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周作人在北平监狱的生活,「 ”把一切损害与侮辱看作浮云”

1945年12月6日,一队军警包围了八道湾十一号周宅。冲进周宅大院的军警,将枪口对准消瘦脸上有着毛刷式胡子的院主人周作人时,他那两片紧咬的嘴唇嗫嚅着:「 ”我是读书人,用不着这个样子。”经过一番搜查之后,周作人就被军警押走了,迈出大门时,院里传出他的妻子信子撕心裂肺的惨叫…… 原本,国民 ... ... ... 会北平行营主任李宗仁,命军统局局长戴笠,以伪华北财务总署督办汪时璟的名义,设宴诱捕伪临时 ... 众重要官员。偏偏周作人因小孙女美知患「 ”一种流行感冒”(见周作人12月5日日记),未能出席宴会,故派军警进宅缉拿。 后来周作人说,入宅逮捕他的军警,在查抄其家时,顺手偷走了一块刻有「 ”圣清宗室盛昱”六字的田黄石印章,还有一块Movado牌手表。12月9日,华北大汉奸王克敏被捕,后在狱中 ... 。周作人被捕后,关进了北平炮局胡同的陆军监狱。八道湾十一号大门从此紧紧关闭,「 ”苦雨斋”在严寒的冬季凄凉地落幕了…… 一 关于北平炮局胡同陆军监狱,周作人在《知堂回想录·一八二·监狱生活》一文中,这样写道: 在北京的炮局是归中统的特务管理的,诸事要严格一点,各人编一个号码,晚上要分房按号点呼,年过六十的云予优待,聚居东西大监,特许用火炉取暖,但煤需自己购备,吃饭六人一桌,本来有菜两钵,亦特予倍给…… 有关资料说,监狱规定每月可探监一次,送钱一回。比起每次送中储券二十万元的阔主,已败落的周作人家,每月仅能送来区区五千元,为同监之最少者。当时北平用的中储券,每百元合华北联合券十八元。周作人作为伪国府 ... 时,每月只拿二千中储券,他曾与过去的学生,现在的同僚沈启无诉说待遇太低。南京开会时,他向大汉奸陈公博反映,后经伪华北 ... 会 ... 王克敏同意,特派周作人为华北政委会 ... ,所领由三百六十元华北联合券,涨到二千元。 关于沈启无,似须多说几句。沈原是周作人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学生。在《周作人书信》中,俞平伯、废名及沈启无皆为主要收信人。在沈启无编《近代散文钞》时,周作人还为之写序,关系当属密切。日本人占领北平后,沈启无更是不离周作人左右,周作人下水出任北平伪督办,后又被黜,再重任伪国府 ... 及华北政委会 ... ,都与沈启无出大力有关。抑或说,在甘心当汉奸这条泥泞路上,师生二人是狼狈为奸的。自古文人大凡当了官僚,多被彻底官僚化,特别是当了汉奸、异族侵略者的奴才,彻底「 ”堕入深渊”之后,其灵魂就再难干净。沈启无费了大劲儿把老师扶上了「 ”周督办”和华北政委会 ... 之后,老师却仅以北京大学文学院国文系主任兼北大图书馆主任回报,并未让他登上心仪已久的教署秘书长或北大文学院院长的位置,心里便生出不满。 后来,沈启无想当《艺文杂志》与《文学集刊》两个刊物的主编,与也想把持这两个期刊的人发生矛盾冲突,于是又向老师周作人求援,只要他表个态,对手即可知趣而退,但老师非但没有助他一臂之力,却着实批评教训了他一顿。翻阅周作人日记,对此事有这样的记述: 启无来,至十时才去,哓哓论刊物事……虚浮之事无益徒有损,惨言之亦不能了解也。 这回,沈启无对周作人不仅不满,而且心怀怨怼,化名「 ”童驼”,著文说「 ”《艺文杂志》代表老作家,《文学集刊》代表青年作家”,搬弄是非,挑拨离间。 1943年4月,已不是在职的教育督办的周作人应汪精卫之邀,以文人清客的身份,在长子丰一及弟子沈启无的陪同下,做了一次「 ”江南之行”。到南京座谈、讲演之余,还到苏州游览,兴致不错。 已当汉奸的周作人,一直混迹官场,仰日本人鼻息,失却独立人格,苟活而已,哪里还有诗情。