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故宫博物院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钟表院藏,千余件18至19世纪机械钟表藏品堪称世界之最。

故宫博物院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钟表院藏,千余件18 至19 世纪机械钟表藏品堪称世界之最。1601年,利玛窦为万历皇帝献上「 ”两架一大一小的机械钟”,让这代表「 ”欧洲文明”的奇巧之物第一次进入紫禁城。 作为西方世界叩开神秘东方古国的敲门砖,很多康乾时期收进宫中的西洋钟表都是为取悦中国君主而专门设计的,绝无仅有。对西方钟表最痴迷的当属乾隆皇帝,今天故宫内的许多钟表都是乾隆皇帝的收藏,来自英国、法国、瑞士、日本等国,也有一部分国产钟表,是由清宫造办处及广州、苏州等地的中国钟表匠人所造。 清宫钟表走时、打点准确,造型精美并且融雕塑、工艺、音乐、机械、科技等于一体,数百年前精湛技艺制造下的钟表在当时不仅是计时仪器,更多的是皇帝爱不释手的
玩具,或者说,钟表的计时功能已经不是第一位的了,而观赏性、表演性才是最重要的。 4个月,近千个小时,6件珍贵百年钟表容光焕发 图片来源网络 自2014年起,故宫确定了六件待修复古钟表,由故宫科技部与卡地亚制表工坊共同修复机芯,随后双方在2015年正式签订了修复合作协议。2017年,经过耗时四个多月、累积近千工时的实际操作,六件钟表文物机芯重新回到紫禁城,再次被「 ”植入”200多岁的「 ”身体”里,这是故宫博物院钟表藏品的机芯部件第一次出国「 ”就诊”。 在最近的故宫卡地亚文物展上,重获新生的六件古钟表同台展出,去参观的小伙伴,看看能不能把它们都一一找出来,凑齐六个看看能不能召唤神龙。(展览就到7月31号,还没去的要抓紧了。对了,别忘了带水带干粮,因为你很可能一看就是5个小时,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说多了都是泪) 西方钟表业在研究中国审美观念和欣赏趣味的基础上,制造的专门销往中国市场的钟表作品,被称作是中国市场钟表。 它们一般是成双成对出现,外观装饰华丽,务求美轮美奂,外壳多为铜镀金,并在特定部位镶嵌上各色料石,有的还在表壳上绘上珐琅画。 铜镀金嵌玛瑙规矩音乐表一对,18世纪末英国 我们先来看看它修复前的样子,这样你就知道新生后的它有多美了。 修复前(图片来源网络) 底部八面雕花的箱体是个音乐盒,旁边的小机关一碰,就能听到舒缓清脆的旋律。伴随着韵律,正面处于第二层的人偶开始「 ”调皮”地左右摆头。围绕在他身旁的四头大象寓意「 ”太平有象”,共同顶起了一个玛瑙箱,外部包裹着镂空的镀金花纹。 简洁的白色表盘上,罗马数字小时刻度外圈叠加着 ... 数字分钟标识。 用料这般豪气,但它其实是个「 ”修颜箱”,而且工具齐全,从拆解后的图可以看出,小剪刀、镊子、耳挖勺等一件不少,其中对称放置的两个小小玻璃瓶,推测是装香粉之类的容器,还搭配了取粉用的袖珍小勺。 拆解后(图片来源网络) 其中一座的机芯上刻有「 ”Jas Plummer 2049 London”,即詹姆斯·普拉美(James Plummer)。1750至1900年之间,姓普拉美的钟表匠共有17位,其中并没有人叫詹姆斯。不过1750年在伦敦从业(具 ... 于伦敦市区的怀特查佩尔区)的钟表匠有一位姓普拉美,但他的名字无从知晓。这个人有可能就是该钟的作者,但这也仅仅是一种猜想。 铜镀金狮驮规矩表镜一对,18世纪末英国 最上端是镜子 表盘小小的,两侧还有狮子造型 两侧的是壁虎还是蜥蜴? 注意看,狮子的尾巴 其中一件的表盘上标有Joseph Hornzee,机芯上刻有「 ”Howard 2 London”。