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司马迁将荒唐事件放在郅都列传开篇,看似格格不入,实则用心良苦

汉朝历史上出现过不少的酷吏,郅都即是其中比较有名的一位。据历史记载,汉景帝在位时,郅都官至中郎将,其为人耿直,敢说真话,再加上其遇事比较冷静,行事手段强硬,做事有 ... ,且为人冷酷、严厉、清廉,绰号「 ”苍鹰”。 「 ”苍鹰”郅都 郅都虽位列酷吏,但其一心为公,令人敬佩。每次读《史记·酷吏列传》至郅都的时候均百般疑惑,这位「 ”苍鹰”粉墨登场之时,却记载了一件十分荒唐的事情,除了《史记》之外,后来的《汉书》、《资治通鉴》均不约而同地对此事均做了描述,即「 ”贾姬如厕被野猪追逐”事件。 一、「 ”贾姬如厕被野猪追逐”事件 《史记·酷吏列传》记载:尝从入上林,贾姬如厕,野彘卒入厕。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贾姬,都伏上前曰:「 ”亡一姬复一姬进,天下所少宁贾姬等乎?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上还,彘亦去。太后闻之,赐都金百斤,由此重郅都。 话说,中郎将郅都曾经陪汉景帝到上林苑去游玩、打猎。令人未曾想到的是,汉景帝的宠姬贾姬正在上厕所的时候,一头野猪突然蹿进贾姬的厕所,别说是养尊处优、手无缚鸡之力的贾姬了,即使是久经沙场的军人,也会被这突然出现的野兽吓一跳。 郅都伴驾上林苑 面对此情此景,贾姬吓早已魂不附体,但出于本能反应,还是一边哇哇大喊,一边哭着求救。与此同时,贾姬并未坐以待毙,而是提着裤子到处乱跑,野猪即在其后面追。 汉景帝看着贾姬提着裤子被野猪追着跑,既心疼,又臊的满脸通红,同时禁不住心想:皇家的脸面真是丢尽了,怎么会出这种丑事呢。 当此关键时刻,汉景帝表现了作为一国之君最基本的冷静,同时也立刻意识到救人要紧。虽情况紧急,但汉景帝并未忘记一国之君的身份,没有冲动到立即冲上去救贾姬,而是看了看在身边的郅都。汉景帝于慌乱之中,被吓坏了,以至于心中所想无法用语言表达,仅仅给郅都一个眼神,意思是告诉郅都,赶紧上去救人。 汉景帝示意郅都救人 要不怎么说郅都做事冷静呢。面对汉景帝期待的眼神,郅都并未冲动到在皇帝面前急于表现,而是一心护驾,全身心地护卫着汉景帝。此时,汉景帝缓过神来了,第一反应即是向贾姬表达他是多么爱她。 汉景帝看着郅都迟迟未动,心想:我是指挥不动你们了,为了爱姬,只有朕御驾亲征了。说时迟那时快,汉景帝抓起兵器立即就要冲出去。 令汉景帝没想到的是,郅都不但读懂了他的眼神,也明白他心里所想,一把抱住汉景帝的腿,跪在地上阻止汉景帝去救贾姬。郅都在紧紧抱住汉景帝的同时,跟汉景帝分析说:「 ”今天死一个爱姬,明天会有另一个美姬来伺候您,难道天底下就一个贾姬吗?陛下您纵然不顾及自己的安全,您不为大汉的江山,和您的母亲考虑吗?” 说白了,郅都想表达的意思是,我们把你当皇帝,供着你,保护你,野猪可不管你是谁,它真敢拱你,闹不好会拱死你。 汉景帝一想,是有点冲动了,郅都所说非常有道理。另外,汉景帝也怕野猪拱他。既然郅都送上台阶,汉景帝即放下了兵器。此时,贾姬还在被野猪追着,提着裤子到处乱跑,估计此时她也明白自己在汉景帝心目中的分量了。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是奇怪了,汉景帝放下兵器的同时,野猪竟然不追了。估计这野猪也觉得没意思,也不再让贾姬提着裤子乱跑出丑了。野猪走了,一场闹剧也结束了。 郅都临危不乱,全心护驾的事传到了窦太后耳朵里。窦太后对郅都处理得当,大为赞赏,当即赏赐郅都黄金百斤。经过这件事,窦太后对郅都也另眼相看。 窦太后闻听郅都救驾经过 二、看似格格不入,实则用心良苦 读史至此,司马迁表面上通过这件事表明郅都临危不乱,应对妥当,却将如此荒唐的事件竟然会放在一位执法严苛,且是汉朝法制形象的代表,令匈奴人无比忌惮的人,开篇讲述,总显得格格不入。 在脸面大于生命的封建社会,且事发皇家,如此荒唐的事情,掩盖尚且不及,怎会收录在史书里呢?而且事件的当事人汉景帝,正是司马迁任职、写史之时的最高统治者汉武帝的父亲。当着儿子的面揭父亲的短,难道是司马迁不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 「 ”历史倪说”认为,司马迁冒如此大的风险有给《史记·酷吏列传》所记载的与郅都相关的事件定调之嫌,由郅都反映出汉景帝时代的问题,即是向读者暗示: 首先,汉景帝时执法不严,有差别对待皇亲国戚与平民百姓,已经到了十分荒唐的地步。 汉景帝时代,百姓得益于汉初休养生息的政策,民风质朴,守法自重,惮于触法,但皇亲国戚们却是另一番景象,他们为所欲为,为郅都严格执法提供了舞台。 郅都执法严苛 郅都执法严苛,不畏避权贵,以至于皇亲国戚见到他,均侧目而视。郅都执法严苛,同时也意味着其他人执法不力,预示着汉初国家治理在摸索中前行,当时社会或法不健全,或有法不依。 《史记·酷吏列传》记载:是时民朴, ... 自重,而都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号曰「 ”苍鹰”。 其次,临江王刘荣死的蹊跷。临江王刘荣含冤而死,众人皆知,但从未有人明言其冤,原因不外乎刘荣之死,直接受益者是当时太子刘彻,后来的汉武帝,即当今天子。 郅都审讯临江王刘荣 再者,与匈奴相关事宜处理不善。郅都在边境任职雁门太守,匈奴人听说郅都素有操守,比较难对付,所以匈奴人便撤离汉朝边境,直到郅都去世时,从未敢兵临雁门。匈奴人对郅都的恐惧甚至到了做郅都模样的木偶人,让骑兵们演练射 ... ,竟没有人能射中。匈奴人恐惧至此,郅都之威力可见一斑。 匈奴大单于对郅都仇恨无比 由郅都素有操守,令匈奴人惧怕,可以想象匈奴人入汉境如入无人之地,上至朝廷,下至边民,言匈奴而色变,当时汉廷处理匈奴政策可以想象,边关将吏之状况可以想象。 《史记·酷吏列传》记载:孝景帝乃使使持节拜都为雁门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匈奴素闻郅都节,居边,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匈奴至为偶人象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见惮如此。匈奴患之。 关注「 ”历史倪说”,分享历史精彩! 本文由「 ”历史倪说”参考以下资料: 1、《史记·酷吏列传》 2、《资治通鉴卷第十六·汉纪八》 3、《纲鉴易知录卷十二·汉纪》