此次稍有闲情,触景生情,乘兴信口咏出几首小诗,却也较真实地吐露出自己尴尬的人生况味。身陷泥潭,行动不得自由,思想失去自主,附逆的精神阴影无时无刻不盘踞心头,使其备受煎熬。他将三、四两首诗,书赠给当地的两个汉奸警察署长,其举意味深长。 1946年7月,周作人被控以汉奸罪名带上法庭 周作人在南京期间,到中央大学讲演两次,一为《学问之用》,一为《人的文学之根源》,后改为《中国文坛上的两种感想》发表。到南方大学讲《整个的中国文学》,其多次演讲及著文都是宣传他的「 ”儒家文化中心论”的。老实说,周作人岂能不知道「 ”儒家文化中心论”与日本鼓吹的日本大和文化为中心的论调是相抵牾的,他执意要宣传「 ”儒家文化中心论”,这是需要勇气的,不忘祖宗的文化道统,让我们看到作为中国文人的周作人精神的另一面。 果然,周作人大讲「 ”儒家文化中心论”,遭到日本军方和日本反动作家片冈铁兵等人的攻讦。1943年8月,周作人并未参加的在东京召开的第二届东亚文学者代表大会上,片冈铁兵发表了题为「 ”中国文学之确立”的演说,指出「 ”余在此指出之敌人……即目前正在和平地区内蠢动之反动的文坛老作家”,「 ”以有力的文学家资格站立于中国文坛”,「 ”以极度消极的反动思想之表现与动作”,破坏「 ”建设大东亚之理想”。 周作人是后来从胡兰成发表在《中国周报》上的《周作人与路易士》一文中,发现片冈铁兵在第二届东亚文学者代表大会上对自己的攻击言论的。周作人「 ”绍兴师爷”的老辣手段被激活了,他轻而易举地收拾了向日本提供自己演讲资料的内奸沈启无,在报上发表公开声明,将沈启无逐出教门,说:「 ”沈扬即沈启无,系鄙人旧日受业弟子,相从有年,近来言动不逊,肆行攻击。应声明破门,断绝一切公私关系。”断然破门,逐出弟子沈启无,让人自然想起周作人当年「 ”谢本师”一幕。 除掉内奸之后,周作人并不直接与片冈铁兵交锋,而是修书一封,直接给他的上司日本文学报国会的事务局长久米正雄,要求攻击「 ”反动的文坛老作家”者片冈铁兵「 ”以男子汉的态度率直的答复”。接着说:「 ”如若所谓反动派老作家确实是鄙人,则鄙人当洁身引退,不再参加中国之文学协会,对于贵会之交际亦当表示谨慎。” 周作人,原本一介书生,虽参伪政为期不长,但审时度势的能力并不差,他见到战争中日本人由攻势转入守势,已成强弩之末,为稳定局面,日本人尤其需要他这种人,故以辞官相威胁。为把事弄大,他将致久米正雄的信,同时发表在《中华日报》上,果然轰动一时,震动了日伪政权。不久,《新中国》报发表了社论《所望于批评者》: 周先生在中国文坛素负重望,其言行笃实,尤为人所敬重。对于中日文化沟通工作,亦曾尽极大贡献。今若因此误会而萌生消极引退之念,不仅为中国文坛之一大损失,且亦势必影响中日文化沟通工作之前途……亲善合作的实现,必以互相尊重的精神为基础…… 苦雨斋常客沈尹默、徐祖正、周作人、沈兼士、刘半农、沈仕远、钱玄同、俞平伯、马裕藻等15人合影 1922年5月23日,周作人(前排左三)与鲁迅(前排右三)爱·罗先珂(前排右四)在北京世界语学会合影 社论支持周作人之反击,其也妙在话中有话,表达了对日本侵略者的微词。兔死狐悲,也附逆的陶晶孙,在《新申报》上,发表《关于大东亚文学者》,要求「 ”失言者把他的失言及早取消”,以声援周作人。在一片声援周作人声讨片冈铁兵的声浪中,日本舆论也公共表态,日文《大陆新报》于4月19日发表《文化直言》,也批评片冈铁兵「 ”过激言论”,「 ”至为不负责任”,指出其「 ”仅一知半解之徒的浅薄行为”,「 ”深感遗憾”。 各种对周作人的声援,对片冈铁兵的声讨,舆论重压,不能不引起日本军方的重视,在其默许和日本文学报国会的压力下,片冈铁兵不得不写长信,承认自己有「 ”偏激之词”,并向周作人「 ”深表歉意”。日本名作家武者小路实笃等,也批评片冈铁兵「 ”失言”,并表示愿与「 ”东亚文坛之权威”周作文「 ”合作”。