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哪位京剧大腕临终连棺材都买不起?陶然亭有座大半个世纪前的梨园公墓。由荀慧生发起,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杨小楼等人呼应,买下庙前荒地,辟为墓地,专供艺人们死后葬身。只是像金少山这样的一代名角,临终时连副棺材都买不起,全靠同行捐助才得以安葬。】

  京剧的前世今生
  洪烛
  我去陶然亭玩,总要顺便拜访松柏庵,那儿有座大半个世纪前的梨园公墓。据京剧演员孙毓敏说:“民国初年庙已残破,庙外有一大块空地。当时京剧艺人地位低下,晚景凄惨,有的流落街间,死后无处埋葬。由荀慧生发起,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杨小楼等人呼应,每人交300元大洋,买下庙前十二亩荒地,辟为墓地,专供艺人们死后葬身,被称为梨园公墓。修建了梨园先贤祠,祠内还设‘先人注’,凡对戏曲事业有贡献的梨园界先人,都在祠内立有牌位。一代名优杨小楼、金少山等都先后安葬在这里……”离此不远,就是解放后创办的北京市戏曲学校。我有时看见青年学生在围墙那边练武功和吊嗓子。或许,这里正是京剧艺术记忆与现实的结合部吧。
  旧时人去陶然亭,一方面是看风景,另一方面则为了访墓。陶然亭一带,名士与百姓的坟墓颇多,所以风景也带有某种感伤的味道。古往今来,总有人喜好寻味这份悲剧之美,如果死亡算得上最大的悲剧的话。陶然亭的风景虽然像是经过过低调处理,但那一抹若隐若现的灰色恰恰最能触动来访者的衷肠,令其念天地之悠悠。张中行如此点评:“(陶然亭)重点在北面,几处满生芦苇的池塘,小丘上野草围着一些荒家,一派萧瑟景象。”但陶然亭之魂魄,全集中在这坟头草青青的既颓废又动情的画面里了。亡灵们的世界是最富于神秘感的。陶然亭之侧,还有个松柏庵,荒冢密布,杂草丛生,辟有六十多亩的梨园义地(公墓)。
  最初是程长庚大老板,于1871年倡议买下了一块地营建“安苏义园”,动机很明确:“我们这些南方的艺人,一旦客死都下,连掩埋七尺之躯的一块黄土也难得。从皇上到那些权贵大人,只看台上取乐,不知台下寒苦。多亏我们乡里同舟共济,置办下这块茔地,从此艺人们得有长眠之处了。”后来梨园子弟又继续筹资,使公墓的范围不断扩大。
  民国初年,京剧界三巨头梅兰芳、杨小楼、余叔岩率先登台义演,集资增设了梨园先贤祠堂。后来,杨小楼、金少山等都安葬在这里。只是像金少山这样的一代名角,临终时连副棺材都买不起,全靠同行捐助才得以安葬。这也是“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一个例子。生前的荣花富贵,皆是过眼烟云。陶然亭啊陶然亭,什么话也不说。
  扪心自问的陶然亭。守口如瓶的陶然亭。
  京剧的命运几起几落,至今已成为少数人的艺术(或老人的艺术)。如此推论下去是很可怕的。京剧最令我怀念的还是梅兰芳的时代,那也是它鼎盛的时代。听老人回忆,《贵妃醉酒》上演的时候,可真是万人空巷——几乎所有票友都云集到城南去了,即使票早脱销了,哪怕站在戏园子外面听几句也好。京剧的英雄时代已经结束了,我却怀念着那些以唱腔、身段、脸谱、台步征服人心的英雄。他们是过去年代的人们的偶像。霸王别姬、秦琼卖马、赵云求驾、宋江杀惜、林冲夜奔、杨家将及穆(木)桂英挂帅……他们使死去的英雄复活了。他们在表演英雄的过程中成了英雄,艺术的英雄。如果说京剧如今已是一门黄昏的艺术,他们身上却永远洋溢着朝霞的魅力——曾经映红过无数张中国人的面孔。观看有关的电影资料,倾听那些尘封的唱片,便能感受到那个黄金时代的光辉:金嗓子、银嗓子争相碰撞的嘹亮,使我们的日常生活显得黯然失色。只可惜,我生不逢时,无法亲眼目睹那一群弄湖儿“手把红旗旗不湿”的雄姿英发。
  程长庚算得上是第一号英雄,有廉颇老将之风。他走红时,恰恰是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饱受西方列强 ***
  的中国民众普遍有呼唤英雄的心理,至少可以从其舞台上的壮士形象获得些许安慰。有人以杜甫的诗风比拟程氏的唱腔,谓为“天风海涛,黄钟大吕”。哦,“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更能够表现程氏雄浑沉厚的艺术风格。当时,“伶界大王”谭鑫培也获得相当一部分票友青睐,程长庚却不敢苟同:“惟子声太甘,近于柔靡,亡国音也;我死后,子必独步,然吾恐中国从此无雄风也。”我不以为这是同行冤家的互相嫉恨。他抑郁的遗嘱分明充满了对家国命运的担扰以及对世风日下的怅惘……
