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天一阁

天一阁外景 天一阁藏范钦像

  天一阁(汉语拼音:Tianyi Ge;英语:Tianyige Library),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位于浙江宁波月湖西侧的天一街。于明代嘉靖四十年(1561年),由当时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它不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图书典籍,并且对后世其他藏书楼的兴修也产生过重大影响。

  天一阁一度藏书7万余卷,但到了近代,由于吏治 ... 、 ... 和自然损毁,书籍仅存1.3万余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查访和募捐,书籍达到30万卷。1982年,天一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 ... 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目前,天一阁所在地成立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由于其历史和知名度,天一阁也成为宁波城市形象的象征。

  天一阁藏书有三大特点:

  1. 明代各省的地方志435种,现存271种;
  2. 明洪武、永乐以下各省的登科录、乡试、会试、武举录等科举文献460册,现存370种;
  3. 明代或明以前的碑帖拓片800余种,现存26种。

  天一阁藏书之所以能保存久远,是因为有一套严密的保管制度,如建阁之初建立的“代不分书,书不出阁”制度。范钦去世后,子孙相约为例,凡阁橱锁分房掌管,非各房子孙齐至不开锁,并立有“烟酒切忌登楼”等禁碑。天一阁藏书在明末、清代和民国年间,屡遭人为侵夺,如清乾隆修《四库全书》时的访书,1840年 ... 战争,1861年和1924年歹徒的偷盗,多次劫难后藏书仅存1.3万余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天一阁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藏书也得到很好的保护、收集与整理,现藏书已达30万卷,其中古籍20万卷,善本书7万余卷,编有《天一阁善本书目》(1980)。

目录

历史

创立

  阁主人为明人范钦,字尧卿,号东明,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明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历官至兵部右侍郎,生平好学,性喜藏书。嘉靖三十九年,范钦去官归里,开始在宅中建造天一阁,建造年代约在嘉靖中后期。天一阁是一座两层楼房,上层不分间,通为一厅,以书橱相隔,下层分为6间,寓“天一地六”之义。阁前有天一池,阁后有尊经阁和明州碑林。清代建造的专藏《四库全书》的文渊阁等七阁及其命名,就是参考了天一阁的规制。范钦为收集图书,曾遍访藏书名家和各地坊肆,借抄善本,并购藏了明代丰坊万卷楼、袁忠彻静斋等藏书,曾使天一阁藏书达7万余卷。

  天一阁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至四十五年(1566年),范钦喜好读书和藏书,平生所藏各类图书典籍达7万余卷。范钦所收藏图书以方志、政书、科举录、诗文集为特色。由于一度位高权重,范钦的一部分藏书为官署的内部资料,这也是普通藏书家难以获得的。在他解职归田后,便建造藏书楼来保管这些藏书。

  范钦最早的藏书楼名为“东明草堂”。辞官归家之后,随着藏书的增多,亟需兴建新的藏书楼。范钦根据郑玄所著《易经注》中的“天一生水……地六承之”之语,将新藏书楼命名为“天一阁”,并在建筑格局中采纳“天一地六”的格局,楼外筑水池以防火,“以水制火”。同时,采用各种防蛀、驱虫措施保护书籍。

传承与发展

  1585年,范钦去世。据全祖望《天一阁藏书记》载,范钦去世前,将家产分为藏书和其他家产两部分。长子范大冲自愿放弃其他家产的继承权,而继承了父亲收藏的7万余卷藏书,这也形成了天一阁“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祖训。范大冲在维系和补充天一阁藏书的同时,也建立了维系天一阁藏书的族规,规定藏书归子孙共有,非各房齐集书橱钥匙,不得开锁。这些制度在天一阁私藏时期(天一阁始建至1949年)一直保留,并得到历代补充。