对此,周作人的抗争最终取得了「 ”好结果”。 二 1946年5月26日,在炮局胡同陆军监狱关了半年的周作人等,被带上飞机,押解到南京受审。在这之前一个多月,汪伪「 ” ... ”,伪中央监察 ... ,大汉奸陈璧君接受公审。陈璧君于1912年与汪精卫结婚后,一直追随汪进行政治活动。并曾助汪投敌,成为汉奸之魁首。陈于1945年8月22日,被军统于广州拘捕,与汉奸褚民谊等押往南京囚禁。公审时,法庭以五项罪状,宣判处以其 ... ,终身监禁,在苏州看守所执行。 周作人等十四人押往南京前,《申报》这样报道: 巨奸王荫泰等十四人,昨由平解京审理,古城观者如堵,呼 ... 声不绝……群奸今晨五时被检查血压时,方知解京受审,乃慌忙写下「 ”遗书”,招致家人,语多劝家人勿忧,而有恋恋不舍之意……周作人光着头,衣着最为陈旧……上车前记者逐一问感想……周作人说:「 ”我始终等待被捕,无感想。”周瘦得多了,态度仍很「 ”冷淡”……上机前逐一衡量体重……书生周作人最轻,五十二公斤。每人许携物十五公斤,大多为衣被书籍及针线,周携其自著《谈龙集》…… 钱理群之《周作人传》中,还有这样一段文字: 据说他在飞机上曾将旧作一首抄示于人(也许是应对方之请吧),这是1942年所作:「 ”年年乞巧徒成拙,乌鹊填桥事大难。犹是世尊悲悯意,不如布井闹盂兰。”这算不算他对自己在日伪时期的种种作为的一个历史的反思、总结呢?可能也是入狱这一段时间他思考得最多的问题吧?还有说他在押解途中还写有诗两首,其一曰:「 ”羼提未足檀施薄,日暮途穷究可哀。誓愿不随形寿尽,但凭一苇渡江来。”其二曰:「 ”东望浙江白日斜,故园虽好已无家。贪痴灭尽余嗔在,卖却黄牛入若耶。”既自叹「 ”日暮途穷”,又感慨「 ”故园虽好已无家”,这凄凉、惆怅自是周作人的,但却联想起千年多前「 ”一苇渡江”的达摩,是不是也决心「 ”面壁十年”呢?那么,周作人仍然是于消极中有积极的。 《庄子·秋水》有:「 ”庄子与惠王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王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周作人总是将自己的灵魂紧紧地包裹住,我们很难透彻地了解他,比如他在《两个鬼的文章》中,宣布自己与陈独秀、钱玄同诸人,是同一「 ”方向”的,而就在他当了伪督办,做了政客以后,他又是怎样积极鼓吹,要以「 ”儒家人本主义”为「 ”大东亚主义”的「 ”中心思想”,以「 ”抵抗共产主义”来着。他心中一直有「 ”两个鬼”争斗纠缠,一直在「 ”学者文人”与「 ”政治官僚”间角色转换,谁也猜不透他到底想些什么,要干些什么。 押到南京之后,南京高等法院即对周作人提出 ... ,其列举罪证如下: 其任伪职期间,聘用日人为教授,遵照其 ... 侵略计划实施奴化教育,推行伪令,编修伪教科书,作利敌之文化政策,成立青少年团,以学生为组织训练对象,泯灭青年拥护中央抗敌国策,启发其亲日思想,造成敌伪基要干部。又如助敌人调查研究华北资源,便利其开掘矿产,搜集物资,以供其军需。又如促进沟通中日文化及发行有利敌伪宣传报纸,前者为文字宣传达其与敌伪亲善之目的,遂行近卫三原则之计划,后者希图淆惑之心,沮丧士气,削弱同盟国家作战力量…… 周作人被允许写「 ”自白书”,对 ... 书做出下列辩护: 初拟卖文为生,嗣因环境恶劣,于二十八年一月一日在家遇刺,幸未致命,从此大受威胁……以汤尔和再三怂恿,始出任北京大学教授兼该伪校文学院院长,以为学校可伪,学生不伪, ... 虽伪,教育不可使伪,参加伪组织之动机完全在于维持教育,抵抗奴化…… 读者读周作人之自我辩护,会发现,面对 ... 的指控,深谙「 ”绍兴师爷”真传的周作人,实际上在巧妙地做无罪辩护。对自己的附逆罪行,完全不认账。 