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好事和坏事,永远都是相对的。> >   世界上任何一件事情的出现,在人们的眼里心中,都会因为角度的不同,立场不一样,认识也就千差万别。在一些人眼里的好事一桩,在另一些人的心中,肯定就是坏事一件。> >   就算站在梁王刘武的角度立场上,刺杀袁盎,真的就是一件好事吗?> >   非矣。> >   这一点,就连袁盎本人,也不这么认为。> >   在袁盎的认识里,梁王刘武刺杀他,正是在为自己掘坟墓。> >   很可惜,梁王刘武看不出来,梁王的跟班们,也看不出来。居然都异想天开地认为,袁盎一死,梁王刘武就踏上了那块通往皇帝宝座的红地毯。殊不知,当他派来的杀手,把那把取人性命的利刃架在袁盎脖子上的时候,他其实就与那把朝思暮想的皇帝椅子,彻底无缘。> >   那个时侯的袁盎,其实赋闲在家。> >   这梁王刘武,真不具有政治家的素质,他也不稍事想想,一位赋闲在家的中央委员,就算正直坦诚,就算刚正不阿,真的会是他通往皇帝椅子的拦路石?> >   其实,这根本就说明了一个问题:袁盎并不受待见。> >   唉,这“王”同志不动脑筋。> >   事实是,袁盎在利用七国之乱怂恿朝中重臣向汉景帝施压,并最终促成汉景帝“咔嚓”了晁错之后,汉景帝就恨死了他。道理非常简单,杀掉晁错,是一个无法挽回的巨大错误。> >   这样的错误,连汉景帝本人,也从此无法抬头。> >   被人利用要挟不说,还落得一“寡恩”的美名。> >   这样的头,如何抬嘛?> >   无论是谁,都会羞愧如斯。汉景帝对晁错,不仅仅只是对时局判断失误的羞愧,他们俩还有深层的情感,晁错被砍了脑壳,又岂不是在他们深层情感中,恨恨捅上一刀?> >   这一刀,对汉景帝来说,无可争议地——痛彻肺腑。> >   汉景帝那个悔啊——可以用语言形容么?> >   好在,袁盎在七国之乱中,立有不朽的功勋,汉景帝没有把他怎么样,还是为他老人家安排了相应的革命工作。只不过,从此之后,袁盎无论有什么样的建言建议,汉景帝通通不予理会。> >   袁盎其实是聪明人,屡屡上书而不得理会,是汉景帝心中,对错杀晁错的郁结无法解开。如此境况,他还有必要呆在中央队伍吗?以汉景帝“寡恩”的心态性格,弄不好,一个口实,就要他袁盎脑袋搬家。> >   思来想去,不如趁现在自己还是功臣的前提下,解甲归田——至少保住脑袋嘛。> >   于是称病辞职。> >   不玩矣。> >   汉景帝正在找不到理由开销袁盎的时候,他居然撞上门来,当然顺水推舟:恩准。> >    回到家乡的袁盎,其实逍遥自在,洒脱自如,无官一身轻嘛。那个时侯,为解心中的郁闷,他无人不交——以示个性的大度,当然也是对官阶、对富贵的轻视。贫 贱不移富贵不淫,这当然是我中华民众对品德高尚同志的最高仰视。毕竟曾经的中央委员,而且,一段时间里还叱咤风云。这样的同志礼贤下士,乡人还不蜂拥而 至?与中央委员结交,哪怕是过气的中央委员,那也是荣耀故里。> >   不仅如此,袁盎还与他们斗鸡走狗,不亦乐呼——没得一滴滴儿 ... 的架子。> >   于是,乡人们交口称赞。> >   这样的同志,肯定就是好同志。> >   本来,他老人家如此逍遥自在,也就可以与乡人们其乐融融活到自然死。麻烦的问题是,那次立储的朝仪大会,汉景帝居然就想到了他。在汉景帝的眼里心中,这位同志尽管自视清高,刚正直言,但本质不坏,在大义这个问题上,他老人家基本上可以仗义执言。> >   于是又派人把他接回朝中。> >   果然,袁同志还真就不负众望。