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专家点评]清康熙祭蓝釉描金诗文书画花觚清康熙霁蓝釉描金诗文书画花觚(底足)底足墨书文字清康熙霁蓝釉描金诗文书画花觚藤王阁金彩文字藤王阁这件器物俗称花觚,正式名称叫凤尾尊,是纯装饰用器。清代早期广泛流行,康熙朝最多,乾隆朝渐趋式微,乾隆以后基本消失。在中国正统文化之中蓝色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历来帝皇用以礼天祭祖的。清代康熙皇帝重文事,因此康熙朝陶瓷器流行采用中国古代故事、诗文书画的形式来装饰。
[专家点评] 清康熙祭蓝釉描金诗文书画花觚
清康熙霁蓝釉描金诗文书画花觚(底足)
底足墨书文字
清康熙霁蓝釉描金诗文书画花觚(金彩文字)
藤王阁
金彩文字
藤王阁
这件器物俗称花觚,正式名称叫凤尾尊,是纯装饰用器。这种器型最早出现在晚明万历、天启、崇祯年间,是仿青铜器形制。清代早期广泛流行,康熙朝最多,乾隆朝渐趋式微,乾隆以后基本消失。
在中国正统文化之中蓝色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历来帝皇用以礼天祭祖的。清代服饰底色除皇帝太子采用明黄,自亲王贝勒以下及至朝廷官员全部采用蓝色。故蓝釉器往往也是重器。同时蓝色代表含蓄、忧郁,因此历来亦被文人们所喜爱。
但是一般普通百姓觉得单纯的蓝色太过伤感,故往往采用描金的形式加上文饰,使之变的喜气洋洋的。清代康熙皇帝重文事,因此康熙朝陶瓷器流行采用中国古代故事、诗文书画的形式来装饰。
这件花觚按照传统的文饰绘画习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前面绘制的是山水图,后面相应的是以楷书抄录的苏东坡“后赤壁赋”;下层前面绘制的是腾王阁,后面抄录唐代王勃千古名作“腾王阁序”。画工精致细腻,一丝不苟,一笔小楷必恭必敬,全篇文字无一错漏。在清代陶瓷器中以大段文字做装饰的都是是精品,因为当时全是手工操作,要求工匠要有极高的素养和耐心,同时还费工费时。值得一说的是色地描金瓷器,其金彩往往容易脱落,以至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多数这类瓷器都是只剩下金彩的痕迹而金色全无。在江西丰城博物馆有一件类似的凤尾尊就是金彩脱落大半,再也看不到原器的辉煌了。而本器则保留了85%以上的原彩,实属难得了。
本品出自广东省文物总店。1995年曾经被某有关的省级博物馆相中要求价购。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