司马迁将荒唐事件放在郅都列传开篇,看似格格不入,实则用心良苦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杨广兴建大运河入手,分析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中华文化的起源地一般认为在黄河流域,在东汉末年孙权建业称帝之前,江东往往被称作蛮荒之地,那时中国的经济中心也一直在中原一代。

  2. 一个兵卒为何要劝说刘邦定都长安

    娄敬在历史上出现得着实奇怪,出场也堪称意外。他可谓乱世奇才,却生卒年不详。

  3.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4.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5. 一辈子都在抗击匈奴的汉武帝,为什么最后将江山托付给一个匈奴人

    汉武帝而金日磾当时不过是一个匈奴战俘,一次偶然相遇中,将两个地位悬殊的男人联系在了一起。让疑惑的是,这个匈奴人究竟有多大的才能,让汉武帝如此重用,打了一辈子匈奴的刘彻最后把江山交给一个匈奴人来辅佐,在这背后是不是又另有玄机?古代骑兵一手策划匈奴征讨之战的汉武帝,他深知骑兵是战胜匈奴的关键,而马匹就是骑兵的重中之重,想要战胜敌人,就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6.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7.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8. 鸿门宴上出现的三个「 ”二百五”让刘邦360度无死角完美逃脱

    《鸿门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大意是: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原本是想做局...了他,即历史出名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可是项羽这边出了个头号「”二百五”,非上去客串「”英雄救美”,最后刘邦在张良、樊哙的掩护下成功逃跑的故事。#我要上头条##月薪万元---新作者扶植计划开启##历史冷知识#头号人物项伯最出名的「”二百五”到底是谁呢?那就是项伯。项伯和项梁虽然都是项羽的叔叔,可是智商绝对不在一个leve

  9.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10. 大臣睡懒觉不想上早朝,朱元璋怒斥:回家种地去,爱睡几时睡几时

    所谓「”朝仪”,指的是皇上上朝时,大臣们必须遵守的各种礼仪。比如大臣们什么时候进宫、什么时候整队、在大殿上应按照什么样的顺序站位,行什么样的礼仪、口中呼唤什么样的敬语等等,都是非常有讲究的。类似这样的日常上朝礼仪就是「”常朝仪”,也叫「”朝礼”,而在重大节日或是需要接待远道而来的外国使节、各地诸侯的时候,大臣们还要遵循「”大朝仪”,也叫「”朝贺之礼”。顾名思义,「”大朝仪”的规格要比「”常朝仪”高

