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国与朝鲜半岛不仅山水相连,而且人民心系彼此,关系始终最好,密不可分。中国与朝鲜半岛具有相近的历史传统、相似的文化传承,铸成了数千年的友好交往历史。尤其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与朝鲜半岛人民曾经共同进行了4次英勇的抗日战争,双方同生死,共患难,铸就了牢不可破的友谊。回顾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与朝鲜半岛友好交往的历史,必然给中国与朝鲜半岛人民以深刻的历史启迪。

  [关键词]中国与朝鲜半岛;抗日战争;患难与共;历史启迪
  中国与朝鲜半岛唇齿相依,有着相近的历史传统、相似的文化传承,中国与朝鲜半岛文化交往源远流长,人民感情相通,心心相印。无论从文献学还是考古学所提供的资料看,远在夏代,中国大陆的先民就与朝鲜半岛的先民有所来往,如山东半岛的古东夷族通过海路迁往朝鲜半岛的人员连绵不断,人数也越来越多。殷末周初时,由于中原动乱而造成的移民潮更是汹涌澎湃,不仅东夷人迁入朝鲜半岛者空前剧增,而且作为华夏族的殷人也成群结队地流亡到海东之地。春秋时期,朝鲜半岛的邑落部族同山东半岛的齐国就存在着贸易往来。战国时期,中国东北部的齐国和燕国与朝鲜半岛联系密切。燕昭王时期,燕国向东北拓疆,并且设置了辽东郡,中原地区与朝鲜半岛的交往空前频繁,近年在朝鲜半岛南部发现了燕国的明刀钱就是例证。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徐芾人海求仙药,路经今朝鲜半岛南部沿海地区,带去的“方士文化”对朝鲜半岛产生了很大影响。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灭掉了卫氏朝鲜后,在其故地设置了四郡,从此,中原王朝的郡县统治延伸到朝鲜半岛北部,中原王朝对朝鲜半岛北部实行了直接管辖,从而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大陆同朝鲜半岛南部的古族和古国的联系。
  一、唐王朝“援罗”促进了朝鲜半岛的统一
  公元前37年,高句丽在中国的浑江流域崛起,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将势力逐渐扩张到朝鲜半岛,并取代了中原边郡对朝鲜半岛北部的统治,与半岛南部的百济、新罗图霸争雄,并于427年迁都今朝鲜半岛的平壤城,朝鲜半岛历史上进人了三国时期。
  隋唐时期,中国再次出现了大一统国家,当时,由于中国唐朝国家实力雄厚,就成为东亚乃至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唐朝近300年对外关系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周边民族国家自身的发展,外部环境的变迁,以及唐朝本身的缘故等,能够和唐朝保持比较密切关系的民族或国家并不多见。但是,地处朝鲜半岛的新罗却是一个例外。新罗和唐王朝卓有成效的交往,堪称古代形态国家关系的典范。双方友好交往在中、韩现存的史书《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册府元龟》、《三国史记》、《三国遗事》、《唐大诏令集》等典籍中均有记载。“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新罗首次遣朝贡使赴唐,高祖亲劳问之,唐朝随即派遣通直散骑侍郎庾文素出使新罗,赐以玺书及书畵屏风,锦彩三百段,自此朝贡不断”,开启了双方友好交往的先河。但此时由于新罗与百济、高句丽同在朝鲜半岛上形成了三国对峙的局面,加之与日本交好的百济和北方的高句丽不断进攻新罗,并隔绝了新罗到唐朝的朝贡之路,于是,新罗便向唐王朝再三求助。