三 1946年7月19日,南京高等法院对周作人附逆案,进行了第一次公开审理,审理详情不得而知,但第二天的《申报》上,刊发了中央社的相关报道,可窥见公审的大概情形。标题为「 ”京高院公审周逆作人供词支吾无确证”,该文曰: 周逆作人十九日晨十时,在首都高院受审,历时两旬钟,以证据尚在调查,庭谕定八月九日再审。周逆昔日小有文名,今日旁听席上,特多男女青年。审讯前段,被告答复从逆前之经历,颇以二十年北大文科教授之任自傲。述其附逆动机,狡称,旨在「 ”维持教育,抵抗奴化”。庭长当斥以身为人师,岂可失节。周逆答辩谓:「 ”头二等的教育家都走了,像我这样三四等的人,不出来勉为其难,不致让五六等的坏人,愈弄愈糟。”并称,二十六年,留平不去,系因年迈,奉北大校长蒋梦麟之嘱为「 ”留平四教授”之一,照料北大者,惟对其(一九)三八年之任华北政务 ... 会 ... 兼教育总署督办,以及东亚文化协议会会长,华北综合研究所副理事长,伪新民会 ... ,伪华北新报社理事等职,则期期艾艾,对答之间颇感尴尬,但仍东拉西扯,以二十八年元旦之被刺,「 ”中国中心思想问题”论战,以及胜利后朱校长家骅之华北观感等,作为渠有利抗战之证据,庭上当谕以证据颇确凿有力,当谕以为便收集,特宽限三星期再行公审,周逆乃于汗流浃背下狼狈还押。 公审周作人,惩治汉奸,天经地义,但由于他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和特殊影响,这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一方面从理智上能够识其叛国本质而无情批判他,一方面在感情上又生出同情和痛惜。 的确,周作人背叛民族,当了令人不齿的汉奸,查之有据,已被坐实,罪不可赦,遭到谴责批判,罪有应得。但是「 ”他确在新文学上尽过很大力量”,没有周作人的新文学史,就有些黯然。 茅盾先生在周作人被公审后不久,有《周作人的「 ”知惭愧”》一文,发表在《萌芽》一卷三期上。文章说: 周作人一向是个人主义者,他解释中国历史是唐以后便走上了衰败的路,他看不起也不相信新生的力量,因此,在他心中和「 ”优秀有为”的日本民族「 ”亲善”而「 ”筑立东亚的新秩序”不是什么可以「 ”惭愧”的事情。他所引为「 ”惭愧”的,恐怕倒是今天他顶着汉奸帽子,对簿公堂而又怕死,不得不违反「 ”本心”胡说一顿:做汉奸其实也是「 ”曲线救国”云云。 周作人真正把灵魂卖给魔鬼,事例颇多,此简举几例。 1941年,周作人与钱稻孙等汉奸一行到东京出席东亚文化协议会文学部会,先到皇宫「 ”晋宫问候,询问陛下康强”,然后又「 ”参拜护国英灵之靖国神社,东亚永久和平之志向相同之一行均誓言真心”(1941年4月15日《庸报》报道)。第二天又去横须贺海军病院慰问日本海军伤病人员,同时捐赠五百元…… 1941年7月17日,周作人到北平伪中央广播电台去讲话,云「 ”治安强化运动是和平建国的基础……是使民众得以安居乐业的唯一的途径”。其时,正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百姓大搞所谓的「 ”治安强化运动”,灭绝人性地烧、 ... 、抢、掠,嗜血 ... 戮,制造无人区,实行三光政策。 1942年5月2日,周作人又作为汪精卫的随员,赴伪满访问,庆祝「 ”满洲帝国”建国十周年。周作人在日记中记有「 ”随主席进宫谒见……在嘉乐殿筵席”。 是年10月,周作人又赶往南京,为汪精卫祝寿,遍见「 ”立法院院长”陈公博、「 ”考试院院长”江亢虎、「 ”监察院院长”梁鸿志……周作人备受礼遇厚待…… 此时的周作人,哪里还有民族尊严,哪里还有人格自尊,哪里还有文人的操守和灵魂?曾经嘲讽左翼作家「 ”把灵魂献给上帝”的周作人,如今却把自己的「 ”灵魂卖给了魔鬼”,这真是绝妙的讽刺和宿命。 