随机推荐

  1. 美国第18任总统格兰特病逝

    1885年7月23日美国第18任总统格兰特病逝尤利西斯·格兰特[Grant,UlyssesSimpson,1822.4.27—1885.7.23]>>格兰特,美国军事家、政治家,美国内战后期联邦军总司令,第18任总统、陆军上将。同年4月在复洛会战中重创南军。1864年3月任联邦军总司令,领陆军中将衔。1865年4月2日率部攻占南部同盟“首都”里士满,迫使南军于4月9日在阿波马托克斯投降。1869—1877年连任两届美国总统,政绩平平。著有《U.S.格兰特的个人回忆录》。

  2. 刘伯温在明建立中功劳不大 晚年曾屡遭挫折

    但事实上,刘基在明王朝建立中功劳不大,明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封公者6人,封侯者28人,其中并无刘基,后来他只是被封了个象征性的“诚意伯”。刘基晚年屡遭挫折,郁郁而终,但还算是全身而退。

  3. 林则徐临摹欧体《皇甫诞碑》,比欧阳询更加浩然大气

    写过欧体的人都知道,欧阳询的字方圆兼济,以方为主,结构精绝,笔画工整,一手《九成宫》冠绝一时,成为临摹最多的碑贴。而他的《皇甫诞碑》骨气劲峭,法度严整,比其余碑更为险劲。

  4. 妲己发明一样东西,流传了3千多年,家家户户都在用

    说到历史遗留下的民间智慧精粹,不少人第一反应可能是「”四大发明”。实际上,不只是四大发明,我们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古代先辈发明的物品,如伞、锯齿、碗……,传统智慧的传承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如若将历史上素有妖名之称的妲己和发明者这一身份联系起来,你是否会感到不可置信?而据传著名的妖妃妲己娘娘发明出了一件,流传至今且家家户户都必不可少的东西。妲己是冀州侯之女,自小貌美,颇得家中宠爱,幼时妲己就有钻研精神

  5. 梦见女人被迫结婚

    周公解梦梦见女人被迫结婚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女人被迫结婚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古代太监竟然这样服侍后宫娘娘,成后宫潜规则

    古代皇帝侍寝,就是俗话所说的皇宫中嫔妃们侍候帝王睡觉。景帝喝得酩酊大醉,真假莫辩,以为唐儿就是程姬,一番恩受缠倦之后,便使唐儿怀孕了。这充分暴露了封建制度的残忍性和宫嫔制度的非人道性。因为这个关系,敬事房的太监就可以对这些女性下手,当然处女除外。如此一来,太监自然会乐此不疲,那么他们就会娶妻法定了。

  7. 商人与明星

    一商人爱上了一位女明星,但是他又不太十分清楚女友的背景。他不希望影响到自己的事业前途,于是,雇了一个私家侦探去调查她的底细。但是他并未将自己的真实身份透露给这名私家侦探。>>不久,私家侦探给他发来调查结果:“该女士洁身自爱,身世清白,以往结交者皆良善之人,且无不良嗜好。唯一遗憾,就是近日不知何故,竟与一个声誉不佳的商界人士某某来往甚密。”高尚的人拥有崇高的思想,卑鄙者的灵魂也是丑陋的。

  8. 带有蚍字的成语

    包含有“蚍”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蚍蜉撼树——蚂蚁想摇动大树。蚍蜉戴盆——比喻能力低而承担的任务极重。撼树蚍蜉——撼:摇动。

  9. 本是乱党反贼,却在中国国难之际毅然站出来,守护中国七省直到死

    后来云南爆发沙定洲之乱,大西将军们认为这是一个借黔国公之名占领云南的好时机,于是决定出兵。李定国东出湖南。不过就算李定国再有打仗的本事,也架不住内部的混乱,孙可望嫉妒李定国的军功还曾要加害李定国,造成大西内讧,清朝有了可乘之机。不过缅甸早就想好要交出永历了,李定国因此悍然进攻缅甸,缅甸虽然打不过李定国,但是拖一拖还是可以的。其气度壮烈,让蔡锷都为之感慨。

  10. 观察文史侃|古代小吏的大能耐

    因为包拯是清官,眼里揉不得沙子,所以在他眼皮子底下干活,没几个敢放肆的。有一回,一个平民犯了法,按律应该处以杖刑,这个平民想要少受点罪,就让家人四处活动,但不敢去求包拯,因为包拯是出了名的黑脸判官,这家人便转弯抹角地找到了包拯手下的一个小吏,这个小吏恰好是在朝堂上负责行刑的。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