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夏王朝始年的相关研究思考

  夏王朝的建立在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夏王朝开始建立的年代,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迄今没有形成一个大家能够接受的统一的说法。“夏商周断代工程”提出了建立夏代年代学基本框架的目标,为达到此目标设计了“早期夏文化研究”、“二里头文化分期与夏、商文化分界研究”、“《尚书》仲康日食再研究”和“《夏小正》星象和年代研究”四个专题。此外,与此相关尚有文献学领域的有关文献记载可信性研究和历史学领域的文献中夏代积年和各王年代研究等专题。希望以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兼用考古学和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提出一个科学有据的令人信服的结论。

  建立夏代年代学的基本框架,推定夏代的始年,最重要的莫过于从考古学上找到夏文化,确认夏、商文化的分界和何种考古学遗存是早期夏文化,这是解决夏年代问题的前提。

  通过考古工作者几十年的辛勤工作,尤其是“夏商周断代工程”启动以来对二里头等相关遗址新的发掘和研究,二里头文化一、二、三、四期都是夏文化,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的始建可以作为夏、商文化分界的界标,基本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但关于何种考古学遗存是早期夏文化,仍存在着分歧。我曾经提出过二里头文化是“后羿代夏”、“少康中兴”后形成的夏文化的观点,并表示赞同主张河南龙山文化晚期遗存是早期夏文化的意见。我认为,以登封王城岗晚期遗存为代表的河南龙山文化是早期夏文化、二里头文化是“后羿代夏”、“少康中兴”后形成的夏文化、郑州商城、偃师商城的始建是夏商分界的界标应该成为夏王朝始年推定的考古学基础。

  当然,谁都知道,考古学只能解决相对年代,现代测年技术和其它学科才有可能提出绝对年代。十分可喜的是,测年学家通过对郑州商城、偃师商城、二里头遗址及登封王城岗遗址采集的含碳样品的判定,提供出了一大批对研究夏年有重要参考意义的数据,将这些数据与文献学及天文学研究成果相结合,对夏王朝始年提出一个有倾向性的意见是完全可能的。

  夏王朝从禹开始共有十四世十七王,这在《竹书纪年》和《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的很清楚,而且向无疑义。关于夏代的总积年,古代文献也有记载,主要有两说:一说以《古本竹书纪年》为代表,“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或四百七十二年);另一说以《易纬·稽览图》为代表,“禹四百三十一年”(或四百三十二年),两说相差整40年。究其原因,研究者认为《古本竹书纪年》可能包括了少康在野亡命致使王位空缺的所谓“无王”时期,而《易纬·稽览图》则不包括这一时段。从禹受舜禅至桀亡的夏代总积年为471年说可作为推定夏代始年的重要参考。

  商王朝从汤到纣共17世30王,如含未立而卒的汤之子大丁则为31王。《史记·殷本纪》及《竹书纪年》所记商世系已基本为甲骨卜辞所证实。关于商代的总积年,古文献明确提到的确切年数的有三说:《汉书·律历志》引《世经》:“自伐桀至武王伐纣,六百二十九岁。”《鬻子》:“汤之治天下也——积岁五百七十六岁至纣”。《史记·殷本纪》集解引《汲冢纪年》:“汤灭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用岁四百九十六年。”而近于六百年说的有《左传》宣公三年:“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近于五百余年说的有《孟子·尽心下》之:“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

  《世经》之629年说,乃刘歆据《三统历》推得,不见于先秦文献,又无可靠根据,难以凭信。

  496年说出于《古本竹书纪年》,可信度理应较大,但其明言29王,则与已为地下出土甲骨文证实的商有30王(含汤子大丁为31王)相矛盾。况且,同样据《古本竹书纪年》商后期8代273年与商前期9代仅有223年(496年减去273年)亦太过悬殊,其真实性自然很可怀疑。