曾经的新文化运动主将,身边曾有大批追随者的周作人被公审,总会有人为恩师说话,这很正常。如曾赠撰联「 ”微言欣其知之为诲,道心恻于人不胜天”给老师周作人,又被周作人视为「 ”实在是知道我的意思之人”的废名,就站出来为其说话,在他写的小说《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里,明明白白地加了一句:「 ”知堂老简直是第一个爱国的人。”对此,废名振振有词曰:「 ”知堂老一生最不屑为的是一个‘俗’字,他不跟我们一起逃了,他真有高士洗耳的精神,他要躲入他的理智的深山”,「 ”他只注重事功(这或者是他的错误!),故他不喜欢说天下后世,倒是求有益于国家民族”。真是高师出高徒,废名的这番话,与周作人在法庭上的自辩,如出一辙。 从《胡适来往书信集》中,有一封俞平伯就周作人致胡适的一封信,其中有请求胡适出面为周作人说情的文字: 夫国家纲纪不可以不明,士民气节不可以不重,而人才亦不可不惜……以六旬之高年身幽缧绁,恐不能支,其可虑一也。名为显宦,实犹书生,声气罕通,交游寡援,将来宣判未必有利,其可虑二也。左翼作家久嫉苦茶,今日更当有词可藉,而诸文士亦以知堂之名高而降敌也,复群起而攻之,虽人情之常态,而受者难堪,其可虑三也。在昔日为北平教育界挡箭之牌,而今日翻成清议集矢之的,窃私心痛之…… 俞平伯乃周作人之另一高足,其为老师减刑而请当时思想文化界重要人物胡适帮忙,其心情也可以理解,但胡适对事关周作人投敌变节这等重要问题,是不能不谨慎的,他没有去为周作人的附逆辩解。 南京高等法院经过三次公开审讯,于11月做出了如下判决:「 ”处 ... 十四年,褫夺公民权十年。” 周作人不服,以曾力推「 ”儒家文化中心论”受到片冈铁兵攻击,「 ”扫荡反动老作家”为据,要求最高法院复判。 1947年12月19日,南京最高法院做出最终判决: 查声请人所著之《中国的思想问题》,考其内容,原属我国国有之中心思想。但声请人身任伪职,与敌人立于同一阵线,主张全面和平,反对抗战国策,此种论文虽难证明为贡献敌人统治我国之意见,要亦系代表在敌人压迫下伪 ... 所发之呼声,自不能因日本文学报国会代表片冈铁兵之反对而解免其通敌叛国之罪责……查声请人虽因意志薄弱,变节附逆,但其所担任伪职,偏重于文化方面,究无重大罪行,原审既认其曾经协助抗战及为有利人民之行为,依法减轻其刑,乃处以 ... 十四年,量刑未免过当……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处以 ... 十年,褫夺公民权十年…… 周作人有如此下场,确与其人格委顿、道德弱化有关涉,那种将「 ”做人”同「 ”做学问做文章”截然分开,是站不住脚的,像「 ”义利之辩”本为文化人起码的良知,而周作人终究做了屈从于苟活本能的奴隶,终于把一种人生的复杂真相尴尬地暴露给世人看。选择,总有代价,「 ”苦雨庵”的选择代价,付出的是灵魂。 世人皆知黄裳先生写有《绛云书卷美人图:关于柳如是》一书,誉满文坛。黄先生关注明末名妓柳如是,是在1946年南京龙蟠里看到黄尧圃旧藏《阳春白雪》的时候。与他同时关注「 ”婉娈倚门之少女,绸缪鼓瑟之小妇”柳如是的,还有陈寅恪。陈寅恪特为柳如是作「 ”别传”。这里要提黄裳,是他在南京关注柳如是的时候,作为著名记者,他也关注在南京受审的周作人。在周作人最终宣判之前,黄裳特到老虎桥模范监狱专访了周作人,并写出《金陵五记·老虎桥边看「 ”知堂”》的长篇报道,下面摘录一部分: 一会,我在窗外看见一位狱吏带了一个老头儿来了。这是我第一次看见周作人,不过在印象中,是早已有了一个影子的,现在看看「 ”正身”,大抵差不多。