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文名:朱买臣

别 名:朱翁子

国 籍:西汉

出生地:苏州吴县

职 业:官吏

主要成就:平定东越

官 职:主爵都尉、丞相长史

朱买臣–西汉大臣

  西汉的朱买臣是吴县(今属江苏)人。家里很贫穷,但非常爱好读书。他不治产业,四十岁仍然是个落魄儒生,常常靠砍柴卖掉以后换回粮食维持生计。

  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吴王刘濞以诛晁错为名,联合各诸侯拥兵造反,史称七国之乱。朱买臣夫妻俩为逃离战乱,背井离乡逃到会稽郡富春县下涯(今建德下涯镇),见前面一条溪流,清澈透明,因唇干舌燥,忙蹲下来用双手捧水饮之,口感甘爽。他们来到大洲源(新安江的一条支流),在人烟稀少的深山里,搭个茅篷居住。

  夫妻俩同到山上砍柴,挑到山下市场上去卖,维持生计。朱买臣在挑柴途中背诵诗文,有人在背后笑他是个书痴,当作新闻传来传去。惹得妻子难堪,所以劝他挑柴时不要嘴里念个不停,让周围人当笑柄。可朱买臣不听妻子的劝告,无动于衷。反而越念越响,甚至如唱山歌一般,弄得周围人都围过来看热闹。

  他的妻子感到羞愧,请求与朱买臣离婚。朱买臣笑着对她说:“你别看我是个穷鬼,我五十岁要大富大贵,你跟我吃苦已有二十多年,现在我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再等我几年,等到我富贵的时候好好报答你的功劳。”妻子忿恨地说:“像你这样的人,最后只能饿死在沟壑中,又怎么能够富贵呢?”朱买臣再三劝说,妻子便索性大哭大闹,朱买臣没有办法亦只好同意离婚,写了休书,递到妻子手里,妻子毫不留恋,离家而去。

  之后,朱买臣自己在路上边走边歌咏,背着柴在墓间行走。他的前妻和丈夫都去上坟,看到朱买臣又冷又饿,召唤他给他饭吃。

  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正月,汉景帝驾崩,太子刘彻继位登基,是为汉武帝。又过了几年,朱买臣经朋友帮忙,介绍到会稽郡当一名差役。年末,会稽郡上计吏要进京汇报,派朱买臣去押车。

  朱买臣随上计吏押送辎重车来到长安。他到皇宫门前上送奏书,很久没有回音。于是在公车署里等待皇帝的诏令,粮食用品都没有了,上计吏的兵卒轮流送给他吃的东西。一天,朱买臣凑巧在街上遇到同县人严助,严助官居中大夫,深受汉武帝赏识,于是严助向汉武帝推荐了朱买臣。汉武帝召见朱买臣,朱买臣谈说《春秋》,讲解《楚辞》,汉武帝很高兴,便封朱买臣为中大夫,与严助一起在宫廷侍奉皇帝。当时正要修筑朔方郡城,公孙弘上疏进谏,认为修城会造成国家经济疲退,财政吃紧。皇帝让朱买臣去和公孙弘辩论以使其折服。

  后来,朱买臣因犯事被免职,就回到会稽郡,在会稽郡官邸的守邸人那里借住吃饭。

  元鼎五年(前111年),东越王余善反复无常,屡次不听朝廷命令。因此汉武帝召集文武大臣献计讨伐。经文武大臣提议,汉武帝将朱买臣召回,恢复官职,命令朱买臣献策。

  朱买臣说:“以前东越王居住守护在泉山之上,地势险要,一人守险,千人都攻不上去。如今我听说东越王迁徙南行换了地方,此地距离泉山五百里,在大泽中。现在如果派兵过海,直接攻击泉山,陈设舟船、排列士兵围攻,席卷南行,就可以攻破消灭东越国了。”

  汉武帝非常高兴,采纳朱买臣的作战计划,封他为会稽郡太守。皇帝对朱买臣说:“荣华富贵以后不返回故乡,就好比穿着锦绣衣服在夜间行走一样,你打算怎么办呀?”朱买臣叩头谢恩。

  汉武帝下诏命令修造大兵船,准备粮食和一些水战用的器具,等诏书下发后,大批军队随从朱买臣一起出发前往会稽郡。

  朱买臣来到会稽郡城外,令随从在城外等候,朱买臣仍旧穿上又脏又破的旧衣裳,怀里藏着太守印绶,步行来到郡邸。正逢年末上计官吏到京上报的时候,会稽郡那些上计官吏正聚集在一起饮酒,对朱买臣都不屑看上一眼。朱买臣便走进后厅,守邸人就和他一起吃饭。吃到快饱的时候,朱买臣稍微露出那系著官印的绶带。守邸人觉得那东西很奇怪,就上前抽出绶带,看到那方印章,正是会稽太守章。守邸人很吃惊,走出屋外告诉了上计官吏。官吏们都喝醉了,大叫大喊道:“乱说大话!”守邸人说:“你们试着进屋来看看吧。”有位平素轻视朱买臣的旧相识走进室内看了官印,吓得回头就跑,高声嚷道:“的确如此!”在座的人都惊慌害怕起来,向守丞禀报,并赶忙相互推挤在中庭排成排拜谒朱买臣。朱买臣这时慢慢地从后厅中走出来,众人拜倒在地,朱买臣向他们摆摆手,示意让他们站起来。待众人起来,外面已驱入驷马高车迎接朱买臣,于是他便乘坐着驿车离去。会稽的官员听说太守将到,征召百姓修整道路。

