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自中秋节从北宋开始成为全民娱乐节日后,中秋节主角月饼便被编入各类版本的传说。这其中,最具娱乐精神的是流传于河南禹州的月饼故事:因为《演义》中那个倒行逆施、嗜杀成性的东汉著名军阀,在这个故事里,居然是七仙女和董永的儿子。

  七仙下凡

  月饼

  情感的味道大于口舌的味道

  中国人的所有节日,都离不了吃,中秋节也是如此。

  自中秋节在北宋成为被官方批准的正式节日后,月饼就成为中秋节的最大赢家。中秋节可以不搞仪式,但不可以不吃月饼。不吃月饼,似乎就不算过中秋节。

  月饼很好吃吗?好像也不是,毕竟是节令食品,有多好吃说不上,但没有它似乎就没有了节味儿。年轻的时候,对于过节、吃月饼这种俗套是很不屑一顾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月饼的味道渐渐会变成回忆和思念,慢慢在身体内滋生、浸淫,进而让这种回忆和思念变成一种习惯,习惯到每年的这一天,无论月圆与否,必定会撕心裂肺地想家,想妈妈曾经纯手工打造的月饼,想儿时过中秋节时妈妈都做了哪些好吃的……

  原来,对于中秋节的回忆就是一场吃的轮回。有些味道,失去了才知道早已化为胸口的烙印,成为永远。有些味道,是只有人到中年后才会慢慢品味出其中的曼妙。这正如“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月饼,对于中国人来说,永远是情感的味道大于口舌的味道。

  月饼的传说

  月饼的起源史无定论

  史料记载,早在殷商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太师饼”,它应该是月饼的“始祖”。汉代从西域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 ... 增添了辅料,继而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儿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关于月饼的起源,民间有各种版本的传说,其中,河南本土流传的几个传说相当穿越且富有娱乐精神。

  月饼是胡饼

  相传,为征讨北方突厥,平定其屡次的侵犯,派大将率部出征。

  第二年的八月十五这天,李靖凯旋,为了庆祝胜利,京都长安城内外鸣炮奏乐,军民狂欢通宵。当时有个到长安经商的吐蕃人,特地向皇上献圆饼祝捷(此处情节很诡异:一个普通商人焉能向皇帝进献月饼?)。太宗大喜,接过装潢华丽的饼盒(看来“过度包装”古已有之),取出彩色圆饼,指着悬挂天空的明月说道:“应将胡饼邀蟾蜍(蟾蜍即月亮)”。随后,太宗将圆饼分给了文武百官,与百官共食,从此,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形成了。

  还有一个传说。说是有一年中秋之夜,和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之名不雅,杨贵妃见皓月当空,心潮澎湃,脱口而出“月饼”(话说杨贵妃当真蕙质兰心啊)。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来。

  董卓敬献七仙女的供果

  高级经济师、焦作市旅游顾问吕世范在河南禹州搜罗到的一个月饼传说,则跟董卓有关。

  传说七仙女被天兵抓回天宫前,给董永留下一子叫董卓。一年八月十五,董卓看到家家团聚,唯有自己见不到母亲,便跪在槐荫树下大哭起来。哭声惊动了土地爷,土地爷同情小董卓,便送他一双如意鞋,让他在月亮升起时穿上它,就可以见到自己的母亲了。董卓照土地爷所说去做,果然飘飘悠悠飞向天宫,见到了日夜想念的母亲。七仙女为儿子做了包入花生、核桃仁的圆饼,董卓吃着又甜又香的仙饼,心里高兴极了。谁知,玉皇大帝知道了此事,把七仙女囚禁于广寒宫,罚土地爷到月宫砍伐桂树,让天将脱掉董卓的如意鞋将他送回人间。

  后来董卓长大当了宰相,就让百姓在八月十五这天,都仿做这种圆饼,摆在月亮下,敬献给自己的母亲。从此以后,八月十五家家户户都要做月饼吃月饼,沿袭成俗。

  玩儿大发啦

  说实话,董卓跟月饼的这段传说着实雷了我一下,七仙女的故事原本就是一个传说,居然又把东汉时的著名军阀董卓给串了进去,让七仙女情何以堪。这出穿越剧,玩儿得有点大发了。