  唐王朝在经过贞观之治后,国力得到迅速增强,于是便极力调和朝鲜半岛三国之关系,在多次调解无效的情况下,唐王朝最终不得不出兵朝鲜半岛,以保护对自己恪尽臣职的新罗。关于出兵目的,唐太宗给新罗使者金春秋的敕书中说得很清楚:“朕今伐高丽非有他故,怜你新罗,摄乎两者,每被侵凌,靡有宁岁。山川土地,非我所贪。”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王朝乘高句丽国内发生政变之机,唐太宗亲率10万大军进击。虽然高句丽举国反抗,致使唐军进展并不顺利,但高句丽的国力却因之而大大削弱,从而减轻了对新罗的压力。
  百济在唐军进军高句丽期间,乘机连夺新罗的十数城,还切断了新罗赴唐的贡道。此时,由于唐太宗病逝,唐军遂从高句丽撤兵。唐高宗即位后,在再次接到新罗的求助急报时,当时并未打算出兵,而是极力调和三国的关系,于是,唐王朝同时赠百济国王玉玺书,赠倭王玉玺书。但是,日本与百济于653年8月“通好”后,关系密切,并且,百济见唐太宗出兵高句丽也不曾有什么实质性成果,因而,置唐高宗玺书于不顾,进而再次联合高句丽出兵新罗,于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再夺新罗30余城。
  新罗告急,唐高宗决意援助。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唐高宗派左卫大将苏定方统水陆军30万出兵百济,以解新罗之危。苏定方大军从成山(今山东荣城)由海路出发,进军百济,船帆千里,随流东下。新罗武烈王闻讯亲自率军5万与唐军会师,显庆五年(公元660年)七月,唐、新罗联军迅速击溃了百济,俘虏了百济国王义慈。义慈王的次子福信收集残部,企图复国,于660年向日本求助,并要求放回作为人质的丰璋王子,日本当时在位的齐明女皇答应福信的请求,送回丰璋王子,并于661年1月前往九州,欲亲自指挥与唐、新罗联军的战斗,只是因劳累过度而病故,出征计划被搁浅。662年,日本组织大量战备物资援助百济,5月,日军将领阿昙比逻夫率170艘船师抵达百济。663年8月,日军和百济的军队在白江口与唐、新罗联军进行决战,唐、新罗联军以一当十,奋勇拼杀;日本和百济方面的军队虽然人多势众,但他们过高估计了己方优势,轻视了唐、新罗联军的实力,在决战中盲目拼杀,结果大败,400余艘战船被焚,兵卒大多溺死,残军投降,百济国彻底灭亡,唐、新罗联军大获全胜。
  白江口海战胜利后,新罗一直说服唐高宗与它一起消灭高句丽的力量。于是,唐王朝继续对高句丽用兵,唐军在灭百济5年后,又灭掉了高句丽,使与唐王朝友好的新罗强大起来,并逐渐统一了半岛,进一步加强了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唐昭宗乾宁四年(897年),新罗真圣女王遣使唐朝,请求让位于其侄子金峣时,“新罗以朝贡、请兵、献物、贺正、表谢等各种名义向唐派出使节126次;唐以册封、答赉等各种名义向新罗派出使节34次,在不足三百年时间里双方共互派使节160次”,如果平均计算的话,双方不到两年就来往一次。
  唐王朝援助新罗的白江口之战,不仅结束了新罗与百济间的长期纠纷,同时也使日本受到了严重打击,日本失败的直接后果是停止了对朝鲜半岛的扩张,大约在以后千余年之内,未曾向朝鲜半岛用兵。唐王朝和新罗联军攻灭高句丽,结束了朝鲜半岛长期以来三国鼎立的局面,促进了统一新罗国家的形成。统一新罗对朝鲜半岛的一元领有,对于朝鲜民族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从此,朝鲜半岛才能够以独立国家的名义与中国交往。以后,朝鲜半岛历史上除了后三国有一段短暂的分裂外,后继的高丽和朝鲜两个王朝的寿命比中国的任何一个封建王朝都长久的多。
  二、明王朝竭力“抗倭”实现了对朝鲜的“再造”
  有明一代,中国与朝鲜半岛一直友好相处,双方使臣往来频繁。当时,中国向朝鲜输出绢、布、药材等物品,还特别允许朝鲜购买明朝严禁贩卖的硝黄、火药和牛角。朝鲜半岛则向中国输出耕牛、马匹、纸张和麻布。政治上的友好关系和经济上的相互援助,促进了双方的文化交流。朝鲜半岛在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影响下,于15世纪初首先创造了铜活字印刷术,这一技术后来传到中国。
