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晋代鲍姑、西汉义妁、宋代张小娘子、明代谈允贤被誉为中国四大女医,在古代中国作为医生一直是男子的工作,女性从事医生的极少,往往也以妇科为主,而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却有着这么四位优秀的女名医,她们的出现,宛若医学家的一道奇光,照亮了中国女性独特的道路。鲍姑也因此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施灸家。《肘后备急方》中收入如此丰富的灸方,可能与擅长灸法的鲍姑有密切的关系。
晋代鲍姑、西汉义妁、宋代张小娘子、明代谈允贤被誉为中国四大女医,在古代中国作为医生一直是男子的工作,女性从事医生的极少,往往也以妇科为主,而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却有着这么四位优秀的女名医,她们的出现,宛若医学家的一道奇光,照亮了中国女性独特的道路。
我国著名的学者夏震武曾经说: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存在男女不平等的问题,虽然很多方面名义上看上去似乎男女不平等,但是实际上男女的权力都是平等的,甚至从政。
中国一直强调男权的社会下,女子执政一直不曾间断过,从先秦到清朝慈禧,女子执政从未间断过,同样的尽管医药界一直是男性为主的职业,女性仍然可以从事相关专业,且有所成,四大女名医就是例子:
鲍姑,名潜光,上党人,晋代广东南海太守鲍靓之女,医家葛洪之妻。鲍姑自幼在父亲的耳熏目染下,对道教的教义十分有兴趣,嫁给了葛洪后,成为葛洪的得力助手,和葛洪的葛洪之著作中有甚多灸法急救术,与鲍姑之高明灸术有关。
弟子黄初平一起帮葛洪研究炼丹术,葛洪抄写著作,为附近的百姓治病。葛洪在罗浮山逝 世后,鲍姑和弟子黄初平到广州越岗院,一面修道,一面为百姓治病。
她继承了丈夫和父亲的医术,加上自己的钻研,医术更加精湛。往往药到病除,人们称她为鲍仙姑。去世后特地在越岗院为她建“鲍姑祠”来纪念她。
鲍姑从小生长于仕宦兼道士家庭,深受道教影响,后从夫在广东罗浮山行医炼丹。鲍氏医术精湛,尤长于灸法,以治赘瘤与赘疣擅名。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 当地盛产的红脚艾进行灸治,取得显著疗效。“每赘疣,灸之一炷,当即愈。不独愈病,且兼获美艳。”
鲍姑也因此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施灸家。遗憾的是,鲍姑没有留下什么著作,后人认为,她的灸法经验可能渗入到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该书有针灸医方109条,其中灸方竟占90余条,并对灸法的作用、效果、 操作 ... 、注意事项等都有较全面的论述。
据分析,葛洪不擅长灸法,他的精力主要集中于炼丹和养生上。《肘后备急方》中收入如此丰富的灸方,可能与擅长灸法的鲍姑有密切的关系。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