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武夷山扣冰古佛的传说故事

寺内的古井扣冰溪瑞岩寺前曾是古驿道的廊桥“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道出了武夷山集三教于一山及岩茶悠远飘香的自然人文特征。儒、释、道三教在武夷山这自然秀美的人间仙境长期和谐共存,造就了三教自然人文景观荟萃的局面。论起儒道两家,各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在佛教领域,同样在武夷胜境,也出现了一位经典人物,他就是扣冰古佛,亦称为辟支古佛。 扣冰古佛,俗姓翁,法名藻光,武夷山吴屯乡人。据有关资料记载,其生于唐武宗会昌四年(公元844年)二月初八。他13岁出家,37岁时,开山建寺,就是瑞岩寺。晚年被闽王王延钧请入王廷,在福州鼓山涌泉寺坐禅讲经,最后圆寂在鼓山涌泉寺。扣冰古佛名列于佛教典籍《五灯会元》之内,他屡受历代皇帝敕封,影响深远。 瑞岩寺,武夷山市北部吴屯乡群山之中的一座古刹,据说为扣冰古佛翁藻光于唐广明元年(880年)所建,距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了。庙门旁的红豆杉和银杏据说已有千岁,就像两位老者屹立于此,记录着瑞岩寺的千载沧桑。寺前有条小溪——扣冰溪静静地流淌着,一座曾是古驿道的廊桥横陈于小溪之上。在这灵秀之地也孕育出许多关于扣冰古佛的动人传说故事。 【梦感神灵】 据载,当唐朝晚期之时,中原兵荒马乱。扣冰古佛的父亲曾为河南节度使推官,为避中原战乱,携家进入福建。他们先到福州投奔扣冰古佛的叔父,因其叔父为闽王手下。后举家又前往崇安吴屯定居。据传,扣冰古佛的母亲定居下来后,有一次夜梦辟支古佛来转世。当古佛出生之时,异香满室,钟鼓齐鸣。出生后一听到 ... 鸡 ... 鸭的声音便大哭不止,人说不 ... 了,方止住哭啼。扣冰古佛从小就喜欢素食,不喜食荤腥,看到蚊虫蚂蚁不忍伤生,非常有慈悲心。 【菩萨鱼】 传说,当古佛7岁时,其父亲因年岁已高,去世了。他小小年纪就到地主家里做童工。一天他正在农田里拔草,那家的地主婆心地很慈善,在中午为他送饭时,特别弄了两尾鱼放在饭下,想给他补补身体。古佛发现后不忍心吃它们,这虽然已是煮熟的鱼,也将他们放到河里去放生,并且嘴里念念叨叨。神奇的是那鱼竟然活了。至今民间流传,扣冰古佛放生的鱼叫做菩萨鱼。 【横走几步又何妨】 21岁后,古佛四处云游,参访高僧大德。一日他来到闽侯大雪峰寺拜见义存禅师,探讨佛学义理。到那里时,义存禅师正在讲经说法,他看见古佛提着礼物站在门口,就说:“此子,进一步即死,退一步即亡,当如何处之?”这是佛学中的机锋答辩。古佛十分机智地回答道:“吾横行几步又何妨。”义存禅师见他对上机锋,十分赞许,就把他请入方丈室,共研佛理。 【扣冰而浴】 扣冰古佛之得名来自于他扣冰而浴的故事。冬天冰天雪地之时,他不惧严寒,凿开寺前那条结冰的小溪沐浴,以此来磨练自己的心志,锻炼自己坚持佛教精神理念的意志,去修学佛法,志成佛果。这种修行 ... 在中国的历代高僧中是颇为独特的。而那条小溪,人们也将它称为扣冰溪。 【睡岩得梦】 传说,一天古佛坐在山上打坐休息时,梦见白衣地神对他说,在吴屯的东面山下,有一块风水宝地,那里将来可以作为他弘法的道场,可在其上建座寺庙。古佛有感神灵托梦,于是一路上找来,寻到了如今瑞岩寺这块地方。