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司马懿的生平履历 司马懿一生最显著的功绩

司马懿三国时期魏国大臣,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高祖宣皇帝,故也称晋高祖、晋宣帝。司马懿一生最显著的功绩就是多次亲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的北伐。 个人生平>公元179年出生>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辟司马懿为文学掾。历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簿等职。>建安二十年(215年),随曹操征讨张鲁。>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曹操进封魏王后,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不久,转为丞相军司马。>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司马懿管理丧葬诸事。同年,曹丕即魏王位,司马懿受封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同年,曹丕登皇帝位,任命司马懿为尚书,不久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黄初二年(221年),免去督军官职,升任侍中、尚书右仆射。>黄初三年(222年),和黄初五年(224年),曹丕两次伐吴,都以司马懿镇守许昌,并改封司马懿为向乡侯。>黄初六年(225年)春二月,转任抚军大将军、假节,领兵五千,加给事中、录尚书事。>黄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去世,令司马懿与曹真、陈群、曹休为辅政大臣。八月,孙权出兵攻魏。司马懿击败诸葛瑾,并斩 ... 吴将张霸,斩首千余级。十二月,升任骠骑将军。>太和元年(227年)六月,明帝命司马懿驻扎宛城,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太和二年(228年)正月,司马懿擒斩孟达,传首京师,俘获万余人。>太和四年(230年),司马懿任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与大司马曹真一起伐蜀。>八月,司马懿从西城沿沔水直达朐腮,克新丰县,驻军丹口,后遇雨班师。>太和四年(230年),上表倡议建立上邦军屯。>太和五年,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开始主持对蜀的战争。>青龙二年(234年)二月,蜀丞相诸葛亮率军10万出斜谷攻魏,司马懿率军渡渭水,背水筑垒阻击。两军对峙。>五月,吴军10万三路攻魏,以配合蜀军作战。魏明帝派秦郎率2万人援司马懿,自率主力反攻吴军。七月,吴军撤走。>八月,司马懿与诸葛亮相持百余日。诸葛亮当月病故于五丈原军中,蜀军撤走。>青龙三年(235年),司马懿升任太尉。>景初二年(238年)正月,司马懿率牛金、胡遵等步骑四万征公孙渊,破襄平。屠戮七千多人筑京观。>景初三年(239年)正月,司马懿与曹爽一起接受遗诏辅佐少主曹芳。司马懿任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和曹爽共执朝政。>正始二年(241年)四月,孙权攻魏,六月,司马懿统军增援,吴军退。与邓艾筹划在淮南淮北创建军屯。>七月,增司马懿食郾、临颍,前后共四县,食邑万户,子弟十一人皆为列侯。>正始四年(243年)九月,司马懿在率军征吴。>正始八年(247年),五月,司马懿伪装生病,不问政事。>嘉平元年(249年)春正月,司马懿 ... 曹爽及其党羽何晏、丁谧、邓扬、毕轨、李胜、桓范等,并灭三族。>嘉平三年(251年)四月率军讨伐王凌。>嘉平三年(251年)八月戊寅(初五)日(9月7日),司马懿去世,享年七十三岁。>主要功绩>除军事方面外,司马懿在经济上也为魏国作出了重大贡献。