  幸好后来出了个杨小楼——程长庚可以无憾了。杨小楼是个生龙活虎的武生,并且成为“武戏文唱”的典型。蒋锡武在《京剧精神》中说:“许多武生演员或长于短打,或拙于长靠;或多为俊扮者,而无勾脸戏等等。他们中间有人能拿‘单项第一’,然‘全能冠军’却非杨氏莫属。这就是说,长靠的,短打的,箭衣的,勾脸的,俊扮的,以及猴戏、关羽戏(红生)等等,他都能‘拿’得起来,且无不精到。”可见,杨小楼属于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全才。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大有精神——能勾去观众的魂魄,非真英雄难以有此魔力。“犹记小楼在世,戏帘一扬,侧身而出,轻微地颤那么两三下,然后猛地把头向台口一转,眼睛一张,仿佛照亮了全场;双脚站定,又似安稳了大地,全身挺住连背旗也像塑就的,这时全园雅雀无声,过了两三秒钟才似大梦初醒般齐声来一个‘碰头好’。”章靳以回忆杨小楼的一次亮相,简直就像描绘英雄出世似的。
  杨小楼演武戏时擅长运用自己修炼的气功,但有时候又完全是情不自禁地用力——进入剧情了,认为自己就是英雄人物的化身。他与梅兰芳同台演《长板坡》,有个“赵云”从背后“抓帔”的动作——被他抓了一下的梅兰芳,事后赞叹:“杨小楼的左手五指像小铁棒似的贴在我的脊梁上”。他演《野猪林》里的林冲,又抓了一回高衙内,虽然抓的只是衣领,扮演高衙内的孙盛世却感觉到那只手像铁箝子一样越抓越紧,堪称“铁爪”。作为北派武生大腕的杨小楼,还曾与南派武生魁首盖叫天合演《薛家窝》,有点打擂台的意思了。为表示谦让,小楼请盖叫天演黄天霸,自己配演恭金龙。盖叫天不识抬举,以为正好可以趋势把杨小楼赶下台。
  双刀相会时满不是那么回事,杨小楼“始终是蜻蜓款款、蛱蝶翩翩”,稳扎稳打,盖叫天却开始“目不暇给,手不暇接,往日玲珑,似迷六孔”,被打得落花流水,只得且战且退。台下的看客纷纷赞叹:“满台只有杨小楼,找不到盖叫天。”连盖叫天也折服了:“杨老板的把子,不是慢而是快!快得那么赶落人!可又快得那么真着清楚。真是功夫!真是功夫!”从此不再敢轻视杨小楼的慢条斯理了。这也算京派与海派的一次交锋吧。杨小楼生于1878年12月3日,8岁学戏,11岁粉墨登场,整整演了半个世纪,花甲之年还在北京吉祥戏院演了整部《康郎山》,算是告别演出了。因为仅仅半个月后——1938年1月31日,他就病逝在家中床上。或许,他是梦想死在舞台上的。老天爷未遂其愿。
  据传说顾随教授谈京剧必谈杨小楼,赞美其人有王者风范:“杨小楼唱霸王别姬,那真是帝王气度;一到金少山,那就完全是山大王了,哪里有半点儿帝王气呢……”金少山在他眼中,似乎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他是以贬金的形式来褒杨。但确实,金少山与杨小楼不可同日而语,仅仅学了点皮毛罢了。他的走红,只证明大英雄已绝迹了。
  同样有傲骨的是“谭派”传人余叔岩(又有“新谭”之称)。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之太白遗风。1931年6月,上海滩上作威作福的黑社会头子杜月笙修建家祠,举行落成典礼,遍邀京沪名角演戏。京派的梅、杨及其他大腕都 *** 而去,惟独屡约余叔岩却遭到拒绝——这是一尊请不动的菩萨。杜月笙可能还没遇到过这样的硬骨头,火了,又派人传话:“如不去,此生休想再到上海滩。”等于是威胁了。余叔岩针锋相对:“宁此生不到上海,也不去杜家演戏。”从此果然再未去申城。真正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他的好朋友张伯驹赋诗称赞:“笑他势力岂能移?直节干霄竹是师。纵使沪滨难再到,不来出演杜家祠。”
  现在,说起京剧,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梅兰芳。其实,那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技艺超群、担识超群的演员大有人在。只不过,梅兰芳后来居上的光彩过于耀眼了,使其周围的星辰被忽略了。梅兰芳是幸运的,他的演艺生涯一直延续到解放后;而这时候谭鑫培、杨小楼、余叔岩等高手都已亡故,梅兰芳大有独步剧坛之势。只好“举杯望明月,对影成二人”了。