他想,这个寺院该什么名字好呢?就坐在一块石头上打坐,眼睛一闭,凝神思虑。此时有一个人前来召唤他,看到他在那里,就说,天都黑了,你怎么还在那里睡岩。古佛眼睛一亮,想那就叫“睡岩”好了。当地方言里“睡”与“瑞”谐音,故该寺后来取名为“瑞岩寺”。据说,至今后山还有一块石头叫睡岩石。 【瓯宁化“木”】 济公化木建灵隐寺的故事,很多人都耳熟能详。据说,在瑞岩寺,也有两根“木头”十分神奇。是哪两根呢?一根“木头”在该寺古佛殿后面的一口据说已有千年历史的“龙井”里;另一根“木头”现在是古佛殿里的一根柱子。寺僧说,这个柱子拍打起来,还能听出空心有声。 它们有何来历呢?瑞岩寺的住持释道航法师讲了一个传说。在兴建瑞岩寺时,扣冰和尚出外化缘。此时正是6月份大暑天,他来到了瓯宁这个地方的一个员外的家门前,听到里面传来阵阵哭声。原来员外的儿子突然昏厥而死。扣冰和尚以慈悲为怀,于是念经施药,将其子救活。员外非常感激,拿出了许多金银要给扣冰古佛以报其恩德。扣冰古佛对他说:“钱财给我这个出家人,没什么用。我现在需要一些木材建寺庙。”员外说,那简单,对面山上的木材都是我的,你要多少,拿去就是。古佛说,我不需要多少,只要一袈裟之地就足矣。员外奇怪地问,那么你的袈裟能盖多少?结果袈裟将一个山头都给包住了。包完后起了一阵风将山头上所有树的尾巴都给扫掉了,古佛说:“山上无尾者树归我。”员外一看,一片山头上的树的尾巴全给扫掉了。他见古佛如此神异,赶紧招呼人要把那些树砍下山来送给他。古佛说,不劳烦了。当天晚上,电闪雷鸣,雷神将树全都齐根地砍下来,直接放到河里去了。崇阳溪的龙王连夜把这些木头通过龙宫,从龙井送进瑞岩寺。木头源源不断地从井中涌出,一直到木工说够了为止。最后发现还差了一根做柱子的木头,人们只好用木屑和板块拼凑了一根木柱,留在井里的那根木头据说千年不腐。 【稻花鱼】 说起吴屯,就免不了提到当地的特产——稻花鱼。传说这稻花鱼与扣冰古佛也是大有渊源。在清代,有一群土匪经过吴屯,要来抢掠。古佛提前一个晚上托梦给每个乡民,告诉大家第二天有土匪进村,叫大家全部躲到瑞岩寺里去。乡民们于是赶忙带着细软牲畜都躲进了寺里。土匪们进乡后,看不到一个人,也看不到一只鸡和一只鸭,就非常恼火,到处搜寻食物。眼看着逼近瑞岩寺了,在这危机关头,古佛抓来满山的芦花,变化成鱼放进田里。土匪看见田里有鱼,便想姑且以鱼充饥,于是就全部脱了鞋子进田里抓鱼。抓着抓着,眼见天要黑了,土匪头子想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召集人马到它处去了,由此解救了一方乡民。 【扣冰街】 扣冰古佛在世时,为人非常谦和,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极具亲和力,跟老百姓相处得非常好。那时候,崇安县有一个小巷子,是专门做蜡烛的。有一年的六月天气非常热,这个巷子里的人做不成蜡烛。扣冰古佛知道后便施行法术,使得这条小巷在六月天里能滴水成冰,大家从而做成了蜡烛。据说,这条小巷子现在被称为扣冰巷。 古佛常常为当地乡民解危济困,老百姓感其恩德,至今武夷山市的民众在每年农历二月份还举办蜡烛会,以纪念扣冰古佛。(卢锃 文/摄)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武夷山扣冰古佛的传说故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福建陶瓷 第三章 下

