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从1941年初起,冀鲁豫区抗日军民也进入了艰苦的反“扫荡”斗争年代。鲁西区军民采取了分散坚持斗争的方针,主力与地方武装紧密配合,紧密依靠群众,以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击敌。11月,冀鲁豫军民粉碎了敌3000余人对内黄一带的“扫荡”。但是,敌情仍较严重,冀鲁豫军民仍在严重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反“扫荡”、反“蚕食”、反封锁斗争。

本文作者张宪文,蜚声国际的中国近代史泰斗,南京大学荣誉资深教授,季我努学社荣誉社长,季我努沙龙讲演嘉宾。 从1941年初起,冀鲁豫区抗日军民也进入了艰苦的反“扫荡”斗争年代。1月11日,日军集中第32师团部等部1万余人,配备汽车400余辆,采取远距离袭击战术,对我冀鲁豫区的鲁西区进行大“扫荡”。鲁西区军民采取了分散坚持斗争的方针,主力与地方武装紧密配合,紧密依靠群众,以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击敌。共毙伤敌700余人,粉碎了日军的大“扫荡”。 日军扫荡 4月11日,日军集中第35师团、独立混成第1旅团等部及伪军共1万余人,对我冀鲁豫边区的内黄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扫荡”。敌先以伪军一部向我进犯。15日晨,当进犯之伪军即将被我歼灭时,日伪军主力突然向我军发起合围。我军主力利用敌合围部队之间隙,突围到外线。敌“合围”扑空后,即在内黄地区进行反复“清剿”,大肆烧 ... 、投毒、抢劫,将南张堡、薛村等140多个村庄烧成废墟,屠 ... 群众达3000多人。 士兵加紧训练 日军的暴行,更加激起内黄地区军民的仇恨,他们不屈不挠地与敌人作斗争。此后,直到1942年6月,冀鲁豫军民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反“蚕食”、反“封锁”斗争。虽然给日伪军以不断的打击,迟滞了敌人的“蚕食”,但未能完全停止根据地日趋缩小的严重困难局面。1942年9月27日,日军集中第32师团、第59师团等部及伪军共1万余人,对以范县为中心的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扫荡”。敌首先以“铁壁合围”战术,图谋一举歼灭驻该地的我冀鲁豫领导机关和部队。 领导人讨论战略 冀鲁豫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经过战斗,较顺利地突围到外线,但还有部分机关及抗大分校,因缺乏战斗经验,遭敌合围,伤亡200余人,被俘和被冲散的约1000余人。我转到外线之部队,与内线军民积极击敌,到10月中旬,粉碎了敌人的“扫荡”。11月,冀鲁豫军民粉碎了敌3000余人对内黄一带的“扫荡”。12月下旬,又粉碎了敌万余人对微山湖西的“扫荡”。但是,敌情仍较严重,冀鲁豫军民仍在严重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反“扫荡”、反“蚕食”、反封锁斗争。 张宪文等:《中国抗日战争史·第三卷》,2016年版。 编辑: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浙江大学近现代史硕士生萧宸轩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日军抗日战争历史伪满洲国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