  1665年,范钦的曾孙范文光在天一阁前修造园林,用假山石形成“九狮一象”等动物形态,改善了天一阁周围的环境。这一时期同时也是天一阁藏书最为丰富的时期。据考证,当时天一阁藏书达到5000余部,70000余卷,此后直到1949年,藏书几乎没有增加。

  1676年,范钦后人范光燮传抄天一阁百余种书籍供士子阅读。范光燮破例帮助大学者黄宗羲登楼阅读天一阁藏书,使得黄宗羲成为第一个进入天一阁的外族人。黄宗羲为天一阁编制书目,并撰写《天一阁藏书记》,赞扬范氏后人“范氏能世其家,礼不在范氏乎?幸勿等之云烟过眼,世世子孙如护目睛”。天一阁因而提高了在学者中的知名度。自此以后,天一阁逐渐结束对外封闭的状态,对著名学者开放,尽管获得这种机会的学者并不多。

皇史宬

  1773年,乾隆帝诏修《四库全书》时,范钦八世孙范懋柱进呈天一阁珍本641种,数量上名列全国第二,但质量一流,包含大量珍本、善本。所呈藏书中,七分之五收入《四库全书总目》,六分之一全本抄入,但所有藏书从未归还,使得天一阁藏书下降到4819部。乾隆三十九年六月,特颁谕旨,恩赏天一阁《古今图书集成》一部,以示嘉奖且派遣杭州织造寅著前往天一阁了解建筑格局,并下旨仿天一阁建造文渊阁等“内廷四阁”,“阁之制一如范氏天一阁”,希望借鉴天一阁的设计使得《四库全书》能够安全保存。乾隆四十四年六月,赐范家郎世宁刻《平定回部得胜图》十六幅。乾隆五十二年二月,再赐《平定两金川战图》十二幅。

  1829年,范筠甫、范邦冉等范氏后人对藏书楼进行大修,更换砖瓦台阶,修葺假山,疏浚池水,同时修订天一阁管理制度,立下禁碑三种,条款十五项,严格保证天一阁图书“书不出阁”。

战乱、散佚与保护

1933年天一阁重建时,宝书楼藏书迁至范氏诒谷堂保存, ... 派兵守卫

  1840年, ... 战争爆发,1841年,宁波府城陷落。英国占领军掠夺《大明一统志》等舆地书数十种。至1847年,天一阁中仅存书籍2223部。1861年,太平军攻陷宁波,盗贼乘乱盗取天一阁藏书出售,后部分书籍被范钦十世孙范邦绥尽力购回。据薛福成命人所编《天一阁见存书目》,至1884年,天一阁存有原藏书2152部,共17382卷,《古今图书集成》8462卷。中华民国成立后的1914年,大盗薛继渭潜入天一阁,与楼外盗贼里应外合,将盗走的天一阁书籍运往上海,在书店中出售,后被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巨资赎回一部分,藏于东方图书馆涵芬楼,但在抗日战争中由于东方图书馆被炸而焚毁。这一事件使得天一阁藏书损失千部。

  尽管遭遇社会动荡,范氏后人和宁波热心人士对天一阁的关注没有停止。1933年9月18日,台风造成天一阁毁坏。在鄞县县长陈宝麟支持下,冯孟颛、杨菊庭等地方人士成立包含范氏后人的重修天一阁 ... 会,将宁波府学内的尊经阁迁移至天一阁内,并将80余方碑刻移至天一阁后院,建立“明州碑林”。同时,在尊经阁西侧开辟千晋斋,将宁波学者马廉搜集的历代古砖和宁波城墙拆除后收集的城砖予以陈列。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了保护天一阁藏书,天一阁经历了建成370年以来的首次大范围出阁。首批三箱书籍于1937年8月17日离开天一阁。1939年1月5日,第二批明以前版本八箱也运离天一阁,运往乡间暂避。1939年4月12日,先前运出的两批藏书和阁中剩余的藏书总计28箱,9080册,由鄞县 ... 加封,运往龙泉县后方,暂存于跶石乡,与浙江省图书馆的藏书一同隐蔽。抗战结束后,这批藏书被运往杭州,直到1946年12月16日,天一阁藏书方才运回阁中,并于次年3月1日至3日进行了天一阁建成以来的首次公开展出。