    福建陶瓷第三章下第三节庙后山类型的东汉墓陶器庙后山类型的陶器,是在福建地区东汉时期墓葬的遗存。其余大部分器物的形制则与全国各地尤其是邻近的江南省份趋于一致。其中灶、仓、釜及铁三脚架、耳杯、臼等汉族文化的特征尤为显著。金鸡山墓出土的陶耳杯,平面接近双手合掬所形成的椭圆形,左右拇指则相当于杯耳。西汉建立之初,册封无诸为闽越王,治理闽中故地。无诸时代的政治中心,处于闽江下游的福州地区。

  2. 福建陶瓷 第三章 上

    福建陶瓷第三章上汉越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据《史记》《汉书》等史籍的记载,自秦统一中国置闽中郡到东汉末年建安郡的设立以前,福建地区一直是闽越族及其后裔山越人的居住地。从楚国的政治势力及其文化消长趋势分析,战国晚期至西汉初年,楚国遗民的一部分有可能迁徙进入福建地区。筒瓦称牡瓦,板瓦称牝瓦,二者俯仰扣合,以复屋面。3、筒坯放在陶车上后,还要将一侧口沿向里压下伸出前端做出唇口。

  3. 海内外收藏的遇林亭窑金彩天目

    海内外收藏的遇林亭窑金彩天目金彩文字武夷山图天目高5.9、口径10.8、足径3.7cm金彩文字武夷山图天目高5、口径10.5、足径3.3cm金彩文字“寿山福海”天目高6.2、口径12.8、足径4.4cm金彩文字“寿山福海”天目高6.2、口径12.8、足径4.4cm金彩文字“寿山福海”天目高6.3~6.6、口径12.5~12.7、足径4.2cm五岛美术馆藏金彩花卉天目德国科隆艺术馆藏,被注明为吉州窑。在此之前,传世金彩天目被认为建窑或吉州窑所产。

  4. 福建陶瓷 (第三章〈下〉)

    福建陶瓷第三节庙后山类型的东汉墓陶器庙后山类型的陶器,是在福建地区东汉时期墓葬的遗存。1975年福州市洪塘乡金鸡山发现的一座竖穴土坑墓,出土釉陶香薰(镂孔器)、大碗(簋)、臼,灰陶罐、耳杯、缽、铁剑、匕首、铜镜、五珠钱、五莽“货泉”等。其余大部分器物的形制则与全国各地尤其是邻近的江南省份趋于一致。西汉建立之初,册封无诸为闽越王,治理闽中故地。无诸时代的政治中心,处于闽江下游的福州地区。

  5. 福建陶瓷 (第三章)

    福建陶瓷(第三章)汉越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据《史记》《汉书》等史籍的记载,自秦统一中国置闽中郡到东汉末年建安郡的设立以前,福建地区一直是闽越族及其后裔山越人的居住地。从楚国的政治势力及其文化消长趋势分析,战国晚期至西汉初年,楚国遗民的一部分有可能迁徙进入福建地区。在这期间,吴芮的部属进入闽越居住地,协同参政活动,可能性是较大的。筒瓦称牡瓦,板瓦称牝瓦,二者俯仰扣合,以复屋面。

  6.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在福建武夷山顶上,有一块很高很大的岩石,叫望女石。在台湾省阿里山中,有一棵很高的红桧树,叫思母树。在很久以前,东南沿海高大的武夷山,是和台湾省的阿里山紧紧连在一起的。就在这一刹那间,花珊姑娘一个健步跃到了武夷山的东麓。那断裂的武夷山西麓,就是现在的武夷山,那断裂的东麓,就是现在台湾省的阿里山。妈妈爬上高大的武夷山顶,隔海眺望女儿。妈妈渐渐地变成了一块巨大的岩石,高高地立在武夷山顶上。

  7. 贡茶大红袍

    皇上大喜,将一件大红袍交给状元,让他代表自己去武夷山封赏。状元再次回到九龙窠,状元命一樵夫爬到半山腰,将皇上赐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以示皇恩。说也奇怪,等掀开大红袍时,三株茶树的芽叶在阳光下闪出红光,众人说是大红袍染红的。人们就把这三株茶树叫做“大红袍”。从此,大红袍就成了年年岁岁的贡茶。

  8. 武夷山扣冰古佛的传说

    在佛教领域,同样在武夷胜境,也出现了一位经典人物,他就是扣冰古佛,亦称为辟支古佛。在这灵秀之地也孕育出许多关于扣冰古佛的动人传说故事。据传,扣冰古佛的母亲定居下来后,有一次夜梦辟支古佛来转世。至今民间流传,扣冰古佛放生的鱼叫做菩萨鱼。古佛常常为当地乡民解危济困,老百姓感其恩德,至今武夷山市的民众在每年农历二月份还举办蜡烛会,以纪念扣冰古佛。

  9. 天心禅茶缘

    天心禅茶始见于经传。明初举子雷镒进京赶考,路经天心寺,因中暑而昏厥于路旁,为寺僧所救,以茶药之,遂得救,后高中榜首,以大红袍披茶树报恩。品了天心贡茶后,明成祖龙颜大悦,遂正式诏封天心禅茶,为“大红袍”正名,降旨天心寺“精耕勤灌,嫩摘细制,世代相传,岁贡入京。”两块圣旨碑和两尊石龙至今犹保留在禅寺内,见证了天心永乐禅寺茶因寺名、寺以茶荣的辉煌历史。

  10. 中国十大名茶传说

    中国十大名茶传说(一)龙井茶与虎跑泉的传说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看乡女采茶,以示体察民情。(二)黄山毛峰茶的传说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是着名的游览胜地,而且群山之中所产名茶“黄山毛峰”,品质优异。(四)大红袍茶的传说大红袍是福建省武夷岩茶(乌龙茶)中的名丛珍品。说也奇怪,等掀开大红袍时,三株茶树的芽叶在阳光下闪出红光,众人说这是大红袍染红的。