  朝鲜半岛在历史上数度遭遇日本的军事入侵,其根源是日本企图开辟从东亚边缘区域海洋方向侵入广袤的华夏中原的大陆通道。
  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极力向外扩张。他妄图先侵占朝鲜,然后征服中国及印度,奉日本天皇定都北京。丰臣秀吉借口朝鲜拒绝攻明,于万历十九年(1591年)底悍然派兵入侵朝鲜。日军以小西行长、加藤清正为先锋,统率10多万军队,上千艘战船,偷渡朝鲜海峡,用闪电式的战术,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四月在釜山登陆,五月占领王京(汉城),旋即攻陷开城、平壤,侵占了朝鲜大片土地。朝鲜国王宣祖出奔义州,打算渡过鸭绿江死在天子脚下。日军所到之处,焚烧劫掠,仅晋州一地,军民被屠杀者就达6万人。随着日军向朝鲜北部入侵,中国边境受到了严重威胁。这时,朝鲜国王李昖遣使向明朝告急,要求出兵援助。明朝 *** 深知:“关白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而我兵之救朝鲜实所以保中国”,决定立即派兵援朝。“盖朝鲜与中国,势同唇齿,非若琉球之国泛泛之可比耶。唇亡齿寒,自古言之,休戚与共,是朝鲜为我中国必不可失之藩篱也”,中朝人民这次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1592—1598年),朝鲜史家称之为壬辰卫国战争。
  在此次“抗倭援朝”战争中,明朝将士与朝鲜军民一起殊死战斗,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篇章。明朝将领李如松亲率敢死队冲锋陷阵,与日军的精锐部队3万人遭遇,战斗非常激烈。劲弩齐发,火焰蔽空,中朝将士奋勇当先。明军神机营参将骆尚志冒险登城,腹部被滚石打伤,仍然屹立不动。60多岁的游击将领吴惟忠,胸部中弹洞穿,犹奋呼督战不已。明军将领李如柏的头盔中弹,李如松的坐骑被炮击毙,都置之不顾,愈战愈勇。在东南海岸露梁海战中,朝鲜著名将领李舜臣亲自驾船擂鼓,率龟船冲入敌阵被日军包围后,明军将领陈磷舍身救援,年高70的明朝老将邓子龙,率领壮士200人,跃上朝鲜战船奋战,杀敌无数,所驾战船不幸起火,壮烈牺牲。李舜臣、陈璘杀出重围,赶来救援,连开虎蹲炮,击沉敌船。李舜臣不幸中弹,伤重垂危,他叮嘱不许声张,把军旗交部下代为发号施令,继续战斗,直到胜利。
  1592—1598年,中朝军民经过,7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把日本侵略军驱逐出境,粉碎了丰臣秀吉吞并朝鲜征服中国的妄想。日军撤退后,中国援军也跟着撤退。这是历史上国与国之间,最标准的无私援助,战后中国一无所求。这次战争是中朝人民并肩战斗共同夺取胜利的一役,体现了中朝人民休戚与共、唇齿相依的密切关系。通过这次卫国战争,朝鲜人民维护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尊严,粉碎了日本侵略者侵吞朝鲜,染指中国的侵略企图。明代的援朝御倭战争,对明朝和朝鲜两国历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当时明朝国势早已由盛转衰,这场战争拖延7年,明朝“縻饷数百万”,战争使明朝国力大衰,颓势进一步显现,以至半个世纪后终告衰亡。这场战争的胜利,朝鲜却能够危而复安,国运绵延,这不能不说是明朝的功劳。因此,在清朝取代明朝成为朝鲜新的宗主国之后,朝鲜国内仍然有不少人鼓吹反清,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理由就是他们认为“(明)神宗皇帝再造之恩,自开辟以来,亦未闻于载籍”,“其兴灭抚颠之德,与天无极,此古今属国之未始有得于天朝者也。”。朝鲜国王更是对明朝抗倭救朝的再造之恩感激不尽,其在宫内秘密修建了崇祀明神宗等的“大报坛”,这就是感恩的最好力证。