公藏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周恩来曾指示保护天一阁。占领宁波后, ... 派专人保护天一阁。1949年6月9日,宁波 ... 管制 ... 会接管天一阁,并使之成为事业单位,范氏后人范盈性、范鹿其成为公职人员。宁波多位本地藏书家将个人藏书捐献给天一阁,这极大地丰富了天一阁的藏书。1982年,天一阁入选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天一阁已经拥有藏书30万卷,并仍在增加,同时设有专门的古籍修复部门。

  2010年底,天一阁古籍数字化平台建立,以馆藏善本为主的3万册古迹得到数字化,供在线查阅。

影响

建筑

  由于乾隆谕旨皇家藏书楼仿造天一阁格局,北京、沈阳、承德、扬州、镇江、杭州兴建的文渊、文溯、文津、文汇、文澜、文宗七阁均仿造天一阁的格局。此外,众多民间藏书家的藏书楼也依照天一阁建造。其中包括卢址的抱经楼等。美国罗得岛大学孔子学院建筑也结合了天一阁和北京恭王府的风格。

文艺作品

  当代宁波籍文化人士余秋雨曾在其散文集《文化苦旅》中收入《风雨天一阁》一文,用散文的笔法记叙了天一阁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

  由黄磊导演,黄磊、马伊俐、范冰冰、耿乐等著名演员主演的古装电视剧《天一生水》以天一阁藏书为背景,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动荡的背景下一个家族的悲欢离合。

大众文化

  由于天一阁的知名度,这座藏书楼也成为代表宁波的重要符号。2009年,宁波城市形象主题口号被确定为“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其中的“书藏古今”便与天一阁有关。

“天一阁272639” 22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天一阁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历史上的纪昀与和珅,不是敌对关系,辟谣

    近年来,由于《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热播,导致纪晓岚的形象,深入人心。人们便私以为纪晓岚是个为官清廉的大臣,而和珅是个贪赃枉法的贪官,二人一生都是死对头,纪晓岚还每次都能制住和珅,以灵巧计谋每每得到乾隆皇帝的喜爱,而和珅却总是吃瘪。但其实,这部电视剧,是根据民间传说《纪晓岚智斗和珅》来编排的,就连野史都算不上。

  2. 最后一条硬汉:1664年他死后,明朝才算亡了

    张煌言(号苍水)最后一次回到家乡宁波,是以一名被俘罪犯的身份。父老乡亲听到消息,纷纷出城观看,希望目睹这名坚持抗清近20年的孤胆英雄最后的模样。脑袋后面已经拖着长辫的民众,看见他头戴方巾,身穿葛布长衫,一身明朝衣冠,恍如隔世。大家不禁潸然泪下。

  3. 大清扔掉的宝贝,日本捡到后称霸亚洲

    江西人宋应星,出生在这个无关紧要的年份。据说,宋应星少年天才,过目不忘。但这个本事对于他个人命运、家族命运的扭转,毫无益处。他一生最大的光荣,就是和哥哥宋应升在江西乡试中,双双考中举人。一本是欧洲近代哲学奠基人笛卡尔的《...论》,另一本,正是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令人嗟叹的是,这两本伟大之书的命运截然不同。

  4. 大清扔掉的宝贝,日本捡到后称霸亚洲

    江西人宋应星,出生在这个无关紧要的年份。据说,宋应星少年天才,过目不忘。但这个本事对于他个人命运、家族命运的扭转,毫无益处。他一生最大的光荣,就是和哥哥宋应升在江西乡试中,双双考中举人。一本是欧洲近代哲学奠基人笛卡尔的《...论》,另一本,正是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令人嗟叹的是,这两本伟大之书的命运截然不同。▲宋应星,一个奇人写了一本奇书。

