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古代图书出版并不发达,两千年来它是如何演变成今天这般模样

欧阳修和曾巩,是唐宋时期的文学巨匠,也是当时重要的藏书家。仁宗时期,国家藏书有三万多卷,而欧阳修收集各类图书超过了一万卷,生活拮据的曾巩家中藏书更是达到了两万卷。可见,个人的文学修养与读书有着密切的关系,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其实,古代图书出版并不发达,它经历了数次演变之后,方才变成如今这般模样。 萌芽期 图书至少包括三个要素:符号、信息和载体。符号和信息由文字和图像等组成,记录符号和信息的载体,称为出版。《说文解字》认为版应该是「 ”判也, 从片。”出版只是母本而已,载体材质的选择,对符号和信息的保存、移动、复制和传播有重要作用。 最早的「 ”图书出版”是口口相传。孔子坚持「 ”述而不作”的原则,对先前的口传典籍进行整理,形成了经典的「 ”六经”。西汉时期,汉武帝设立了五经博士,以口授方式专门传播儒家经典。这种口传的方式既对保存旧典的编辑,又是传播流通的载体。 发展期 《墨子·明鬼篇下》提到:符号和信息「 ”又恐后世子孙不能知也, 故书之竹帛, 传遗后世子孙。咸恐其腐蠹绝灭, 后世子孙不得而记, 故琢之盘盂、镂之金石, 以重之。”墨子颇有建设性地提出了好几种图书出版方式。 「 ”书之竹帛”说的是用竹子或丝帛为载体 ... 的各类书籍。竹子具有加工简单、取材方便、成本低廉、不易朽腐等特点,削成狭长的竹片,叫做「 ”简”,竹片编成的书,称「 ”简策”。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每天查看的简策多达一百多斤,数量庞大,内容庞杂。 与简策类似,「 ”版牍”也是最早出版的图书之一。版牍用的是薄木板,没写字的是「 ”版”,写过字的成了「 ”牍”。简策和版牍的相同在于,它们都是毛笔书写,写错了可以用刀刮掉再写。不同之处在于简策比较接地气,相当于简装图书,受到民间的青睐,版牍成本较高,类似于精装图书,只有皇亲贵胄才能用得起。 1942年,长沙 ... 库的楚墓中,出土了一件帛书。它长38.5厘米,宽46.2厘米,共有九百多字,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帛书。先秦时期,常以「 ”竹帛”并举。帛书是以白色丝帛为媒介,承载着书写记录的功能,只不过丝帛价格昂贵,它的使用范围仅限于达官贵人。 商周时期,钟鼎盛行。在青铜铸造的容器、乐器、兵器等器形上,铭刻「 ”金文”,已是常态。金文坚固可靠,便于复制,还是一种特殊的出版方式。《金文编》中收录了3722个文字, 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作为发展期的图书,简策、版牍、帛书与纸质书相近,金文向电子书靠拢,各取所需,相互补充。 成长期 东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蔡邕等人认为「 ”以经籍去圣久远, 文字多谬, 俗儒穿凿, 疑误后学”,上疏要求校正儒家经典著作。汉灵帝同意了蔡邕的建议。历时八年,蔡邕将儒家七部典籍抄刻成四十六块石碑,树立于洛阳开阳门太学门外,史称「 ”熹平石经”。 熹平石经的出现,受到了广大的儒生的欢迎。「 ”及碑始立, 其观视及摹写者, 车乘日千余辆, 填塞街陌。”蔡邕将规范的典籍雕刻在石碑上,公开展示,以便刊误、抄录、复制,是最早由官方主持和出版的标准文书。「 ”汉立石经, 俾学者就近校正经文, 又可用捶拓之法取之以去”,熹平石经可以说是雕版印刷的雏形。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伦向汉和帝献纸,汉和帝大为赞赏,下令在全国推行造纸术。纸的发明和普及,为图书出版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纸轻薄可折,吸水性强,易于书写,这些特征远优于竹帛,因此,纸很快取代了竹币,成为图书的主要载体。 成熟期 图书出版有了新的载体,还需要克服印刷的难题。为了加快图书的传播,民间出现了「 ”佣书”为职业的抄书匠。《后汉书》记载,班超「 ”家贫, 常为官佣书以供养。”《颜氏家训》又载:「 ”晋、宋以来, 多能书者。故其时俗,递相染尚, 所有部帙, 楷正可观。”当时出现了以抄书、售书为业的书肆,其功能与现代出版社相似。那时的图书已经和现在的书籍相差无几了。 唐朝在古代史中处于文化和科技发展的高峰。开明祥和的社会氛围,促使人们对图书的需求日益增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了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早期的印刷内容集中在神象、佛经、发愿文和历法等方面。咸通九年(868),王玠为双亲印制普施的《金刚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诗人元稹为白居易诗集《白氏长庆集》作序时,坦言:「 ”至于缮写模勒,街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模勒指的就是雕版模刻,当时只要手持《白氏长庆集》就能交换茶酒,足以见得雕版印刷的范围已经扩大到诗歌方面。 活字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尽管有印刷清晰、速度快、着墨好的优点,不过仍存在制版缓慢、错版难改的不足。北宋庆历年间,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造就了印刷史上一次巨大的技术革新。印刷工匠事先制好单字的阳文反字字模。印刷时,按照稿样,将字模挑选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事毕,拆出字模,以备后用。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介绍了这种创新技术:「 ”板印书籍, 唐人尚未盛为之。自(五代) 冯瀛王(冯道)始印五经, 已后典籍,皆为版本。庆历中, 有布衣毕升 , 又为活板。”这段话详尽叙述了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的变革过程。 古代图书出版由此进入了活字印刷阶段。不仅如此,活字印刷术对出版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民间书坊在活字印刷术的带动下,形成了编辑、制版、印刷和流通等一条龙产业链,对于思想和文化的传播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 看似简单的一本书,经历了竹帛、钟鼎、誊写、雕版、活字等众多形态的演变,最终成为如今的模样。看似柔弱的一本书,集中了中国古代「 ”四大发明”的一半,其价值不可估量。看似绵薄的一本书,记录着前进的脚印,承载着文化的传承,是民族团结的力量源泉。 北宋文豪苏轼有诗云:「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从中道出了读书和修养之间的关系。读书不只是众多知识的占有,还在于精神境界的提升。亲,你还有什么理由拒绝读书呢? 文:计白当黑 参考资料:《梦溪笔谈》《白氏长庆集》《颜氏家训》《后汉书》《说文解字》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代图书出版并不发达,两千年来它是如何演变成今天这般模样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宋朝偷偷地「 ”使坏”,使契丹和西夏打起来,这就是「 ”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利用强者和强者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用敌人来制服敌人,以期望坐享其成的思想。宋仁宗时期,在外交上就成功运用过这一策略,使得辽夏开战,两败俱伤。不过,这一切还得先从西夏建国说起。