他穿了府绸短衫裤,浅蓝袜子,青布鞋,光头,瘦削,右面庞上有老年人常有的瘢痕,寸许的短髭灰白间杂,金丝眼镜(这是他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过的「 ”惟一”的一副金器,三十年前的老样子)。 与想象中不同的是没有了那一脸岸然的道貌,却添上了满脸的小心,颇有「 ”审头刺汤”中汤裱褙的那种胁肩谄笑的样儿。 请他坐了下来。他搓着手,满脸不安,等候我发问。这种「 ”会审”式的访问很糟。简直没什么话好说,只问他这儿过得还好否,他回答还好。我问,这是第几次来南京了,他说南京是他作学生时住过的地方,以后来往路过也有好几次,最后又含糊地提起上前年的那一次南游…… 后来他提到最近没有再审的消息,大约是在收集证据吧?有一位律师愿为他辩护。他自己写过一篇自白书,两篇《答辩状》,所说的话大约都在那里了。我即发问,一向是佩服倪元璐绝口不言一说便俗的他,何以在这次法庭上又说了那么许多不免于「 ”俗”的话?这很使他有些嗫嚅了。最后他说,有许多事,在个人方面的确是不说的好,愈声明而愈糟,不过这次是国家的大法。情形便又微有不同,作为一个国民,他也不能不答「 ”辩”云云。他重复说,现在想说的只是一点。 ... 书中说他「 ”通谋敌国”,而日本人也说他「 ”反动”,是「 ”大东亚思想之敌”,事实上绝对没有在两方面都是「 ”敌”的人,除了这点以外,其余的都可不说…… 他又说文人报国的 ... ,也只有写写文章,不误人便好。他又说其实也可以上前线去一刀一枪的,本来是海军出身,还是武人哩…… 关在老虎桥模范监狱「 ”忠”字舍里的周作人,「 ”把一切损害与侮辱看作浮云似的,自得其乐的活着”(《知堂回想录·一三七·琐屑的因缘》)。但也有令他感到难耐的,那就是监狱里不能读书写作。 后来,龙顺宜姐弟二人给周作人送来英国劳斯所著原版《古希腊的神、英雄与人》一书,让周作人喜不自禁。于是周作人开始重操旧业,在「 ”忠”字舍里译起书来。把一本板置于饼干盒上即为桌,每天伏「 ”桌”而译。夏季的南京,堪为火炉,而周作人却有「 ”炎威虽可畏,风趣却堪传”之乐。不料同室的汉奸、汪伪 ... 宣传 ... 林柏生,突被押去处决了。这令周作人心惊肉跳,寝食难安,便吟诗道: 当世不闻原庾信,今朝又报 ... 陈琳。 后园恸哭悲凉甚,领得偷儿一片心。 兔死狐悲,内心「 ”凡大哀极乐”的复杂,皆在诗中,正是「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也。让他悲哀的是,此刻无友人可倾诉,「 ”哀怨虽刻骨,旁人哪得知”。 1947年夏,周作人被狱吏带出「 ”忠”字舍,移居于东独居。监里的环境大大改善。最让周作人喜出望外的是,商人黄焕之被放出监时,留赠他折叠木炕桌。比起那用木板搭成的小「 ”桌”,真有天壤之别,他终于有了条件安心写作了。丁亥年(1947年)他竟然写了杂诗三十首,儿童诗七十二首,还有集外的应酬和题画诗一百首。对周作人而言,这些创作,「 ”虽是游戏所作,亦须兴会乃能成就”。他还将此做了一个形象比喻:「 ”如有擦火柴,必须发热到某程度,才会发出火焰来。”(《知堂杂诗抄·儿童诗与补遇》) 在寂寞中,转眼到了戊子年(1948年)。年初,周作人在他的自编诗稿之后,写了一首五言题诗: 寒暑多作诗,有似发疟疾。 间歇现紧张,一冷复一热。 转眼严冬来,已过大寒节。 这回却不算,无言对风雪。 中心有蕴藏,何能托笔舌。 旧稿徒千言,一字不曾说。 时日既唐捐,纸墨亦可惜。 据榻读尔雅,寄心在蠓蠛。 从前,周作人作五十自寿绝句。而今又在狱中多写五言诗,已与当年境遇大不相同。但若细读,读者会发现,周作人的诗并无大变化,往昔他荣显时,无得意之状,当今入监为囚,也无愧疚之态。 沉默的高墙里,周作人正在吟诵: 书房小鬼忒顽皮,扫帚拖来当马骑。 额角撞墙梅子大,挥鞭依旧笑嘻嘻。 (本文摘自汪兆骞著《告别与新生:大师们的非常抉择》涉及侵权请告知删除)