> >   那次立储朝仪胜利闭幕之后,在汉景帝的眼里心中,袁盎的使命也就光荣完成。既然使命已经完成,你老人家还是打道回府吧——该干嘛干嘛去!> >   呵呵,同志们明白了吗?领导同志的寡恩,其实就从这里养成。> >   袁盎当然又回到乡里。> >   袁盎是回到了乡里,梁王刘武的杀手也接踵而来。> >   有必要为大家提示一下的是,这位杀手,其实相当可爱。> >   我们这世界,什么都讲职业道德。杀手也有杀手的职业道德。杀手嘛,收了银子,就得为人杀人。这位杀手,显然就收了梁王刘武大量的银子。> >   但是,他居然不急于杀人。他到了袁盎的家乡,第一件事情,竟然是走访袁盎的乡邻。他当然就得到了一个答案,这答案就四个字:交口称赞。> >   原来,这袁同志竟然还是好同志。> >   刺杀好同志,显然罪孽深重。> >   呵呵,这杀手,不具有杀手的职业道德。> >   但是,他却赋有良心和正义。> >   值得赞美。> >   尽管我们不知这杀手的名字,但是他的行为告诉了我们,这世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向钱看。> >   我中华民族的美德——正义和良知,就算在杀手的心里,也深深扎根。> >   这杀手特立独行,他居然昂首阔步拜见袁盎,拱手行礼:臣受梁王金来刺君,君长者,不忍刺君(《史记》语)。> >   君长者,不忍刺君——您是一位道德品质都非常高尚的人士,我不忍刺杀啊。> >   但是,他继续告知袁盎:我不忍杀您,不等于别的杀手也这么心太软。除我之外,梁王还派有10多批杀手,次第跟进——您老人家还是早做打算吧。> >   是的,杀手说完这话,掉头而去,从此再未现身。> >   我们不能苛求这位杀手同志,好事没有做到底。他能做到这样,已经冒有很大的风险。姑且不议梁王刘武是否对他追杀?甚至就是放他一马,但至少,从此之后,杀手的这个行当,他得彻底退出。不仅未完成使命,竟把雇主的信息透露给被杀者,他还能在这个行当中混吗?> >   袁盎倒还非常谈定。斗鸡走狗,居然照玩不误。> >   其实,他心中非常明白,自己也就是一把老骨头矣,就算不被刺杀,也离去阎王老爷处喝茶的日子,不会太多。以一把离死不远的老骨头,换来一片天下的公义,非常划算。> >   梁王刘武刺杀了他袁盎,事实上就把自己推到了人民公敌的一边。> >   也就是说,如此的做法,对梁王刘武来说,并非好事。> >   唉,这位刘武,其实那脑袋也是一根筋,他就是要这样做。> >   而且非做不可。> >   那一天,在袁盎求神问挂回家的路上,另一批杀手找到了他。> >   这一批杀手,显然职业道德就比较到位。> >   当然,袁盎死于非命。> >   基本上与此同时,那些曾经在立储朝议中支持、附会袁盎的10多位中央委员,通通死于非命。> >   朝野震动。> >   汉景帝震怒。> >   唉,这梁王刘武,还真就干了一件损人不利己的蠢事。> >   那个时候的10多位朝廷命官死于非命,无疑就是天下发生了9级大地震,全国上下的街头巷尾,就算我中华全体劳苦大众通通不谈国事,也忍不住议论纷纷。> >   而且,还人心惶惶。> >   这样的结局,将直接威胁大汉皇朝国体的稳固。> >   在如此的境况下,汉景帝还坐得住吗?> >   调查的结果:梁王刘武浮出水面。> >   汉景帝怒发冲冠,即令大臣田叔、吕季主前往梁国千里缉凶。> >   呵呵,同志们多半就在担忧,或许也在心中涌动着快意恩仇的期许,梁王刘武命运如何?> >   他会被大快朵颐地执法吗?> >   别急,请让胡宁在下一篇小文中,继续为大家分解。

