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很多人都认同「”历史不会重复,但历史一直在重演”这样一个观点。因此中国人特别重视历史,所谓「”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古代的历史学著作更是汗牛充栋,不可胜数。其中有一部史书非常著名,中国历史中的某一段时期正是以这部书而命名的。这部史书就是北魏崔鸿所编撰的《十六国春秋》。《十六国春秋》记录了五胡乱华时期十六个国家的历史,因而这段历史时期也被称为「”东晋十六国”。这十六个国家分别是前赵、后赵、前燕、前

很多人都认同「 ”历史不会重复,但历史一直在重演”这样一个观点。因此中国人特别重视历史,所谓「 ”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古代的历史学著作更是汗牛充栋,不可胜数。其中有一部史书非常著名,中国历史中的某一段时期正是以这部书而命名的。这部史书就是北魏崔鸿所编撰的《十六国春秋》。 《十六国春秋》记录了五胡乱华时期十六个国家的历史,因而这段历史时期也被称为「 ”东晋十六国”。这十六个国家分别是前赵、后赵、前燕、前凉、前秦、后秦、后燕、西秦、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南燕、北燕、夏、成汉。光看着这些国名就让人头晕了。不过可以采用谐音的 ... 来记忆:「 ”梁燕寻巢城下, ... 三二一一。”总计五个「 ”凉”、四个「 ”燕”、三个「 ”秦”、两个「 ”赵”、一个「 ”成”和一个「 ”夏”。这十六个国家也就是那段乱世时期,北中国的主角。 但是崔鸿的《十六国春秋》其实并不准确。当时北中国的国家政权,至少还有三个没有被崔鸿计算在内。这三个国家是冉魏、代国和西燕。不知道崔鸿是出于何种考虑,没有将这三个国家列入其所撰史书。可以肯定的是影响力肯定不在崔鸿的考虑范畴,因为这三个国家中的两个,还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冉魏是 ... 冉闵建产的国家。冉闵是后赵皇帝石虎的养孙,不仅武艺超群而且非常有才干。石虎去世之后年幼的太子当上了皇帝。石虎的另一个儿子石遵为了夺取帝位,积极争取手握兵权的冉闵支持。石遵信誓旦旦地对冉闵说:「 ”新继位的皇帝只是个小孩子,不如你跟着 ... 。要是我当了皇帝,就让你当太子!”冉闵信以为真,帮助石遵篡夺了皇位。可事后石遵并没有实现承诺,反而过河拆桥,想除掉冉闵以绝后患。 是可忍孰不可忍!果决的冉闵先下手为强,除掉了石遵。这就引发了强烈的胡汉对立。当时很多胡人都攻破城门或者 ... 逃出城外。冉闵一看强扭的瓜不甜,干脆下令打开城门,让胡人自由出入。可出乎冉闵意料的是,离城而去的胡人竟然造成了城门的堵塞。冉闵终于明白胡人都不愿意为己所用,于下颁布了著名的屠胡令:「 ”凡斩 ... 一个胡人,文官进位三级,武职都任将军。” 后赵本来实施民族不平等的政策, ... 地位卑下。屠胡令一出,胡人遭到了疯狂地报复。一天之内便 ... 了数万人,最终 ... 了数十万人。五胡之一的羯族,在冉闵的屠胡令之下几乎没有幸存者。有些人只因长得像胡人,也被没有差别地冤 ... 。在一片混战之中,冉闵创建的冉魏,最终被慕容鲜卑的前燕所灭。 除了冉魏,不在十六国之列的代国也非常有影响,因为代国是后来统一北中国、为中国大一统奠定基础的北魏有前身。代国是鲜卑人拓拔什翼犍创建的国家,是一个典型的游牧民族国家,国力比较弱小。这个代国也生不逢时,赶上了前秦最强盛的时候。代国在立国三十多年之后,终究被国力强大的前秦所消灭。不过拓拔什翼犍的孙子拓拔珪后来重新复国,建立北魏。并且经过北魏几代人的励精图治,最后统一中国北方。为中华民族大融合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虽然《十六国春秋》少记录了一些国家,不过作为两晋南北朝时专门记录北方政权的专著,这部书依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很多重要史学典籍,都「 ”参考”了《十六国春秋》的记载。但古代书籍流传非常困难,这部名作在宋朝时便已经散佚了。但它的散佚没有掩盖其巨大影响。正因为这部书,那段历史才被称为「 ”十六国”时期。 如果当年崔鸿的数学成绩要好一些,计数没出现偏差的话,那么所有中国人回顾历史,都只能有「 ”东晋十九国”的概念了。
本文标签:冉闵历史中国古代史十六国春秋汉朝胡人石遵崔鸿冉魏后赵晋书唐朝资治通鉴鲜卑族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