  《鬻子》在《汉书·艺文志》虽列为小说家类,但比较起来,其所记之576年则很可能更接近于事实。这不仅是因为有《孟子·尽心下》之“五百有余岁”的支持,而且576年除以17世所得的每世平均年数也与取夏积年471年除以14世所得之平均年数及商后期273年除以8世所得之平均年数相接近。

  研究商年的学者,多倾向认为商积年在550年左右较为合理。陈梦家先生在《商殷与夏周的年代问题》一文中,怀疑“汤灭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用岁四百九十六年”中之“汤灭夏以至于受”很可能是引述《纪年》者所加的说明,他认为《纪年》的原文可能如《通鉴外纪》注所引是“二十九王四百九十六年”,而“自汤数至文丁是二十九王,没有帝乙、帝辛。”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对商末三王年代的推定,帝乙约26年,帝辛约30年。果如此,则商代总积年约为496年加上56年所得之552年,这与《鬻子》之576年相差只有24年。

  如取夏积年471年,加商积年之576年或552年,可求得夏商总年数约为1047年或1023年。

  目前,“夏商周断代工程”已经确定公元前1046年为武王伐纣之最佳方案,由此可得夏王朝之始年为1046(年)加1047(年)之前2093年或1046(年)加1023(年)之前2069年。

  以上两个结果主要是从有关文献记载的研究推出,究竟是否合理,何者更接近历史之真实年代,可以通过与有关碳十四测定数据的整合加以检验。

  北京大学加速器测年对登封王城岗遗址测有如下数据:

  王城岗二期之告西T157奠基坑6为:2124——2088BC;

  王城岗二期之告西T179奠基坑8为:2123——2087BC;

  王城岗三期之告西T31H92为:2092——2044BC;

  王城岗三期之告西T179H470为:2086——2044BC;

  将主要依据文献研究推定的结果和碳十四测定的结果相对照,前2093落在王城岗二期年代范围之内,前2069年则落在王城岗三期年代范围之内。二期王城岗古城开始建造,三期是其主要使用时期,三期以后,古城就废弃不用了。我赞同安金槐先生有关王城岗古城可能是文献中的“禹都阳城”的阳城遗址的意见,如以王城岗古城的始建作为夏王朝建立的界标,那么,取商积年576年,夏积年471年,由武王伐纣之年(公元前1046年)前推所得之公元前2093年则可作为夏王朝的始年。如按我曾推测的将王城岗古城使用期的晚期遗存作为最早的夏文化,那么取商积年552年,夏积年471年,由武王伐纣之内前推所得之2069年则可作为夏王朝的始年。

  从文献研究推定的结果和碳十四测定的有关数据的整合可以看出,两者较比接近,表明文献的有关记载和考古学上的推定并非毫无根据。夏王朝的建立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应该是可信的。现在的问题是,有没有可能在前2093年和前2069年两个结果中再作出进一步的选择。

  推求夏王朝的始年,与夏商的分界之年密切相关,我们不妨从这个角度对前面的推定再做一次检验。

  根据文献学研究结果,以武王伐纣之年在前1046年为基点,取商积年为576年,则夏商分界在前1622年;取商积年552年,则夏商分界在前1598年。

  考古学上,多数学者已经认定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基本同时,二者的始建均可作为夏商分界的界标。北京大学加速器测年对两座商城采集的标本有如下的测定数据:

  郑州二里岗下层一期之C1H9:25(卜骨)为:1616——1546BC;

  郑州二里岗下层一期之98T232夯土VII(木炭)为:1618——1537BC;

  偃师商城一期二段之98YSJ1D2T1009G3(木炭)为:1621——1524BC;

  应该说这三个数据是基本一致的。如以此与依据文献记载推出的夏商分界的两个结果即前1622和前1598年相校,显然它更支持取武王伐纣前1046年、取商积年552年推得的夏商分界之年前1598年。1598年加上夏代积年471年为2069年。