  梅兰芳堪称“四大名旦”之首,另三位是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据行家介绍,四人中最难学的是梅兰芳,因为“抓不住”他——他的技艺太圆熟了,滴水不漏,天衣无缝。“现在梅大爷在台上的玩艺儿,是没法学的。他随便抖一抖袖,整一整鬓,走几步,指一下,满都好看。很普通的一个老身段,使在他的身上,那就不一样了。让人瞧了,觉得舒服。这没有说的,完全是功夫到了的关系。”这是跟他配过戏的赵桐珊的看法。梅兰芳演《天女散花》时,真称得上是吴带当风,飘飘欲仙也。他的扮相也恰似仙女下凡——比女人还要女人,或者说,塑出女人中的女人,使女性美达到了极致。
  张中行回忆梅氏的造型:“那是20年代晚期,夜场,我陪一位乡先辈到中和戏院去看梅演《红线盗盒》。前面几邮演过,台上灯光微弱,该大轴了,一挑帘,梅走出来,台上灯光忽然大亮,满堂碰头好。我定晴看,全身珠光明灭,露出的面部和手,白而像是透明如玉。身材窈窕,真如文言滥调所说,长身玉立。当时的印象是,难怪旧小说形容美女,常用仙女下凡,我确信世间必没有这样美的。”虽然吾生也晚,无缘现场观看梅兰芳的华姿风韵,读到张中行的文字描述——知见其人,如闻其声。一个男人,能把美女给演活了,太了不起了。
  前苏联作家爱伦堡在《人·岁月·生活》里也提到梅兰芳,他于1951年9月来中国把斯大林和平奖金授予宋庆龄,顺便观看梅兰芳的表演:“我第一次看见梅兰芳时他已60岁。这位著名的演员扮演一个怀春的少女,他的儿子扮演女仆:所有的演员都是男人。”这使爱伦堡百思不得其解。在外国是找不到这样的演员的。
  梅兰芳年轻是初露锋芒,便使老前辈谭鑫培刮目相看。当他风头正健时,谭大王开始有英雄末路的喟叹了。据说“民国”二年五月间一次“义务夜戏”群雄合作,把观众的热情点燃了,胃口也吊起来了,连谭鑫培都“压”不住台,只好请正在另一家戏院表演的梅兰芳火速赶来,临时加演了一段,戏迷们才满意而归——仿佛不看梅兰芳一眼,怎么与不够尽兴似的。梅兰芳曾经跟谭鑫培“唱对台戏”,以时装新戏《孽海波澜》把观众都吸引过去了,场场满座,挤得谭鑫培那儿连连掉座。后生可畏,使老汉不敢提当年勇了。
  还有比谭老板更体会到迟暮之感的英雄,余派的杨宝森。蒋锡武在《京剧精神》中转引吴小如的回忆:40年代初杨唱双出《骂曹》、《洪羊洞》,谁知《洪羊洞》“快三眼”一段唱完,观众纷纷离席,越唱台下人越少,前排只剩下吴小如和一位友人,他们便听一句喝一声“彩”,杨见此情景,认为是真正“知音”,虽只剩几句“散板”,却愈唱愈好,味道愈浓,友人边喝彩边说:“一字一珠,好!”确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杨宝森当时超水平的发挥,估计也是内心酸楚的结果。50年代后他每况愈下,曾经在北京开明剧院(民主剧场)演双出《当锏卖马》和《洪羊洞》,张中行也在场,并记下了那伤心的一幕:“看客稀稀落落,楼上全空,楼下充其量不超过一半。最杀风景的是前几排里有两排外国人,正在锏已当、马将卖的时候,一齐起立,列着队退场了。对于这种情况,捧余派的人都会难过,何况表演者,正在为英雄末路的秦琼声泪俱下呢。”杨氏的泪,是在为秦琼流的?是在为自己流的?还是在为京剧的没落流的?英雄啊英雄,都是在锣鼓喧天中登台,在四面楚歌中退场。这是谁也摆脱不了的轮回。谁能做到永不言败呢?
  京剧虽然逐渐衰微了,但它确实曾经深深影响过北京人的生活。看戏,是老北京人酷爱领略的一种精神辉煌。举个小例子:杨小楼演《艳阳楼》里的高登,念了一句台词叫“闪开了”,这可不得了,第二天就惹得北京城里满大街拉车的,边跑边不停地喊“闪开了”,呼请行人让道;甚至饭馆跑堂的在坐满食堂的餐桌间穿梭,也模仿小楼的腔调叫嚷着“闪开了”。可见京剧的深入民心。不管怎么说,京剧捧出了早期的明星——他们在我眼中,要比当代的影星呀歌手呀更有人格魅力。或者说,要更有英雄主义的色彩。他们力图在观众心目中树立的,也是至刚至柔、尽善尽美的艺术形象。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家。跟他们相比,许多当今的明星太苍白了。