周作人在北平监狱的生活,「 ”把一切损害与侮辱看作浮云”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你了解吗:护送李大钊女儿去延安,营救地下党的「 ”汉奸”周作人

    总之,高晓松主要叙述了周作人的不仁不义,展现给我们一个非常不堪的周作人。笔者认为,高晓松只是简单笼统地说了周作人的一些事情,而且对周作人主要站在贬抑立场。本...一些补充,尽量呈现给读者一个比较具体的周作人。周作人屈从日本,做了汉奸这样的历史耻辱与事实谁也不能改变。已与周作人反目的鲁迅还是说首推周作人。

  2. 从与胡适的交往中,还原一个真实的周作人,鲁迅弟弟的身份害了他

    胡适和鲁迅,一向是大众熟知的文化名人,不论是从才学上还是从思想上来说,这两个人都堪称文人楷模。而鲁迅的弟弟周作人,也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文人,但却很少被人提起,这显然不是因为他的风头完全被鲁迅盖住了。周作人在文学史上的尴尬地位,有一定的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但是如果因此就否定此人的文学成就,甚至刻意抹黑他的人品,就有失风度了。事实上,周作人和胡适交情颇深,而从两人的交往中,也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周作人。

  3. 周作人与胡适的相交相知:未能「 ”相逢一笑泯恩仇”?

    作者:刘永(胡适)1962年2月24日一代文学大师胡适先生在台北病逝,身处中国大陆的周作人先生得知消息后,在他的《北大感旧录》中写了一篇纪念胡适先生的文章。周作人先生回忆了他与胡适先生的交往,虽是点滴琐事,却言犹未尽,读来令人感慨唏嘘。

  4. 他「 ”奉命当汉奸”? ... 早定性其为「 ”文化汉奸”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群星灿烂,有两颗星最璀璨:南有鲁迅,北有周作人。以他哥俩为代表的京派与海派对峙,各占半壁江山,而周作人俨然是北方文坛盟主。兄弟两人执掌南北文坛的好景不长,1936年鲁迅病逝,而周作人也在抗战中出任伪职,沦为...口中的文化汉奸,遗臭万年……时间到了90年代,从台湾省开始刮起一阵为汉奸翻案的风潮。这股风从台湾省刮到香港,又刮到大陆内地,在内地,有人写为汉奸文人周作人翻案的文章。

  5. 当过汉奸是周作人的一大心病,口头上说不愿解释,其实颇亟亟于此

    周作人对兄弟反目,"至死不悔"。这是考试性人才的通病,其实现在也是如此。这本《知堂回想录》是周作人在七十七岁高龄时写下的,作为新文学的史料来看,这本书还是有重要的价值。前些年我曾看过周作人的《知堂杂诗抄》,周作人为这些诗先后写过两篇序,又有好些题记和自注,反复声明,一再解释,唯恐读者不能理解,这是有点不合此公写作之常态的。当过汉奸是他的一大心病,口头上说不愿解释,其实颇亟亟于此。

  6. 周作人在北平监狱的生活,「 ”把一切损害与侮辱看作浮云”

    1945年12月6日,一队军警包围了八道湾十一号周宅。

  7. 散文家周作人诞辰

    在132年前的今天,1885年1月16日,散文家周作人诞辰。周作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发表了《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重要理论文章,并从事散文、新诗创作和译介外国文学作品。1945年以叛国罪被判刑入狱,1949年出狱,后定居北京,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从事日本、希腊文学作品的翻译和写作有关回忆鲁迅的著述。

  8. 揭秘:周福清科场行贿案详情

    于是众所周知,鲁迅所说的家庭变故,就是祖父周福清的科场行贿案。有名周福清者,遣人赴浙江正考官殷如璋舟次呈送信函。经殷如璋将递书之家丁陶阿顺扣留,押交苏州府收审。所以,“非将周福清查拿到案,不能审出实情,相应请旨将丁忧内阁中书周福清即行革职,归案审讯。”那是经过审讯,案情基本查清之后,给皇帝的一份情况汇报,并且提出了量刑的方案。