  取夏之始年为公元前2069年与“夏商周断代工程”中“仲康日食研究”专题的研究结论也不矛盾。《左传》昭公十七年引《夏书》有关内容和《史记·夏本纪》所记“帝仲康时,羲和湎淫,废时乱日”。学者多认为是发生在夏代仲康元年季秋的一次大食分日食,倍受国内外天文学史家的关注。“仲康日食研究”专题的学者认为,将“季秋”的范围稍微扩大,对洛阳地区公元前2273年至1850年共423年间的可见日食进行普查性计算,得出符合“季秋”的大食分日食有11次。《古本竹书纪年》记禹45年、启39年(或29年),《今本竹书纪年》记太康4年,三王合计88年。由2069年减去88年为1981年,次年,即公元前1980年为仲康元年。这与洛阳地区符合“季秋”的11次大食分日食中的前2019年12月6日相差39年,与前1970年11月5日的一次相差仅十年,后者的可能性似乎更大。尽管文献对禹、启、太康在位年的记载是否确有所本,我们无从查考,但将前1970年11月5日的一次日食作为推求夏王朝始年的参考,不能说是毫无意义。至少二者并不发生不可解释的矛盾。

  此外,《墨子·非攻下》在论及舜命禹征三苗时有“昔者三苗大乱,天命亟之。日妖宵出”语,有学者认为所谓“日妖宵出”可能也是一次“天再昏”或“天再旦”的日食现象。“夏商周断代工程”之“禹伐三苗”专题运用现代天文学方法计算远古日食,得出发生在公元前21世纪的大食分日食有4次,即前2097年8月31日“天再旦”、前2075年6月30日“天再昏”、前2072年4月20日“天再昏”和前2029年7月1日“天再旦”。在这四次中,除去前2029年7月1日的一次过晚,其它三次均有可能,它们发生的时间均在禹受舜禅的前夕,这一结果也可作为推定夏始年的参考。

  与推定夏代始年有关,尚有纬书中所谓“五星联珠”的记载。《太平御览》卷七引《孝经钩命诀》有“禹时五星累累如贯珠,炳炳若连璧”等语,“夏商周断代工程”“五星聚合与夏商周年代研究”专题认为这种“五星连珠”在天文学上没有严格的界定,如果理解为“五星聚”,则和发生于公元前1953年2月中旬到3月初的一次非常相似。五大行星相距最近时,角距离小于4°。另一次发生在公元前1973年4月底5月初,但五星间角距较大,相距最近时,角距离21°,且持续时间只有几天。二者取一,当以前者最为可能。这一结果,显然与前面“仲康日食”等计算结果相矛盾。不过,有的研究者已经指出,此条记载出自纬书,而纬书常以“夏禹时”指代整个夏朝。那么,将起理解为夏代某时发生的一次“五星聚”可能更为合理,而不必拘泥于一定是禹时的天象。

 

  总括以上研究成果,我认为如以禹之受禅为夏王朝的开始,则夏王朝的始年应在公元前21世纪前期,大体就在前2069年前后,不会早到公元前22世纪,也不能晚到公元前20世纪。

夏王朝始年的相关研究思考的更多相关文章

  1. 12000余尊彩塑,一览中国古代雕刻的最高水准

    山西古代彩塑总数有12000余尊,是不折不扣的彩塑艺术大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长治古代彩塑分别是:长治郊区梁家庄观音堂,长子县法兴寺,长子县崇庆寺以及沁县南涅水石刻。长治▼观音堂彩塑(明代)▼法兴寺彩塑(宋代)▼崇庆寺彩塑(宋代)▼南涅水石刻看完这些,果然美不胜收,但长治只是作为整个山西的缩影被推在了风口浪尖。

  2. 日本专家挖出千年古墓,只见墓中织锦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无尽的珍贵文物。1901年,他成功发现精绝国遗址,并将大批珍贵文物带回国内,因而声名大噪。他的低呼很快便惊动了周围的考古学家,而当他们将织锦打开后,里面的内容则令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这块织锦上竟赫然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3. 消失的神兵利器——古兵器「 ”戈”的整理考证(终章)

