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钱穆钱穆,中国历史学家。同年冬发表《刘向刘歆父子年谱》,对康有为《新学伪经考》提出批评,指出刘歆无伪造诸经必要与可能,受到学术界重视。抗战胜利后,初执教于云南大学,后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先后被香港大学、美国耶鲁大学授予名誉法学博士、文学博士。一九六三年新亚,联合,崇基三书院合并为香港中文大学。钱教授对教育和学术的贡献钜大。一九九零年以九十六岁高龄辞世。
钱穆(汉语拼音:Qian Mu;1895-07-30~1990-08-30),中国历史学家。字宾四。生于江苏无锡,卒于台北。出身贫苦,幼时丧父,中学毕业即无力升学。一生没有念过大学。全凭天赋及勤奋,加上慈母良师的熏陶,自学成才而成为一代国学大师。历任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师范大学等著名学府教职。
1912年因家贫辍学,开始了为期10年的在家乡小学边教书、边自学、边写作的奋斗人生。1922年后相继任教于厦门、无锡和苏州等地的师范学校及中学,先后出版《论语要略》、《孟子要略》、《国学概论》等多种学术论著。
1930年秋,经顾颉刚推荐,被燕京大学聘为讲师。同年冬发表《刘向刘歆父子年谱》,对康有为《新学伪经考》提出批评,指出刘歆无伪造诸经必要与可能,受到学术界重视。次年夏被北京大学聘为史学系副教授。
1933年春,撰成《先秦诸子系年》,被誉为对清代版本考据的一次总结。接着,又推出第二部学术巨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七七事变后,辗转长沙、昆明、蒙自、成都等地,先后任教于西南联大、华西、四川、齐鲁等大学,著《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等书。抗战胜利后,初执教于云南大学,后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秋南下香港,创办新亚书院(后并入香港中文大学)。先后被香港大学、美国耶鲁大学授予名誉法学博士、文学博士。
郭沫若1949年迁居香港与谢幼伟,崔书琴等人创办亚洲文商专科夜校。次年改名为新亚书院,自任院长,致力弘扬中国文化,培养年轻学子,一时士林才俊云集,专任兼任教授如吴俊升,任泰,刘百阁,罗香林,杨汝梅等学术界宿儒均加入教师行列,成为香港学术界一大盛事。
1955年获香港大学颁赠名誉博士学位。又于一九六零年获耶鲁大学颁赠名誉博士学位。一九六三年新亚,联合,崇基三书院合并为香港中文大学。一九 ... 年辞去新亚书院院长之职,移居青山莞。一九六五年应马来亚大学中文系邀请出任客座教授。
1966年隐居台北,专心从事著述工作。著作非常丰富,所编著的专书已逾百种。论文,短文与杂文超过千篇,早年所完成的著作如:“刘向刘歆父子年谱”“先秦诸子百系年”“国史大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书,在学术界造成钜大的影响。
钱教授对教育和学术的贡献钜大。一生献身于教育工作,早年主要献身于初中等教育,在乡教逾十八年中,对扩充地方教育,普及教育和致力于学校课程改革贡献良多。壮年之後,晋身高等学府,又于一九五零年筚路褴褛,披荆斩棘一手创办了“新亚书院”,献身于高等教育工作五十多年,桃李满天下,培养了不少人才。可以说教育是他的终身志业,培育后进,弘扬中国文化是一生之使命。一九九零年以九十六岁高龄辞世。
gt;gt;gt; 返回:[华人世界首页] [中文百科首页]
“钱穆475294” 28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