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谈迁,中国明末清初史学家。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号观若,自称江左遗民。终生不仕,以佣书、作幕僚为生。喜好博综,子史百家无不致力,对明代史事尤所注心。天启元年始,以明实录为本,遍查群籍,考订讹误,按实编年,序以月日,历时6年,完成《国榷》初稿。清顺治二年回原籍,增补《国榷》中崇祯、弘光两朝史事。对清初赋役制度混乱繁重,曾上书户部,建议“立法定制”、“轻徭薄赋”。十三年夏,南归海宁。
谈迁(汉语拼音:Tan Qian,1594~1657),中国明末清初史学家。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号观若,自称江左遗民。浙江海宁(今浙江海宁西南)人。终生不仕,以佣书、作幕僚为生。喜好博综,子史百家无不致力,对明代史事尤所注心。天启元年(1621)始,以明实录为本,遍查群籍,考订讹误,按实编年,序以月日,历时6年,完成《国榷》初稿。南明弘光元年(清顺治元年,1644)为内阁大学士高弘图幕僚,为高弘图和张慎言所器重,王世贞荐为中书舍人、礼部司务,参与修史,但不愿以国之不幸博一官,力辞未就。清顺治二年(1645)回原籍,增补《国榷》中崇祯、弘光两朝史事。四年,全稿被窃,愤而重写。十年,应弘文院编修朱之锡聘,携稿赴京,探求公私著述,访询故明遗老,尤重邸报和公文等 ... 档案材料,校补厘订《国榷》。对清初赋役制度混乱繁重,曾上书户部,建议“立法定制”、“轻徭薄赋”。十三年夏,南归海宁。次年夏又应沈贞亨聘,去山西平阳(今山西临汾)作幕,后卒于幕所。其他著述有《枣林杂俎》、《枣林外索》、《枣林集》等。
“谈迁358474” 5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