  董卓,陇西临洮人,他的发迹地点也在甘肃。他的父亲董君雅,曾做过颍川的一个小官。颍川也就是今天的禹州市,是当时京师(洛阳)之外人口最多、最为繁华的地方。汉灵帝末年,董卓受大将军何进之召率军进京,也就是当时的首都洛阳。结果,从穷乡僻壤之地走出的董卓初进洛阳城,立刻就被洛阳城的华丽以及贵族府第连绵的情景惊呆了,于是,军队在他的授意下,实行所谓“收牢”运动。什么意思呢?就是烧光、杀光、抢光,跟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实施的“三光政策”如出一辙。把整个洛阳城闹得鸡犬不宁,怨声载道。

  后来迁都长安时,为了防止官员和人民逃回故都洛阳,董卓将洛阳城以及附近二百里内的宫殿、宗庙、府库等大批建筑烧毁。昔日兴盛繁华的洛阳城,瞬间变成一片废墟。为了攫取财富,董卓还派洗劫皇家陵墓和公卿坟冢,尽收珍宝,残暴、贪婪到了极点。

  我对董卓的印象一直不好,源于小时候小人书《三国演义》的影响。书中的董卓不仅狡诈凶险、残暴荒淫,长相也颇不佳。但就这样一个大腹便便的半百老儿,还好色,结果中了王允使的美人计。后来寻了史料,愈发觉得董卓相当不是人类。所以,听到这个故事时,我怎么也想不通,他怎么就能跟美丽善良的七仙女扯上母子关系?或许是董卓为自己编造的美丽光环,或许是洛阳城中百姓对董卓厌恶到了极点,故意编排、埋汰董卓的春秋笔法?还有,为什么这个故事不在洛阳流传,而是在禹州流传?种种想不通。

  不过,中秋节经过上千年的转化、演变,早已从官家高高在上的神坛祭月彻底演化为一个全民皆欢、全民皆团圆的节日。这样的节日里,确切地说,在月饼刚上岗的那些个中秋节里,又没个电视啥的,大家聚在一起左右都是闲聊,顺带“”一下也没啥稀奇的。

  于是,释然啦,不就是个传说嘛,爱谁谁。

  中秋“人口馍”

  河南一些地方过中秋节,特别是农村,至今还保留着家庭 ... 月饼的习俗。

  自制的月饼多数是由发酵的小麦面蒸制而成的,有的是面团内包上花生、糖、核桃仁等,擀成圆饼,外面撒上芝麻;有的把面擀成圆饼,上插红枣,再用一个圆饼盖在枣上。面团上都雕有月亮、星星、白兔、树木等图案,上笼蒸熟后即可祭祀或食用。豫北地区称这种自家蒸制的月饼为“人口馍”,家中有几口人就蒸几个馍,待晚上愿月之后全家分吃。

  有些地区则蒸制一个大月饼,愿月之后,全家有几口,就把月饼分成几块食之,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富足、安康。

  中秋毛豆

  河南有句民谣:“八月十五杀小鸡儿”。

  这是说,河南传统的中秋饮食习俗除食用月饼外,还要杀猪宰羊,包饺子蒸馍,全家吃团圆饭。此日的宴席餐桌上,必有鸡,因为鸡子与“吉”谐音。

  开封等地,中秋之夜,还有吃毛豆的习俗。这个习俗据说跟杨家将有点关系。

  相传,北宋时期,杨继业府上丢了一把兵器库房钥匙,被一家肉铺的店主捡到后,店主连夜将钥匙送到杨府。这天是八月十五,因番兵作乱,杨家刚刚接到圣旨要出征。店主月夜送钥匙,解了杨家燃眉之急,佘太君为答谢店主,就送他一把毛豆。店主回去以后,将毛豆分给大家,谁知第二天毛豆都变成了金豆。从此以后,每到八月十五晚上,人们为了感谢杨家的恩赐,为了感谢月奶奶的帮助,家家户户都要煮一锅毛豆。