第七章 好事和坏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杨广兴建大运河入手,分析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中华文化的起源地一般认为在黄河流域,在东汉末年孙权建业称帝之前,江东往往被称作蛮荒之地,那时中国的经济中心也一直在中原一代。

  2. 一个兵卒为何要劝说刘邦定都长安

    娄敬在历史上出现得着实奇怪,出场也堪称意外。他可谓乱世奇才,却生卒年不详。

  3.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4.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5. 一辈子都在抗击匈奴的汉武帝,为什么最后将江山托付给一个匈奴人

    汉武帝而金日磾当时不过是一个匈奴战俘,一次偶然相遇中,将两个地位悬殊的男人联系在了一起。让疑惑的是,这个匈奴人究竟有多大的才能,让汉武帝如此重用,打了一辈子匈奴的刘彻最后把江山交给一个匈奴人来辅佐,在这背后是不是又另有玄机?古代骑兵一手策划匈奴征讨之战的汉武帝,他深知骑兵是战胜匈奴的关键,而马匹就是骑兵的重中之重,想要战胜敌人,就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6.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7.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8. 鸿门宴上出现的三个「 ”二百五”让刘邦360度无死角完美逃脱

    《鸿门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大意是: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原本是想做局...了他,即历史出名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可是项羽这边出了个头号「”二百五”,非上去客串「”英雄救美”,最后刘邦在张良、樊哙的掩护下成功逃跑的故事。#我要上头条##月薪万元---新作者扶植计划开启##历史冷知识#头号人物项伯最出名的「”二百五”到底是谁呢?那就是项伯。项伯和项梁虽然都是项羽的叔叔,可是智商绝对不在一个leve

  9. 羊舌大墓扑朔迷离,墓主是晋文侯吗?答案可能在墓地

    曲沃羊舌墓出土的大师氏姜匜在晋国公侯墓发掘中,晋文侯在曲村的墓葬一直存在争议。后来发掘出羊舌大墓后,这个争论愈争愈烈,至今未搞清雄才大略的晋文侯墓葬,自然成为晋国考古的一大缺憾。两墓遗留的历史碎片在曲村—天马的九侯十九墓墓地,有着严格的昭穆之序。按序排列,m93/m102位置,应是殇叔和他的夫人。

  10. 大臣睡懒觉不想上早朝,朱元璋怒斥:回家种地去,爱睡几时睡几时

    所谓「”朝仪”,指的是皇上上朝时,大臣们必须遵守的各种礼仪。比如大臣们什么时候进宫、什么时候整队、在大殿上应按照什么样的顺序站位,行什么样的礼仪、口中呼唤什么样的敬语等等,都是非常有讲究的。类似这样的日常上朝礼仪就是「”常朝仪”,也叫「”朝礼”,而在重大节日或是需要接待远道而来的外国使节、各地诸侯的时候,大臣们还要遵循「”大朝仪”,也叫「”朝贺之礼”。顾名思义,「”大朝仪”的规格要比「”常朝仪”高

随机推荐

  1. 为什么蝙蝠如此善于吞食(万圣节)猎物

    幸运的是,许多蝙蝠物种在冬季进入冬眠状态,以减少能量需求,并保持冬季所有的体重。一种被称为白鼻综合症的致命疾病通过增加唤醒次数来改变它们的冬眠行为,导致蝙蝠以比正常速度更快的速度燃烧脂肪储备并导致饥饿。白鼻综合症是由一种喜欢在寒冷潮湿环境中生长的真菌引起的,例如蝙蝠洞。全国各地的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更好地了解WNS是如何改变冬眠行为的。

  2. 【论说】的意思是什么?【论说】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论说lùnshuō1.议论评说。●吴组缃《山洪》二:「呃,论说末,是气人呢。」●《法制日报》1990.1.6:「论说,原料进厂不化验,成品出厂总不能再含糊吧!」★「论说」在《汉语大词典》第15653页第11卷294★「论说」在《现代汉语词典》第854页参见:论说论说的拼音lùnshuō论说是什么意思论说lùnshuō1.议论评说。

  3. 李天一事件女主角_主人公名叫李天的现代都市小说叫什么

    主人公名叫李天的现代都市小说叫什么应该很多吧,我就知道两部,不知道是不是你要找的,是的话望采纳!固然她们两个都喜欢李天,但是李天何尝不是对她们都动心过,也愣神过。男孩名字李天什么属马的人起名宜什么?李天什么好听,女孩名字李天歆:歆的读音是xīn,音律优美,朗朗上口。李天的个人简介有一部小说男主角叫李天的是什么小说啊,女主角叫唐菲菲?

  4. 裤字结尾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裤”的成语、最后一个字以“裤”结尾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坏裳为裤——裳,下衣,指老百姓的服装;裤,指军装。后以之代指从军。...

  5. 梦见火又梦见水

    周公解梦梦见火又梦见水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火又梦到水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傻瓜生的

    >小明:“那鸭蛋又是从哪里来的?”

  7. qq空间情侣爱情留言-感人的情话

    我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阴晴圆缺,在一段爱情中不断重演。成熟的人和幼稚的人在一起问题就多了。亲爱的,我们要快乐幸福每一天。

  8. 雅斯贝尔斯对大学的论述是什么样的 一共分为那几点

    这两项任务不能相提并论,重新确立大学的观念是首要的任务。大学的观念应指向这少数人。他们所面对的不再是小学生,而是成熟独立和精神已有所追求的年轻人。在学校里让学生在精神上做这样的选择是最严肃的事情。而进入大学学...年轻人便是全国民众中的精神贵族。

  9. 梦见老人衣服有刀

    周公解梦梦见老人衣服有刀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老人衣服有刀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韦裤布被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wéikùbùbèi【解释】韦:熟皮叫韦,生皮称革。熟皮作裤子,粗布作被。形容生活很节俭。【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韦裤布被”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