  朱买臣到会稽郡(郡治在今苏州市)上任后,看见他的前妻及丈夫在修路,就停下车,叫后面的车子载上他们,送到太守府,并安置在园中,供给食物。过了一个月,他的妻子上吊而死。朱买臣给她丈夫银两,让他安葬。他还召见所有以前曾经给过他粮食以及对他有恩的朋友旧相识们,并一一回报他们。

  元封元年(前110年),东越王余善自称东越武帝,入侵汉朝的白沙、武林、梅岭,杀死地方官员。

  朱买臣接受汉武帝的诏令,率领军队与横海将军韩说从句章出发,由海路进攻东越。战争过程中,闽越的君主繇王居股与人合谋杀死了余善,向汉军投降。从此以后,闽越国灭亡。

  朱买臣因平叛有功,被征召到朝廷做了主爵都尉(汉代官名),列于九卿之中。

  过了几年,朱买臣因犯法被免官,后又被启用为丞相府长史。

  御史大夫张汤原先是个小吏,在朱买臣前趋承奔走。张汤与公孙弘脾气相投,是莫逆之交,二人互相推荐,标榜朝堂。于是汉武帝敕封张汤为廷尉。

  后来张汤诬告朱买臣的好友严助与淮南王刘安谋反有关,汉武帝下令将严助斩首。朱买臣因此怨恨张汤。等到朱买臣为丞相长史,张汤多次执行办理丞相事务,就故意欺侮 ... 丞相府里三名长史(即朱买臣、王朝、边通三人)。朱买臣、王朝、边通去拜见张汤的时候,张汤就坐在床上,不以礼相待。因此,三长史对张汤心怀怨恨,待机报复,朱买臣常想舍命害死张汤。

  不久,孝文帝陵中瘗钱(陪葬的钱币)被盗。张汤要陷害丞相庄青翟,将瘗钱被盗一案,全部推卸在庄青翟头上,而且还要办他明知故纵的罪名,免去他的官职,然后由自己代替丞相位置。不料有人将隐事泄漏出去,朱买臣、王朝、边通知道张汤要陷害丞相庄青翟,便一起去通报庄青翟,并对他说:“束手待毙,不如先发制人,除掉张汤方为上策。据说商人田信等皆为张汤爪牙,与张汤勾结,营奸牟利,凭此条罪状好教张汤死心伏罪”。丞相庄青翟就命令三人代为办理。于是,朱买臣、王朝、边通暗中命令吏役去抓商人田信等到案审讯。一经廷审,严刑逼供,田信只得招认。

  张汤知自己必死无疑,便写下遗书称三长史(朱买臣、王朝、边通)陷害他。写完遗书后,挥剑自杀,当即毙命。

  汉武帝看了张汤的遗书,心里感到很后悔。便命令抓捕三长史,诛杀抵罪。将朱买臣、王朝、边通绑赴刑场斩首。

  朱买臣有一个儿子朱山拊,后来朱山拊做到了郡守和右扶风的官职。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内容来源于觐学网,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朱买臣简介_朱买臣传_朱买臣休妻_朱买臣是一个怎样的人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杨广兴建大运河入手,分析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中华文化的起源地一般认为在黄河流域,在东汉末年孙权建业称帝之前,江东往往被称作蛮荒之地,那时中国的经济中心也一直在中原一代。

  2. 一个兵卒为何要劝说刘邦定都长安

    娄敬在历史上出现得着实奇怪,出场也堪称意外。他可谓乱世奇才,却生卒年不详。

  3.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4.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5. 一辈子都在抗击匈奴的汉武帝,为什么最后将江山托付给一个匈奴人

    汉武帝而金日磾当时不过是一个匈奴战俘,一次偶然相遇中,将两个地位悬殊的男人联系在了一起。让疑惑的是,这个匈奴人究竟有多大的才能,让汉武帝如此重用,打了一辈子匈奴的刘彻最后把江山交给一个匈奴人来辅佐,在这背后是不是又另有玄机?古代骑兵一手策划匈奴征讨之战的汉武帝,他深知骑兵是战胜匈奴的关键,而马匹就是骑兵的重中之重,想要战胜敌人,就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6.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7.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8. 鸿门宴上出现的三个「 ”二百五”让刘邦360度无死角完美逃脱

    《鸿门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大意是: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原本是想做局...了他,即历史出名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可是项羽这边出了个头号「”二百五”,非上去客串「”英雄救美”,最后刘邦在张良、樊哙的掩护下成功逃跑的故事。#我要上头条##月薪万元---新作者扶植计划开启##历史冷知识#头号人物项伯最出名的「”二百五”到底是谁呢?那就是项伯。项伯和项梁虽然都是项羽的叔叔,可是智商绝对不在一个leve