  2.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貔貅在我们心中是一种招财的神兽,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历史记载的貔貅的故事,传说中貔貅和周武王见过,还是姜子牙的坐骑,还被封官,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了解,咱们一起往下看!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

  3. 从杨广兴建大运河入手,分析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中华文化的起源地一般认为在黄河流域,在东汉末年孙权建业称帝之前,江东往往被称作蛮荒之地,那时中国的经济中心也一直在中原一代。

  4.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5. 揭秘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8件艺术品伪造案

    无论是为了金钱上的利益,还是仅仅为了...,艺术品伪造者伪造了丢失的艺术品,精确地复制了原作,并以著名创作者的风格想象了全新的物品。

  6. 明教是什么教?《倚天》里张无忌率领的不是魔教,而是光明的宗教

    《倚天屠龙记》当中张无忌所属的「”明教”,在人类历史上确实存在过,那就是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摩尼教”,由于吃素,并且崇拜教祖「”摩尼”,明教被当时的人们污蔑为「”吃菜事魔”,这就是「”魔教”一词的由来。其实,「”魔教”并不崇拜恶魔,相反,他们崇拜光明和善,他们的教祖摩尼,也是一个带来善的启示的「”光明使者”。一、明教教祖摩尼按照摩尼教的教义,宇宙起源于十二个千年以前,每一个千年都会产生一个伟大的先

  7. 一个兵卒为何要劝说刘邦定都长安

    娄敬在历史上出现得着实奇怪,出场也堪称意外。他可谓乱世奇才,却生卒年不详。

  8.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9.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10. 一辈子都在抗击匈奴的汉武帝,为什么最后将江山托付给一个匈奴人

    汉武帝而金日磾当时不过是一个匈奴战俘,一次偶然相遇中,将两个地位悬殊的男人联系在了一起。让疑惑的是,这个匈奴人究竟有多大的才能,让汉武帝如此重用,打了一辈子匈奴的刘彻最后把江山交给一个匈奴人来辅佐,在这背后是不是又另有玄机?古代骑兵一手策划匈奴征讨之战的汉武帝,他深知骑兵是战胜匈奴的关键,而马匹就是骑兵的重中之重,想要战胜敌人,就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随机推荐

  1. 放生感应奇迹记(二)