  三、清王朝“甲午援朝”战败后,中朝两国分别陷入了灾难的深渊
  明治维新后,日本极力推行军国主义,不断侵略亚洲邻国,并制定了以征韩侵华为中心的“大陆政策”。1894年3月,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沉重打击了朝鲜的封建统治。朝鲜国王再次向清 *** 求助。日本为制造出兵朝鲜的借口,把风雨飘摇的清 *** 拖入战争的陷阱,于是一再怂恿清 *** 出兵朝鲜。当清军将领叶志超、聂士成率2400多人在朝鲜登陆后,日本随即以保护使馆为名,以清军入朝为借口,调遣大批日军赴朝,迅速抢占了从仁川至汉城一带各战略要地。同时,日本还设立了战时大本营,作为指挥侵略朝鲜战争的最高机构。朝鲜农民起义被镇压后,日本不仅不撤兵反而继续增兵,并囚禁了朝鲜国王李熙,建立了傀儡 *** ,还命傀儡 *** “邀请”日军驱逐在牙山的清军,中日甲午战争由此爆发。在这场战争中,蓄谋已久的日本打败了清 *** ,其处心积虑“促成中日冲突”的目的终于达到。由于清 *** 当时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自身难保,加之官员腐败无能,消极避战,平壤丢失后,日本实行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的战略,从而把中国和朝鲜人民拖入了灾难之中。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中日双方签订了《马关条约》,清 *** 丧权辱国,割地赔款。自身难保的清王朝15年后最终灭亡, *** 的势力从此退出了朝鲜半岛。
  朝鲜王国在甲午战争后离开 *** 的保护后,日本侵略者就开始逐步蚕食其领土,迫害其人民。1910年日本迫使朝鲜签订了“日韩合并条约”,朝鲜半岛从此彻底沦为日本的殖民地。1919年3月1日,朝鲜半岛人民因日本殖民者禁止在学校内使用朝鲜民族语言,掀起了大规模的抗日活动,史称“三一运动”,这场抗日运动遭到了日本警察的残酷镇压。“三一运动”失败后,中国广大领土成为朝鲜人民抗日复国的大后方,中国人民成为朝鲜人民抗日复国的同盟军。有中国这样的坚强后盾,朝鲜独立运动领导人才能把先后在海参崴、上海、汉城成立的临时 *** 及时合并,于1919年在中国上海成立“大韩民国临时 *** ”。大韩民国临时 *** 获得了孙中山领导的护法 *** 的承认。
  四、中朝两国携手抗日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1932年,金日成在中国东北开展了抗日游击活动,朝鲜 *** 人所领导的游击队是最主要的朝鲜抗日武装力量之一。金日成领导的抗日武装在1937年曾经占领了朝鲜北部的普天堡镇,后在日军的压力之下,于1941年被迫退到苏联境内。
  1937年7月7日,中国全面抗战爆发。1939年上海沦陷后,大韩民国临时 *** 几次迁移,最终于1940年9月迁至当时中国的战时陪都重庆。在中国 *** 帮助下,朝鲜复国运动人士在中国先后成立了“朝鲜义勇队”和“韩国光复军”。在遍地烽烟的华北前线,活跃着由朝鲜人民优秀儿女组成的抗日队伍——朝鲜义勇队。他们以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与中国抗日军民一道,战日寇、抓敌特、散传单、阵前喊话,出生入死,谱写了一首国际主义的悲壮战歌。还有大量朝鲜人加入中国的抗日军队。为搞好武装宣传,朝鲜义勇军的战士们经常化装成各行各业的人,潜入敌占区,组织秘密的朝鲜革命团体,动员大批的朝鲜人到根据地来工作和学习。同时,他们还搞了不少有关日伪军活动的重要情报,有力地支援了八路军。朝鲜义勇队除了担负紧张而又充满危险的宣传工作外,还直接参加战斗,用枪和子弹消灭敌人。