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的意思是:吏部lìbù1.旧官制六部之一。班列次序,在其他各部之上。参阅《通典职官五》。
【吏部】的意思是什么?【吏部】是什么意思?
【吏部】的意思是:吏部lì bù 1. 旧官制六部之一。 ●汉尚书有常侍曹,主管丞相御史公卿之事。 ●东汉改为吏曹,主选举祠祀,后又改为选部。 ●魏、晋以后称吏部,置尚书等官,主管官吏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班列次序,在其他各部之上。 ●清末废,并其职掌于内阁。参阅《通典•职官五》。 2. 指南朝齐谢朓。 ●朓曾为尚书吏部郎,故称。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辨误一》:「韩子苍言,欧阳文忠公寄荆公诗云:‘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吏部,盖谓《南史》:‘谢朓于宋明帝朝,为尚书吏部郎,长五言诗。沈约尝云:“二百年来,无此诗」’也。文忠之意,直使谢朓事。” 3. 指唐韩愈。 ●韩愈曾为吏部侍郎,故称。 ●宋江端友《韩碑》诗:「淮西功业冠吾唐,吏部文章日月光。」★「吏部」在《汉语大词典》第522页 第1卷 522★「吏部」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吏部」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吏部lì bù 1. 旧官制六部之一。 ▶ 汉尚书有常侍曹,主管丞相御史公卿之事。 ▶ 东汉改为吏曹,主选举祠祀,后又改为选部。 ▶ 魏、晋以后称吏部,置尚书等官,主管官吏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班列次序,在其他各部之上。 ▶ 清末废,并其职掌于内阁。参阅《通典•职官五》。 2. 指南朝·齐·谢朓。 ▶ 朓曾为尚书吏部郎,故称。 ▶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辨误一》:「韩子苍言,欧阳文忠公寄荆公诗云:‘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吏部,盖谓《南史》:‘谢朓于宋明帝朝,为尚书吏部郎,长五言诗。 ▶ 沈约尝云:“二百年来,无此诗」’也。 ▶ 文忠之意,直使谢朓事。” 3. 指唐·韩愈。 ▶ 韩愈曾为吏部侍郎,故称。 ▶ 宋·江端友《韩碑》诗:「淮西功业冠吾唐,吏部文章日月光。」
吏部的拼音lì bù
吏部是什么意思
吏部lì bù1.旧官制六部之一。●汉尚书有常侍曹,主管丞相御史公卿之事。●东汉改为吏曹,主选举祠祀,后又改为选部。●魏、晋以后称吏部,置尚书等官,主管官吏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班列次序,在其他各部之上。●清末废,并其职掌于内阁。参阅《通典•职官五》。2.指南朝齐谢朓。●朓曾为尚书吏部郎,故称。●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辨误一》:「韩子苍言,欧阳文忠公寄荆公诗云:‘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吏部,盖谓《南史》:‘谢朓于宋明帝朝,为尚书吏部郎,长五言诗。沈约尝云:“二百年来,无此诗」’也。文忠之意,直使谢朓事。”3.指唐韩愈。●韩愈曾为吏部侍郎,故称。●宋江端友《韩碑》诗:「淮西功业冠吾唐,吏部文章日月光。」
★「吏部」在《汉语大词典》第522页 第1卷 522 ★「吏部」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吏部」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 吏部lì bù1.旧官制六部之一。 ▶ 汉尚书有常侍曹,主管丞相御史公卿之事。 ▶ 东汉改为吏曹,主选举祠祀,后又改为选部。 ▶ 魏、晋以后称吏部,置尚书等官,主管官吏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班列次序,在其他各部之上。 ▶ 清末废,并其职掌于内阁。参阅《通典•职官五》。2.指南朝·齐·谢朓。 ▶ 朓曾为尚书吏部郎,故称。 ▶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辨误一》:「韩子苍言,欧阳文忠公寄荆公诗云:‘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吏部,盖谓《南史》:‘谢朓于宋明帝朝,为尚书吏部郎,长五言诗。 ▶ 沈约尝云:“二百年来,无此诗」’也。 ▶ 文忠之意,直使谢朓事。”3.指唐·韩愈。 ▶ 韩愈曾为吏部侍郎,故称。 ▶ 宋·江端友《韩碑》诗:「淮西功业冠吾唐,吏部文章日月光。」
用吏部造句
- 1.〖示例〗按诸公皆一时名硕,用之多不尽其材,而稔恶不悛如汪鋐者,乃持权久任如此。 ★明·沈德符《野获编·吏部一·屡兼二品正卿》 2.独鹤鸡群自寡俦,三间老屋日西头。(清 钱谦益《客途有怀吴中故人周吏部景文》) 3.独鹤鸡群自寡俦,三间老屋日西头。(清·钱谦益《客途有怀吴中故人周吏部景文》) 4.夫吏部尚书、侍郎,以贤而授者也,岂不能知人?如知之难,拔十得五,斯可矣。(《新唐书 张九龄传》) 5.夫吏部尚书、侍郎,以贤而授者也,岂不能知人?如知之难,拔十得五,斯可矣。(《新唐书·张九龄传》) 6.高阳《胡雪巖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吏部‘文选司’的那些书办,吃人不吐骨头,你可曾先打算过?” 7.明·沈德符《野获编·吏部·异途任用》:“从此洗肠涤胃,以听指南。” 8.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26回:“是都察院掌院加宫保兼吏部尚书夏邦谟,穿着蟒袍玉带。” 9.嗣后,光绪派吏部尚书孙家鼎为管理大学堂事务大臣。 10.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韩吏部上》:“东坡词气,倒山倾海,然亦未知琴。” 11.他官至吏部尚书, 12.唐·李翱《韩吏部行状》:“父子皆授旌节,子与孙虽在幼童者亦为好官,穷富极贵,宠荣耀天下。” 13.唐·骆宾王《上吏部裴侍郎书》:“就令欢以卒岁,仰南薰之不赀;而使忧能伤人,迫西山而何几?” 14.唐·骆宾王《上吏部侍郎帝京篇启》:“虽少好读书,无谢高凤而老不晓事,有类扬雄。” 15.唐·张说《赠吏部尚书萧公神道碑》:“心根孝友,器包礼乐,动蹑思后,故口无择言。”>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