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分封制是周朝的一大特点,西周初期分封了数百个诸侯国,经过数百年的兼并战争,到了战国末期,只剩下寥寥数个诸侯国。其中有一个姬姓诸侯国,从来没有跻身强国之列,可是却享国907年,超过战国七雄,成为存在时间最长的周朝诸侯国,它就是卫国。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卫国处于四战之地,四周都是强大的诸侯国,生存环境极为恶劣。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享国最长的朝代,东西两周八百年,给后世留下了太多的故事。 分封制是周朝的一大特点,西周初期分封了数百个诸侯国,经过数百年的兼并战争,到了战国末期,只剩下寥寥数个诸侯国。 其中有一个姬姓诸侯国,从来没有跻身强国之列,可是却享国907年,超过战国七雄,成为存在时间最长的周朝诸侯国,它就是卫国。 西周初期 卫国第一代国君卫康叔是周文王的第九个儿子,周武王的同胞弟弟。 三监之乱后,周公旦把武庚俸父的殷商遗民转到康叔名下,让他做卫国君主,封地为黄河、淇水一带商殷旧地的废墟。 疆域大概位于河南鹤壁、安阳、濮阳,河北邯郸和邢台一部分,山东聊城西部。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卫国处于四战之地,四周都是强大的诸侯国,生存环境极为恶劣。 春秋初期 尽管强国林立,但是在西周时期,周天子的威信尚在,诸侯国之间就算有矛盾要打仗,也是非常节制,所以卫国过了一段平静的日子。 到了东周时期,卫国经历数十年的内乱,导致其国力衰弱,而这时候狄人又趁虚而入,一番交战后,卫国近乎被灭国,只剩下五千 ... 逃出。 在齐桓公的帮助下,卫国得以复国,但是国力大减,从此沦为三流小国,尽管经过百年的休养生息,但已经不能与周围的诸侯国相抗衡。 春秋末期 到了战国时期,卫国夹在赵、魏、齐、楚等强国之间茍延残喘。 公元前254年,卫国被魏国兼并,成为其附庸国。此时卫国君主已不能叫「 ”公”,而只能称「 ”君”,其领土不能称「 ”国”,而只能称「 ”封地”。 公元前225年,魏国被秦国所灭,卫国转而成为秦国的附庸国,直到六国灭亡,卫国依然存在。 公元前209年,卫君角被胡亥废为庶人,魏国正式灭亡。 《史记》有记载,「 ”二十一年,二世废君角为庶人,卫绝祀。” 战国中期 从公元前1115年创建,到公元前209年覆灭,卫国存活了906年,是周朝诸侯国中享国最久的一个。 数百年来,卫国周围都是强大的诸侯国,它为什么能一直存活呢? 首先,卫国虽然没有强大的实力,在历史上几乎没有存在感,但是有个优点,那就是盛产人才。 战国两百多年,卫国出现了许多闻名天下的人才,比如商鞅、吴起、吕不韦、李悝、荆轲等。这些人在世,肯定不希望自己的祖国被灭。 战国末期 其次,小国虽然实力不强大,但是也有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比如「 ”能屈能伸识时务”。 只要其他国家找借口出兵卫国,卫国国君就会装孙子,谁打他,他就向谁称臣。 今天魏国打他,他向魏国称臣,明天楚国打他,他又向楚国称臣,反正就是不会得罪任何一方。 如此一来,强大的诸侯国就没有借口再去欺负卫国。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相比宋国、郑国等,卫国的地理位置并不是多么重要。 汉武帝时期 战国末期,卫国宗室后裔卫满在燕国为将。公元222年,燕国被秦国灭亡,卫满率领上千人投靠东边的箕子 ... 。 因为是中原人,卫满受到君主箕准的热情款待,不仅封为博士,还将西边上百里的土地封给卫满。 可是卫满并不安分,私下一直发展自己的力量。公元前194年,卫满推翻箕子 ... ,建立卫氏 ... 。 卫氏 ... 历经卫满、卫蒙、卫右渠三代君主,共享国88年,到公元前107年,卫满 ... 被汉武帝所灭。 卫满 ... 统治 ... 半岛近百年,因此也是许多 ... 人的祖先。 (参考文献:《史记》)
本文标签:战国七雄战国周朝历史中国历史三国汉朝卫国隋朝秦朝西汉战国时期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