他们与八路军并肩作战,冲锋陷阵,气势如虹,有的甚至长眠于中国大地上。朝鲜义勇队是第一支驰骋在中国敌后抗日战场的国际纵队,但这些外国友人组成的部队和八路军一样,每到一地都帮助群众担水、推磨、扫院,见面还主动打招呼,态度和蔼可亲,很快就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拥护。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侨居在中国的大韩民国临时 *** 于12月9日向日本宣战。1942年5月15日,中国军事委员会决定将“朝鲜义勇队”和“韩国光复军”两支武装合并为韩国光复军,交由大韩民国临时 *** 直接统辖。光复军利用其通晓日语的优势,主要从事书写标语、对敌广播喊话等瓦解敌军工作以及审讯敌军俘虏、破译敌军口令等工作,为抗日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五、历史启示
  在古代中朝人民的交往历史上,朝鲜半岛与中国历代王朝一直保持着很好的关系,每当朝鲜半岛遭遇外敌入侵时,中国无不派兵支援。无论中国的王朝如何更替,但当朝鲜半岛请求援助时,中国历代王朝出兵援助朝鲜的规律始终不变,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朝鲜半岛与中国大陆本土之间存在着唇齿相依的地缘战略关系,因而,中国出兵援助朝鲜,并不是某个王朝的统治者个人的冲动与喜好。因此,每当朝鲜遇到外敌侵略时,中国 *** 无论自身当时处于何种境地,都责无旁贷地出兵救援,以免唇亡齿寒。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和朝鲜半岛人民在4次共同抗日的过程中,更是用鲜血凝成了牢不可破的战斗友谊。
  从朝鲜半岛的近现代史可以看出,朝鲜在政治上可以说自新罗王朝起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但在民族命运上,从来都是与中国的兴衰息息相关的。朝鲜民族一旦离开了中国的援助,要么成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要么成为大国利益纷争的牺牲品,难以实现民族的统一。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中国、朝鲜半岛相互之间利益相关、休戚与共、唇齿相依,二者和则双利,争则双害,如果相斗则害上加害,更易给他人以可乘之机。中国人民与朝鲜半岛人民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回顾历史,无论中国是否愿意或者中国有无实力,只要朝鲜半岛上发生了敌对国势力的入侵,中国都必须进入朝鲜半岛对抗外来的入侵势力,而且能否打赢在朝鲜半岛发生的战争,将决定中国本土的命运,这一点,已经是中国历史和中国地缘战略的最基本规律。没有任何人、包括改革开放后希望和平崛起的当代中国人,都不能违反历史规律和摆脱地缘战略的制约,另行制定出一种在朝鲜半岛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事实上,朝鲜半岛上的安全问题本身就是中国国家安全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在朝鲜半岛上无所作为和视朝鲜半岛上的盟友于险境而不出手相助,本身就是中国行将衰败的前兆。正因为中国和朝鲜半岛山水相连、唇齿相依,才使中国人民更加深刻地理解为什么今天的中国必须要以邻为伴,与邻为善,与邻国共同发展是中国和朝鲜半岛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与朝鲜半岛友好交往的历史镜监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梦见康熙皇帝

