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徐晃:本有机会第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却错过了机会

今天历史新知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徐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提起斧子这种武器,各位会想到哪些武将呢?《水浒传》里的李逵,《隋唐演义》里的程咬金,《杨家将》里的孟良,《明英烈》里的胡大海,清一色的莽汉,甚至是《三国演义》中的上将潘凤。然而,“骑白马的不一定是唐僧”,使斧子的也不定是莽汉,《三国演义》中的名将徐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外。三国时期的将星如云,而人们也只会记得那些青史留名的大将,似乎徐晃是个可有可无的龙套将领。> >其实不然,徐晃年轻时投奔到车骑将军杨奉手下为国效力,努力打拼,很快成长为一员得力干将。徐晃多次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 敌建功。他不仅是一名勇将,而且颇有谋略,他为杨奉提供的重要建议足以证明他的远见卓识。公元195年,汉献帝刘协从西凉军阀李催、郭汜的控制下侥幸脱身,东返洛阳。>当他们到达华阴县时,陷入了前有黄河挡路、后有贼兵追赶的绝境。消息传到杨奉军中后,徐晃力劝杨奉带兵前去为皇帝保驾护航,一来尽臣子忠君本分,二来为日后功业奠基。杨奉采纳了徐晃的建议,击退李傕、郭汜的追兵,成了汉献帝东归时的头号救驾功臣。按照徐晃的谋略,杨奉原本有机会“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不幸被后起之秀的曹操抢了风头。>在弃杨投曹这件事上,徐晃充分表现出了他的智慧和忠义。徐晃早就感觉杨奉并非能成大事之人,但他井没有弃之而去,因为从之久矣,不忍相舍”,此其忠也。当徐晃遇到明主曹操的青睐相邀时,他没有像陈宫那样明知所保之主已经无望却依旧执拗相从,而是当机立断,连夜来投,此其智也。>他的引荐人满宠劝他 ... 死杨奉作为进见曹操之礼,他回答说:“以臣弑主,大不义也,吾决不为”,此其义也。来到曹操身边之后,徐晃南征北战,东伐西讨,在官渡之战、平定河北、北征乌桓、讨伐西凉、汉中征伐、荆州之战中屡立战功,名声大震,而且他非常善于治军,令行禁止,军容整齐,被曹操赞誉为“有周亚夫之风”。>在平定河北袁绍势力的战役中,徐晃又一次表现出了他的远见卓识。占领冀州重镇邯郸后,曹操兵临易阳城下,即将发起进攻。这时,徐晃请求曹操以招安代替武力进攻,这样没有攻下的城池就会望风而降。曹操接受了徐晃的建议,并且让他负责实施。徐晃给易阳守将写了封信,陈明利害,劝其归顺,然后用箭射入城中。>最终,徐晃不费一兵一将就拿下了易阳城,正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顺便说一下,脍炙人口的“延津口诛文丑”其实是徐晃的光辉战绩,没关羽什么事儿。徐晃在作战时不仅看得远,而且看得细,夜渡蒲坂津即是一例。公元211年,徐晃跟随曹操征讨西凉马超,当他们在潼关被敌军所阻不前进时,眼明心细的徐晃注意到黄河对岸的蒲坂津没有敌兵驻守,就要求带一支精兵夜间渡河到敌军那边创建立脚点。> >这样一来可以接应曹军,二来可以截击西凉军,曹操非常赞成这个计划。徐晃成功渡河后,开辟了一块至关重要的新阵地,曹操能够进入关中地区并且大破西凉军,凭借的就是这条水上通道。最能体现徐晃远见谋略的是魏蜀吴三方都参与其中的荆州之战。公元219年八月,关羽水淹七军,俘虏于禁,擒 ... 庞德。>为解襄阳樊城之围,徐晃受命率领一支新招募的军队从南阳奔赴荆州和老相识关羽展开了一场改变历史走向的交锋。徐晃深知自己的新兵不是关羽军队的对手,就采取了深沟高垒、闭门不战的策略。这一下倒把关羽搞懵了,一来担心自己的退路被切断,二来不知道徐晃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不久,曹操派来大批援军,都归徐晃指挥,于是徐晃适时改变了策略。>当时,关羽的军队分别驻扎在围头和四冢两地。徐晃对外宣称要攻取敌军主力所在的围头,暗中却率兵向四冢发起了进攻。关羽闻报急忙领兵来救,两个老朋友终于在战场上面对面了。这时,两位英雄之间发生了传奇而戏剧性的一幕。徐晃和关羽隔着很远的距离对话,但语平生,不及军事,然后,徐晃宣军令曰:“得关云长首级者,赏金千斤。”>义气为重的关羽闻言大惊,说:“大哥,你这是什么话?”公私分明的徐晃回答:“此乃国家之事。”最后,徐晃的军队大败关羽军,成功解除了襄阳和樊城的危机。遏制了刘备一方北进中原的猛烈势头,改变了赤壁之战后不利于曹操一方的战略格局。徐晃凯旋时,曹操出营七里迎接,随后设宴庆贺,井且特意颁布一道命令表彰徐晃的赫赫战功。> >徐晃在曹魏将领中应该是能排到前五名的,只不过曹魏名将多,徐晃自然就被人们忽略了。最后要说的是,在《三国演义》中,徐晃在讨伐孟达时不幸中箭身亡,但这绝对属于艺术虚构。历史上的徐晃是在公元227年因病辞世的,像其他将领一样身死沙场、马革裹尸固然悲壮,但像徐晃一样戎马一生而得以善终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徐晃:本有机会第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却错过了机会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三国群英传2,大乔小乔,两女胜过千军万马

