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外貿VT3坦克,在中國VT系列外貿坦克中有一款專門為低端用戶定製的產品——VT3主戰坦克,其實它並不是全新製造的坦克,而是經過「VT3」套件魔改過的59式坦克。對於擁有59、69式坦克或者蘇制T54/55的國家來說,只需要購買這種套件,就能夠使老式坦克的作戰能力達到甚至超過早期的T-72A主戰坦克。實際上,在老式坦克基礎上進行深度改進,使其作戰性能發生躍遷的做法並非是中國軍工的發明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外貿VT3坦克,在中國VT系列外貿坦克中有一款專門為低端用戶定製的產品——VT3主戰坦克,其實它並不是全新製造的坦克,而是經過「VT3」套件魔改過的59式坦克。對於擁有59、69式坦克或者蘇制T54/55的國家來說,只需要購買這種套件,就能夠使老式坦克的作戰能力達到甚至超過早期的T-72A主戰坦克。實際上,在老式坦克基礎上進行深度改進,使其作戰性能發生躍遷的做法並非是中國軍工的發明,真正開創「魔改」坦克先河的是以色列。,從建國次日的1948年5月15日起,以色列就開始和 ... 國家打起了大規模坦克戰,這一打就是半個多世紀。
在修理和改裝各種老式坦克的過程中,以色列不僅建立了坦克工業,還成為世界上一個不可小覷的坦克製造強國。不過,在以色列裝甲部隊初創時期卻是靠以從其它國家走私或盜竊的方式弄來的二手老坦克起家的。成立於1948年7月的以色列之一個坦克營,就是由從捷克軍火黑市上高價買來的10輛法制「霍奇基斯」H39輕型坦克和英軍遺棄的2輛克倫威爾、1輛「謝爾曼」組成的。但是,想要用這13輛老舊坦克和周圍 ... 國家對抗,對於剛組建的以色列裝甲部隊來說簡直就是以卵擊石。
因為,無論是在質量還是數量方面,以色列都處於絕對的劣勢。所以,1948年之一次中東戰爭剛結束,以色列就開始了擴建裝甲部隊,並且從全世界收集各種可用的老舊坦克。,開山之作——初試身手的M50,之一種成為以色列魔改目標的是二戰中產量更大坦克之一的美製M4「謝爾曼」坦克,因為其總產量高達近5萬輛,戰後大量退役的謝爾曼被賣到了世界各地。所以,「謝爾曼」成為以色列最容易買到的坦克,而且還很便宜,特別是在歐洲有大量過剩的「謝爾曼」等待出售。
在1948年7月,以色列就曾以非戰鬥物資的名義從義大利買了約100輛「謝爾曼」坦克,不過這批「謝爾曼」是M4A2基礎上改造的火力支援車,裝備105毫米短身管榴彈炮,主要用於支援步兵攻堅,並不適合打坦克戰。,由於中東處在戰爭狀態,當時的以色列受到國際武器出口條約的限制,這批坦克不但被美國人在炮管上鑿了孔,還被拆除了其它輔助武器,所以並沒有作戰能力。後來以色列從瑞士買來一批Pak39型75毫米坦克炮,並且用這種二戰德軍普遍裝備的坦克炮修復了這批「謝爾曼」中狀況較好的6輛,並將它們投入使用。瑞士人還算厚道,為每一門坦克炮額外附送了100發Gr38HL型高爆彈和Pzgr39型被帽子穿甲彈。
以色列裝甲部隊就是靠這些拼裝的「謝爾曼」作為其最初的主力,而不斷用先進技術改裝坦克則成了以色列裝甲部隊的傳統。,以色列安裝AMX-13炮塔的H50,早期的以色列裝甲部隊根本得不到先進坦克,只能獲得諸如「謝爾曼」之類二戰時期的老舊二手坦克,其技術水平早已落後於時代,數量還很有限,完全不能作為坦克部隊的主力對抗周邊的敵國坦克。於是,如何擁有一種現代化的坦克就成了以色列裝甲部隊的當務之急。當時,以色列唯一可以獲得現代化武器的西方大國來源只有法國,不過,當時法國能賣給以色列的只有AMX-13輕型坦克,這種坦克只是戰後法國無力研製中型、重型坦克情況下,以犧牲防護力和火力突出機動力為代價搞出來的應急產物。
與當時的美蘇英等國的坦克相比,只有機動性較好而已。AMX-13的75毫米主炮其實就是二戰中德國「黑豹」坦克的KwK L/70坦克炮的短身管版本,安裝在AMX-13這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的10噸級履帶式底盤上。,以色列裝備的法制AMX-13輕型坦克,以色列必然對AMX-13的性能不滿意,不過,對於其安裝的75毫米主炮卻很感興趣。於是,以色列採購了100輛AMX-13坦克、60輛AMX-13/105毫米自行榴彈炮、150倆M3裝甲運輸車,另外,還免費得到了60輛退役的M4A1 E3和40輛M4A1E8以及一批配件。
