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继「 ”高平陵之变”之后的又一次政变——「 ”嘉平之变”

曹魏(陈造) 睢盱汉鼎漫心劳,梦觉俄惊马食槽。 马渐天飞龙在井,当途能得几时高。 大家都知道,三国时期魏、蜀、吴三足鼎立,最后却全归了司马氏。这得从「 ”高平陵之变”说起。司马懿趁着曹芳和曹爽拜谒高平陵的时候突然发动兵变,由于曹爽一派进行的政治改革不得人心,加上曹爽本人的懦弱无能,这次政变以司马懿的全面胜利而告终。至此司马氏初步掌握了曹魏的政权。但是曹魏毕竟正值壮年,司马氏要想真正完全控制曹魏,还是花费了不少功夫,经历了很多波折。下面小编就来说说「 ”嘉平之变”,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的又一步。 参与「 ”嘉平之变”的人物 为了方便下面的阅读,小编提前将参与「 ”嘉平之变”的人物分列出来,以及他们在「 ”嘉平之变”之前的生平事迹,所处的环境。 李丰 李丰是「 ”嘉平之变”中反对司马氏力量的主要人物。李丰的父亲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太仆李恢,一种是卫尉李义。有可能是史料之间的冲突,有可能李恢和李义是一个人,官职也有调动。这个不重用,反正是曹魏的官二代。我们来看看李丰这个人。 李丰是名士,而且不是一州一郡的名士,属于天下名士。魏明帝曹叡在位时期,有东吴人来投降。曹叡问他听说过中原什么人物,吴降人就回答了李丰。可见李丰在当时确实是驰名一时。在正始年间,李丰迁为侍中尚书仆射。 正始年间也正是曹爽和司马懿明争暗斗的时间,李丰身居台阁,想必也是闻到了这些味道。但是李丰这个人滑不留手,不想参与到曹爽和司马懿的权力斗争当中。为了躲避,李丰也想到装病的 ... 。按照曹魏官制,尚书台的官员请病假一百天,那你就不用干了。李丰则是「 ”病”几十天突然好起来,然后又「 ”病”,反复好几年,在权力斗争中明哲保身。后来发生「 ”高平陵之变”,司马氏夺权,李丰因为暧昧不清的态度成为被拉拢的对象,司马师令李丰做中书令,处于权力中心,掌握机要。 李韬 李丰之子,也是曹魏的驸马,在「 ”嘉平之变”中当然站在李丰一方。 李翼、李伟 李丰的弟弟,出为外官。正始年间,李伟应为新平、扶风郡守,耽于饮酒,荒废政事。当时有流言说:「 ”李丰兄弟如游光。”大概说的就是李丰、李伟;李翼在嘉平年间官拜兖州刺史。 夏侯玄 夏侯玄是夏侯渊从子夏侯尚的儿子,小编姑且视为曹魏宗族。夏侯玄同李丰一样,也是驰名一时的名士。在正始年间,夏侯玄是曹爽的得力臂助,二人策划了「 ”正始改制”,也因此得罪很多人的利益。后来曹爽被司马懿诛 ... ,夏侯玄虽然没有丧命,但也遭到司马氏的打压,从督雍、凉 ... 的一方大员,成为负责礼仪祭祀的太常,被剥夺了兵权。 张缉 张缉是曹魏外戚,其女儿是少帝曹芳的皇后。大概因为这个原因,张缉也被司马氏打压。张缉原先为东莞太守,算是有一点实权,后来被召回到朝中做光禄大夫,闲职。 许允 名士,世代衣冠。像这种名士一般都喜欢互相交游标榜,许允与李丰、夏侯玄交好。在嘉平年间官至中领军,有禁军兵权。 以上就是李丰一派的主要人物,还有一些人物,由于史料匮乏,所以不做说明,在下文一笔带过;司马师、司马昭比较著名,也不过多赘述。 「 ”嘉平之变”的过程 「 ”嘉平之变”是有李丰主导的。李丰的理由也很简单。李丰本身为中书令,掌握机密要事,自己的儿子李韬是曹魏驸马,自己的两个弟弟出为外官,李丰一家可以说是有「 ”内外之重”。李丰担心自己会成为司马氏下一个铲除的对象,于是打算先下手为强,除掉司马氏自保;另外从「 ”高平陵之变”之前的态度上来看,李丰对曹魏可能抱有一定忠诚,发动政变除掉司马氏或许也有这方面的因素。 政变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李丰开始拉拢其他人以壮大自己的实力。夏侯玄与张缉被司马氏打压,同时也是司马氏的政敌,自然成为李丰的首选目标。果然不出李丰所料,张缉与夏侯玄都参与到这次政变中。虽然有史料记载夏侯玄的态度很暧昧,但可以看出还是支持的态度。 与夏侯玄和张缉不同,许允虽然是李丰、夏侯玄的好友,但并没有受到司马氏打压。成事需要兵权。李丰的弟弟李翼有兖州军队,但是毕竟是地方势力。事实上李丰曾经秘密要求李翼入朝求见,企图用兖州军队配合李丰行事,但司马师也保持足够的警惕,驳回李翼的请求。李丰迫切地需要中央的一支军队。于是他铤而走险,拉拢许允。 拉拢许允当然不敢像夏侯玄和张缉一样开门见山,李丰派人在天未亮的时候给许允的门吏一封诏书,然后赶紧离开。诏书内容为:「 ”以玄为大将军,允为太尉,共录尚书事。”意义不言而喻,也给出足够的利益。许允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也没有向司马师告密,算是中立偏向李丰一派。除此之外,李丰还以威逼利诱的手段,拉拢了黄门监苏铄,永宁署令乐敦,冗从仆射刘贤。就等曹芳纳贵人的场合下,众人率兵直接格 ... 司马师,夺回曹魏政权。 但是李丰的策划并不周密,事情泄露到司马师的耳朵里。司马师询问舍人王羕该怎么处理这件事,王羕提议在李丰不知道事情败露的情况下请李丰见面。李丰措手不及,跟随王羕到司马师处。司马师责备李丰,李丰得知事败,对司马师破口大 ... 。司马师让人用刀环打死李丰,顺腾摸瓜收捕李丰一派的其他人。 李翼为了保全儿子的性命,拒绝妻子提出的逃亡东吴的建议,最后被收捕;李韬在狱中被赐死;李丰、夏侯玄、张缉、苏铄、乐敦、刘贤被夷三族,其余家属被流放;许允虽然没有明确支持李丰,但其偏向的态度还是被司马师捕捉到了,也受到了打击。许允先是被出外为镇北将军,然后收捕入狱,流放到乐浪,在路上不明不白地丢了性命。这次政变彻底失败。 「 ”嘉平之变”的影响 李丰一派彻底失败,也意味着曹芳要倒霉了。嘉平六年(即公元254年)二月,李丰、夏侯玄、张缉事败;三月,废张皇后。这些事情给曹魏带来一定动荡。陇西郡狄道长李简向蜀汉投降,或许与这些事情有关。姜维、张嶷力排众议,率军北伐曹魏,虽然张嶷战死,但姜维此战还是获得了胜利,斩 ... 讨蜀护军徐质,拔三县民还。 按下蜀汉不表,说回曹魏。司马师以支援陇西对抗姜维为由,调坐镇许昌的司马昭入洛阳。曹芳曾于平乐观阅军,有人劝曹芳趁机 ... 死司马昭,夺取其兵权对抗司马师。曹芳因为恐惧没有实施。小编无法判断曹芳的做法是对是错,但确实是失去最后的机会。司马师而后废掉曹芳,扶立曹髦为帝。可以说「 ”嘉平之变”让司马氏进一步巩固了对曹魏的统治。但其废立皇帝的做法也引起了毌丘俭等人的不满,引发了「 ”淮南三叛”中的第二叛,成为司马氏篡权所面临的新的波折。 参考文献:《三国志》、《资治通鉴》、《晋书》、《后汉书》

