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雍正二年底,雍正的宠臣,云南藩司李卫发现安南居然蚕食了开化府一百多里疆土。安南,越南古名。安南得名于唐代的安南都护府,自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秦朝开始成为中国领土,北宋时,越南才成为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也就有了以后的中越边界问题。云南因开采开化府逢春里都竜铜矿而清查地界,发现安南方面以小赌咒河混称原来为界的赌咒河,侵占内地土地、人口,已经四十多年了。

雍正二年(1724)底,雍正的宠臣,云南藩司李卫发现安南居然蚕食了开化府一百多里疆土。 安南,越南古名。安南得名于唐代的安南都护府,自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秦朝开始成为中国领土,北宋时,越南才成为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也就有了以后的中越边界问题。 开化府是云南东南边境和越南接壤的一个府,其东、南、东南、西南都和越南接界,南部至边界大赌咒河(今越南黑河)二百四十里。 云南因开采开化府逢春里都竜铜矿而清查地界,发现安南方面以小赌咒河混称原来为界的赌咒河,侵占内地土地、人口,已经四十多年了。 李卫急忙上报给云贵总督高其倬,高其倬也是大吃一惊,他认为「 ”铜矿事小,疆境事大”,一面知会安南国王,一面委派下属进行详细调查。经过调查发现安南不止侵占了中国一百二十里领土,而是二百四十里。高其倬上奏折给雍正,主张依据旧界,将安南占领的疆土全部收回。 但雍正皇帝似乎对此兴趣不大,并告诫高其倬说: 交趾旧界有远近互异等情。朕思柔远之道,分疆与睦邻论,则睦邻为美;畏威与怀德较,则怀德为上。据云,都龙、南丹等处在明季已为安南所有,是侵占非始于我朝也。安南自我朝以来,累世恭顺,深属可嘉,方当奖励是务,宁与争尺寸之地,况系明季久失之区乎?其地果有利耶,则天朝岂宜与小邦争利!如无利耶,则又何必与之争!朕居心惟大公至正为期,视中外皆赤子。且两地接壤连境,最易生衅,尤须善处以绥怀之,非徒安彼民,正所以安吾民耳。即以小溪为界,庸何伤?贪利幸功之举,皆不可为训。悉朕此意,斟酌行之。 雍正皇帝之所以持这种态度,是因为当时清王朝和安南属于宗藩关系,雍正以「 ”天朝”自居,抱着「 ”天下一家”的理念来处理和安南的边界 ... 。因而主张睦邻友好,怀柔远人,不计较「 ”尺寸之地”。 高其倬弄清雍正的真正意图后,不再坚持「 ”朝廷境土,臣以尺寸为重”。高其倬屈服后,耿直的李卫站了出来。 李卫冒着被处分的危险,毅然上疏,奏请朝廷与安南清查边界,收回失地。 雍正看后,龙颜大怒。在奏折中竟批示了十四处,几乎全是斥责李卫的话。 雍正用「 ”一无可取”给李卫的奏折定性,认为李卫「 ”所见偏狭,涉于尚气,甚不合宜”。 当李卫指出安南「 ”犬羊之性,畏威而不怀德,结怨而不知恩”时,雍正斥责李卫说:「 ”安南于外夷之中,尤称文物之邦,其人果皆犬羊之性乎?若然,则与犬羊又何难下焉,斯语谬矣!” 现在看来李卫对安南的判语是多么正确,可惜无论当时的雍正还是后来的一些人都没看清这一点。 当雍正还抱着「 ”天下一家”的思想,想要怀柔远人时,越南已陈兵边境了。 雍正六年正月,雍正把安南侵占土地全部赏予安南,安南「 ”感谢天恩,喜愈望外”。雍正认为,如此一来,「 ”不但该国生生世世感戴,天下后世亦传为美谈矣”。 雍正只是做了个春秋大梦而已。
本文标签:雍正李卫安南中国古代史清朝历史高其倬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