    周公解梦梦见康熙皇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康熙皇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朱元璋画像的脸型为什么这么奇怪,是真长这样还是被人丑化

    朱元璋的样貌一直是比较受人关注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长得十分臭猫,鞋拔子脸型,面露凶光,而且脸上还麻子密集,另一种说法则是他长得十分端正,面相沉稳,给人威严的感觉。那么这两种说法究竟哪种更加准确呢?在史书中有着关于他相貌的记载,比如《太祖实录》和《明史》等书都夸他相貌英武。不过前一本书是在朱允炆时期撰写的,上面对于外貌就是夸他魁梧,主要还是在描写他的气质。

  3. 谁说正宫娘娘不吃香?这几位都是最受宠皇后

    北齐文宣帝皇后:李祖娥《北齐书·文宣李后传》描绘李祖娥是「”容德甚美”。清代鹅湖逸士的《老狐谈历代丽人记》中说「”高后李祖娥以秀慧而绝艳”,将李祖娥与西施、昭君、张嫣、张宝珠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五大美女”。鹅湖逸士认为李祖娥是「”不幸生于季世,又嫁高氏无礼之家,迭遭污辱,几至玉碎花残。”而后世却因此几乎忘记她的艳丽,其实李祖娥是「”秋波善睐,神光动人”,属于「”亘古所无,所谓横绝千古之丽也”

  4. 隋朝并非二世而亡,陏共有八位皇帝,有一位活得时间比 ... 长

    众所周知,秦朝和隋朝是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朝代,秦朝历秦始皇、秦二世,隋朝历隋文帝、隋炀帝,都只延续了两位君主,称之为「”二世而亡”。但是如果严格来说,秦朝和隋朝都不算是二世而亡,因为秦朝还有秦三世子婴,但子婴不称帝而称王,最后也是惨死项羽手中。至于隋朝,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隋三世”,从知名度上,隋三世没有秦三世高,但秦三世已经降为王,隋三世还是如假包换的皇帝,他就是隋恭帝杨侑。公元605年(大

  5. 真实「 ”余则成”:牛兰夫妇潜入上海,被捕后命运如何?

    作者:常辰哲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这对红色间谍,堪称现实版的「”余则成”夫妇。虽然看上去,这只是战争年代一个普通的间谍故事,因为在当时西方巡捕房和蒋氏大肆抓捕的背景下,无数革命者被捕遇害,他们的事情看上去似乎很普通。但是这起「”间谍案”,却几乎改变了历史走向。故事的开头很简单,也很偶然。1931年6月,新加坡,英国警察抓到了一个共产国际的联络员,约瑟夫。这个约瑟夫,是向马来西亚的同志转移经费的。

  6. 清朝有一位官员,只因为太清廉节俭,被贬谪回老家,后郁郁而终

    南朝齐丹徒县令沈赞之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僚吃吃喝喝,因为总要花钱。他不愿意花公款,而自己的工资又经不起应酬往来,就干脆不跟人来往,也不请客送礼,公务之暇,就当宅男。这种人在官员队伍里太碍眼,也碍事儿。终于有一回,被人找了个茬儿,构陷入狱。

  7. 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比「 ”安史之乱”更加严重

    唐朝中期曾爆发过一场险些导致大唐亡国的叛乱事件,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不过,就在「”安史之乱”结束二十年后,另一场后果更严重的叛乱事件又险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历史上将这次叛乱称为「”奉天之难”。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驾崩,时年37岁的皇太子李适继承皇位,是为唐德宗。唐德宗出生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阶段,可后来的「”安史之乱”却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8.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9. 此地是中国最早失去四百多年后又回归祖国的地方,历经曲折

    明朝最早来自欧洲的入侵者是葡萄牙。十五世纪未,葡萄牙殖民者经好望角到达印度西海岸,进而向东亚扩张。明代时借用...人对欧洲人的称谓,称他们为佛朗机国。

  10. 梁山一百零八好汉,谁可称为真正的英雄?不多,只有三位

    《水浒传》中的梁山一百零八好汉,一直以来都是被正面歌颂的对象,他们锄强扶弱,扶危济困,替天行道,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好汉之歌。孙二娘暗害过路头陀只能算好汉,而称不上英雄的,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武松。武松血洗都监府如果连武松这样的好汉都无法入选英雄之列,那梁山好汉中又有谁可称得上真正的英雄呢?真正的英雄,一定能够忍辱负重。林冲被发配沧州之际,林娘子前来送行,夫妻两人感情深厚,难分难舍。

随机推荐

  1. 淘宝电商:全方位解析直通车拉动搜索玩法

    淘宝电商:全方位解析直通车拉动搜索玩法关键词:标题优化、内容营销、直通车适用行业:童装、男装等所有类目适用卖家规模:淘宝店铺、天猫店铺一:直通车测图测款测图,准备好4张精心...的车图,开四个计划,每个计划放不同车图,开行业核心的一级词,根据自己的行业,拿到100以上点击,投放时间可以根据行业高峰时间点,一般是在下午或者晚上,低于行业均值的车图放弃,选择点击率最高的车图,最好点击率在行业1.5倍左右。

  2. #清风计划#【今日科普】何谓 ... 得气?