哪位京剧大腕临终连棺材都买不起?的更多相关文章

  1. 《织锦记》戏剧中的董永,是一个父死不能葬,而只得卖身的穷人

    本文系作者单衫杏子红影视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从《万曲合选》看明代民间的时尚与万历间罕见选本相类的,还有署名「”莆阳奎璧斋”梓刻的《新镌南北时尚乐府雅调万曲合选》(一名《万家锦》,称《南词一枝》)辑选的年月虽未注明,但从所选三十种散出的内容看,诸如《李逵下山》《焦赞祭主》《周氏拜月》《河梁救驾》《十朋祭江》《荫分别》《山伯访友》等出,多见收于万历选本《词林一枝》《八能奏锦》《玉谷新簧》《摘锦奇

  2. 梅兰芳的二夫人福芝芳,人狠话少还会生,斗小三的本事堪称一绝

    仓央嘉措诗中写道:「”谁,抚我之面,慰我半世哀伤;谁,携我之心,融我半世冰霜;谁,扶我之肩,驱我一世沉寂。”世人皆道梅兰芳举世无双,十岁登台,粉墨登场,世界闻名。万众瞩目之下的他站在聚光灯下,被鲜花、掌声、欢呼声包围着。然而,梅兰芳的成功却离不开一个人——福芝芳,一个站在这个成功男人背后的传奇女人。福芝芳从小学习曲艺,同梅兰芳一样,皆是闻名遐迩的旦角。福芝芳的父亲去世后,全家以祖父的皇俸为生,她祖