  9. 周作人被判 ... 后辩护:我是被日本人一枪吓的

    于是,他在临上飞机的前一天晚上,突然要求让家人送来他以前在北大讲坛上习惯穿着的蓝布长袍。周作人将他那流着血的花白头颅颓然低下时,不禁泪如雨下。那时,他与鲁迅是同样受到国人和学术界大力推崇的。

  10. 购书归来写题签

    在下喜逛书店,喜买书,还喜欢在扉页写上两句,姑且称之为题签吧!书籍买了千把本,题签写了千把次,优选一下,权供书友一笑。于是坐在车上,掏出红铅笔一挥:“东沟、中国海岸线最北端的所在地,购书纪念之!”要说购书苦,莫过于购《辞源》。>购书写题签,抒发自己的情感,写下美好回忆,留下对书的印象。如果将题签集中起来,不是一部很好的个人购书大事记或购书史吗?不过题签之中话苦乐,只能说这一辈子与书有缘罢了。

随机推荐

  1. 致青春好听的说说-感人的情话

    然而,积极的行动力量,才会让我们重燃新机,实现新的希望。这是因为他们在青春的时候,就已经在肆无忌惮地浪费,等他们年老时,却只能感慨当初未能好好珍惜。只有在互相给予、并且能够唤起另一方赠与的愿望时,欢愉才能存在。—七堇年《被窝是青春的坟墓》34.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

  2. 梦见金蛙跟着自己

    周公解梦梦见金蛙跟着自己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金蛙跟着自己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据说除了治好死亡,这些种子是一种古老的神奇疗法

    这一古老的疗法“治愈所有疾病”艾滋病毒、艾滋病、糖尿病、癌症、中风、性病、关节炎等…

  4. 与这位抗日名将的作战,最终消耗了日本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

    在我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东北抗日联军14年的坚苦卓绝斗争与红军...、南方三年游击战并称三个最艰难时期。

  5. 梦见蒸包子

    周公解梦梦见蒸包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蒸包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吐谷浑

    吐谷浑,中国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国名。西晋末,首领吐谷浑率部西迁到枹罕。南朝称之为河南国;邻族称之为阿柴虏或野虏;唐后期称之为退浑、吐浑。640年,黠戛斯唐以弘化公主妻诺曷钵,加封青海王。663年吐蕃破其国,诺曷钵率残部奔凉州。吐蕃占据灵州后,吐谷浑更东迁朔方、河东。936年燕云地区割属契丹,这部分吐谷浑人便臣役于契丹,后世多同化于汉族或其他民族。留在青海的吐谷浑,有学者认为即今土族的先民。

  7. 朱棣登基当天,两位女子投秦淮河而死,查清身份后,朱棣很郁闷

    公元1402年7月13日,朱棣的大军攻下南京浦口,到达皇城之外,城内的谷王朱橞和李景隆二人,经不起朱棣的恐吓,主动打开了金川门,朱棣的大军涌入皇城内。建文帝见势不妙,纵了一把大火,从此销声匿迹。朱棣进入南京皇宫后,并未急于称帝,而是谦虚起来。他的支持者们反复劝谏,希望朱棣能够即皇帝位。

  8. 梦见奇怪的大鱼

    周公解梦梦见奇怪的大鱼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奇怪的大鱼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金庸老爷子为啥要黑朱元璋?明朝和明教到底什么关系?

    不知道各位是否发现,中国朝代的大名,大多是地名,比如秦(陕西一带)、汉(汉水一带)、唐(山西一带)、宋(河南商丘一带)……但也有些特殊的,比如最后一个...政权「”明”,这个朝代名就很独特: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地方的地名,能跟这个「”明”字沾上边。于是,金庸老先生在《倚天屠龙记》里,作出了这样的诠释:「”明朝”源于明教,甚至于朱元璋、常遇春、徐达等人物,也都隶属于规模庞大、教徒众多的明教,所以即便后来

  10. 梦到房子,梦见房子,房子相关的周公解梦

    梦到房子,梦见房子,房子相关的周公解梦房子象征你自己。梦见在打扫或油漆,表示你想改变,想解脱束缚,或可能身体表面有疾病。梦到在装潢,表示你心情过度紧张,须放松心情如果梦见房毁损,这是生病的前兆,或是你已经生病了。梦见盖房子表示获得重生。梦见在搬家,意味艰苦的到来,或者是新情人出现“有家眷之人”则有桃色...。

返回
顶部