    >去年经戒妄居士介绍,上山请示上圆下因老法师,师父即刻告诫须茹素、放生、拜佛求忏悔。当医院彻底心脏检查,才知主要病因为心脏瓣膜闭锁不全,造成肺积水,压迫内部脏器,仍得按时服药控制病情。如今回忆,当知放生茹素因缘种子于当时已然种下。>加国之旅返台第三天,幸值难得于台北举行之大放生,二话不说即欣然赴会。台北放生之行后,与同修行小放生,于焉开始。犹记首次小放生,情景之殊胜,至今难忘。

  2. 女人的“鱼足疗”与奇怪的脚趾甲问题有关

    事实上,纽约的一名妇女在做了“鱼疗”后出现了奇怪的脚趾甲问题,根据一份新的病例报告,这名20多岁的妇女在发现自己的脚趾甲看起来不正常后去看了医生,报告说,这是她六个月来遇到的问题。在做了“鱼足疗”后,纽约一名妇女出现了一种称为甲癣的脚趾甲疾病。)患者没有任何典型的脚趾甲问题的危险因素,例如指甲损伤,或有指甲疾病家族史,但她确实报告说,她在指甲问题开始前几个月做了鱼疗。

  3. 具有神秘色彩的菩提树的神奇功效

    7.治疗湿疹瘙痒取少量菩提树树皮的灰烬,适当加入石灰和酥油,制成糊状,在受感染的皮肤上涂这种膏,有舒缓的效果。

  4. 梦见生猫崽

    周公解梦梦见生猫崽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生猫崽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哪些梦境预示你的财运来了 -风水

    很多人会梦见当朝首脑,有些人在梦里会指导,要求首脑做事,有些人梦里会和首脑协商做事,有些人梦里会得到首脑认可、赞许、拜访。那么,哪种梦表示是好运呢?因为这种梦境都代表在付出上会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这种效果,旺的财运可不会少。其实正是因为这种梦被确认的概率极高导致。

  6. 施闰章的简介 钱塘观潮施闰章

    施闰章别名施佛子,是清朝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从小就好学勤奋,擅长诗词和古文学,诗歌方面与宋琬并称“南施北宋”,地位可见一斑。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施闰章的代表作之一《钱塘观潮》。施闰章>施闰章的简介>施闰章,字尚白,一字屺云,号愚山,媲萝居士、蠖斋,晚号矩斋,后人也称施侍读,另有称施佛子。>钱塘观潮施闰章>《钱塘观潮》是清代诗人施闰章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7. 一代雄主拓跋珪,15岁创建北魏并几乎统一中原,为何被儿子 ... 死?

    此时,拓跋珪虽然年纪很小,但内心底一直期待着能复兴代国,以洗刷亡国之耻。同年,拓跋珪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然而,就在拓跋珪准备彻底消灭后燕,进占整个中原之际,他却遭到亲儿拓跋绍的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贺氏被拓跋珪强纳为妃,并生下拓跋绍但...熏心的拓跋珪根本没有听从母亲的劝告,随后便派人暗...了姨夫,并将姨母贺氏强行纳入宫中。

  8. 鲁元公主和刘邦的父女关系怎么样?为何刘邦在逃命时要丢下她?

    鲁元公主和刘邦的父女关系怎么样?为何刘邦在逃命时要丢下她?  俗话说得好,虎毒不食子,但是世道千变万化,人心叵测,总有些人格外地心狠毒辣,连自己的亲生骨肉也不放过。  西汉的开国皇帝,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汉高祖刘邦便是如此!  刘邦和他的妻子吕雉在历史上都很出名,吕雉为他生...

  9. 他出生在日本,却被我们称为民族英雄,这个称号到底配不配?

    前段时间的一则新闻,想必很多人都看了,说的是在我国中小学课本上,岳飞「”民族英雄”的称号被光荣的摘掉了,理由是岳飞是抗金的,而大金国也是我中华之范围,算是历史上的内战,所以岳飞算不得民族英雄。那么,按照这个逻辑,历史上的另一位民族英雄——郑成功,想必此时正在坟墓里瑟瑟发抖,心里慌得不得了,因为他的「”民族英雄”的帽子,似乎也戴不牢靠了。因为他一生最主要的敌人就是满人的清军,他一直在致力于反清复明,

  10. 梦见把青蛙打死好不好 – 周公解梦

    梦见青蛙,这是生活不如意的象征。梦见把青蛙打死好不好原版周公解梦梦见青蛙见有青蛙者,主吉。《周公解梦》梦食水蛙。《梦林玄解》梦蛙闹。《断梦秘书》梦见把青蛙打死是什么意思梦见把青蛙打死,意味着对人生的掌握上积极且正面。男人梦见把青蛙打死,会有突然出现的访客哦!女人梦见把青蛙打死,与对你而言的重要人物发生争吵的可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