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昔日,有一位婆羅門,他的妻子姿容美艷,但是婦德不佳,是一個縱慾放蕩的女子。婆羅門夫婦攙扶著母親,在野地的大坑旁宴饗親屬、婆羅門眾,大家鼓樂絃歌,竟日盡歡。賓客都散去後,婆羅門夫婦將母親帶到已燃起熾熱大火的火坑旁,推母入坑,然後掉頭離去。婆羅門夫婦看見老母,以為是起屍鬼,嚇得愣住,不敢靠近。反之,為欲望所障蔽,忘恩逆害做出傷害至親的行為,亦得罪無量,最終自取其禍,流轉三塗,後悔莫及。

昔日,有一位婆羅門,他的妻子姿容美艷,但是婦德不佳,是一個縱慾放蕩的女子。但因為與婆婆同住,不方便恣意妄為,她便開始設法傷害婆婆。她假意孝養,晨昏定省,恭敬、勤快地侍奉婆婆,使婆婆無所匱乏,以騙取丈夫的信任。 婆羅門看到妻子如此賢淑,非常歡喜,對妻子説:「妳真是一位賢孝的媳婦,有妳這樣殷勤的侍奉,家母可以安養天年了。」妻子回答:「以我的能力也只能做到世間的供養,畢竟有限,如果婆婆能得到天界的供養,不就能心想事成了嗎?那才是更孝順、那才是身為媳婦的最大願望。你知道有什麼 ... 能夠生天呢?」婆羅門回答:「婆羅門的修行中,有苦行生天之法,其中投巖赴火、五熱炙身較為快速。」妻子說:「如果這種 ... 可以讓婆婆生天,得到天界的供養,總比這麼辛苦卻只有世間凡俗之味的供養好啊!」 婆羅門相信妻子是真心為母親設想,於是在野地上挖了一個很大的坑,找了很多柴薪,準備燃火。婆羅門夫婦攙扶著母親,在野地的大坑旁宴饗親屬、婆羅門眾,大家鼓樂絃歌,竟日盡歡。賓客都散去後,婆羅門夫婦將母親帶到已燃起熾熱大火的火坑旁,推母入坑,然後掉頭離去。火坑中,適巧有一個突出的小石階,老母墜落在小石階上,沒有墜落在熾火當中,僥倖逃過被燒死的劫難。 老母設法爬出坑外,但天色已暗,老母循著來時路跡,想找到回家的方向。途中經過陰暗的叢林,因為天黑,又恐懼虎、狼、羅剎鬼等,於是攀爬上樹,想躲過這些恐怖的野獸與羅剎鬼等。這時候,有一群賊人偷了很多財寶,碰巧在樹下稍作休息。老母嚇壞了,動也不敢動。在等待中,卻忍不住咳嗽。賊人在 ... 中聽到咳嗽聲,因為作賊心虛,以為是惡鬼,嚇得丟下財物,驚慌逃竄。 終於東方透白,大地光明,能看清楚周圍環境,老母安心地爬下樹,在樹下挑選了一些香薰、瓔珞、珠璣、金釧、耳璫等珍奇寶物,背負回家。 婆羅門夫婦看見老母,以為是起屍鬼,嚇得愣住,不敢靠近。老母開口說:「我死後生天,得到很多財寶,有香薰、瓔珞、珠璣、金釧、耳璫……是媳婦的父母、姑姨、姊妹拿來給妳的,因為我年老力衰,背不動太多寶物。他們請我告訴妳可以自行前往,隨己所愛地盡情取用。」 妻子聽了婆婆的話,欣然歡喜,希望和婆婆一樣投火生天。她跟丈夫說:「婆婆因為投火生天,得到這些財寶,卻因為年老力弱,不能帶太多回來。我年輕力壯,必定能取得更多。」於是婆羅門就為妻子也挖了火坑,如法炮製,妻子投身火坑,隨即燒得焦爛而死。這時,諸天說偈言:「舉凡對尊長,不應生惡念,譬如害母者,反遭自焚滅。」 典故摘自:《雜寶藏經‧卷第十(一一九)》
省思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愛欲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貪欲」為眾禍之源,貪財、貪色、貪名、貪利,使人失去良知。 佛言:「於諸世間何者最富?何者最貧?悲母在堂名之為富,悲母不在名之為貧;悲母在時名為日中,悲母死時名為日沒;悲母在時名為月明,悲母亡時名為闇夜。是故汝等,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異。」是故應知父母恩深,以真誠、恭敬之心孝養父母,得福無量。反之,為欲望所障蔽,忘恩逆害做出傷害至親的行為,亦得罪無量,最終自取其禍,流轉三塗,後悔莫及。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无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