此時,以色列裝甲部隊已經裝備了200輛「謝爾曼」,是坦克戰的絕對主力,由於「謝爾曼」車體堅固耐用,動力系統可靠,綜合性能大大優於AMX-13。所以,以色列決定用AMX-13上的CN-75-50主炮改裝火力不足的老「謝爾曼」,為此,法國人為「謝爾曼」重新設計了一種可以容納長身管75毫米主炮的新炮塔,以色列用這種炮塔改裝了一大批新「謝爾曼」。這就是之一款被稱為「超級謝爾曼」的M50。,真正的「超級謝爾曼」——M51,當然,只安裝75毫米坦克炮的M50還不能算是真正「超級謝爾曼」,所以,「謝爾曼」在以色列的魔改之路還沒有結束。
進入50年代後,周邊的 ... 國家開始大量裝備先進的蘇制T-54/55中型坦克,甚至還裝備了「斯大林」3重型坦克。M50靠這種技術源於二戰德國「黑豹」坦克的75毫米主炮,在面對二戰時期的老式坦克時還能有所作為,要是用它來對T-54/55這些戰後新研製的中型坦克基本上就徒勞無功了,於是,繼續升級「謝爾曼」的火力就成為了以色列的必然選擇。,這次以色列又找到了老朋友法國。當時,法國正在全力研製AMX-30中型坦克,以色列對AMX-30沒興趣,只看中了其裝備的CN-105-F1型線膛炮。
這種56倍口徑105毫米炮,其發射穿甲彈時,初速可以達到1000米/秒,已經超過了久負盛名的英制L7線膛炮。不過由此帶來的巨大後坐力則是「謝爾曼」這類坦克的結構強度無法承受的,所以,以色列人沒有把穿甲彈作為自用CN-105-F1炮的主要彈種,取而代之的是破甲彈。相對於穿甲彈來說,破甲彈的炮口初速較低,所以不需要太長的炮管。於是,以色列用於升級「超級謝爾曼」的CN-105-F1線膛炮的炮管長度縮短了1.5米,炮口初速也降低到800米/秒,發射以色列國產的105毫米破甲彈。
,為了解決「謝爾曼」坦克動力方面固有的缺陷,以色列為其換裝了美國康明斯公司生產的338千瓦(460馬力)柴油機、E8型水平螺旋彈簧懸掛系統和改良了轉向裝置、傳動裝置及排氣裝置。1960年,以色列將之一輛M51用於測試,其更大公路速度達到45千米/小時,行程達到了270千米。升級後的M51可以說已經把「謝爾曼」的綜合性能推上了頂峰,稱其為「超級謝爾曼」可以說是名副其實了。換裝105毫米火炮後的「超級謝爾曼」在火力上已經可以和 ... 軍隊裝備的蘇聯坦克正面對抗,甚至有了擊毀「斯大林」3重型坦克的能力。
,裝105毫米炮的M51「超級謝爾曼」,此外,為了使「謝爾曼」更好的適應中東的作戰環境,以色列還在105毫米坦克炮的上方安裝了1個白光/紅外探照燈,使其具備了一定的夜戰能力;炮塔兩側增設了2具煙幕彈發射器,換裝更寬的履帶和炮塔防盾;擴大炮塔尾艙和彈藥儲存箱以便儲存體積更大的105毫米尾翼穩定破甲彈,從這些改進不難看出以色列已經把「謝爾曼」的改裝潛力充分挖掘了。到第三次中東戰爭前以色列依然裝備了220輛「超級謝爾曼」,在1967年初的以敘邊界衝突和隨後的第三次中東戰爭,M51坦克還和敘利亞、埃及的蘇制T-62坦克進行過正面交戰,並取得了戰果。即使到了1973年的第四次中東戰爭時,「超級謝爾曼」還在以色列裝甲部隊中服役。,脫胎換骨的「百夫長」,實際上,以色列裝甲部隊在初建時期,由於不具備生產坦克裝甲車輛的能力,除了美製M4「謝爾曼」,為擴大裝甲部隊規模,以色列還從西方國家先後購買了包括美製M48、M60,英制「百夫長」主戰坦克在內的超過2500輛各型坦克。
但是,這些「萬國造」的坦克技術性能和武器裝備參差不齊,比如,在引進的「百夫長」主戰坦克中,有很多是早期型號,不同型號「百夫長」的主炮口徑就有76.2毫米和83.4毫米兩種,美製M48的口徑則是90毫米,而到了M60,其口徑又變成了105毫米。可想而知,對於後勤部門,光是保證這些坦克的炮彈供應就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有些口徑的炮彈已經停產了。,此外,「百夫長」和M48坦克還有一個不能接受的缺點——採用的是汽油發動機。汽油發動機動力輸出小,「百夫長」的公路更大速度還不到35千米/小時,汽油的能量密度也很低,「百夫長」MK13儘管有一個1000多升的大油箱,但是其更大公路行程只有可憐的190千米。
