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长期以来,为撰写《四祖传记》,我收集了许多四祖及其传承人的资料,其中民国时期四祖寺方丈常安老和尚的故事,感人至深,扣人心弦。据我父亲生前常讲,常安老和尚是一位了不起的高僧,与我家的关系十分密切,是我祖父的好友,也是我父亲的义父。>常安老和尚在四祖寺任方丈的几年里,声名远扬,僧侣云集。>常安老和尚的故事讲到这里,似乎言犹未了。
长期以来,为撰写《四祖传记》,我收集了许多四祖及其传承人的资料,其中民国时期四祖寺方丈常安老和尚的故事,感人至深,扣人心弦。据我父亲生前常讲,常安老和尚是一位了不起的高僧,与我家的关系十分密切,是我祖父的好友,也是我父亲的义父。常安老和尚,俗姓谢,黄冈市谢家岗(今属团风县,与武汉市新洲区交界)人氏。生于清道光十年庚寅四月初六寅(1830年4月28日),民国二十年辛未四月初八午时(1931年5月24日)圆寂,春秋一百有二。>常安身材魁梧,浓眉大眼,性格爽朗,诙谐幽默。从小好学,聪颖慧敏,10岁前就习遍了四书、五经及老庄著述。20岁前就成为乡村秀才,满腹经纶,知识渊博。家中对他寄予厚望,未来一定能登科及第,光宗耀祖。然而,他却屡试不第,终未中举,功不成,名不就。若凭他的才华,状元、探花不在话下。可是为什么在他之下的纨绔子弟每每能获得功名呢?不过因有钱有势而已。年过半百的常安从中悟出了这个道道,于是一怒之下,淡薄功名,不顾家庭压力,弃家外出,寻求解脱。>清光绪七年辛巳闰七月(1881年9月),51岁的常安来到广济县清林庵出家,并前往黄梅四祖寺拜悟裔长老为师。在四祖寺开戒时授具足戒,成为悟裔长老的嫡传弟子。清林庵,位于广济县城关镇(今梅川镇)东北,原为竹影禅寺。据说当年四祖七岁时,就是在此庙出家为僧。从此,常安瞻仰禅宗风范,修习佛教经典,攻研四祖精要,习定21年之久。清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常安为避风险,住五里坡福主庙(梅川镇出东门五里处)。清光绪三十年甲申二月十五(1904年3月31日),回梅川镇住持城隍庙。城隍庙,又名万民寺,在梅川镇东门城内,是当年梅川镇百姓为纪念四祖之父司马申县令而修建的。因司马县令以清能见纪,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益事,深受万民敬慕。>清宣统元年已酉三月初三(1909年4月22日,传说这一天为真武祖师圣诞),常安接住横岗山圣母殿,并于民国六年丁巳十二月初八日(1918年1月20日)出任方丈。>民国十一年壬戌二月十三(1922年3月11日,这一天为四祖圣诞),受悟裔长老之托,常安出任黄梅四祖寺方丈,在此禅修九年。>在梅川期间,常安与外国人斗法,被当地人传为佳话。清光绪年间,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大地上,横行霸道,耀武扬威,以传教为名,行侵略之实。他们的魔爪也伸向了广济县。在武穴、龙坪、梅川、田庆二、吴伏七等地,设了许多天主堂、福音堂。有一天,一群英国传教士,从梅川镇大摇大摆窜到清林庵,看到这里青松翠竹郁郁葱葱,环境宜人,扬言要把庙毁掉,改建教堂。挑畔地说:“中国和尚有什么本事,就来比呀,不敢比就是懦夫,我们就毁定了。”住持僧常安老和尚,继承四祖代代相传的衣钵,练得一身好武功,以作 ... 之用。此时,老和尚毫不露底,按捺心中怒火,好言相劝,双手合十对着这群凶神恶煞,客气地说:“阿弥陀佛!我们这个小庙,从祖师传承下来到现在,有一千多年历史,不能毁掉。你们还是到别处去吧。”