    西周武士复原图从商朝渔猎的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制的周朝,西周事实上完成了一个文化、心理、行为规范一致的共同体,也奠定了延续至今的中华文化的根基。出身殷商和宋国王室的孔子,开创儒学,为礼乐文化奔走终生,商、周文化正源之争,终于尘埃落定。有趣的是,与倡导农本的后世儒家不同,孔子本人的言论多显轻农思想。他从不介意爱徒子贡经商,却在背后嘲笑以务农为志愿的弟子樊迟。

  4. 考古队挖出一具清朝干尸,留着明朝长发穿着龙袍,专家:不是皇帝

    我国曾经挖出过一具非常奇怪的干尸。首先,这具棺木的棺头写明了,这是清朝时被授予中宪大夫一职的黄拙吾的陵墓,而棺木里还有一枚康熙通宝,由此可见,此人应该是在康熙年间死去并埋葬起来的。这还不是最奇怪的,当考古队扒开干尸的官服后,却发现他里面竟然穿着两件龙袍,一件是四爪蟒袍,一件是五爪龙袍。其中五爪龙袍是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才会穿的朝服。

  5. 夫妻「 ”合葬墓”遍地黄金,被盗3次后,考古家:至少还有20亿文物

    560年后,这座夫妻墓被发现,考古专家赶到时,发现了3个盗洞。仅是一个魏妃,就有着价值上亿的珠宝陪葬品,考古学家们粗略地估计了一下梁王墓中随葬品的价值,梁王墓中的文物不是瓷器就是黄金和玉器,其他的陶制品都很少,因此考古专家认为梁王墓中的文物价值超过了20亿。专家大呼:快挖,还剩下20亿文物!从梁王的墓志铭来看,在梁王去世后,皇帝为他赐谥号为:庄。

  6. 定陵是如何成为考古界的一个深刻回忆与极大的损失的?

    此处的定陵,特指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皇陵区的明定陵,明定陵是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寝,也是第一处被官方主动考古发掘的帝陵,但就是这次的挖掘,却造成了一次巨大的考古损失,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下面慢慢道来。鉴于这次灾难性的后果,在郭沫若在此请求挖掘武则天的陵墓时,上面冷冷的说:不允许,而且今后再也不准主动挖掘帝后陵墓!!!

  7.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8. 郭沫若本是文化名人,为何热衷于挖坟掘墓,梦想是破解秦始皇陵

    早年的郭沫若确实是能文能武的全才,人称「”孔夫子挂腰刀”,写过很多不错的文集,然而解放后,身为中国科学院主任,历史研究所所长,却把自己的大多精力放在了考古探墓上。开棺1956年,郭沫若和吴晗等人向国家建议挖掘明朝万历皇帝的陵墓-定陵,刚开始就遭到了大多考古学家的反对,主要当时国家文物保护技术很不成熟,就是挖掘成功,也难以对陵墓出土的文物进行妥善的保护,可是当时反对者人微言轻,加上郭沫若的一意孤行,

  9. 郴州有个位于闹市的帝王园陵,见证郴州历史发展,却少人来游玩

    义帝陵是秦末义帝的陵墓,现位于湖南郴州市最繁华的地方,来郴州市旅行之前不知道郴州有这么一个历史景点,到达郴州后在宾馆打开地图才发现义帝陵就在宾馆的旁边,而义帝陵公交站就在文化路中段西侧的地方,对于前来游玩的游客来说位置相当好找。

  10.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 ”颜值逆天”的文物?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拜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积淀所赐,每当有文物亮相,都不知会惊艳多少观众的目光。

随机推荐

  1. 带有主字的成语

    包含有“主”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身不由主——身体不由自己作主。主忧臣辱——君主有忧患是作臣子的耻辱。主守自盗——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各为其主——各人为自己的主人效力。冤各有头,债各有主——比喻处理事情必寻负主要责任的人。名从主人——事物以主人所称之名为名。卖主求荣——指出卖主人的利益以换取个人的荣华富贵。反客为主——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东道主——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2. 梦见痒 身上痒梦到痒 身上痒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痒 身上痒好不好

