身体,这种“但为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德性,正是禅师慈悲的具体表现。禅者,不是逃避社会,远离人群,禅者积极舍己救人的力行,从智舜禅师的割耳救雉,可见一斑矣。有猎者逐雉,雉入舜房,舜苦劝勉,不听,因割耳与之,猎人惊悟,投弓放鹰,数村舍其猎业。

  5. 信野泷川一益_关东管领泷川一益_织田四天王泷川一益

    织田信长麾下最得力武将之一,与柴田胜家、丹羽长秀、明智光秀并称“织田四天王”。泷川一益擅长铁炮战术,足智多谋,信长称之为“进退泷川”。信长对一益的信任并不因近江出身而逊色于尾张出身的谱代重臣。因功被信长任命为关东管领,加封上野国及信浓和伊势数郡,总石高超过八十万石,俨然是织田政权在关东地区的总代表。本能寺之变信长横死后,被北条大军在神流川击败,被迫放弃关东回到故地伊势长岛。

  6. 食道恶瘤神奇清失

    于是当晚间夜深时,家母跪地祈求大悲水,使患者服食,连续三天,患者颈部内即感到发热,似有很多小针在轻轻刺动,经此现象,该瘤突然全消。此乃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之灵感,大悲水之佛力使患者得以再生。患者为感谢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救命之恩,同时也感激家母虔诚祈求,故特写此文供读者共勉。

  7. 物理学家为什么对最重夸克的神秘怪癖感兴趣

    据我们所知,夸克本身并不是由任何更小的东西构成的。倒转世界到目前为止,你会遇到的最常见的夸克是上下夸克。上夸克的电荷为正三分之二,而下夸克的电荷为负三分之一。夸克更令人困惑的是,它们的重量惊人地轻。相当长一段时间,物理学家认为只有这四个夸克——上下、奇怪和迷人。为了解释产生这些KaON的奇异衰变,理论家不得不猜测存在一对新夸克,它们被称为顶部和底部。

  8. 梦见自己好多鞋

    周公解梦梦见自己好多鞋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自己好多鞋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蜂胶的作用与功效

    蜂胶是蜜蜂从植物芽孢或树干上采集的树脂(树胶),混入其上腭腺、蜡腺的分泌物加工而成的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胶状固体物。蜂胶的功效味微甘;性平。蜂胶的作用1、抑制肿瘤,坚强放疗、化疗副作用。蜂胶、蜂蜜与蜂王浆有什么不同蜂胶、蜂蜜与蜂王浆的来源和作用不同,一般蜂蜜是以采的花蜜为主要成份,蜂蜜80%是水份,20%是糖份,含有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是雄蜂和工蜂的主要食物,气味甘甜,无臭,能促进五脏机能。

  10. 【廪膳】的意思是什么?【廪膳】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廪膳」在《汉语大词典》第4692页第3卷1286★「廪膳」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廪膳lǐnshàn科举时代公家发给在学生员的膳食津贴。《醒世姻缘传》第二三回:「便请了一个先生,姓舒,名字叫做舒忠,这是明水村有名的好人,却是绣江县一个半瓶醋的廪膳。」词条推荐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