世界钟表匠大辞典中没有名叫Joseph Hornzee的钟表匠,不过姓霍华德的工匠有66位,其中11位在美国生活,36位在英国,伦敦就有11位霍华德,因而无法对这块机芯进行更为精准的年代判定。 拆解后(图片来源网络) 双面英国怀表, ... 年代约为18世纪末 合作修复面临的最大难题便是这个双面镀金表(编号182994),机芯缺失了四根指针,由于故宫一直秉承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修补补配,不可「 ”凭空创作”,因此必须要给它「 ”找回身份”,而唯一的线索只有表盘上的「 ”John Ilbery London”字样。 历史上伊伯利(Ilbery)这一姓氏在英国、瑞士和中国的钟表界声望颇高,仅安帝古伦拍卖会上拍出的标有「 ”Ilbery London”的钟表就多达129件。2012年,伊伯利的一块表甚至拍出了50万欧元的高价。当年伊伯利的产品几乎所有都出口到了亚洲市场,尤其以「 ”中国表”而闻名。原本伊伯利设计简洁的机芯只抛光而不加修饰,为了迎合中国市场的偏好,工匠开始对部分机芯进行装饰,从那以后雕刻装饰之风日渐兴盛。这些装饰工作通常在日内瓦完成,不只是机芯,表壳也镀金或饰以珐琅,并仿照神圣罗马帝国时代的风格用珍珠镶边。 背面(图片来源网络) 修复团队翻查了数千件古董钟表文献,终于在苏富比的拍卖记录中发现这款双面怀表是成对儿的,并从其姊妹款的拍卖信息中确认了 ... 年代约为1790年,最后根据资料上指针的形状和材质,复刻了缺失的四根指针。 英国十八世纪早期铜镀金鲨鱼皮套怀表 拆解(图片来源网络) 机芯(图片来源网络) 机芯上刻有「 ”Davenport 162 London”。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从业的名叫詹姆斯(James)的钟表匠有三位,两位居住在柴郡的麦克莱斯菲尔德,一位居住在伦敦。很有可能后者才是这块表的作者,因为前两位活动年代在19世纪,且并不住在伦敦。 展览现场还有什么值得关注 法国十八世纪早期铜镀金鲨鱼皮套怀表 机芯背面的游丝摆轮护套中心部分被雕刻成一条极为生动的中国行龙,于摆动的游丝相互映衬,极具动感。 英国十八世纪铜镀金嵌玛瑙画珐琅怀表 背面由红、绿料石组成的中国双龙图案,托起中间的微绘仕女珐琅片。 铜镀金壳怀表的机芯后夹板上安置秒针,秒针顶端装饰一条金色中国行龙。弯曲灵活的姿态,配合表壳背面的镂空图案,显现出金龙在丛林间穿梭飞行的动态景观。 气球式钟,19世纪末法国,故宫 1901年10月19日,阿尔伯特·山度士-杜蒙驾驶他的六号飞艇,成为第一位驾驶可操控飞行器实现环埃菲尔铁塔一周并返回起飞地点圣克卢的飞行家。 此钟大理石基座上立一铜柱,柱头处伸出一横杆,以支撑球形钟表。球正面为单套两针钟表的钟盘,钟机装在球体内。 球体下部正中垂下一杆,为钟摆,下面的摆锤置于筐内,与筐连在一起,摆锤的上下位置可以通过旋钮调节。支架支撑气球处为活轴,上弦启动后,球内机芯动力摆带动球体摆动,球外的筐也随之同步摆动。 球外用铜丝绳拉网罩于球上,网下坠一筐,筐里立一位手持船锚的海员。 铜镀金葵花式表,19世纪末法国制造 花坛式底座,上立一株盛开的向日葵,花瓣中间嵌一单套二针表,表盘周围镶嵌黄白色料石,与金色的花瓣相映衬。花茎上盘绕一条蛇。 更多展览现场有意思的内容就留给大家自己去发现了。 乾隆除了从国外进口钟表外,还有一部分是国产钟表,由清宫内务府造办处以及广州、苏州等地的中国钟表匠人制造。 广州钟表的特点是把所有美好的寓意集中于一身 比如蝙蝠趴在灵芝上,象征着「 ”福寿延年”;猴举着桃跪拜,即「 ”白猿献寿”;象驮屏代表「 ”太平有象”,鹿驮屏代表「 ”一路平安”,马驮屏则代表着「 ”一马平川”。美好的寓意都能够在广州钟表上体现出来。 