    大乔小乔分别是孙策和周瑜的妻子,三国里出名的美女,正所谓美女配英雄,而孙策周瑜是三国里有名的英雄人物,大乔在演义中的描写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就是孙策牺牲太早,小乔的描写就比较多了,和周瑜是珠联璧合,才子佳人的一对赤壁之战,三国最出名的战役,战前诸葛亮曾引用曹植的铜雀台赋成功激怒周瑜,让周瑜借坡下驴,誓战曹操,唐代大诗人杜牧也曾写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的诗,最主要的这好像还是初中要求背

  2.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3. 刘璋号称暗弱,却为何能把刘备、庞统打得如此悲惨?

    如果刘璋不给,那么刘备就有借口了,至少在明面上说得过去。这一年来,刘备借攻打张鲁为名,在刘璋这儿吃吃喝喝,都快把刘璋给吃穷了。可没想到,刘璋竟然没发火,而且一口答应给刘备人马报销火车票,只是资助的人马与物资减半,不管如何,已经相当够意思了。

  4.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5.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6. 这个金字塔位于中国,发现者是一个外国人,与埃及同出一源?

    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有一个外国的空军飞行员来到了我国,并且在路过西安的时候,非常惊喜地发现地面居然有一个金字塔式建筑,并且把这件事情带回了国内,后来陆续有不少的美国人来旅游,确认了金字塔同样存在于中国,原来这所谓的金字塔是秦汉时期的帝陵,里面埋葬的是秦朝与汉朝的一些皇帝,而它们的外形同样是四条边的一个金字塔,所以被外国人称之为中国金字塔。

  7.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8.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9. 曹操一生之错:实锤奸雄,放虎归山,急功近利失人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10.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随机推荐

  1. 【缭祭】的意思是什么?【缭祭】是什么意思?

    祭者以左手纵持肺根,右手取肺尖,缭绕使断,取以为祭,故称。

  2. 武则天被儿子李显夺位之后,她生活在哪里?