>

董卓是董永的儿子 七仙女知道吗?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一个兵卒为何要劝说刘邦定都长安

    娄敬在历史上出现得着实奇怪,出场也堪称意外。他可谓乱世奇才,却生卒年不详。

  2. 他用一支笔复活了麦田里的汉魏洛阳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当陇海铁路线的乘客,穿过洛阳市区与偃师之间的一片麦田时,很少有人知道,窗外曾经有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都市之一——汉魏洛阳城。

  3. 卢植:乱世中的人格楷模

    作为中国最出名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给读者的印象,是擅长描述人物的智力与勇气。事实上,三国的道德水平也不低。

  4. 汉献帝有没有能力除掉曹操?

    东汉的末代皇帝汉献帝,迈着颤颤巍巍的步伐,在万众瞩目之下,把皇位禅让给第二代魏王——曹丕。无论是不甘还是不舍,这一天终究是来了,大汉王朝四百年的辉煌,从此江山易主。刘协,他被废为山阳公,从坐拥万里河山,变成食邑万户。平心而论,刘协,他并不是一个昏庸残暴的末代帝王,但他偏偏就要担负起大汉末帝之名。与其如此落寞的谢幕,如果当年趁机...掉曹操呢?

  5. 窝囊皇帝中的佼佼者,满怀一腔抱负,却被烧房辱妻 ... 儿

    "皇帝"这两个字不仅是一个称谓,更是权力的象征,他们要么自己掌控权力,要么被当权者当成行使特权的活招牌,后者就被人们称作傀儡,傀儡要做的就是活着并什么也不做,让他往东别往西,很多傀儡皇帝是在年少时就被挑选出来做旗子,在短暂的岁月里度过窝囊的一生,而有一个窝囊的皇帝却是少时就有威仪,多次反抗,又多次失败,空怀一腔抱负,只能眼睁睁看着妻子被侮辱,儿子被...害,活的连一般百姓都不如,他就是汉献帝刘协。

  6.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臧洪篇(上)

    汉末群雄系列之臧洪(上)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汉末三国时期之所以成为后人最热衷谈论的历史时期,《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历史小说起到巨大的推波助澜作用。臧洪重大事件之一——名将之后,出仕顺遂臧洪(?在扬州期间与会稽许昭叛军作战,历经三年平定,斩首数千级。因为臧旻的善战,朝廷任命他为匈奴中郎将守卫边疆,期间多次击退羌、胡的侵袭。

  7. 晋朝为什么历史上风评那么差,胡人:你也配继承秦汉的江山?

    可是千不该万不该,在征服辽东之后,司马懿下了一条命令:迁民。于是,辽东百姓四万户全部迁到内地。而这导致汉族在辽东的控制力几乎达到了冰点。

  8. 吕布被 ... 后,赤兔马被关羽所得,方天画戟和貂蝉去哪儿了

    吕布被斩首之后,他所拥有的东西,也都会被别人所占有,吕布手下的大将、士兵等大多归顺了曹操,那么他的方天画戟、赤兔马和挚爱的美人貂蝉,她们被谁得到了?吕布死后,曹操为了拉拢关羽,将赤兔马赠给了关羽。吕布因为是被曹操生擒并...害的,所以他的遗物都落在了曹操手中。

  9. 在曹操的众多谋士中,裴松之最看不上贾诩,说得还真有道理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逐鹿天下。在连年不断的纷战之中,曹操能由弱到强,最后称王,这与身边的谋士是分不开的。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鼎足三雄之中,曹操身边的谋士最多,著名的有荀彧、荀攸、贾诩、戏志才、郭嘉、程昱、刘晔、蒋济、钟繇、华歆、王朗、董昭等。戏志才死得比较早,献过什么计不知道,《三国演义》里没出现,只在《三国志》中有一句记载。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对三国人物偶有品评。