随机推荐

  1. 美国第18任总统格兰特病逝

    1885年7月23日美国第18任总统格兰特病逝尤利西斯·格兰特[Grant,UlyssesSimpson,1822.4.27—1885.7.23]>>格兰特,美国军事家、政治家,美国内战后期联邦军总司令,第18任总统、陆军上将。同年4月在复洛会战中重创南军。1864年3月任联邦军总司令,领陆军中将衔。1865年4月2日率部攻占南部同盟“首都”里士满,迫使南军于4月9日在阿波马托克斯投降。1869—1877年连任两届美国总统,政绩平平。著有《U.S.格兰特的个人回忆录》。

  2. 刘伯温在明建立中功劳不大 晚年曾屡遭挫折

    但事实上,刘基在明王朝建立中功劳不大,明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封公者6人,封侯者28人,其中并无刘基,后来他只是被封了个象征性的“诚意伯”。刘基晚年屡遭挫折,郁郁而终,但还算是全身而退。

  3. 林则徐临摹欧体《皇甫诞碑》,比欧阳询更加浩然大气

    写过欧体的人都知道,欧阳询的字方圆兼济,以方为主,结构精绝,笔画工整,一手《九成宫》冠绝一时,成为临摹最多的碑贴。而他的《皇甫诞碑》骨气劲峭,法度严整,比其余碑更为险劲。

  4. 妲己发明一样东西,流传了3千多年,家家户户都在用

    说到历史遗留下的民间智慧精粹,不少人第一反应可能是「”四大发明”。实际上,不只是四大发明,我们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古代先辈发明的物品,如伞、锯齿、碗……,传统智慧的传承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如若将历史上素有妖名之称的妲己和发明者这一身份联系起来,你是否会感到不可置信?而据传著名的妖妃妲己娘娘发明出了一件,流传至今且家家户户都必不可少的东西。妲己是冀州侯之女,自小貌美,颇得家中宠爱,幼时妲己就有钻研精神

  5. 梦见女人被迫结婚

    周公解梦梦见女人被迫结婚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女人被迫结婚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古代太监竟然这样服侍后宫娘娘,成后宫潜规则

    古代皇帝侍寝,就是俗话所说的皇宫中嫔妃们侍候帝王睡觉。景帝喝得酩酊大醉,真假莫辩,以为唐儿就是程姬,一番恩受缠倦之后,便使唐儿怀孕了。这充分暴露了封建制度的残忍性和宫嫔制度的非人道性。因为这个关系,敬事房的太监就可以对这些女性下手,当然处女除外。如此一来,太监自然会乐此不疲,那么他们就会娶妻法定了。

  7. 商人与明星

    一商人爱上了一位女明星,但是他又不太十分清楚女友的背景。他不希望影响到自己的事业前途,于是,雇了一个私家侦探去调查她的底细。但是他并未将自己的真实身份透露给这名私家侦探。>>不久,私家侦探给他发来调查结果:“该女士洁身自爱,身世清白,以往结交者皆良善之人,且无不良嗜好。唯一遗憾,就是近日不知何故,竟与一个声誉不佳的商界人士某某来往甚密。”高尚的人拥有崇高的思想,卑鄙者的灵魂也是丑陋的。

  8. 带有蚍字的成语

    包含有“蚍”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蚍蜉撼树——蚂蚁想摇动大树。蚍蜉戴盆——比喻能力低而承担的任务极重。撼树蚍蜉——撼:摇动。

  9. 本是乱党反贼,却在中国国难之际毅然站出来,守护中国七省直到死

    后来云南爆发沙定洲之乱,大西将军们认为这是一个借黔国公之名占领云南的好时机,于是决定出兵。李定国东出湖南。不过就算李定国再有打仗的本事,也架不住内部的混乱,孙可望嫉妒李定国的军功还曾要加害李定国,造成大西内讧,清朝有了可乘之机。不过缅甸早就想好要交出永历了,李定国因此悍然进攻缅甸,缅甸虽然打不过李定国,但是拖一拖还是可以的。其气度壮烈,让蔡锷都为之感慨。

  10. 观察文史侃|古代小吏的大能耐

    因为包拯是清官,眼里揉不得沙子,所以在他眼皮子底下干活,没几个敢放肆的。有一回,一个平民犯了法,按律应该处以杖刑,这个平民想要少受点罪,就让家人四处活动,但不敢去求包拯,因为包拯是出了名的黑脸判官,这家人便转弯抹角地找到了包拯手下的一个小吏,这个小吏恰好是在朝堂上负责行刑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