  3. 被别人误 ... 成「 ”兔子”梅兰芳祖父仍慷慨济人

    20世纪初期,日军侵华,京剧大师梅兰芳不愿意为日军演唱,因他饰演旦角,登台演出需要刮胡净面,他索性留起了胡子长期罢演,就断了经济来源。众人都知,梅兰芳昭彰梨园正气,而他的祖父梅巧玲,不仅是知名的京剧演员,也是一位慷慨的侠义名伶。1940年代的梅兰芳全家福照片。梅巧玲早年尝尽人间冷暖,学艺时受尽虐待和打...,还曾被人误以为是兔子(男伎),遭到羞辱和唾...。

  4. 梅兰芳当年做过相公?银行董事和辫帅张勋都是靠山,鲁迅曾狠批过

    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极具爱国情操的大师,那是在日本鬼子占领了上海之后,梅兰芳闭门谢客不再登台演出。

  5. 古代武将真像戏剧中那样有护背旗吗?为何要插上它,有啥作用?

    戏剧中的武将都插有多杆护背旗,是艺术再创造,还是确有其事?武将上阵为何要背上它,到底有啥用?喜欢京剧的朋友会发现,舞台上的将军出征时,背后都会插上许多杆护背旗,比如大家熟悉的《穆桂英挂帅》,穆桂英的背后就插了4杆护背旗。不仅仅是穆桂英,与她一同出征的杨家将们,人人背后都是彩旗飘飘的。

  6. 「民国系列」福芝芳:婚姻是场保卫战----白夜行

    民国系列福芝芳:婚姻是场保卫战——历史带着八卦,从幕后走向台前导读在中华文化古老的婚恋观中,男性娶媳妇儿的观点大概和冯耿光冯六爷当年为梅兰芳选夫人时的看法如出一撤:「”长得不错,唱得不错,能生孩子。”而这个雀屏中选嫁给当时戏曲明星梅兰芳的女人,果真不负众望,陪伴梅兰芳四十载,成为每个成功男人背后都会默默存在着的无私奉献的女人。当自由民主的新文化新思想在中华大地上涤荡时,有一部分人仍然是以「”三纲五

  7. 梅兰芳三任漂亮妻子,孟小冬还不是最美的,有图为证

    梅兰芳1894年出生于北京,8岁学戏,10岁登台,清末民初四大旦角之首,不仅是京剧大家,更因抗日战争时蓄须明志,不与日本人合作,而受到人们的尊敬。

  8. 1949年周恩来对梅兰芳说「 ”我们曾经是同行”

    1949年3月,...中央迁往北平,身处北平的周恩来没有忘记自己的老朋友梅兰芳。6月下旬,一封来自北平的邀请函送到了梅兰芳的手中。这是一封邀请梅兰芳赴北平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的邀请函,函件的署名是周恩来。

  9. 姚玉芙一故事:初学须生,后拜梅兰芳为师

    在北京有一时期,我常往梅兰芳家中游玩。梅与姚虽是师徒,兰芳视玉芙,有如兄弟。后来姚玉芙不大演戏了,却为师门管理一切,在家庭间竟如一总管,在业务上乃如一经理人。梅兰芳(左六)与姚玉芙(左四)、姜妙香(左三)等人谈起姚玉芙,却有清末民初小小一段掌故,原来他本是学唱须生的,在韵秀堂为子弟,身世孤寒。

  10. 孟小冬是梅兰芳的兼祧平妻?婚礼名分无一是处,不过一场「 ”骗局”

    文/映真两性的讨好、供养,终究抵不过沧海。时光蹉跎,人黄花瘦,谁能保证从一而终呢?陈凯歌导演作品《梅兰芳》让我们了解到了梅兰芳和其妻福芝芳的爱情。在影片中,两人的情感纠葛让人揪心,同样,历史上的梅兰芳在婚内为满足自己的私欲,耽误了另一个女人的青春年华。