對於需要連續作戰的以色列裝甲部隊來說,裝備這些保障標準不同,機動性能落後的坦克,別說打仗,光操作就已經麻煩重重。,以色列人給改裝過的M48和M60坦克起了一個更加本土化的名字——「馬加奇」,以色列裝備的英國制「百夫長」坦克,以色列的解決 ... 就是利用現有成熟技術和西方國家的先進子系統對這些坦克進行徹底的改造升級。其中,以色列對多達1100輛英制「百夫長」主戰坦克的改造就相當成功,使其成為在「梅卡瓦」主戰坦克服役之前以色列裝甲兵最喜歡的主戰坦克,曾以區區十餘輛在戈蘭高地的淚谷之戰中挫敗敘利亞坦克集群的進攻。其實,設計於二戰中期的「百夫長」除了防護力出色外,存在很多技術缺陷,以色列為了增強火力和統一所有坦克炮的口徑,首先就將全部「百夫長」的主炮換成了英制105毫米L7A1線膛炮。
,此外,為了彌補「百夫長」腿短的缺陷,以色列用750馬力柴油機替換其原有的650馬力汽油機,同時換裝了新的傳動裝置和操縱系統,使「百夫長」的公路更大速度由35千米/小時提高到了43千米/小時,更大行程也同步增至400千米,性能有了質的提升,被以軍命名「肖特卡爾」主戰坦克。此後,直到80年代,以色列還不斷用先進技術對「百夫長」進行改進,比如加裝先進的夜視系統和火控系統,並於1982年為其加裝了新型反應式裝甲,使其防護力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坦克變身重型步兵戰車,對於同屬戰後之一代坦克的美製M48,以軍也將其升級到戰後第二代坦克的水平。包括為其重新設計新的炮塔和指揮塔,統一用105毫米線膛炮換裝原來落後的90毫米火炮,同樣採用M60主戰坦克的柴油發動機取代功率不足的汽油機。
M48經過改裝後,其戰術技術性能達到了M60主戰坦克的水平。,以色列改進自蘇聯T-54/55坦克的重型步戰車,其後部示意圖,採用統一標準的技術對不同坦克進行改裝無疑是以色列裝甲部隊戰鬥力的保障,即使是繳獲自 ... 軍隊的數百輛蘇制T-54/55中型坦克,以軍也對其進行標準化改裝。改裝項目包括用英制105毫米火炮取代蘇制100毫米火炮;用英制12.7毫米和7.62毫米機槍代替蘇制機槍:用美製750馬力發動機代替原有的蘇制580馬力發動機;加裝了激光測距儀,改進了夜視器材。經過改裝後的蘇制坦克無論在機動性還是在火力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特別是在中東戰場上,成為以色列奇襲戰的主力裝備。
,以色列對坦克改裝的依據就是更大限度地滿足以軍在中東戰場作戰的需要。比如,以色列由於人口遠遠少於 ... 國家,兵源有限,所以無法容忍大量人員的傷亡。而在巴勒斯坦地區的城市戰中,以色列大量裝備的美製M113裝甲車由於裝甲太薄,根本無法抵禦RPG7之類的輕型反坦克武器的攻擊,M113一旦被擊中就會造成十多人的傷亡。於是,就出現了「阿奇扎里特」——這種非常以色列的步兵戰車。
它是以色列在中東戰爭中繳獲的蘇制T-55坦克基礎上改裝的一種重型步兵戰車,改裝計劃始於20世紀80年代早期,到1987年,以色列將手中的400多輛T-54/55坦克中的約300輛改裝成了「阿奇扎里特」。,「阿奇扎里特」重型步戰車側面,T-54/55坦克原有的炮塔被拆除,炮塔空間改成了成員艙,同時大幅度加強車體四周的裝甲,戰鬥全重達到44噸,比T-55還重近10噸,可見防護力有了極大的提升。為彌補因此導致的單位功率偏低,早期「阿奇扎里特」使用了「梅卡瓦」坦克的650馬力發動機。「阿奇扎里特「MK.2進一步採用了美製850馬力8V-92TA柴油機和新型液力機械傳動系統,這使該戰車在巷戰中獲得了更好的機動性能。
該車搭載10名步兵進行作戰時,即使遭到RPG火箭筒和一些反坦克導彈的直接命中後,依然能夠繼續作戰,表現出了較好的生存能力。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以色列軍隊的主力裝甲輸送車美製M113,儘管已經加強了裝甲,但在2008年的加沙衝突中,黎巴嫩 ... 黨武裝和巴勒斯坦抵抗組織仍然能夠使用RPG火箭筒和AT-3反坦克導彈等老式反坦克武器成功將其摧毀。這種用坦克改裝成重型步兵戰車的做法已經被不少大國所效仿,印度推出了用T-55坦克改裝的DU-IFV重型步兵戰車;俄羅斯也在T-55基礎上開發了 ... R-T。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