    做梦梦见痒身上痒好不好?原版周公解梦发痒,主有疾病至。梦见伟人梦到伟人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伟人好不好心理分析:所以在梦中,痒就代表了疾病,梦见痒就意味着要得病。梦见把朋友赶出家门,意味着在敌友的判断上有误,并会因此而遭遇不幸。梦见椅子梦见椅子,大吉大利,会被选为宗教或社会团体的领导人。一些不符合传统观念的“愿望的实现”,在梦中会通过掩饰表现出来,这就是有些梦里面充满焦虑的原因。

  3. 25条好看的说说配图-感人的情话

    Morefrommysite30条悲伤的文艺短语-感人的情话触动心灵的说说-感人的情话25条精典短句子-感人的情话25则经典笑话心情短语-感人的情话安慰自己心情的说说: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心甘情愿,总是能够变得-感人的情话上学时候的那点破事,有没有同感?-感人的情话25条对付嘴贱的人话,很强悍!

  4. 靠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靠”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靠”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冰山难靠——比喻不能长久的权势,难于依靠。 六亲无靠——形容很孤独,没有亲属可依靠。 卖身投靠——出卖自己,投靠有权势的人。比喻丧失人格,甘心充当恶势力的工具。 无依无靠——形容孤苦无依。 无倚...

  5. 发 现

    爱唠叨的妻子发现丈夫在目不转睛地看着她。“你干吗老这样看着我?”>“我发现,当你的两片嘴唇紧闭的时候,你显得特别的漂亮。”

  6. 梦见幼儿园是什么意思 – 周公解梦

    梦见幼儿园,意味着高尚。梦见送孩子去幼儿园,生活会幸福。梦中的托儿所,是依赖思想的象征。梦见自己回到了托儿所,是在提醒你要自立、自强,任何的依赖思想都不会有益于你未来的发展。梦见在乡下的学校上学,表示交友方面将会不如意。梦见学校,表示是祥兆,会传捷报。梦见买戒指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7. 历史证明某些白养狼留学生证明你再讨好他们也是白搭

    大棋讨好外国留学生在某些人眼中是实现良好外交关系的大棋,是不容置疑的政治正确,但历史证明这个策略闹不好还会起到反作用,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唐朝甚至近代的美国都在留学生问题上吃过亏。作为双方合作的产物,12岁的阿提拉被自己叔叔送往罗马充当留学生人质。而没出息的垃圾生你再善待他们,他们也是废物。对我留学生的讨好,甚至跪...,并不能改变国际关系,最能帮助自己国家的依旧是自己的学生。

  8. 搞笑微说说 当初决定来地球,到底是对是错-感人的情话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常常问自己,当初决定来地球,到底是对是错。。。-感人的情话这些话写给女生听,受益很大的!

  9. 周公解梦:梦见死人出殡的场面

    梦见死人出殡的场面梦见丧事出殡、预示著自己时运会不断上上。不同人梦见死人出殡学子梦见别人出殡主考运:再学习中你会有很好的灵感闪现。职场新人梦见别人出殡主职场:工作状态不稳定,情绪化的时候较多,说服能力较强,但是也容易和同事、客户发生口角。

  10. 【今日人物】11月20日,胡 ... 、洪学智、托尔斯泰,那些出生和去世的名人大家

    [生]104年前,1915年11月20日:data-filtered="filtered"中国...领导人胡...出生。中国...、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领导人之一。唐亮中国人民...开国上将唐亮,湖南省浏阳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卒]109年前,1910年11月20日:data-filtered="filtered"俄国小说家托尔斯泰在出走途中去世。史密斯的行动并没有得到国际承认,而联合国更对罗德西亚实行经济制裁。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