  9.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10. 大臣睡懒觉不想上早朝,朱元璋怒斥:回家种地去,爱睡几时睡几时

    所谓「”朝仪”,指的是皇上上朝时,大臣们必须遵守的各种礼仪。比如大臣们什么时候进宫、什么时候整队、在大殿上应按照什么样的顺序站位,行什么样的礼仪、口中呼唤什么样的敬语等等,都是非常有讲究的。类似这样的日常上朝礼仪就是「”常朝仪”,也叫「”朝礼”,而在重大节日或是需要接待远道而来的外国使节、各地诸侯的时候,大臣们还要遵循「”大朝仪”,也叫「”朝贺之礼”。顾名思义,「”大朝仪”的规格要比「”常朝仪”高

随机推荐

  1. 3 萨波达国王

    萨波达王正在王宫处理政事,突然听到空中传来呼救声,抬头看见一只苍鹰正在追逐一只可怜的白鸽。苍鹰这么说,萨波达王心中暗感为难。这时,天地震动,天神们纷纷下凡,为萨波达王的高尚行为而感动不已。天地诸神看到这种情形,个个合掌赞叹萨波达王的高尚品德,为他恢复健康而欢喜雀跃。据《贤愚经》卷一《梦天请法六事品》、《六度集经》卷一《萨波达王本生》改编。

  2. 婴儿「 ”口欲期”是指什么?为何有些大人依旧存在这种情况?

    人老之后有更年期,年轻的时候有青春期,婴儿的时候有口欲期。而这口欲期指的是,婴幼儿的一种完全不自立的状态,他们依赖养育者生活,基本没有行动能力。可是,对于有些人来说,这一时期还会延续到成年之后。平时有情绪的时候,他们会喜欢大吃大喝,觉得这个时候有了一种依赖感,很放松,不用担心任何事。这就是嘴巴带给我们的一种感觉,也是成年人处在口欲期的主要表现。

  3. 庄子养生四个法宝:少私、寡欲、静心、超然

    >少私他认为私是万恶之源,百病之根。一个人如果私心缠身,必定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日思夜虑,不得其安。只有胸怀大志,大公无私的人,才能心地坦荡,知足常乐,健康长寿。一个人如果少情欲,则不会欺男霸女;节物欲,则不会图财害命;寡官欲,则不会投机钻营。只有心平气和,「头空、心静、身稳」,有很强的自控能力,才能少受外界干扰,保持平静的心态和健康的体魄。

  4. 圣境屡现—唐法照

    圣境屡现—唐法照唐朝有位法照法师,不知道他是何方人士,大历二年,他居住在衡州的云峰寺,勤修佛法,精进不懈。法照进入寺里,来到讲堂中,见到文殊大士在西,普贤大士在东,各据师子座而为众说法,四周有上万圣众围绕。

  5. 茶钱

    阿凡提在茶馆喝茶,喝完茶没付钱就走了。茶馆老板跑出来,追上他说道:“阿凡提,你还没付茶钱呢?”>“您买进茶叶的时候付过钱吗?”>“那你还跟我要什么钱呢?难道买同一种商品要付两次钱吗?”

  6. 丁令光为什么不是皇后,却能掌管后宫?

    >丁令光本来是一个很普通的女孩,但是可能每个不同寻常的人都会被冠上一个与众不同的冠子流传后世,丁令光也没有逃脱。>>后来萧衍的妻子去世了,丁令光因为平时的为人和善,不争不挑拨也不坏别人所以她的人缘很好,加上萧衍也不是不讲理蛮横的人,所以念在了以前的情分上萧衍就立丁令光为贵妃了,但是却一直没有立她为皇后。

  7. 梦见刮黑风

    周公解梦梦见刮黑风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刮黑风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梦见和朋友吵架

    二:梦见与朋友吵架,预示和朋友关联很好,感情发展顺利,但是,要防止误会使双方感情受到损害!

  9. 滴水成冰是什么意思?

    【拼音】dīshuǐchéngbīng【解释】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出处】宋·钱易《南部新书》:“严冬冱寒,滴水成冰。”【例子】北方的冬天,十分寒冷,滴水成冰。【近义词】冰天雪窖,冰天雪地【反义词】铄石流金,风和日丽【相关】百度“滴水成冰”

  10. 密浆供佛得度

    密浆供佛得度从前,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说法度众时,许多敬仰佛陀慈悲、威德和想寻求人生意义的人,都纷纷来到只桓林。当时,有一位长者,希望能就近供养佛陀、亲近佛陀,于是想在只桓林中,买一块地建造房子。但是,只桓林中的地,都已被须达长者给买走了,没有任何剩余的空地。因此,长者很用心地取来纯净的水,并且用种种上好的蜜及面粉来作各式各样的米浆,供养所有来往于只桓林的人们。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