随机推荐

  1. 佛涅槃示金足因緣

    世尊曾為一千兩百位多位常隨的成道弟子說法,當時世尊身披袈裟,示金色臂,對比丘們說道:「你們應當觀察,如來出現於世的因緣,就如同曇花的花期般短暫即逝。」不久後,佛陀即示現入涅槃。其後,末羅族人們紛紛前往拘尸城邊,摘取香花以供養佛舍利。為成就迦葉尊者欲瞻禮佛顏的願望,仍慈悲從棺內顯出金足,待迦葉尊者及四眾弟子頂禮之後,雙足不現,薪火自燃,一切終歸寂滅。

  2. 梦见大麻种子

    周公解梦梦见大麻种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大麻种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诗经】《诗经·草虫》——人有悲欢离合

    草虫喓喓在鸣叫,蚱蜢四处在蹦跳。久未见到心上人,心中忧愁不安宁。已经见到心上人,终于相遇在这时,心里喜悦乐陶陶。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小别如新婚,久别盼重逢。这是不可同日而语、不可相互替代的两种生存状态,但却可以相互补充。“诗经情话”微信平台整理发表。

  4. 关于珍惜爱情的说说-感人的情话

    甘哈曼二、亲爱的,我真的很在意你,也希望你能够快乐,不受到伤害。珍惜就是互相爱着的人不会伤害彼此。罗曼罗兰十五、时间,会沉淀最真的情感;风雨,会考验最暖的陪伴。走远的,只是过眼云烟;留下的,才是值得珍惜的情缘。

  5. 愚妇诈死

    于是与邻居的阿婆商量说我去之后,请你找一位已死的妇尸代替我,骗我丈夫说,你妇已死。过了不久,她的丈夫回来了,阿婆就依照该妇说,你的妻子已经死了,你还是节哀顺变,丈夫果然深信不疑,伤心的哭了很久,才料理她的葬事,把它火化了,把骨灰常常带在身边,表示他深情不移的。成见乃是人类最大的毛病,不论聪明或是愚痴无能的人都有成见,且牢牢执著,至死不肯认错。故事之愚妇骗夫,即指成见误人者大之意也。

  6. 为什么历史上的太宗皇帝大都来路不正?

      在中国上千年的王朝史上,庙号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可以说,「庙号」和「谥号」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皇帝一生的功过是非,但由于后世的皇帝谥号字数膨胀,而且子孙为祖宗定谥号的时候都会不大可观,于是「庙号」反而取代了「谥号」成为了一个皇帝盖棺定论的重要依据。  最原始的...

  7. 驴和草料袋

    几位哲学家在茶馆里争论着什么问题,正好阿凡提进来了,“我们来问阿凡提一个难题吧!”>“可他只知道驴。”>>“驴里头也有哲学呀!”阿凡提听到后说道。>>“那好,阿凡提,”后者说:“请你回答我们的一个问题,是先有驴还是先有草料袋?”>“一头驴可以认出一个草料袋,而一个草料袋却认不出一头驴呀!”

  8. 周公解梦破解 梦见下雨 – 周公解梦

    周公解梦梦见暴风雨梦见暴风雨是烦恼的象征,通常指的是感情方面,表明梦者现在处于比较复杂的思想状态中,梦者的思绪混乱,总想好好地调整一下,但却又无法理出头绪。梦见山谷的相关梦境解析–周公解梦

  9. 梦见男朋友分手

    周公解梦梦见男朋友分手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男朋友分手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它被称之为水果中的「 ”元老”,比猕猴桃营养,立秋前后吃最好

    一日三餐的正常生活中,饭桌上多多少少都会摆上一盘洗净的水果。饭后人们闲暇时,就会边看电视,边享受的吃水果。久而久之,水果渐渐地变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它每天凭借自身所含的碳水化合物,丰富的维生素来使人们保持着精神充沛。大多数人最喜欢吃的是苹果,他们认为无论是从价格还是它自身所含维生素上,都是最合适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