    常听针灸大夫提到...得气,今天就跟您聊聊何谓...得气。...得气是指毫...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部位获得经气感应。通过针灸的...使穴位得到振奋,发挥自我改善功能,使气血向穴位处集聚,穴位出现明显调动和调整经络中的气血运行的能力,这时穴位就处于得气状态。部分肌肉较厚的穴位,得气后会出现针体随着肌肉而跳动的现象。下次接受...治疗时,您也可以观察、感受下是否得气啦!

  3. 来果老和尚

    妙莲老和尚讲故事-来果老和尚住持高重参禅不拿佛法做人情一、高旻寺革除经忏内地有经忏的丛林,代信众做一切的佛事。在内地最特殊的道场,专门为了生死,完全不接受佛事的丛林有两处,一是苏州灵岩山寺,印光祖师住持的道场;二是扬州高旻寺,来果老和尚住持的道场。

  4. 被假太监戴绿帽还惨遭谋杀的唐朝悲剧皇帝

       太监是一个门槛很高的职业,没有一定的奉献精神是不能胜任的。在古代的皇宫里,为了保证皇室血统的纯正,太监入宫前一般都要经过严格的防伪认证,弄虚作假十分困难。不过,这是一般情况,虽然占据了中国历史的大部分,但并不是全部。占据剩余很少部分的二般情况下,太监进宫...

  5. 【敛威】的意思是什么?【敛威】是什么意思?

    ●《后汉书仲长统传》:「疏禁厚下,以尾大陵弱;敛威峻罚,以苛薄分崩。」李贤注:「敛,聚也。言秦酷法,以至分崩也。」★「敛威」在《汉语大词典》第6976页第5卷521参见:敛威敛威是什么意思敛威liǎnwēi集中威势。

  6. 将遇良材是什么意思?

    【拼音】jiàngyùliángcái【解释】良材:本领高的人。大将遇上本领高的人。比喻两雄争斗,本领相当。【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四回:“两个就清风山下厮...,真乃是棋逢敌手难藏幸,将遇良材好用功。”【例子】【相关】百度“将遇良材”

  7. 关于爱情幸福的说说-感人的情话

    他们说你的笑容,又漂亮又落拓。除非夏天会下雪,我的泪已经干固,那时的爱情,就像儿时的单纯,无声无息的离去。

  8. 有关励志的名人名言

    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只有接受批评才能排泄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

  9. 为什么要悲伤哭泣

    洞山禅师是曹洞宗的开山祖师。洞山忽然睁开眼睛从座位上站起身来说:“出家的人,心里不要为虚幻的外物所牵制,这才是真正的修行。生时操劳,死为休息,为什么要悲伤哭泣?”于是洞山命主事僧办愚痴斋,以责罚大众的不能忘情。洞山和他们一起斋戒,七天之后,叮咛大众说:“这一次绝不要哭死哭活了。”次日沐浴后,洞山端端正正地坐着,再也没有起来。

  10. 小心嗑瓜子嗑出胃病

    瓜子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但如果过量则可能引起各种疾病……嗑瓜子容易引起胃病。由于空气不断随着吞咽嚼碎的瓜子仁进入胃肠,导致胃肠道内胀气而引起嗳气、腹胀、腹痛等腹部不适症状。如一次性嗑瓜子量太多,必然会消耗掉大量唾液和胃液,影响正常食物的消化,导致消化不良、腹部不适等疾病,有人称之为“瓜子病”。所以多味瓜子不可多食。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