使曹魏政权为了恢复北方经济,解决军粮问题,曾经推行包括民屯、军屯两类的屯田制度。司马懿在推广军屯事业上有很大的建树。约在建安二十三、四年,司马懿由转为丞相军司马后,向曹操建议:“昔箕子陈谋,以食为首。今天下不耕者盖二十余万,非经国远筹也。虽戎甲未卷,自宜且耕且守。”曹操行之。结果魏国一时“务农积谷,国用丰赡。”(《晋书·宣帝纪》)>曹操采纳这个建议仅两年就驾崩了,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要使军屯走向正规,大规模的铺开推行,当然是困难的。管理军屯的主要官吏——度支中郎将、度支校尉、度支都尉等官员,都是在曹丕称帝后的黄初年间(220—226年)设置的。这说明军屯走上正规是在曹丕时期。>曹魏军屯推行很广泛,但主要基地是设置在边境驻军地区,特别是在和吴、蜀的军事对立地带。曹魏和吴、蜀对立地带的两大军屯基地的开创,都和司马懿有关系。>曹魏和蜀汉的邻近地区,如长安、槐里、陈仓、上邽等地,都设置有民屯和军屯组织。其中,上邦的军屯最著名。这个军屯基地是在太和四年(230)由司马懿上表倡议建立的,《晋书·食货志》称:“宣帝表徙冀州农夫五千人佃上邽,兴京兆、天水、南安盐池,以益军实。”主持具体事宜的是那时的度支尚书、司马懿的三弟司马孚。《晋书·安平献王孚传》称:“关中连遭贼寇,谷帛不足,遣冀州农丁五千屯于上邽,秋冬习战阵,春夏修田桑。由是关中军国有余,待贼有备矣。”由此可见,上邦军屯是在司马懿、司马孚兄弟的共同筹划下开创的。>太和五年,诸葛亮进攻天水。这时上邽军屯上的小麦已经生长出来,有人主张“自芟上邽生麦以夺贼食”,魏明帝不从,“前后遣兵增宣王军,又敕使护麦”。司马懿与诸葛亮相持,多亏以上邽军屯的小麦作军粮,才取得胜利。直至正元二年(255),安西将军邓艾又在上邽“为区种之法,手执耒耜,率先将士”(《晋书·段灼传》),进行屯垦。这都说明上邽军屯的重要。>司马懿在太和五年屯长安,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开始主持对蜀的战争。为了增强实力,他很重视对关中屯田基地的建设。青龙元年(233),司马懿组织兴修水利,“开成国渠,自陈仓至槐里筑临晋陂,引汧洛溉舄卤之地三千余顷,”(《晋书·宣帝纪》)收到了“国以充实”(《晋书·食货志》)的效果。青龙三年,关东饥馑,司马懿调运五百万斛粟输京师洛阳,以资救济。可见他在关中储积有大量粮食。>曹魏和东吴邻近地带的屯田,主要是在淮河南北。曹操时曾“开募屯田于淮南”(《三国志·魏书·仓慈传》),但仅是民屯。正始二年(241),司马懿主持对吴作战时,始与曾为屯田掌犊人、典农纲纪的尚书郎邓艾筹划在淮南淮北创建军屯。第二年,司马懿“奏穿广漕渠,引河入汴,溉东南诸陂,始大佃于淮北”(《晋书·宣帝纪》)。第三年,司马懿又在这一地区“大兴屯守,广开淮阳、百尺二渠,又修诸陂于颍之南北,万余顷。自是淮北仓庾相望,寿阳至于京师,农官屯兵连属焉。”(《晋书·宣帝纪》)>《晋书·食货志》记载司马懿、邓艾创建的淮南淮北屯田说:“今淮北二万人、淮南三万人分休,且佃且守。水丰,常收三倍于西,岁完五百万斛以为军资。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斛于淮土,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逆北临淮水,自锺离而南、横石以西,尽泚水四百余里,五里置一营,营六十人,且佃且守。兼修广淮阳、百尺二渠,上引河流,下通淮颍,大治诸陂于颍南颍北。穿渠三百余里,溉田二万顷,淮南、淮北皆相连接。自寿春到京师,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司马懿和邓艾所进行的大规模的屯垦,对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对增加曹魏的财力,支持与东吴的战争,起了重要的作用。>更多人物资讯请关注历史新知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司马懿的生平履历 司马懿一生最显著的功绩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三国群英传2,大乔小乔,两女胜过千军万马