继「 ”高平陵之变”之后的又一次政变——「 ”嘉平之变”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刘璋号称暗弱,却为何能把刘备、庞统打得如此悲惨?

    如果刘璋不给,那么刘备就有借口了,至少在明面上说得过去。这一年来,刘备借攻打张鲁为名,在刘璋这儿吃吃喝喝,都快把刘璋给吃穷了。可没想到,刘璋竟然没发火,而且一口答应给刘备人马报销火车票,只是资助的人马与物资减半,不管如何,已经相当够意思了。

  2.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3.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4. 曹操一生之错:实锤奸雄,放虎归山,急功近利失人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5. 诸葛亮对刘备集团有哪十大功劳?论诸葛亮的地位

    诸葛亮对刘备集团的十大功劳:1.隆重对策。千古一对隆中对,给迷茫的刘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刘备集团制定了长期的极具眼力的战略规划,并直接影响了天下三分之势。《三国志·诸葛亮传》: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三国志·诸葛亮传》: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6. 「 ”金陵王气”,是孙权在开创定都南京先例时,唯一考虑的吗?

    金陵为南京古称,自战国以来就相传此地有王气,从「”楚威王埋金”,到「”秦始皇断王气”等大量传说不一而足。然而这些总归野史传说,少有实据。直到东汉建安十六年,孙权将治所从镇江迁至秣陵。次年修筑石头城,将秣陵改名「”建业”。寓意:在这里开启帝王之业”。后来还在建业定都,彻底将「”金陵王气”之说坐实。而后面的东晋、宋齐梁陈也代代因循在此定都。这让「”金陵王气”之说,多了许多凭据。然而这些政权的短命,又使

  7. 夏侯惇拔矢啖睛,关羽刮骨疗毒,都比不上此人对自己之狠毒

    三国时期是一个大战乱,也是大动荡的时期,军阀混战,各方角逐,骨肉相食,狠就成了生存下来的基本法则之一,狠不仅仅是对别人,其实也包括对自己,其中最著名莫过于夏侯惇在新野之战中拔矢啖睛,关羽刮骨疗毒以及曹操曹阿瞒的割须逃命等,那么这三个人里面谁是对自己最狠的呢?