铜镀金珐琅福寿楹联钟,广州,清乾隆 钟底层是乐箱。底层正面是景观,居中立一人手持字联。其周围有一圈献宝人队伍。 上弦启动后,乐起,持联人展示联上「 ”福寿齐天”四字,其周围的献宝队伍出入门内,灵芝上的蝙蝠振翅,字联转换。二层布景前人物行走,侧面水法转动似瀑布飞流直下,平台上水法转动似波涛。 图片来自故宫官网 景观的两旁布置对联,对联书写在可转动的 ... 状铜柱子上,柱子每转动一面,就变换不同的内容。柱上为「 ”吉祥观有象,音韵彻无边”,「 ”胜地风云好,春台喜庆多” 两幅对联和一人跪地双手托举宝塔的画联。 图片来自故宫官网 二层平台上平铺水法,中间立扁葫芦瓶。瓶下腹部嵌时钟,上腹部有料石花,瓶中插大束花。 图片来自故宫官网 铜镀金转柱太平有象钟,广州,清乾隆 此钟为四层钟楼式,嵌金、银花的蓝色珐琅钟面光亮鲜艳。白色表盘镶嵌在第三层正中,有金色的时针和分针,在金、银花的蓝色珐琅衬托下醒目而华贵。 图片来自故宫官网 此钟的机械部分为两个各自独立的系统:一个是计时系统,另一个是表演系统,分别由两个上弦孔控制。表演系统机械装置在第一层。 图片来自故宫官网 启动后,伴随着优美的乐声,钟楼第一层上的玻璃转花和左右两侧玻璃框内的人和水法、第二层正面的三朵转花、第三、四层的立柱以及每层四角花瓶中的转花都运转起来,第四层正面门中的银象鼻子上下翻卷,象尾来回摆动。 清宫做钟处钟表多以亭台楼阁等大型景观展现在人面前 铜镀金转八宝亭式钟,清宫造办处,清乾隆 铜镀金嵌宝石重檐亭立在紫檀须弥座上,英国造小表嵌在亭子顶端。 图片来自故宫官网 上层屋檐上小铃铛 ... 精细,累丝上有点翠「 ”寿”字及云纹。 图片来自故宫官网 亭内中间是梵文六字真言转经桶,经桶内装满经卷。围绕经桶是佛前供器——铜镀金点翠八宝,即轮、螺、伞、盖、花、罐、鱼、肠。经桶和八宝下装有圆盘,可以转动。 图片来自故宫官网 启动后,经桶顺时针方向转动,八宝两两相对,一个顺时针,一个逆时针转动。 木楼转八仙塔式钟,清宫造办处,清乾隆 塔为13层。上弦后启动,在乐曲伴奏下,八仙交错转动,也就是,奇数层1、3、5、7、9、11、13顺时针方向转,偶数层2、4、6、8、10、12层则逆时针方向转。 图片来自故宫官网 镀金圆柱支撑塔身,塔每层内檐下的走廊上站立八仙人物。八仙在圆盘上,圆盘带动八仙围绕着圆柱转动。 图片来自故宫官网 塔基座上围玉石栏杆,座正面有二针钟,钟盘上有两个上弦孔。 图片来自故宫官网 我在故宫修文物之铜镀金嵌料石升降塔钟 之前很火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可以说是圈粉无数, 图片来自故宫官网 它的九层宝塔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缓慢升降。这个钟是三面钟,是当时最早的世界时,上面的三个钟盘可以显示三地的时间。正常情况下,它每到三点会升起,六点落下,九点升起,十二点落下,但是它有一个独立的开关可以控制钟表的升降,满足皇上看表演而非看时间的需求。 图片来自故宫官网 图片来自故宫官网 塔座上立九层六角塔,每层均饰栏板,塔檐有六条珠链。弦满开动后,随着中国民乐《茉莉花》的旋律,塔身缓缓升起,而后又平稳降落,曲终,塔恢复原状。 据说,很多领导和外宾都很喜欢看这个钟,因为它的缓慢升起象征着「 ”步步高升”。而降落的情景,就只有留给故宫钟表修复师自己了。 生命终究会归于尘土,时间却永恒于世。 而每一件钟表都是时空旅人,百年之前,它告诉我们时间;百年之后,它见证了时间。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来源网络外,均为现场实拍图。
本文标签:故宫博物院文物卡地亚博物馆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