    大乔小乔分别是孙策和周瑜的妻子,三国里出名的美女,正所谓美女配英雄,而孙策周瑜是三国里有名的英雄人物,大乔在演义中的描写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就是孙策牺牲太早,小乔的描写就比较多了,和周瑜是珠联璧合,才子佳人的一对赤壁之战,三国最出名的战役,战前诸葛亮曾引用曹植的铜雀台赋成功激怒周瑜,让周瑜借坡下驴,誓战曹操,唐代大诗人杜牧也曾写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的诗,最主要的这好像还是初中要求背

  2.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3. 刘璋号称暗弱,却为何能把刘备、庞统打得如此悲惨?

    如果刘璋不给,那么刘备就有借口了,至少在明面上说得过去。这一年来,刘备借攻打张鲁为名,在刘璋这儿吃吃喝喝,都快把刘璋给吃穷了。可没想到,刘璋竟然没发火,而且一口答应给刘备人马报销火车票,只是资助的人马与物资减半,不管如何,已经相当够意思了。

  4.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5.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6. 这个金字塔位于中国,发现者是一个外国人,与埃及同出一源?

    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有一个外国的空军飞行员来到了我国,并且在路过西安的时候,非常惊喜地发现地面居然有一个金字塔式建筑,并且把这件事情带回了国内,后来陆续有不少的美国人来旅游,确认了金字塔同样存在于中国,原来这所谓的金字塔是秦汉时期的帝陵,里面埋葬的是秦朝与汉朝的一些皇帝,而它们的外形同样是四条边的一个金字塔,所以被外国人称之为中国金字塔。

  7.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8.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9. 曹操一生之错:实锤奸雄,放虎归山,急功近利失人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10.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随机推荐

  1. 饭后走一走,真的有助于长寿吗?对身体有什么好处,早知早好

    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也越来越忙碌了。身体素质却在下降,所以各种各样的运动开始备受关注。

  2. 描写期待的句子-感人的情话

    期待明天的成功就该在今天挑战失败。真情的期待,铸写了爱情美丽的经历。懒惰的人,是比较幸福的。男人知道,女人的爱情,离不开承诺,没有承诺,就是没有将来。

  3. 狮心王对决萨拉丁——王者的较量

    当电影《天国王朝》进入尾声之时,圣城耶路撒冷厚厚的城墙终于被攻破,十字军和撒拉森人的无数尸体堆满缺口。萨拉丁胜券在握,却选择放过所有基督徒。小铁匠和西贝拉女王平安返回法国后,很快迎来一位远客。

  4. “云想衣裳花想容”是李白写给谁的诗句?看完这个就明白了

    然而,在皇帝眼中,李白即使极富诗情才华,却不过只是一个御用文人罢了。然而,高力士因曾为李白脱靴而认为是侮辱自己,所以对杨贵妃说这是李白借诗讽刺她。此后唐明皇打算重用李白的时候,杨贵妃就给吹枕边风,致使李白最终被赶出了朝廷。

  5. 天下为家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tiānxiàwéijiā【解释】原指将君位传给儿子,把国家当作一家所私有,后泛指处处可以成家,不固定居住在一个地方。【出处】《礼记·礼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例子】【相关】百度“天下为家”

  6. 民国文人们为何喜欢穿长袍马褂?

    进入民国时期,可供男士选择的常服,主要为西装、长袍马褂、中山装这三大类。作为满清服制的遗存,许多进步人士纷纷主张应予废除。因此,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尽管留洋蔚然成风,眼界不凡,回国后却仍旧喜欢穿一身老旧过时的长袍马褂,以示其志。胡适穿西装,只有两种场合,一是国际会议,二是在美国留学和担任驻美大使,其余多数时候都是长袍马褂。这一身旧装,似乎成了中国文人在西学的冲击下,保留文化独立性的最后一道防线。

  7. 埋两头蛇,设想后人

    孙叔敖埋两头蛇,为什么是阴德呢?因为他只有惟恐两头蛇会伤人的那一念,以人为急,以物为后,所以他母亲称这种表现是仁。现在如果有人模仿孙叔敖,寻找一条两头蛇来...,未必是大贵人!

  8. 梦见钻戒

    周公解梦梦见钻戒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钻戒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清朝乾隆一生共作诗41863首,只有这首诗入选小学语文课本!

    乾隆一生写下41863首诗,这是个什么概念。乾隆一人就写了四万多首,他一个人写的诗的数量,差点赶上《全唐诗》了。按乾隆活了89年来算,平均每天写1.3首诗。但有一首诗,最为人熟知,也是乾隆皇帝4万多首诗中唯一被选入了小学语文课本的诗,这就是《飞雪》其诗曰: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不管怎样,乾隆一生留下4万多首诗,已经创造了历史,称其为「”诗词皇帝”一点也不为过吧!

  10. 生日祝福语_2018送给妈妈生日祝福语_生日语录

    没有母亲的辛劳,就没有儿女的今天,妈妈生日之际,祝愿妈妈生日快乐,健康长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