老和尚的话,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对牛弹琴,认为软弱可欺,其中一位竟煽了老和尚一耳光。>老和尚怒不可遏,随手一扬,将这个人高马大的英国佬撂倒在地上来个狗吃屎,好半天爬不起来。此时,其他几个蜂拥而上,把老和尚团团围住。只见老和尚沉着冷静,不慌不忙,左一拳,右一脚,左右开弓,三下五除二把他们甩得滚的滚、爬的爬,嗥嗥直叫。原先那个带头闹事的爬起来了,恶狠狠地又冲到老和尚面前,欲置老和尚于死地而后快。谁知,老和尚手疾眼快,将他轻轻举起,用力一抛,像丢铅球一样,竟丢到一丈多远,好半天喘不过气来,吓得他们只恨爹妈给他们少生一双手脚,连滚带爬,灰溜溜地跑得无影无踪。从此,他们再也不敢来闹事了。当地百姓无不赞叹:“常安老和尚为中国人出了一口恶气,真是神仙下凡,四祖显圣呀!”>常安老和尚不仅有一身好武艺,而且有一手好医术。他在横岗山期间,经常在高山峡谷采摘中草药,有时还亲口品尝,记录药性、用法、功效。随着岁月的推移,他养成了一个习惯,外出时身上总离不开一个布袋,见到药材便采了带回去,渐渐地,他掌握了大量的药物标本,并研制了不少中成药,为当地农民治病。有一次,山下有一农民早晨下地,不小心被毒蛇咬伤,命在旦夕。刚好常安老和尚路过此地,连忙到附近山坡上扯了一味草药,给那位农民敷上。前后一柱香的时光,就给治好了。后来,这味草药就取名“一柱香”,又名毛大丁草、白眉、白蛇胆,多年生草本,深绿色,高15-50厘米,叶通常3-5枚,花茎直立。>每当农历二、三月间,正是南方春暖花开的季节,也是农村常见病、多发病萌发的关键时刻。常安和尚建议农民上山采摘“米菊”(一种色鲜、味甘的野生矮草植物)做粑吃,既可健胃、助消化,又可防病、治病。现今蕲春、黄梅、广济一带,许多人在清明节前后做米菊粑吃,还流传着“米菊粑,筋拉拉,小孩吃了玩泥巴,大人吃了架犁耙,姑娘吃了绣鞋花,婆婆吃了纺棉纱。米菊粑,筋拉拉,虫不咬,病不发,人人都把常安夸”的歌谣。>常安老和尚在四祖寺任方丈的几年里,声名远扬,僧侣云集。一时间四祖寺成为蕲、黄、广三邑之冠。特别是每年三月三这一天,山上山下,香客不断,成千上万,盛况空前。老和尚每在设坛传法时,身边有一只猫,令人感到奇怪。老和尚笑 ... 地说:“这你们就不懂了吧。它既是我的好伙伴,也是为我掌握时间的啊!”接着,他念了句诗:“寅申己亥圆如镜,辰戌丑未枣儿形。子午卯酉一条线,十二时光猫眼定。”也就是说,一天十二个时辰,只要看猫眼就可以确定了。而且猫眼晚上也是亮的。大家听了恍然大悟。>有一次常安老和尚在登坛说法的时候,不仅有许多僧众听讲,就连天上的飞鸟、地上的走兽,也来听讲。讲完后,人们都走了,它们还恋恋不舍地不愿离开。老和尚在参悟之暇,撑持庙事,修理井然,众僧皆协从而佩服。他率领众僧在庙的四周栽桃、李、杏、柿、枣等果木,在荒地上种些芋头、红苕和蔬菜,阐扬四祖“农禅并重”之风。他老人家虽已八九十岁高龄,仍然身体健朗,精神抖擞。遇上旱年,仍能挑水上山抗旱救苗,众僧莫不惊讶!>一日,集众辞云:“吾将终矣。死后,葬在横岗山下,杨家洼王姓屋背后坟地上。此地北靠横岗真武祖师,南向五峰头陀祖师,东临东岳地藏菩萨,西望梅川四祖诞地,乃临济宗几代祖师卧地,吾与其陪伴也。尔后,汝曹各自善住珍惜。”言讫,跏趺坐终,俨然凝思。>常安老和尚的故事讲到这里,似乎言犹未了。老和尚所指王姓屋,乃是我的老家。周围五里之内,仅我老家一户独居。老和尚生前与我家关系十分密切,我祖父母、父母亲的坟墓,都与老和尚的坟墓在一起,每年春秋二祭,我都前去谒拜,永志不忘。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