  5. 抗战胜利后,戴笠最想当的官是海军司令

    在美国国防情报局「”中国第373号”档案中,有此记录:「”他是唯一一个能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见到蒋介石的人。”这个人一旦在蒋府出现,侍从室主任只消通报一声「”戴先生来了”,就径直把他引到蒋介石的书房中去。蒋有时甚至来不及从案卷中抬头,径呼其就坐,「”是雨农啊”。此人就是戴笠。后来偏居台湾省的蒋介石念起戴笠时,尚不胜唏嘘:「”若雨农不死,不至失大陆。”1944年,抗战已经进入第七个年头,随着美军重挫

  6. 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宁波天一阁,是如何屹立百年的?

    以水制火,火不入阁清代学者阮元认为,注重防火是天一阁能够保存长久的首要原因。

  7. 这里是宁波市历史上第一座公园,每天都很热闹,堪称老年交友中心

    几乎每一个城市,都会有一座中山公园。宁波的中山公园不算大,但绝对是笔者见过的最热闹的公园了。中山公园可以说是宁波为数不多的老年人露天活动场所了。中山公园位置在最初是宁波衙署所在,也算是当年的行政中心了。中山公园虽然仅只有90年历史,但它绝对是宁波历史上第一座公园。这座公园陪伴了一代代老宁波人的成长,相信很多老宁波人儿时都有对于这个公园的记忆。

  8. 旧社会绍兴、宁波等地的「 ”堕民”,他们真是蒙古战俘的后裔吗

    在解放前的浙江绍兴、宁波、舟山等地,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叫做「”堕民”。他们地位低贱,世代为奴。堕民们世代居住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范围,比如在绍兴城内,堕民集中居住在永福街、唐皇街、学士街等三条街区。因为堕民低人一等,历代官府都明文规定,堕民不得加入「”四民”,即不得进入士、农、工、商等四个阶层。堕民不得与平民杂居在一起,也不得迁出堕民聚居区;不准与平民通婚;不得接受教育;不得参加科举应试;不得为官从政

  9. 乾隆下令销毁一本书,晚清落后挨打百年,和珅纪晓岚也都是帮凶?

    清朝以及清朝以后的八旗子弟,一直把乾隆编修《四库全书》当做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并因此沾沾自喜。

  10. 现存《永乐大典》都不是原本?那么原本的《永乐大典》究竟在哪?

    《永乐大典》的编修可谓是耗时耗力,是永乐时期众多文人匠人的心血之作。又是那些人为了保护《永乐大典》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可是这三家人的后人坚决否认,见过《永乐大典》。这一千多册《永乐大典》下落不明。不过在编纂《四库全书》的时候,对《永乐大典》加强了管理,可是还是发生了一起盗书案。第二天一早,《永乐大典》的六册失而复得。一个翰林院的学士路润庠在废墟中整理出仅仅64册的《永乐大典》。

随机推荐

  1. 西汉皇帝简介列表

    西汉,又称前汉,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与东汉合称汉朝,是中国古代秦朝之后的大一统封建王朝。公元前206年刘邦被西楚霸王分封为汉王,而后经过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取胜后,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称皇帝,国号汉,史称西汉,刘邦即汉太祖高皇帝。历经211年.西汉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强盛的帝国。在西汉统治的近四百年的历史中,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的改革,使国力强盛、人民安乐,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2. 梦见亲人给钱

    周公解梦梦见亲人给钱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亲人给钱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宙斯的妻子是谁?宙斯有几个儿子

      宙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第三代众神之王,奥林匹斯十二神之首,统治宇宙的至高无上的主神(在古希腊神话中主神专指宙斯),人们常用“神人之父” ,“神人之王”,“天父”,“父宙斯”来称呼他,是希腊神话里众神中最伟大的神。  传说中的众神之神宙斯素以风流著称,其感情经历比起金庸《...