    >实际上,神龙政变当日,武则天只是发了一道命令,让太子李显监国,到了第二日,武则天才正式宣布让位给李显。>武则天一退位,便被迁到了上阳宫,她只能在上阳宫养病等死。>武则天在病中听到了李显的所作所为,心中颇为感慨,但是她已经无力去改变什么,更无力去从李显的手中重新将皇权抢过来。>武则天一死,李显和群臣也不再顾忌她,直接废了她的帝号,给了她一个“则天大圣皇后”的尊号。

  3. 12个历史趣味冷知识,曹操其实并不姓曹

    曹操的父亲曹嵩为东汉末年宦官中常侍大长秋曹腾的养子。曹嵩本为夏侯惇之叔父。那么关羽用的是什么兵器?身材颀长、仙风道骨、潇洒倜傥的风流才子,跟他没有一点关系。

  4. 鲁西西传读后感

    鲁西西传读后感参考读后感一:《鲁西西传》读后感“哇!太奇妙了!”因此皮皮鲁和鲁西西不敢轻意暴露罐头小人。父亲母亲也要看一看哦﹗我觉得,《鲁西西传》真是十全十美﹗参考读后感二:读了《鲁西西传》,我认识了活泼可爱而生活有充满神秘的鲁西西。但最后还是在鲁西西的强大爱心下被感化了。我觉得《鲁西西外传》这本书很让你值得一看。

  5. 梦见药膏膏药

    周公解梦梦见药膏膏药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药膏膏药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集藏万象|陈师曾画作价格有上升空间

    人称「”神童”陈师曾(1876-1923)是清末民初著名书画家、篆刻家、美术教育家,也是新国画的旗手之一。陈师曾又名衡恪,号槐堂、朽者,又号朽道人,室名唐石簃、染仓室、安阳石室。江西义宁(今江西修水)人。从1911年2月至1913年4月,他受南通张謇之邀,至通州师范学校任教,专授博物课程。1913年又赴长沙第一师范学校任课,后至北京任编审员之职,先后兼任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美术

  7. 「 ”小李杜”中的杜牧为何对前辈诗人白居易耿耿于怀?

    杜牧是晚唐时期诗人的杰出代表,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而我们大诗人白居易呢,与他们都有点渊源,其中有点蹊跷的是,白居易很欣赏后生李商隐,甚至有来生给李商隐做「”儿子”的荒唐之念。而作为晚辈的杜牧一直对白居易耿耿于怀,难道是为了白居易在自己和李商隐之间厚此薄彼吗?这其中有什么隐情呢?01白居易曾作诗讽刺杜牧的爷爷杜佑说起杜佑,那可是中唐时期朝廷的大腕级人物,为大唐帝国的延续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同时一

  8.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对冲击传统文化的三大误解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新文化运动是指20世纪初反对封建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从内容到形式的深刻变化,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要标志之一。新文化运动冲击传统文化的基本前提是孔子之道,特别是以三纲为核心的儒学不适合现代生活。经过多年的论难,包括笔者在内的不少学人已一再指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是“传统创造性转化”中卓有建树的人物。

  9. 不相信这是真的

    阿凡提站在一位做米面生意的商贩跟前。看到村里一个骗子兼吝啬鬼过来买米,他买完米付了钱准备要走时,商贩习惯地问他:“你付钱了吗?”>>吝啬鬼点了点头。商贩还是不太相信,又问身边的阿凡提:“他真的付钱了吗?”>“我倒看见他付了钱,”阿凡提说:“可我了解他的情况,我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10. 戒淫守阳

    戒淫守阳>泄精后第二天表现1、食欲欠佳,喜欢...性食品:泄精之后,人体的能量大量丧失,导致足阳明胃经的空虚亏乏,脾胃之气不足,食欲变的低下,吃饭不香,只有吃...性的食品,如麻辣烫、辣椒、烧烤等味道比较厚重的食物才会感到有嘴里滋味,胃口才会变得好一点。小处见大,我们可想而知他的德行,不邪淫这一点做到了好处多大!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