  10. 如果安阳曹操墓属实,曹操如此爱洛阳,又为何会考虑葬在安阳

    曹操的一生,可以说是始也洛阳,终也洛阳,对洛阳十分偏爱。但是他又为何要考虑葬在安阳呢?而且在公元174年,曹操此时年仅20岁,就已经在洛阳担任郎官之职,后来又升任洛阳北部尉。在此之际,曹操在当时都城——洛阳不断的读书明理,不断学习,并于此地形成了他的人生观。而直到公元220年正月,年已66岁的曹操终于结束了他漫长的政治岁月,病逝于洛阳。

随机推荐

  1. 中统局长对费侠一见钟情,为什么蒋介石知道后立马翻脸?

    费侠,字达韫,湖北钟祥人。中统头子徐恩曾对其情有独钟,1938年费侠同徐恩曾结为夫妻。因此,在顾顺章的说服下,费侠随即叛变投敌。与徐结婚后,经常出入于中统局。费侠虽未正式加入中统特务组织,却实际地参与了中统的日常活动,其专门负责策反留苏学生。

  2. 业因果报,丝毫不虚

    今天我写出我所造的种种罪业,可能并不能全部写尽,但我这是真心的忏悔。我没有福报,从小就开始造业了,让父母感情不和。去年我接触了佛法,虽然有时还不能管住自己还在不停地造业,还不能心转境界。虽然身体又犯了病,但我不再抱怨什么了,这都是我自己种下的因,现在该受这个果报了。写下此文把我所造的罪业公布于世,也告诉世人,好好做人,好好学佛,相信因果。

  3. 面对狂热后的饥饿 ... 首次承认 ... 错误

    据当时中...工作人员回忆:身高体阔的...主席,自报的定量是每月26斤。......报得最低,只有18斤。周恩来...报了24斤。在此之前,他们曾紧急号召全体...员带头,国家干部带头。面对工农业生产跌入谷底导致生活资料匮乏和饥饿严酷的现实,最难过的是发出...号召的...主席本人了。

  4. 2017最新微信说说短语-感人的情话

    依恋,也是会过期的。即便深陷困苦,也要让自己相信:苦难,是化了妆的祝福。羞耻中长大的孩子,自觉有罪。称赞中长大的孩子,懂得感恩。认可中长大的孩子,喜欢自己。

  5. 二虎相斗,必有一伤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èrhǔxiāngdòu,bìyǒuyīshāng【解释】两只凶恶的老虎争斗起来,其中必有一只受伤。比喻敌对双方实力都很强,激烈斗争的结果,必有一方吃亏。【出处】明·烟霞散人《斩鬼传》第四回:“这叫做二虎相斗,必有一伤,待他伤了一个,便容易了。”【例子】【相关】百度“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6. 逸闻趣事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ìwénqùshì【解释】指世人不在知道而感兴趣的传闻和故事。【出处】语出《四库全书总目·地理三·武林旧事》:“此十卷本,乃从毛氏汲古阁元版传钞,首尾完具,其间逸闻轶事,皆可以备考稽。”【例子】有的谈当前纷乱的政治形势,猜测战争的发展趋势;有的谈政界的逸闻趣事。管桦《将军河》之一部第三二章【相关】百度“逸闻趣事”

  7. 美人心计 结局_美人心计结局是什么

    美人心计结局是什么窦漪房当了太皇太后。《美人心计》最后结局怎么了?美人心计里关于几个人的结局1、刘盈汉惠帝刘盈,勤政爱民,在吕后“垂帘听政”下万般无奈与无助。

  8. 如应斯响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rúyìngsīxiǎng【解释】形容反响极快。【出处】【例子】【相关】百度“如应斯响”

  9. 梦见梅花

    周公解梦梦见梅花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梅花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新年祝福语_关于新年快乐的祝福语_新年祝福

    新年祝福语|元旦祝福语|元旦新年祝福语|除夕祝福语|春节祝福语|拜年祝福语关于新年快乐的祝福语1.鞭炮即将炸响新一个野花色彩斑斓的春天!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