  4. 唐朝最出名的4首情诗,从初相见到终别离,00后也倒背如流

    唐朝是一个梦幻般的年代,大唐的帝王是全天下的可汗,远在万里之外的国家派遣使臣来到长安,异族的人们通过科举在朝廷为官,百姓的生活也轻松而安定。文人们但有所思便挥笔成诗,纵然历经多年依然传诵不绝,下面笔者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唐朝最出名的4首情书,说尽从初相见到终别离的绵绵情意,纵然是00后也滚瓜烂熟。

  5. 【旒旐】的意思是什么?【旒旐】是什么意思?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顾恺之曰:‘火烧平原无遗燎。’桓曰:‘白布缠棺竖旒旐。’」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终制》:「粮甖明器,故不得营;碑志旒旐,弥在言外。」唐·张说《惠文太子挽歌》之二:「旒旐飞行树,帷宫宿野烟。」旒旐的拼音liúzhào旒旐是什么意思旒旐liúzhào指铭旌。

  6. 曹参身为宰相却每日饮酒作乐 为何百姓却对他赞不绝口呢

    曹参每日饮酒作乐为何能得百姓赞扬,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然而,汉初有一位丞相,就是一个无所作为,只顾饮酒取乐的人,但他的名声却很好,百姓对他赞不绝口,这是为什么呢?其中萧何为首功,曹参次之,两人一个为相一个为将,看似和谐却嫌隙颇深,大抵是因为分功不均所致。而且更过分的是,曹参还整日在府中饮酒作乐,甚至还带着属下一起喝,丝毫不像个为国为民的好官。

  7. 梦见姐弟不和_周公解梦梦到姐弟不和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姐弟不和好不好

    梦见姐弟不和预示著什么?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详细解说。恋情方面,有机会收到追求者赠送的礼物。上学的人梦见家人不和,成绩好可录取。做生意的人梦见家人不和,经营事业成长慢,阻碍多,财不聚。本命年的人梦见家人不和,诸事阻碍不顺,家神祖先有妨害,宜察究之。恋爱中的人梦见家人不和,只要互相信任,终成夫妻,婚姻可成。怀孕的人梦见家人不和,生女平安,九、十月生男。出行的人梦见家人不和,外出不利,雷电小心。

  8. 订婚戒指_求婚订婚

    另一个说法,世界上第一个把戒指用作订婚信物的人是奥地利王麦士米尼。订婚戒指的意义:订婚戒指在订婚宴中象征著爱情,也是作为步入婚姻的一个承诺,所以它成为结婚中的传统形式。而订婚戒指并非是证明订婚有效性的必需品。结婚戒指是婚礼所必需,而订婚戒指只是双方计划结婚的一种明确的证明。

  9. 【烈直】的意思是什么?【烈直】是什么意思?

    《后汉书冯绲传》:「绲性烈直,不行贿赂。」《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谭怒,杀纪」裴松之注引汉·王粲《汉末英雄记》:「配天性烈直,古人之节,不宜疑之。」烈直的拼音lièzhí烈直是什么意思烈直lièzhí刚烈耿直。

  10. 他是一代帝王,天生神力喜欢比力气,结果死于这个爱好上

    秦武王又称秦武烈王,嬴姓,名为荡,是战国时期秦国君主,在位四年。>秦武王身高体壮,天生神力,尤其喜欢与人比角力。秦武王测试了孟贲的力气,很是满意,封孟贲也做了大官。当时秦武王想,一定要举得比孟贲高,而且要走几步,这样才能显示自己的威力。秦武王笑而不答,抱住雍鼎,神力一发,果然举得比孟贲高;当他试图再走几步路时,力气耗尽,雍鼎重重的落下,砸在他的右脚上,顿时右脚鲜血直流,秦武王立时昏死过去。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