  8. 袁术为什么敢率先称帝?看完他的实力后,说不定你也会这么做

    只不过长期以来,袁术最为世人所熟知的事情是他当年曾率先登基称帝却迅速败亡,这一事件使得袁术留下了昏庸愚蠢的历史形象。实际上,袁术当初选择率先称帝也不完全是头脑发热,他当时确实有一些称帝的资本和实力!袁术在东汉末年率先自立称帝!

  9. 司马懿如何让所有人都站在自己一边,简谈高平陵之变前因后果

    而且此时的司马懿远离曹魏的政治权利中心已经有十多年了,年龄已经高达70岁了,曹爽虽然把他排挤出政治中心,但是对于司马懿依旧还是很尊崇,并没有紧逼司马懿。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担任中护军,直接隶属于曹爽掌握的禁军。曹爽夺权产生做出一系列错误操作曹芳在历史被司马师废为齐王,所以一般把曹芳称为齐王曹芳。这在此后司马懿直接可以获得郭太后的诏书发动政变,获得了政治合法性。

  10. 导致关羽兵败荆州的真正原因找到了,并非大意所致,而是有人密谋

    很多朋友很疑惑,关羽兵败后为什么不回益州,蜀汉自己的根据地?从而最终被东吴吕蒙擒获,死于孙仲谋之手。我们都知道刘关张情同手足,而关羽为了让自己的大哥刘备早日能光复汉室,一统天下。每次交战都是亲自出马,不曾有半点怠慢和疏忽。所以在三国时期的声望很高的。

随机推荐

  1. 刘备落魄时期先后投奔过七人 他是怎么拿下大汉的半壁江山的

    眼看这性命不保,聪明的刘备果断选择离开曹营,投奔在袁术帐下。所以说,刘备投奔过的主子,还真的太多了。说到刘备自己真正的谋略,是比不上同时期的北魏曹操和东吴孙权的。在这两场战役中,皆是刘备亲力亲为,无论任用人事还是战事布局,无不没有他的影子。而这三场战役下来,基本上让刘备拿下了大汉的半壁江山。

  2. 梦见不上班了

    周公解梦梦见不上班了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不上班了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梦见喂猪梦到喂猪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喂猪好不好

    做梦梦见喂猪好不好?梦见喂猪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喂猪的详细解说吧。梦见喂猪人是自己,预示的是你的财产会越累积越多,而生活安稳又幸福。单身的人士梦见自己喂猪,那就是爱情在慢慢靠近,只要给点耐心追寻即可成功。梦见猫生小猫梦到猫生小猫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猫生小猫好不好商人梦见喂猪,请不要担心,这是吉兆,生意会有起色,收获不少。

  4. 李贺很经典的一首诗,其中一句充满了豪情壮志,鼓舞了无数人

    古人讲究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于是常常会出现避讳的现象。

  5. 大鸿胪

    新莽改为典乐,东汉时复称大鸿胪。诸侯王进京朝见皇帝,大鸿胪典掌礼仪;诸侯王死亡,大鸿胪遣使吊唁,并草制诔策和谥号。臣属于汉的少数族君长,在接受汉的封号或朝见皇帝时,以及外国使臣来贡献等,属于礼仪方面的事务,都由大鸿胪承办。大鸿胪秩为中二千石,有丞。魏晋至明清,大鸿胪职掌屡有变化。魏晋及北魏,大鸿胪在掌一般殿廷礼仪的同时,仅负责夺爵削地事务,其余权力分归尚书省吏部、礼部、刑部。

  6. 时过境迁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híguòjìngqiān【解释】迁:变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出处】【例子】凡我国民,应尽吾雪耻这天职,并望勿为五分钟之热度,时过境迁,又复忘怀,则吾国真不救矣。(蔡东藩、许廑父《民国演义》之一0六回)【近义词】时移俗易【反义词】一如既往,依然如故【相关】百度“时过境迁”

  7. 梦见订亲

    周公解梦梦见订亲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订亲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西周是什么时期?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西周的国家实行分封制,即古书中所说的“封建”,而分封制的基础则是宗法。宗法制度是在父权家长制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发展起来的,由它构成了等级阶梯,形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商代已有嫡长继承的雏形,到了西周时期,这一制度得到充分的发展,达到完备的程度。刑罚是用来控制、镇压平民和奴隶的,有死刑、墨刑、流刑、鞭刑、罚金等刑罚和一套诉讼审判制度。

  9. 少年壮志

    少年壮志   经典少年壮志励志文章一:   题记: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今日再徘徊,明日必伤悲。在这如花的年华,咱们有的是时刻,但是咱们却在时刻上输不起。不管你怎样,时刻依旧在走,你我无法将它停止,也无法使它倒转,既然咱们都无能为力,那何不逆而顺之...

  10. 韩山片石

    南北朝时著名文学家庚信,受梁明帝派遣出使北周。很喜爱北魏文学家温子升所作《韩山碑》。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